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老年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膽管炎患者ERCP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分析

      2023-09-07 00:43:12馮其柱陳先志孫杰張健王琦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23年15期
      關鍵詞:膽酸膽總管膽道

      馮其柱 陳先志 孫杰 張健 王琦

      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普外科 (安徽淮南 232007)

      膽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的常見病,若結石阻塞繼發(fā)膽管細菌感染,可出現(xiàn)急性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急癥,若治療不及時,患者可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1]。相對于年輕患者,老年患者的病情變化更快、疾病進展更迅速,因而病死率更高[2]。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手術耐受性較差,臨床上多首選內鏡治療。有研究報道,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效果確切、安全性高[3];但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較高[4],而結石復發(fā)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因素的探查已成為研究熱點,如何預防結石復發(fā)是需要解決的難題。然而目前關于老年患者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探討老年老年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膽管炎患者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旨在指導今后臨床工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行ERCP+內鏡下乳頭括約肌小切開術(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sEST) + 內鏡下乳頭球囊擴張術(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治療年齡≥ 60 歲,患膽總管結石合并急性膽管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術后膽總管結石是否復發(fā)(術后6 個月經復查再次出現(xiàn)膽總管結石則判定為復發(fā)[3])分為復發(fā)組和未復發(fā)組。本研究經安徽理工大學生物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編號:2021031),術前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年齡≥ 60 歲;(2)術前肝膽胰脾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MRCP)膽總管結石診斷明確;(3)首次行ERCP 治療;(4)術后膽道造影檢查結果示無結石殘留;(5)臨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年齡< 60 歲;(2)存在手術禁忌者;(3)造影劑過敏者;(4)術后膽總管結石殘留或伴肝內膽管結石者;(5)膽管、胰頭腫瘤、十二指腸乳頭腫瘤者;(6)不愿納入此研究和隨訪資料不全者;(7)術后6 個月內發(fā)現(xiàn)膽總管結石者;(8)隨訪期間患者死亡。

      1.2 手術方式患者手術由同一手術團隊完成,先行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插管成功后留取膽汁送檢,隨后造影,再行sEST 聯(lián)合EPBD,予以取石網(wǎng)籃取出膽總管結石,對于巨大結石需碎石后取石,術后膽道造影證實無結石殘留,然后膽道生理鹽水沖洗膽道后再置入塑料膽道支架或置入鼻膽管。

      1.3 圍手術期處理兩組患者均由同一治療團隊負責,入院后術前檢查、入院后感染等治療及術后抗感染、抑酸及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療方案一致。術后3 h 和24 h 分別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血淀粉酶,并觀察腹部體征變化。鼻膽管每隔2 h 回抽膽汁、每隔6 h 注入生理鹽水20 mL 并回抽。若無異常,鼻膽管術后3 d 拔出;膽道支架于術后1 個月來院內鏡下拔出(部分患者膽道支架已自行脫落)?;颊邿o發(fā)熱、腹痛,飲食恢復后辦理出院。出院時建議患者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UDCA,商品名:優(yōu)思弗),每天給予 UDCA 10 mg/kg,睡前吞服,療程6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隨訪記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合并癥等)、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隨訪期間膽總管結石復發(fā)情況。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以術前磁共振及術中膽道造影判斷,將術中取石過程結石破裂或有泥沙樣小結石者認定為結石數(shù)量≥ 2 枚。專人負責隨訪,術后1 個月第一次隨訪,以后每隔3 個月隨訪一次,隨訪采用門診復查或微信視頻,復查內容包括是否口服熊去氧膽酸及服用時間,以及復查肝功能、肝膽彩超等檢查(同級別醫(yī)院檢查報告單亦認同)。隨訪截止時間為術后首次發(fā)現(xiàn)膽總管結石時或2023 年4 月30 日。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9.0 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共有108 例患者納入本研究,其中復發(fā)組20 例患者,男12 例,女8 例,年齡(72.75±7.17)歲;伴高血壓病9 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有膽囊切除手術史12例。復發(fā)組20 例患者結石復發(fā)時間7~32 月,平均20.13 個月;其中16 例因彩超發(fā)現(xiàn)膽總管結石或可疑結石進一步查磁共振檢查而確診,4 例因黃疸、發(fā)熱、腹痛急診入院治療彩超和磁共振確診。

