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 北京節(jié)能環(huán)保中心
近年來挪威的電動汽車市場發(fā)展迅速。挪威全國550萬人口,截至2022年末,電動汽車注冊數(shù)量超過5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約17.5萬輛,是目前全球人均擁有電動汽車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2017年,挪威議會通過議案,從2025年起所有銷售的新車必須為零排放車(氫燃料或純電動),率先在全球第一個宣布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據(jù)挪威道路交通信息委員會(OFV)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挪威汽車市場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54.3%,是全球第一個純電車型銷量多于燃油車的國家。2022年,純電動和插電混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79.3%。
奧斯陸是挪威的首都及第一大城市,人口約70萬人,是歐洲乃至全球電動汽車發(fā)展的先驅(qū)城市。該市的碳中和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凈零排放城市。據(jù)報道,2020年奧斯陸全市機動車約25萬輛,其中電動汽車約5萬輛。2022年,奧斯陸市銷售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shù)量,約占銷售總量的80%以上。
奧斯陸設定了車輛電動化的階段性目標:即2025年,出租車、共享車輛和商用貨車全部實現(xiàn)電動化;2028年,公共交通實現(xiàn)電動化;2030年,重型卡車實現(xiàn)電動化。私家車方面,要求到2025年,所有新登記的車輛為零排放車輛(即氫燃料或純電動),達到挪威全國范圍目標要求。
國家層面,挪威以減免稅費的方式推動消費者購置電動汽車。挪威對購置汽油車征收25%的增值稅,以及碳稅、注冊費和重量費等。購買電動汽車將減免上述稅費。該舉措提高了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吸引力。
以出廠價同為40萬挪威克朗(目前匯率1挪威克朗≈0.64元人民幣)的轎車為例,燃油車需要繳納的稅費包括增值稅、碳稅、注冊費、自重費和報廢處理費等,各項合計約21萬挪威克朗,最終售價61萬挪威克朗;電動汽車稅費僅有報廢處理費一項,約2400挪威克朗。同級別的燃油車最終價格是電動汽車的1.5倍。
2023年開始,挪威恢復對高端電動汽車型征收部分稅種。一項是出廠價超過50萬挪威克朗的部分將征收25%的增值稅。另一項是對500kg以上的車輛,征收每公斤12.5挪威克朗的重量稅。
城市層面,奧斯陸給予出行優(yōu)惠,降低電動汽車運行成本。推動電動汽車的初期,奧斯陸對電動汽車實行“三免費一通行”,即收費公路免通行費、免費充電、免費停車,允許電動汽車上下班高峰使用出租車和公交車專用道通行等方式,鼓勵使用電動汽車。隨著電動汽車成功普及,2017年電動汽車收費公路通行費折扣降至50%;2018年取消了電動汽車的停車和充電免費的激勵措施。
車輛購置方面,1990~2022年對電動汽車不征收購買/進口稅。從2023年起,對所有新購置電動汽車征收基于汽車重量購買稅。2001~2022年,免收25%的購買增值稅。從2023年起,挪威將對50萬挪威克朗以上的購買價格的電動汽車征收25%的增值稅。
出行方面,1996~2021年,免收年度道路稅。2021年起減稅;2022年起恢復全額征收。1997~2017年收費公路不收費;2018~2020年,最高按50%收公路費;從2023年起按70%收費。2000~2017年,電動汽車的免收輪渡票價,2018年起最高按50%收費。1999~2017年,免費市政停車。200~2015年,允許電動汽車進入公交車道。2016年起,規(guī)定電動汽車內(nèi)有一名或多名乘客的,可駛?cè)牍卉嚨馈?/p>
公司車輛方面,2000~2008年,減少25%的公司汽車稅;2009~2017年,減少50%的公司汽車稅;2018~2021年,減少公司汽車至40%,2022年起減至20%。
公共采購方面,從2022年起,市政用乘用汽車須采購純電動車。2025年起,城市巴士將要求采購純電動車。
