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
在競爭中,第一選擇是我打敗你,第二選擇是你打敗我,第三選擇就是要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ヂ?lián)網(wǎng)戰(zhàn)場一直都是分久必合的,原來同一個市場打得不可開交的兩大高手,發(fā)現(xiàn)再打下去雙方都輸?shù)煤軕K,干脆合并。合并的意義遠不止于停止惡性競爭,還在于將原來競爭的能量用于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創(chuàng)造更大的蛋糕。
第三選擇的另一個意義在于協(xié)同。人類本能反應中有“打或者逃”的模式,打或逃,反抗或忍受,你贏或者我贏,這都是兩種選擇。第三選擇則意味一起達成一個更好的結局。
每個人都可以過“第三選擇”的人生,既可以做出貢獻,同時還能享受人生。
工作和享受人生不是涇渭分明的,但我們總希望把它們割裂開,比如“40歲前實現(xiàn)財務自由,然后開始享受人生”“開啟度假模式,工作上的事不要來煩我”,這都是“非打即逃”的選擇。第三選擇告訴我們要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工作時享受工作,閑暇時享受閑暇。我在寫作時,靜心享受與文字交流的感覺;我在出差時,也會享受躺在酒店舒適的床上看一段電視的時光,而不會焦慮是不是浪費時間。如果你能給自己找到人生的愿景和使命,你就可以長久地獲得高峰體驗,因為你在選擇奮斗的同時也選擇了享受。
(投 桃摘自九州出版社《工作的本質(zhì)》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