      未復發(fā)組88例,男39例,女49例,年齡(74.30±7.95)歲;伴高血壓病24 例、糖尿病25 例、冠心病13 例;有膽囊切除手術史34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合并癥、膽囊切除手術史、術前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性別[例]男12 39 1.605 0.205年齡(歲)合并癥 [例]甘油三酯(mmol/L)總膽固醇(mmol/L)復發(fā)組未復發(fā)組χ2/t值P值女8 49 72.75 ±7.17 74.30±7.95 0.798 0.427 18 62 3.422 0.072膽囊切除手術史(例)12 34 3.042 0.081 1.38±0.52 1.29±0.46 0.730 0.467 4.41 ±0.64 4.22±0.81 0.974 0.332

      2.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膽囊結石、膽總管直徑、膽總管結石最大徑及膽總管狹窄間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患者在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放置膽道支架、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 2 枚及機械碎石間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surgery-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M(P25,P75)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兩組患者手術順利,患者圍手術期無死亡。復發(fā)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高淀粉酶血癥2 例,未復發(fā)組術后出現(xiàn)高淀粉酶血癥3 例、肺部感染1 例;對癥治療后均順利出院。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2.4 術后服用熊去氧膽酸對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影響患者隨訪發(fā)現(xiàn),復發(fā)組服用熊去氧膽酸6 個月者明顯少于未復發(fā)組,老年患者急診行sEST 聯(lián)合EPBD 治療后服用熊去氧膽酸6 個月可減少膽總管結石復發(fā)(P< 0.05),見表2-3。

      2.5 膽總管結石復發(fā)危險因素多因素分析將兩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即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膽道支架、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 2 枚、機械碎石和術后服用熊去氧膽酸6 個月納入logistic 回歸分析。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膽道支架、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 2 和機械碎石是老年患者急診行sEST 聯(lián)合EPBD 治療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P< 0.05),見表3。

      表3 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Tab.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holedocholithiasis recurrence

      3 討論

      膽總管結石伴急性膽管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治療急性膽管炎的根本措施是及時有效的膽道引流、緩解膽道壓力[5]。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循環(huán)、神經、呼吸系統(tǒng)等基礎疾病,機體耐受性差,手術風險相對較高,且疾病進展較快。因此,對于老年膽總管結石伴急性膽管炎患者,尋找安全、有效、微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通過ERCP 聯(lián)合EST,再使用網(wǎng)籃或球囊取出結石、解除膽總管梗阻,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及可反復操作等優(yōu)勢[4]。盡管ERCP+EST 膽總管結石清除率高達95%[6],但由于EST 乳頭切開程度不易把握,切開過大容易出現(xiàn)大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破壞乳頭Oddi 括約肌功能,術后容易引起膽道返流感染和膽道結石復發(fā),有報道[6]稱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的復發(fā)率為4%~25%。

      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危險因素是目前研究的重點,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先天因素、結石相關因素、膽道相關因素、手術相關因素及自身因素。目前多數(shù)研究表明,年齡、膽囊切除手術史、膽總管直徑、乳頭旁憩室、膽總管結石數(shù)量≥ 2 枚和膽總管成角是ERCP 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7-14]。此外還有部分研究表明,膽道支架[10]、留置鼻膽管時間超過5 d[15]、膽固醇結石[9]、機械碎石[16-17]、膽總管結石直徑[18]、高脂飲食和膽道感染[19]也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危險因素,而男性[16]和預防使用抗生素[19]則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保護因素。

