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禾
如果我是魚,那么你就是堤岸上的樹枝,繁盛綠里的一枝。我會十分委屈地游弋在淺淺的水流里,終日詢問自己或者上天:為什么我不能是雨?
如果我是雨,我便可以熏焙在暖意中升騰至天上,凝聚清冷的實(shí)體而輕盈飄落。我不要做冰凍你的霜寒或者雪衣,一定得是滋養(yǎng)的、綿潤的、明朗的、晶瑩剔透的,能夠倒映出心中方向的雨。我得睜大雙眼,不厭煩地俯身把你探尋。我茫茫然在空中,險(xiǎn)些被飛鳥銜去,最好能很湊巧地伏上你,不偏不倚。
如果我那時(shí)離你很近很近,那么我就能像擁抱光亮一樣擁抱你。我能是個(gè)孩子嗎?短短的雙臂貼住你,下巴靠上你的肩頭作安穩(wěn)的小憩。
不,如果我是雨,便不得不和你頻繁道別。我不要分離,不要含淚的默隱,最好是天天都能靜靜地、怔怔地、慢慢地望著你,終日就這么望著,夜里就在你的身邊入夢。
我能是什么呢?如果我是魚,我晃動著身體,魚鱗泛出的微小光亮,你看得見嗎?如果我哭,你怎么分清眼淚與河水呢?如果我笑,你怎么分清笑聲和水聲呢?如果我是魚,我便只能是魚。找哪兒歇息呢?不是鳥兒,找一處樹枝歇息,不是很奇怪嗎?
不,不奇怪。我不管是否奇怪,就不奇怪。那么天為什么不把我變成鳥兒呢?
我想回家。家在哪兒呢?它應(yīng)該是叢蔭里的一處幽暗,充滿了恬靜。我如果累了便做夢。夢里,我便可以是鳥兒,是雨,是我想變成的任何東西。我很滿足地笑,笑得十分甜。
上蒼啊,還是把我變成樹枝吧,這樣我就可以長久地依傍在你的身邊陪伴你。
又想:你要是變成了魚,我可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