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莉
2023年第9期《讀者》雜志上有兩篇文章讓我印象深刻,分別是黃佟佟的小說《吳中桃花》和雙雪濤的雜文《我的師承》。黃佟佟在微博上曬出當期雜志圖片,感慨道:“很多年后,《讀者》摘抄了它當年的讀者?!彪p雪濤在《我的師承》這篇文章寫道:“于是年紀稍長,我便把錢省下來買《讀者》,期期不落?!闭媸峭昝赖幕?,曾經(jīng)的讀者變成作者,讀故事的人成為講故事的人。
黃佟佟是70后,啟蒙閱讀是作為中學老師的母親訂的雜志,也讀金庸和瓊瑤的小說。上大學后,她開始給報紙投稿,當時并沒有想靠寫文章為業(yè),只想通過寫稿子掙點零花錢。大學畢業(yè)后,她當了幾年英語老師,后來進入雜志社工作,開始寫娛樂專欄,成為資深媒體人?!洞汗夂谩穭?chuàng)作歷時近20年,共19個中短篇故事,“這本書里的故事來自于從我童年開始的各種道聽途說和驚鴻一瞥,當時聽了心里一沉或者一喜的故事,隨手寫了下來,當時只覺得是一種游戲,現(xiàn)在來看簡直是幸運,如果不是即時寫下,有一些故事就完全忘記了?!痹谡劶皠?chuàng)作《春光好》的寫作歷程與初心時,黃佟佟提及,從農(nóng)村到工廠再到大城市,她的人生軌跡與中國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城市化的發(fā)展路徑相一致,這讓她得以觀照不同階層的人的生活方式,并迫切地想要獲知生活在不同階層的女性如何靠近幸福,“如果我能夠記下我微小生命經(jīng)歷過、見過的那些奇人,那些讓我心里很震撼的人,我覺得對我來說就證明我曾經(jīng)活過?!?/p>
作家張欣在給《春光好》的序言中寫道:“在文學式微的今天,佟佟希望回歸文學多少令我有些意外,本來對于財務(wù)自由的她來說完全不必重新挑選這條辛苦的路,可見不忘初心置根于她的心靈深處。是的,文學之路的艱辛在于自我內(nèi)耗自我折磨,而且沒有什么性價比,幾乎就是一種信仰的選擇?!睆亩嗄昵皬碾s志上讀故事的小城少女,到如今為讀者寫故事的知名作家,在外人看來,她的人生是一部勵志大戲,在她自己心中,可能更珍視這種夙愿達成的小小成就吧?
戴安娜·阿西爾是英國知名文學編輯、作家,76歲退休后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她一生未婚,2019年1月在倫敦去世,享年101歲?!赌荷珜⒈M》是其代表作,是她臨近90歲高齡時寫下的一本老年生活隨筆,言辭坦率豁達,饒有趣味。她由步入老年的種種變化說起,夾雜著對自己過去人生的回憶,她大方回憶自己的幾段情史,坦承自己對錯失母親身份的淡然,誠實面對老年的痛楚,但也仍滿懷熱情地談起在園藝、繪畫、讀書、寫作等過程中收獲到的新鮮體驗。阿西爾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女性樣本,讓我們看到一個普通的知識女性,是如何在與世界的周旋中保存獨立的自我,并終坦然面對衰老與人生終點。
雙雪濤是80后,學法律專業(yè),曾在銀行工作5年,裸辭后專職寫小說?!栋咨d羊里的黑色綿羊》是雙雪濤的首部雜文集,可以看作是作家與讀者之間一場誠摯的交談,他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寫作這條路,也分享自己走過的彎路,他坦蕩地聊收獲,也坦蕩地聊失去;他以自己的寫作實踐與經(jīng)驗反思,向每一個心懷創(chuàng)作夢想的人,發(fā)出邀請和召喚——一個沒有經(jīng)過傳統(tǒng)科班訓練但心懷文學夢想的年輕人,可以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中的文學理想。我們由此也更加清楚,讀故事的人和講故事的人的身份可以轉(zhuǎn)換,但前提之一是始終保有既滿懷激情又甘于平淡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