      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的復發(fā)也與不同手術操作存在一定關系。研究[20]發(fā)現(xiàn),sEST 術后的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低于非sEST。內鏡下EPBD 可降低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21],但隨訪發(fā)現(xiàn)[22]其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仍高達17.0%。sEST聯(lián)合EPBD較傳統(tǒng)EST 或EPBD 相比,沒有損傷括約肌的正常解剖結構,保留了環(huán)形括約肌的功能,不存在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問題,提高一次性結石清除率和降低機械碎石使用率,并降低術后早期并發(fā)癥[23]。然而,目前關于sEST 聯(lián)合EPBD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因素報道較少,尤其是老年患者相關報道更少。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近年來ERCP+sEST+EPBD治療的年齡≥ 60 歲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通過隨訪分析患者膽總管結石復發(fā)情況。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經ERCP+sEST+EPBD 治療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為18.52%,與之前研究報道 ERCP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概率相似[6,20,22],本研究中sEST 聯(lián)合EPBD 未能明顯降低術后膽總管結石的復發(fā),可能與本研究選擇病例年齡較大、患者乳頭括約肌功能已存在功能減退,增加了膽汁返流有關。本研究還顯示,膽總管結石≥ 2 枚、機械碎石和膽道支架是ERCP+sEST+EPBD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既往研究類似[10,14,16]。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膽總管結石≥ 2 枚或較大結石機械碎石內鏡取石后可能存在小的結石殘留,而這些殘留小結石無法通過造影發(fā)現(xiàn),后期逐漸增大而再次發(fā)現(xiàn)。膽道支架可能降低膽管蠕動或損傷膽管壁黏膜,造成膽汁排泄不暢或炎性滲出,而膽紅素或炎癥滲出物沉積附著于支架上進而形成結石。

      對于存在ERCP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獨立危險因素的患者需采用預防干預措施,以降低術后結石復發(fā)的風險。對于膽總管結石數(shù)≥ 2 枚的患者,術中可聯(lián)合內鏡超聲(EUS)檢測ERCP 取石后殘余結石[24-25]。針對機械碎石導致膽管造影陰性的殘留小結石碎片,以及膽道內有膽泥者,可通過取石后膽道沖洗清除殘留的小碎片來防止膽總管結石復發(fā)[18]。此外,膽汁的流量及流速也與膽總管結石復發(fā)有關。膽總管結石患者體內親水性膽汁酸減少[26],熊去氧膽酸是親水性膽汁酸,可降低腸道對膽固醇的重吸收,改善患者的脂質代謝,增加膽汁的流速和流量來改善膽汁的排泄,減輕膽汁淤積,保護肝細胞,從而逆轉致石過程[27-29]。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ERCP+sEST+EPBD 術后服用熊去氧膽酸半年可以有效降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率。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膽道支架是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對于術后無膽總管結石殘留且無膽道狹窄者,不建議常規(guī)放置膽道支架引流。

      綜上所述,膽總管結石≥ 2 枚、機械碎石和膽道支架是老年患者ERCP+sEST+EPBD 術后膽總管結石復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而患者術后服用熊去氧膽酸半年可以預防膽總管結石復發(fā)。

      然而,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未將其他內鏡手術操作納入對比分析,這些不足也需要今后擴大樣本、在多中心前瞻研究中進一步探討。

      猜你喜歡
      膽酸膽總管膽道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胰酶片中膽酸和牛磺豬去氧膽酸的含量
      滇南小耳豬膽道成纖維細胞的培養(yǎng)鑒定
      膽總管一期縫合應用于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ERCP+EST與LC+LCBDE治療老年單純膽總管結石的效果對比分析
      膽總管囊腫切除術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術式比較
      血清甘膽酸測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時對肝臟損傷的診斷價值
      無痛內鏡下膽道金屬支架置入治療膽道惡性梗阻
      二孔法腹腔鏡膽總管切開探查治療膽總管結石
      腹腔鏡膽道探查術中膽道鏡的應用技巧
      痰熱清注射液中熊膽氧化成分的推測
      中成藥(2014年4期)2014-04-01 08:43:42
      米泉市| 阿克陶县| 白银市| 渝中区| 芒康县| 达孜县| 普兰县| 彩票| 宝清县| 云霄县| 南江县| 长沙市| 日喀则市| 南宫市| 印江| 四平市| 内乡县| 泰宁县| 广西| 铜川市| 财经| 西青区| 大港区| 辛集市| 龙海市| 黄山市| 当涂县| 江陵县| 绥中县| 金昌市| 秦安县| 青川县| 龙南县| 栾城县| 五家渠市| 罗山县| 抚宁县| 弥渡县| 黎川县| 紫阳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