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 高慶國
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輔助知識點的學習,推進日常教學工作的完成。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思維外化。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分析知識邏輯關系,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筆者在本文針對高中政治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展開討論。
運用思維導圖,既能優(yōu)化課堂筆記,又能夠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間的脈絡關系。思想政治學科所涉及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由此也給學生理解帶來困難。而利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多且雜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時,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四個部分放在一起進行講述。這樣,學生就能詳細地了解到知識點間的關聯(lián)。在日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減少學生死記硬背,并且實現(xiàn)跨課程知識點的串聯(lián)。思維導圖的一大特點就是線條明確,能夠清晰地標注知識點間的關聯(lián)。教師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優(yōu)化板書,這樣,既能減輕教師板書壓力,也能使課堂教學線索更為清晰。所以,教師可以以不同的色彩、多樣的形式、表述清晰的思維導圖輔助開展教學工作。
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知識體系,是思維導圖運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中政治模塊化十分明顯,且相互關聯(lián)。在模塊內(nèi),每個單元知識點分立,卻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關聯(lián)。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構(gòu)建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和鞏固,讓學生學會分析與揭示世界現(xiàn)狀,即用聯(lián)系、矛盾、發(fā)展的觀點進行分析與總結(jié)。首先,教師將每節(jié)課的標題寫下來,然后,分析哪個部分是講解聯(lián)系、哪個部分是講解發(fā)展與矛盾。這樣,可以將各節(jié)課程內(nèi)容進行聯(lián)系,打破課程界限,實現(xiàn)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隨著學生學習任務的加重,或是進入復習階段,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快速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能加深理解與記憶。這樣,政治學科的學習不再依賴于死記硬背。
運用思維導圖也能幫助學生外化思維,實現(xiàn)課堂的交流。政治知識看似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卻又有所不同。這種不同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提煉與升華,如我們看到的侵犯權(quán)益的事情,需要用法律來解決。我們理解的社會生活,可以嘗試用哲學思維去提煉與解答。運用思維導圖外化內(nèi)容,不僅是在筆記和板書上的優(yōu)化,也是對學生思維的整理,教師要引導與幫助學生去表述自己所見、所聞,實現(xiàn)知識的溝通與互動。利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條理化分析,并且在分析之后找出知識點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這樣,學生便能夠記憶與理解眾多的知識點,并且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調(diào)動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進而提高綜合能力。近年來,課堂教學更多地注意到以人為本,尤其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了獨立的思維和意識,此時思維導圖的外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概括能力。當學生面對錯綜復雜的問題難以找到分析思路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分析,這對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近年來,高考不斷改革,政治考試往往以論述為主,強調(diào)知識的綜合運用。所以,在學習中,學生要把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聯(lián)系,以提升學習效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分析問題,可以先將題目的關鍵詞羅列出來,如可以從時間上、空間上找出關鍵詞,或者從其他的客觀存在的事物上尋找關鍵詞,然后以這些關鍵詞為主干進行分支,從而找到分析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對思維導圖進行分析,組織政治題目的答案,能使回答與分析更具邏輯性與條理性,從而增強答案的說服力與感染力。
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推動日常教學工作的深度開展,進而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