奧斯陸的充電設施建設起步較早,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備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wǎng)絡。1999年,該市開始安裝充電樁,供電動汽車主免費使用。2008年,市議會通過了減少CO2排放的十個計劃,其中之一是建立400個充電站。2018年,提出了建設1300個公共充電點的新目標。目前,由奧斯陸市城市環(huán)境局負責監(jiān)督管理公共充電設施,2022年在運行的公共交流充電站2200個,公共直流充電樁300個,所有主干道已實現(xiàn)每百公里至少2個快充站。
雖然奧斯陸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起步較早、體系較為完備,但存在充電設施老化、用戶體驗差等問題。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包括:一是老舊充電設施占比高,亟需更新老舊低功率充電設施,以滿足市民方便快捷充電的新需求。二是居住條件制約了家庭充電設施發(fā)展,約61%人口居住在公寓和舊建筑,配電網(wǎng)制約了新型大功率充電樁的安裝。同時受土地條件制約,可用于安裝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開發(fā)新的充電站的公共空間非常有限。三是充電服務亟需標準化。該市充電設施在建設年代、充電功率、插頭、用戶界面、定價和支付系統(tǒng)等方面情況復雜,現(xiàn)有20~30個應用程序,13個支付系統(tǒng)供用戶選擇。
2.3.1 政府資助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
奧斯陸議會通過了2022~2025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開發(fā)預算,資金約1.68億挪威克朗(約1億元人民幣)。按充電樁類型分類,位于城市道路的慢速交流充電設施由市政府出資建設;快速直流充電樁由政府和私營公司共同出資,以PPP模式建設;房屋或公寓大樓的市民,可向城市氣候署申請補助資金用于安裝私人充電樁。
2.3.2 新建建筑強制配建充電設施
要求新建筑至少50%的停車位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新建筑配套停車場投資中至少6%的設備費用于充電樁。同時,提升建筑的電力容量至每戶3.6kW,提高私人充電基礎設施的使用率。
2.3.3 建立數(shù)據(jù)交互平臺提升用戶體驗
市政府發(fā)布了“綠色充電”項目,聯(lián)合電網(wǎng)企業(yè)、能源服務商、研究機構和奧斯陸大學等14家單位共同參與,實現(xiàn)了不同供應商可用充電樁實時情況的全景預覽,未來將逐步完成對新增充電樁報裝申請、運營、維護等數(shù)據(jù)的交互應用。
奧斯陸在電動汽車發(fā)展初期采用了“三免費一通行”的措施,有效帶動了電動汽車的使用率,為培育用戶電動汽車出行習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北京可借鑒奧斯陸經(jīng)驗,在高速公路收費、停車費以及充電收費等方面適當給予優(yōu)惠,降低出行成本,提高電動汽車使用率。結(jié)合北京市道路通行特點,研究高峰時段允許電動汽車使用公交專用車道的可能性,在路權上適當給予電動汽車優(yōu)先權。
近年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呈現(xiàn)大功率、智能化等趨勢。應考慮技術迭代更新速度,有序推進本市充換電基礎設施更新,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提前謀劃配電網(wǎng)及通訊等配套設施,合理預留高壓、大功率充電保障能力,為后續(xù)實施有序充電以及車網(wǎng)互動(V2G)等提供發(fā)展空間。新建建筑強制配建充電設施。將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納入老舊小區(qū)改造范圍,同步夯實汽車廠商配建責任。充分調(diào)動電動汽車廠商、充電企業(yè)、消費者等各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吸引更多優(yōu)質(zhì)社會資本參與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
推動整合各類充電資源,逐步建成一張“充電網(wǎng)”,將多種資金渠道、多個建設主體的充換電設施“散建統(tǒng)管”。明確統(tǒng)一的信息共享接口,共享不同企業(yè)間充換電設施信息,完成用戶跨平臺使用和多渠道支付結(jié)算等服務,提升充電便利性和用戶體驗。探索將充電設施信息與交通流量、停車位信息,甚至用電負荷等數(shù)據(jù)有效互動,促進充電樁規(guī)劃選址定容、合理規(guī)劃,緩解高峰時段充電交通壓力,有序降低電力負荷高峰期的充電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