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映秋
芯片制造商華虹,再獲大基金支持。
6月底,華虹半導體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Ⅱ期,以戰(zhàn)略投資者的身份,將認購其發(fā)行股份,總額至多達30億元。
華虹已經獲準IPO,即將登陸科創(chuàng)板,預計將不遲于8月完成。本次IPO擬募資額高達180億元,規(guī)模位列科創(chuàng)板年內第一。按照上限,大基金大體認購了額度的六分之一。
總部在上海的華虹,正大舉募資擴產,單單在無錫一地,將自掏125億,直接撬動超過450億的投資。
一舉融資180億元,華虹主要為了一個大項目,將用于華虹制造(無錫)、8英寸廠優(yōu)化升級等。
其中,無錫項目最為重磅,計劃注資占比達到七成,用于擴建12英寸生產線,預計2025年投產,最終產能為8.3萬片/月。
無錫項目在1月中旬已公開。華虹公告,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67億美元,其中40.2 億美元由股東出錢,剩余26.8億美元為債務融資。
按當時匯率,投資總規(guī)模,達到驚人的452.54億元。
項目的執(zhí)行主體為華虹半導體制造(無錫),華虹半導體實際持有51%股權,其要以增資方式投入20.5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華虹全部現金只有20億美元,籌資勢在必行。
無錫是華虹布局的重鎮(zhèn),也是福地。
2017年,華虹走出上海的首個芯片制造基地,即選址無錫,一期項目投資約25億美元,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nm的12英寸特色工藝芯片生產線。
次年開工建設,從開工到正式投片不到18個月。2021年,一期項目全面達產,僅36個月就實現月投片4萬片目標,當年貢獻約3成收入。
無錫基地長期滿負荷運轉,去年的產能利用率,一度飆升至110%,在無錫項目的助推下,12英寸產品已成華虹的增長引擎。
2022年中,華虹繼續(xù)加碼,聯合股東向一期項目主體華虹半導體(無錫),合計注資8億美元,擴充產線。
超過450億元的重注,其實是合作的延續(xù)。
據天眼查顯示,華虹半導體(無錫)和華虹半導體制造(無錫)名為兩家公司,股東方基本一致。
其中,華虹實際持股51%,大基金(I期或Ⅱ期)合計持股29%,代表當地的無錫芯虹國芯投資,占股20%。
華虹主營晶圓代工業(yè)務,總產能位居中國大陸第二。名聲不如許多同行,在于定位。
財報顯示,華虹的產品線,均在55nm以上。其特色工藝,不太追求線寬,對制程要求相對較低,產品講究滿足實際需求,在汽車、工業(yè)以及消費電子等領域應用較廣。
國內很多場景,華虹解決了基本的芯片供給。
它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卡 IC制造代工企業(yè),在全球SIM卡及銀行IC卡、國內二代身份證及社??I域的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
在中國新能源車產業(yè),華虹也非常重要。
傳統(tǒng)燃油車需要的芯片較少,大約在500~600顆左右,粗略統(tǒng)計,一臺新能源車所需的芯片量,是傳統(tǒng)燃油車的2~5倍。
“一芯難求”,一度成中國汽車業(yè)的痛點,如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等,缺貨嚴重。
華虹的12英寸IGBT產品,去年銷售額達到三位數增長率;汽車業(yè)所需的功率半導體MOSFET,也順利完成產能爬坡。
2022年,華虹來自工業(yè)及汽車領域的收入為37.31億元,增幅74.1%,過往三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62.48%。
管理層表示,今年會深化推動汽車電子產品線,抓住本土汽車供應鏈芯片爆發(fā)的機遇。
華虹現有3座8英寸和1座12英寸晶圓廠,截至2022年末,合計產能32.4萬片/月(約當8英寸)。
制程工藝不高,訂單很多,華虹處于滿產狀態(tài),2022年的產能利用率為107.4%。這些或加速了擴產節(jié)奏。
華虹赴港上市8年,運營素來穩(wěn)健。
2022年,其主營業(yè)務收入為166.7億元,復合增長率達 58.44%,其中晶圓代工營收占比96%。
半導體市場存在周期性,市場瞬息萬變,下游需求容易波動。比如,消費電子行業(yè)貢獻華虹超六成收入,去年開始,產品售價開始下降、銷售量降低。
今年1—3月,業(yè)績也遭遇挑戰(zhàn),收入6.3億美元,環(huán)比持平,毛利率、凈利潤環(huán)比均有下滑。
饒是如此,華虹依然連續(xù)49個季度保持盈利。其善于敏捷調整產線,快速迎合市場,且主動拓展汽車、工業(yè)控制、數據中心及新型能源發(fā)電等場景。
2022年,華虹的利潤為27.25億元,其中,7.28億元來自政府補貼,占比約四分之一。
截至去年底,其總資產為478.77億元,450多億元投資若建成并表,資產規(guī)模將觸達1000億元。
規(guī)模起勢后,華虹要做的還很多。
在其所處的晶圓代工賽道,先進制程是核心競爭力,在全球,以臺積電為代表的龍頭,已實現5nm及以下工藝節(jié)點量產。聯華電子、格羅方德等同行,也將工藝推進至14nm及以下水平。
華虹以先進特色工藝領域為方向,不完全依賴向更小線寬的方向演進,目前工藝節(jié)點多處于55nm的成熟制程范圍,仍需緊跟技術迭代。
去年,管理層大幅加碼研發(fā),總投入10.77億元,較之上年直接翻倍。
大干快上擴產之外,很多事都在跟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