黃威 張培怡
【摘要】歐陽修被貶夷陵后,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文,他在這些詩文中所描寫的夷陵城,呈現(xiàn)出了美麗溫暖與荒涼恐怖兩種不同的面貌。兩個夷陵的矛盾面貌源于他在貶官夷陵時期矛盾與糾結(jié)的心態(tài)。當他的情緒陷入低沉痛苦之時,他所看到的夷陵城是荒蠻凄涼的;當他通過積極的心理調(diào)整和正面的心理暗示來看待周邊的環(huán)境時,夷陵城又顯得分外的美麗。與其說歐陽修心中有兩座不一樣的夷陵城,倒不如說一座一樣的夷陵城里有兩個心理狀態(tài)不同的歐陽修。
【關(guān)鍵詞】歐陽修;夷陵;心態(tài)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9-004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12
一、歐陽修的夷陵之貶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朝廷上的革新派大臣領(lǐng)袖范仲淹與守舊派的宰相呂夷簡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政治沖突。呂夷簡在仁宗面前攻擊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范仲淹也上表駁訴呂夷簡。雙方斗爭的結(jié)局是宋仁宗倒向了呂夷簡一邊。五月初九,范仲淹被貶為饒州(今江西鄱陽)知州。余靖、尹洙等傾向革新的官員上書論救范仲淹,也遭到貶斥。宋仁宗將范仲淹貶往饒州后,為平息風(fēng)波,張榜告誡百官不得越職言事。
這個時候,能站出來為范仲淹說話的,便只有擔(dān)任諷諫之職的諫官了。但身為左司諫的高若訥此時卻曲從呂夷簡之意,不但不替范仲淹辯白,反而落井下石,私下詆毀范仲淹。時年30歲,任職館閣的歐陽修對高若訥顛倒黑白的舉動十分憤慨,不顧朝廷頒發(fā)的禁止百官越職言事的詔令,寫下了著名的《與高司諫書》,言辭激切地斥責(zé)高若訥“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高若訥收到信后,持信向朝廷控告,歐陽修最終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由此,引起了歐陽修與夷陵之間的一段解不開的緣分。
歐陽修任夷陵令,前后只有約一年半時間。他于景祐三年(1036)五月被逐出朝廷,十月底到達夷陵,景祐四年(1037)底,便被調(diào)任光化軍乾德(今湖北老河口)縣令,寶元元年(1038)三月,他離開夷陵赴任乾德。如果再除去他在任上因娶妻和奔叔父喪兩次告假的時間,他在夷陵實際只當了7個月的縣令。但夷陵卻是歐陽修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一站,夷陵生活開拓了他的視野,鍛造了他的性格,加深了他的人生的體驗,使他走向人格和政治上的成熟,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古人有“廬陵事業(yè)起夷陵”之說。
在夷陵期間,歐陽修共創(chuàng)作了詩歌近50首,文章近30篇。離開夷陵后,他也一再地在詩文中追憶夷陵??瓷綍r,他會想起夷陵的山——“吾思夷陵山”(《憶山示圣俞》);看花時,他又想起夷陵的花——“昔官西陵江峽間,野花紅紫多斕斑”(《和對雪憶梅花》);寫字時,他覺得還是夷陵的紙經(jīng)久耐用——“夷陵紙不甚精,然最耐久”(《峽州河中紙說》)。他似乎從未真正離開過夷陵,在《歐陽文忠公全集》的766篇詩文中,直接涉及夷陵的達140篇之多,占到了全集篇目的20%以上。
二、歐陽修的兩個夷陵
那么,讓歐陽修念念不忘的夷陵城,在他的心中和筆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當翻閱歐陽修描寫夷陵的詩文時,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幅奇特的畫面。歐陽修筆下的夷陵城,似乎變成了兩座城市,一座是美麗溫暖的,一座卻是荒涼恐怖的。
有時候,他說:“夷陵風(fēng)俗樸野,少盜爭,而令之日食有稻與魚,又有橘柚茶筍四時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繕完,無不可愛?!保ā兑牧昕h至喜堂記》)這里風(fēng)景優(yōu)美,民風(fēng)純樸,治安很好,吃的是魚米山珍,居住條件也不錯??傊?,什么都好,“無不可愛”。有時候,他又說:“夷陵之僻,陸走荊門、襄陽至京師,二十有八驛;水道大江,絕淮,抵汴東水門,五千五百有九十里,故為吏者多不欲遠來,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歲滿,或自罷去?!保ā兑牧昕h至喜堂記》)這里很荒遠,當官的都不愿意到這里任職。“州居無郭郛,通衢不能容車馬”(《夷陵縣至喜堂記》),這里很破敗,城市連個城墻都沒有,馬路窄得跑不了車?!柏湻蛩?,不過鱐魚腐鮑,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賈,皆無為而至。”“市無百貨之列,而鮑魚之肆不可入,雖邦君之過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趨?!保ā兑牧昕h至喜堂記》)這里很貧窮,市場上除了讓你掩著鼻子趕緊逃走的臭魚干之外什么也沒有?!岸裰刑帲顝[匽井無異位,一室之間,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歲?;馂?zāi)?!保ā兑牧昕h至喜堂記》)這里很落后,百姓們居住的是簡陋的茅草屋,人畜雜處,連廁所廚房都不分開。
