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
蒼旻
一到冬天,人就慵懶起來。傍晚,她獨自坐在客廳的電暖爐前,隨意切換著電視頻道。她的心境隨著電視節(jié)目起伏,放紀(jì)錄片時安詳平和,出現(xiàn)電視劇的畫面時跟著入戲,播放新聞時,她無可無不可地漠然以對。窗子縫隙里有風(fēng)透入,她將電暖爐調(diào)高了一檔。這個電暖爐一直擱在飯廳,立冬后移到客廳代替茶幾,上面放一個竹質(zhì)小茶臺,四面開火,屋子里便充滿了暖意。從立冬到冬至,她每天守著它,燒水,泡茶,喝茶,扔掉茶渣。固定的位置,不變的姿勢,日子一頁頁撕下來,揉成一團(tuán)又一團(tuán)廢紙,扔在垃圾桶里。
寒冬臘月,草木凋零,小城最高的山峰積下皚皚白雪,一股忠烈的氣息從地殼深處升起,遠(yuǎn)處的山體顯得更加斑駁、荒涼,就像她被生活無休止壓榨的心,那顆心早已貧血。由于貧血,胸腔里那團(tuán)肌肉或結(jié)締組織已經(jīng)干涸,神經(jīng)組織在無數(shù)褶皺的縫隙里微弱地活動。
幾年前,她離異,結(jié)束了十六年婚姻。和眾多的狗血劇情差不多,她的十六年分三個階段:前三年你儂我儂;中間八年是雞毛蒜皮的爭吵;最后五年無話可說,同室分居,無性無愛。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無視對方。為了兩處房產(chǎn),他們鬧到法庭上,這場離婚官司曠日持久且吃相難看。如果說還有什么能刺痛胸腔里的神經(jīng),便是五歲兒子的夭折。病中的兒子用微弱的聲音喊“爸爸”時,他正在賓館里和一個女人鬼混。
抬起眼,她不經(jīng)意地看了看窗外。彼時,夕陽西沉。東南方的天藍(lán)得透亮,白晝最后一縷微光穿透天底,這道外力使云層變幻出幾十種顏色,萬花筒般細(xì)碎地閃耀著。天色逐漸黯淡,她定睛凝望,流動的云猶如砸碎的羅 凌彩色玻璃,瞬間連成一片,又拼接成塊。夕光殘照,天空忽明忽暗,云層撕裂,黏合,又撕裂,不時變幻形狀,如同一個舞者,要跳到極致方才罷休。她也是一片云,但沒有這么美,她被自己揉來揉去,肌膚失去水分,白發(fā)夾雜在黑發(fā)里,發(fā)尾干枯得像一把秋天的衰草。
云不停地掙扎,大片天空呈現(xiàn)出漸變的藍(lán)色,冰藍(lán)、亮藍(lán)、水藍(lán)、黛藍(lán),美輪美奐,再優(yōu)秀的畫家也不一定能調(diào)出那么多種藍(lán)色。年輕時,她穿過這些顏色的裙子,連衣裙、腰裙、迷你裙,她是大街上一抹亮麗的風(fēng)景。云在變幻,中間變得極薄,亮如蟬翼。紫色、橙色、灰色、青色交織的滾邊,閃爍著奇幻的金色,從很遠(yuǎn)處映照過來,在窗玻璃上閃耀。離婚后,她和一個小他八歲的年輕男人相識于旅途,他留在這座小城,他們很自然地住在一起,說好聽點叫試婚,不好聽叫同居。找了一個小自己八歲的,那段時間走在街上,她總感到背上如芒在刺,仿佛有很多眼睛盯著,說她“老牛吃嫩草”。結(jié)果,是她多慮了。單位上有個小女生對她說:“姐姐好時尚,現(xiàn)在時興找小年輕,比自己小的叫年下男。菲姐和鋒哥都和好了,人家還比鋒哥大十一歲呢。”菲姐和鋒哥?哦,王菲和謝霆鋒。她不禁啞然失笑,人家是明星,有用不完的錢。她是螻蟻,一分錢得掰成兩半用。還有那叫什么,年下男?小女生說,這是舶來語,是從韓國流傳過來的。
于是她悲哀地發(fā)現(xiàn),離婚、復(fù)婚、出軌、同居、未婚先孕,這種事情在過去千夫所指,如今竟成了家常便飯。除了幾個熟人想起來聊一聊,幾乎掀不起輿論風(fēng)浪?!捌菩边@個詞兒已經(jīng)從民間字典里摳去了。沒有人在意她病了還是痛了,雞湯文字里“傾聽一朵花綻放的陣痛,一片樹葉落地的聲音”,見鬼去吧!每個人囿于或安于當(dāng)下的生活,被各種瑣事裹挾。一個新生兒的啼哭,一位老人的故去,只要無關(guān)自己,誰都沒空去在意。誰還管她的私生活呢?你愛干嗎干嗎去。人們寧愿把關(guān)心你的時間用來打麻將、賺錢,削尖了腦袋往上爬。大街上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還得掂量一下是不是“碰瓷”,再三確定了才敢去扶一把。人是群居動物,哪怕一句閑言碎語也好,至少說明有存在感。然而,沒有。她感到被世界遺忘了。在這個兩室一廳的房間里,孤獨感從四面八方襲來,她無處逃遁,無處躲避,只能以全身心的力量去承受。
