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是地球上人類最晚認知的世界之一,至今仍充滿許多科學之謎。2023年6月24日,中科館大講堂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典贊·2020科普中國”年度基層科普人物李新正老師,帶領我們走進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從生物科學的視角了解深海主要的海洋環(huán)境及其不同的深海生物群落特征,以及海洋生物學、海洋生態(tài)學研究和科學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地球上有幾大洋?
隨著人類對海洋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地球上應該有五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南大洋是比較新的概念,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靠近南極大陸的一部分水域組成,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環(huán)繞地球卻未被大陸分割的大洋。
人類下海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一,壓力大。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到達1萬米時,壓力是水面上的1000倍。
第二,人類無法自然呼吸。人類只能用肺吸收空氣中的氧氣,而海水內只有溶解氧,海洋動物靠鰓和皮膚吸收氧,而人不能吸收。
第三,水下有潛流、暗礁、兇猛或有毒生物等人類不好把握的因素。
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動物是什么?
旗魚,它的短距離游泳速度可以達到100千米/小時。旗魚在高速游泳時,背鰭(qí)緊貼在后背上,以此減小阻力。旗魚通過控制背鰭的收放及收放的程度(高低)來調節(jié)前進的阻力,從而控制游泳的速度。
扇貝有眼睛嗎?
扇貝屬于軟體動物門瓣鰓綱(雙殼綱)。雙殼綱絕大多數種類是沒有眼睛的,但扇貝是個例外,它們長著很多只眼睛,可以感光。
深海會“下雪”嗎?
乘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到深海中,能看到海中“下雪”。這其實是由浮游生物或海洋動物的尸體分解形成的有機質。它們在水中漂浮形成絮狀物,逐漸下沉至海底,在潛水器燈光照射下反光,形成類似“下雪”的景象。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韋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