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野
霸王龍vs棘龍:體型
霸王龍體長約11.5~14.7米,身高可達6.1米,其體重從8.4噸至14.85噸不等。棘龍體長14~17米,高度約為2.1~4.8米,體重為6到9噸。棘龍雖然更長,但體重輕了很多,而它的背帆又要扣掉部分重量,二者沖撞的話,霸王龍結(jié)實的身體更占優(yōu)勢。
霸王龍vs棘龍:前肢(爪擊)
棘龍的前肢長達2米,其手上的第一指更是有40厘米長。相比較霸王龍退化的前肢,棘龍的前肢明顯威力大得多。棘龍的爪子可能給霸王龍造成致命傷,但是靠爪子秒殺霸王龍并不實際。霸王龍前肢是殘廢的,進攻以沖撞與撕咬為主;而棘龍頭部很長,后腿較弱,正面對決不可能抬起身軀用爪子進攻,況且棘龍肩膀的轉(zhuǎn)動范圍很小,使得爪子的活動及殺傷力有限。兩只恐龍打起來肯定不會像獅子老虎之間打架那樣揮掌互拍。沒有撂倒對方前,爪子基本是沒機會拍擊的,只能進行抓撓。
霸王龍vs棘龍:咬合力
對于食肉恐龍而言,牙齒大小與咬合力是戰(zhàn)斗力強弱的關(guān)鍵。
棘龍頭長1.8米,牙長8~
15厘米,咬合力只有2噸,上下頜又窄又長,可以緊密嵌合,非常適合捕魚,棘龍胃中的化石也證明他的食物更多地為魚類。
霸王龍頭長1.55米,牙長25~35厘米,牙齒呈圓錐狀,類似香蕉,咬合力一般9~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是恐龍當中咬合力最強的,適合壓碎骨頭。
很明顯,這個項目上,霸王龍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不過,咬合力也不決定著一切,咬不到敵人,再大也沒有用。在戰(zhàn)斗中,咬到敵人要害,才是最關(guān)鍵的。
霸王龍vs棘龍:搏斗經(jīng)驗
霸王龍時代的北美洲,沒有能和它匹敵的食肉龍,霸王龍沒有和巨型食肉龍交鋒的經(jīng)驗。這一方面反映了霸王龍的霸主地位,也同時說明霸王龍可能有著豐富的捕獵經(jīng)驗,但沒有和其他肉食性恐龍搏斗的經(jīng)驗。
棘龍時代的北非,有很多巨型食肉龍,8噸的撒哈拉鯊齒龍、7噸的伊吉迪鯊齒龍、13噸的摩洛哥棘龍、6噸的似鱷龍、7噸的脊飾龍、4噸三角洲奔龍、6噸的巴哈利亞龍、7噸的索倫龍等,這些家伙都是體型和霸王龍同級別或者比霸王龍略小一點兒的食肉恐龍,都是非常可怕強勁的家伙,個個都不是善茬兒。棘龍要想在北非占得一席之地,必須時常面對競爭和挑戰(zhàn)。
霸王龍vs棘龍:拉鋸戰(zhàn)
霸王龍和棘龍開始戰(zhàn)斗的時候肯定是以互相沖撞為主的。雖然棘龍體積比霸王龍大,但是體重比霸王龍小,兩者沖撞肯定是體重大的占優(yōu)勢,就好比一個高瘦子和一個矮胖子打架一樣。從體型上看,霸王龍更壯實,強壯的后肢、粗壯的頭部,骨骼比例與重心都更適合于沖撞。
兩只恐龍沖撞后僵持起來,棘龍可能會更想利用前爪拍擊的力量擊倒霸王龍,然而拍擊的力量對于十幾噸重的霸王龍來說是造不成什么大傷害的。若互相撕咬的話,棘龍必死無疑,同樣咬住脖子,先死的必然是棘龍,因為霸王龍粗壯的頭部比棘龍細長的頭部更抗咬合,而霸王龍的咬合力又遠遠大于棘龍,因此可想而知,霸王龍其實是比棘龍更厲害的。
但什么都不絕對,棘龍也有它的優(yōu)勢,那就是游泳。一旦戰(zhàn)斗進入到水中,那么擅長游泳的棘龍一定會更有勝算。
所以說霸王龍vs棘龍的戰(zhàn)斗力差不多是五五開,霸王龍更為兇猛,更為善戰(zhàn),但是棘龍有著足夠的經(jīng)驗,而且是兩棲恐龍,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偵探筆記
推理難度:★★★★
推理結(jié)果:棘龍擅長游泳,如果是在水中,想必霸王龍一定會失敗,但在陸地上,還是霸王龍更厲害!
推理筆記:棘龍和霸王龍生存于不同的地區(qū)和不同的年代,二者本不可能見面。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生命,不要總是比較誰更強壯或更勇敢。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也應該學會與其他生物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