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人間四月芳菲盡,大河美景入畫來。
大河鎮(zhèn)位于桐柏縣北部,距縣城18公里。這里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天然氧吧,它像一顆耀眼的珍珠,鑲嵌在千里淮河的源頭。行走在這里的人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會瞬間向你襲攏而來。
在四月的詩意里,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大河鎮(zhèn)石佛寺村,這個村素有“蘭香小鎮(zhèn)”的美稱。
順著新建的步道,一汪清澈的塘水映著藍天白云,微風徐徐,陽光正好,水面上不時微波蕩漾,一群群的魚兒在嬉戲,還悠閑地吐著水泡泡。此時在這良辰美景中我們一個個便沉醉不知歸路,每個人的心靈也被這美景滌蕩得纖塵未染。有些人趁機舉起單反相機,收藏這難得的大河鎮(zhèn)美景。
緩步走在池塘的東邊,一棵古老的柏樹,已有三百多年的樹齡,如今依然生機盎然地挺立著。它像一個久經(jīng)滄桑的智慧老人,從歷史的深邃里走出,見證著歲月的變遷。這時,樹上一只黑白相間的花喜鵲對著我們這群“外來人”喳喳地叫著,它是在用自己獨特的言詞,向我們傳遞著鳥與人類和諧與友好。
“嘎嘎……”幾只全身絨毛的小鴨子在一戶村民的院子里在悠閑地踱著步子。這下可好,一群攝影家們激動得宛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他們立刻調整鏡頭,迅速抓拍這寶貴的一刻,說不定還能獲得國家級攝影大獎呢!眼前的景象也使我突然打撈出曾經(jīng)發(fā)黃的記憶片段……
輕拭蒙塵,記憶漸漸清晰,心里的湖水也被四月的陽光溫柔起來。在野薔薇花開爛漫的時光里,母親攢夠了錢總會買來一群毛絨絨的小鴨子來喂養(yǎng),她把買回的那些小可愛們先用一個竹編的“鴨罩”把它們罩住,定時給它們投放食物,偶爾會在閑暇時把它們放出來活動一陣子。它們在活動的時候,集體感很強,每一只小鴨子從不脫離集體單獨行動。那些小可愛們會在母親的精心侍弄下很快換掉毛絨絨的外衣。母親熱切盼望這群鴨子快快長大,多下鴨蛋換成錢,用這些錢,買油、買鹽,以及給我買一雙如意的涼鞋……這群鴨子是一家人的經(jīng)濟來源。時光在眼前幻化,我想現(xiàn)在的鴨子們不再肩負著如此的重任,小鴨子們的叫聲也成了特殊的記憶符號。鴨子在不停地叫著,這叫聲喚醒了一代或幾代人植根在記憶深處的那抹鄉(xiāng)愁……
當打開村史館大門的瞬間,一棵杏樹迎面而來,此時,在淺夏的時光里,幸(杏)福和大家撞了個滿懷。青色的杏子掛滿枝頭,泛起誘人的酸意,不斷刺激人的味蕾,讓在場的人直流口水。微風興起時,一個個青杏像一個個古典美女頻頻向我們點著頭淺笑著,感受著初夏的熱情。
石佛寺村史館墻壁上記載著該村在漫漫歲月變遷中的痕跡,一塊塊展示墻映現(xiàn)了歷屆村干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縮影。該村發(fā)揮地理優(yōu)勢,將蘭花種植發(fā)展成為支柱產(chǎn)業(yè)。一個個耐人尋味的蘭花種植圖片展示了幾代養(yǎng)蘭人的艱辛與成功。
走出石佛寺村史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相信,不久的將來,“蘭香小鎮(zhèn)”一定會譽滿神洲,“蘭香小鎮(zhèn)”的蘭花也將沖出大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