有時候,他說:“西陵山水天下佳。”(《寄圣俞》)這里很美,“惟有山川為勝絕,寄人堪作畫圖夸?!保ā都拿肥ビ帷罚┬沱惖纳剿拖駡D畫一樣讓人不得不夸贊。有時候,他又形容這里是“青山四顧亂無涯,雞犬蕭條數(shù)百家”(《寄梅圣俞》)、“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勞停驛》)、“雨惡江崩斷岸流”(《夷陵書事寄謝三舍人》)。亂山上散落著蕭條的人家,貧瘠的山野上,是刀刃一樣窄小的山田,江岸邊雨橫風(fēng)狂,分明又是一片窮山惡水。有時候,他說,自己沉醉在夷陵的青山綠水之中,簡直是要樂不思蜀了?!靶拮蛟谝牧?,郡將故人幕席皆前名??h有江山之勝,雖在天涯,聊可自樂?!保ā杜c梅圣俞》)
當時峽州地區(qū)的軍政長官,峽州知州朱慶基、軍事判官丁元珍等人都是歐陽修的故交好友,他在夷陵,受到了朋友們很好的照顧。朱慶基不但給歐陽修蓋了一座新房子——“至喜堂”,勉勵歐陽修既來之,則安之喜之,還“日相勞慰,時時頗有宴集”(《與尹師魯書》)。
政事之余,歐陽修與友人們常一同出外游賞?!澳桓臅找严?,清樽歲晏喜相攜。寒山帶郭穿松路,瘦馬尋春踏雪泥?!保ā抖梁笕张愣≡溆螙|山寺》)公務(wù)清閑,攜酒出游,踏雪尋春,安寧自在。他說自己是“西陵老令好尋幽”(《和丁寶臣游甘泉寺》),腳步踏遍了夷陵的奇山異水。著名的《夷陵九詠》,分題三游洞、下牢溪、黃牛峽祠、松門、下牢津等處名勝景觀,是他熱情歌頌夷陵勝景的代表作。這里有朋友們帶來的溫暖,又有奇山異水可賞玩,他都舍不得離開了——“翻使留人戀此邦”(《松門》)。簡直是要慶幸自己被貶謫到這里了——“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保ā饵S溪夜泊》)另一些時候,他又說,這里不但不美,而且氣候惡劣,環(huán)境恐怖:“荊蠻苦卑陋,氣候常壹郁”(《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叢林白晝飛妖鳥”(《寄梅圣俞》);“縣樓朝見虎,官舍夜聞鸮”(《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天氣寒冷的時候,人只能整天躲在爐火房里。大白天里,縣衙里怪鳥猛虎出沒,晚上睡覺,伴隨著的是貓頭鷹凄厲的叫聲。他想的不是留在這里,而是回到當年任職的西京洛陽:“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戲答元珍》)、“須知千里夢,長繞洛陽橋”(《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在歐陽修離開夷陵后,再回憶起夷陵生活的時候,這種矛盾的描述依然存在。在《離峽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詩中,他說自己“經(jīng)年遷謫厭荊蠻”;而在《班班林間雞寄內(nèi)》詩中,他又“卻思夷陵囚,其樂何可述?!痹跉W陽修的心中,似乎有兩座完全不同的夷陵城,他也過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三、夷陵的兩個歐陽修
那么,為什么同樣一座夷陵城會在歐陽修筆下變成了兩座,且呈現(xiàn)出這種種截然相反的面貌呢?其實,歐陽修筆下夷陵城的這種對立與他在夷陵時心態(tài)的矛盾與糾結(jié)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他在貶居夷陵前后的心態(tài)是相當復(fù)雜的,既不同于一般貶謫者的幽怨失落,也算不上樂觀坦蕩,而是一種夾雜著積極與消極,時而自我激勵,時而又抑郁幽憤的狀態(tài)。
客觀地說,歐陽修對于自己的被貶,其實是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的。在歐陽修寫《與高司諫書》的前一天,余靖剛剛因為疏救范仲淹被貶,歐陽修不會不知道,在這個時候不顧朝廷禁令為范仲淹辯白會是怎樣的下場。但他還是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為了正義的改革事業(yè),“發(fā)于極憤而切責(zé)”(《與尹師魯書》)高若訥。他也知道高若訥的為人,他此舉必然會遭到高的報復(fù),但他對可能到來的打擊坦然視之,覺得不足“驚駭”(《與尹師魯書》)。因為自己的正義之舉得到了輿論的廣泛贊許,加之歐陽修此時年僅30歲,將來仍有機會東山再起,所以歐陽修對自己的政治前途并沒有喪失信心。在赴任夷陵路上寫下的《與尹師魯書》中,他對尹洙說:“每見前世有名人,當論事時,感激不避誅死,真若知義者,乃到貶所,則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窮愁形于文字,其心歡戚無異庸人,雖韓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痹跉W陽修看來,歷史上的被貶之人,往往在議論時表現(xiàn)得慷慨激昂,視死如歸,可真到了貶所,卻又哭哭啼啼,窮愁嗟怨。他囑咐摯友于貶所“勿作戚戚之文”,既是戒友,又是自戒,表示自己絕不會像他們那樣言行不一,仍保持著剛直不屈昂揚向上的心態(tài)。
盡管歐陽修對被貶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也努力地自我激勵著,但殘酷的現(xiàn)實還是遠超他的心理準備,讓他漸漸陷入幽憤與抑郁的情緒之中。歐陽修首先面對的是貶謫路上的屈辱與艱險。他帶著老母寡妹,幾乎是被驅(qū)趕出京師的?!芭R行,臺吏催苛百端……使人惶迫不知所為。”(《與尹師魯書》)從開封到夷陵,乘車馬走陸路較快捷。但時值大暑,又無馬匹,歐陽修只好攜家人改走水路,“沿汴絕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荊南?!保ā杜c尹師魯書》)途中還曾經(jīng)歷“水激,舟橫于河,幾敗。家人驚走登岸而避”(《于役志》)的險象環(huán)生。在途經(jīng)江州(今江西九江)琵琶亭時,他不無傷感地寫了一首七絕《琵琶亭》:“樂天曾謫此江邊,已嘆天涯涕泫然。今朝始知予罪大,此去夷陵更三千?!碧拼拙右自鴱拈L安被貶官到江州任司馬,已經(jīng)覺得實在太遠而哭得“青衫濕”了,而自己還要到更偏遠更荒涼三千里外的夷陵去!字里行間滿是凄苦與無奈。
等歐陽修到達夷陵后,等待著他的又是什么呢?北宋時期的夷陵,是荒僻偏遠的小邑,極為閉塞貧瘠,經(jīng)濟與文化十分落后。這里受巴楚文化的影響,尚巫淫祠,語言與習(xí)俗與中原地區(qū)有很大的不同,“蠻鄉(xiāng)言語不通華”(《寄梅圣俞》)。因為仗義執(zhí)言得而遭到陷害和貶斥,從富庶繁華的京城的一位有著大好前程的京官淪為偏僻蠻荒的山城夷陵的縣令,對歐陽修來說是本就是極不公平的,加之難以適應(yīng)夷陵的環(huán)境與習(xí)俗,他心里的激憤幽怨與生活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他一再地在詩中感慨自己的體弱多病,容顏衰頹?!叭蓊亼K時晚,病骨知寒疾”(《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客思病來生白發(fā)”(《縣舍不種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類因戲書七言四韻》);“病入新年感物華”(《戲答元珍》);“白發(fā)新年出,朱顏異域銷”(《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西陵長官頭已白,憔悴窮愁愧相識”(《代贈田文初》)。
歐陽修當時才三十來歲,正當年富力強之際,白頭病翁之說,多系夸張,但也足以見出他當時心境的抑郁與情緒的低落。
同時,歐陽修又是一個胸懷大志且性格剛毅之人。他有著不甘沉淪,積極向上的一面。他主動地融入當?shù)厣?,苦中作樂,盡量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自我激勵。
在《與尹師魯書》中,他說自己要在夷陵“居閑僻處,日知進道”,決不自暴自棄,“傲逸狂醉”,而要“益慎職,無飲酒”,“勤官,以懲洛中時懶慢”。希望把這次夷陵之貶當作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磨礪自己的意志的一次機會,為將來迎接更大的政治風(fēng)浪繼續(xù)自己的革新事業(yè)打下基礎(chǔ)。同時,他也力圖讓夷陵宜人的景色幫助他平復(fù)心情。他時常出游,寄情山水,希望在游覽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心靈得到娛悅,驅(qū)散心頭的陰霾。
四、結(jié)語
苦悶與欣慰并存,時憂時樂,苦樂參半,五味雜陳,這就是歐陽修貶居夷陵期間心態(tài)的概括。他一直在痛苦與排遣痛苦之間糾纏,在沉淪與不甘沉淪之間斗爭。
當他的情緒陷入低沉痛苦之時,他所看到的夷陵城是荒蠻凄涼的;當他通過積極的心理調(diào)整和正面的心理暗示來看待周邊的環(huán)境時,夷陵城又顯得分外的美麗。
其實,夷陵城其實還是那個夷陵城,歐陽修筆下夷陵城的美麗與荒蠻,都披上了一件他的心理投射出的外衣,并非純客觀的呈現(xiàn)。我們與其說歐陽修心中有兩座不一樣的夷陵城,倒不如說一座一樣的夷陵城里有兩個心理狀態(tài)不一樣的歐陽修。
參考文獻:
[1]袁枚.隨園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
[2]洪本健校.歐陽修詩文集校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黃進德.歐陽修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8.
[4]歐陽修著,李之亮箋注.歐陽修集編年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2007.
[5]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1.
作者簡介:
黃威,男,漢族,三峽大學(xué)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
張培怡,女,漢族,三峽大學(xué)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中國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