女人一旦交付了真心和身體,想要的就更多了,她不免有些嘮叨起來。而男人基本上都是用下半身思考問題的高級動物,“年下男”終于膩煩了,沒有留下一句話,在一個下雨天消失了,也就是說,她這個老女人被甩了。沒過多久,她偶爾想起“年下男”,除了那頭長發(fā),唇邊的一縷胡須,他的形象逐漸模糊。于是她換下了枕巾、床單、被套,用洗衣機(jī)洗了三次,直到?jīng)]有一絲泡沫。他們一起用過灰色枕巾上,殘留著他在睡夢中流下的口水污漬,再也洗不干凈,她便果斷把它扔了。然而扔不掉的是這段荒唐,它留存于記憶的某處,像此刻天邊那些破碎的云絮,總會在某個瞬間被激發(fā),就像做了一場夢。
玻璃窗把天空切割成一個方塊。她繼續(xù)看天邊那片云。持續(xù)了一盞茶功夫,暮色猶如一張巨大的絲綢,迅速鋪展過來,漸漸吞噬著它,也吞噬著她。蠶食到最后一角時,一小片云還蹭在空中想要反抗,它僵持著,不住地往下壓,往低處的山巒聚集,終于釋放出最后一束刺眼的光芒。她佇立不動,但她分明也和云與山體交會相融,淹沒在茫茫黑暗中。這片黑暗的背后,有一個世界,她在那個世界里兀自掙扎。
她忘了用手機(jī)拍照。云像一個過氣的青衣,心中殘存著梨園精神,要將最后的輝煌貢獻(xiàn)給舞臺。像一個戰(zhàn)士,哪怕四面楚歌,也要有尊嚴(yán)地死去。如垂死之人的回光返照,長歌一曲夕顏,人間再無晚晴。云是有生命的,今天的云化為水滴和冰晶,明天又將再度孕育出來,浮游于蒼穹,無窮無盡。她也是鮮活的生命,一個人看一片天空,一個人聽一曲長笛挽歌,一個人活成自己的背景。
人間有四季,天空也有四季。早晨的天空是春天。中午是夏天。現(xiàn)在是秋天,即所謂“蒼旻”。天黑之后是冬天。這種景象,在海拔兩千五百米高度的城鄉(xiāng)接合部才清晰可見。再高一點,離天近了,天空是蒼涼的,好像觸手就能摸到,卻又觸不可及,就像她曾期待過的愛情。如果低一點,便是灰蒙蒙的霧霾,模糊混沌,正如她離婚后的心情。
多年前,她在一個城市經(jīng)歷過地震,是那場天災(zāi)的幸存者。她因此看見過地光。和眼前的“蒼旻”不同,地光是災(zāi)難將要來臨的前兆,它的七彩毒舌,能將天空燃成一片慘白,也可以把山體燒得通紅,美得詭譎而可怖。眼前這“蒼旻”是長空中的秋天,猶如一樹突然盛放的櫻花,煙火般綻放,又悄然泯滅,預(yù)示著明天將是艷陽高照。
她甚至自戀地相信,如此燦美的風(fēng)景,除了她,不會有人去關(guān)注。
日子就這么過著。她不想打開手機(jī),被龐雜的資訊包圍。有時她會翻開相冊,看兒子一歲到五歲的生命軌跡。看著看著,揉干的心又有了水分,眼淚一滴一滴地流下來,滴在相冊上。她很想再生一個孩子,可是,和誰生呢?那么多年輕人處于“恨嫁”中,她又能嫁給誰呢?她的前夫似乎有做第三者的癖好,總有已婚女人被他吸引,其中一個和他結(jié)了婚。而“年下男”卻拋棄了她。
她懷念大學(xué)時代,無憂無慮。彼時,父母健在,她這個獨生子女是掌上明珠。如今,就剩了她一個人在這空漠的世界上。大家都喜歡尋找真相,卻時常被虛幻蒙蔽,比如那些爛尾新聞,從始至終,無非就是一場網(wǎng)民的狂歡。她也心儀別處的生活,卻像《海上鋼琴師》里的男主,掙脫不了內(nèi)心的枷鎖,下不了船。或者像無腳的鳥,只能飛,下地就會死。她也會出去散步,走在一條盲腸似的小路上,左邊是標(biāo)識著“垃圾分類”字樣其實沒有分類的垃圾箱,右邊是永遠(yuǎn)鎖著門的公共廁所,這條路筆直而綿長,看得到盡頭,就是走不完。處于方寸之間,每天開窗關(guān)窗,難得望一下遠(yuǎn)處,看一眼天空。對生活與生命的觸感呈斷崖式下滑,心靈逐漸變得麻木,她不知道自己是成長了,還是退步了。
天已黑盡,長空進(jìn)入冬天,涼意更深了。她重新坐回電暖爐前。
想起剛才的景,她想去梳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混亂的狀態(tài)。思忖間依稀悟出,人其實不需要活得太明白,活著用不了大而無當(dāng)?shù)谋尘埃约疤嗟耐馕?。值得用雙手去抓住的,總是這么近,那么遠(yuǎn),所以她的心里才隱匿著迷惘。
上床躺下。如斯的冬夜,與其枯坐,不如早睡,還節(jié)約電費。她想在睡夢中擰緊生命的環(huán)扣,鉚足精神準(zhǔn)備投入下一個洪流。她希望自己能滿血復(fù)活。過往的車輛碾壓的痕跡,是一種歷練。往后余生,盡管也是獨活,但她想經(jīng)常看看窗外,看看天。她相信,不用走遠(yuǎn)了,最好的景就在眼前、心里。
朋友圈的他們
微信終于成功地替代了QQ,這是騰訊公司一項奇異而偉大的發(fā)明。那個站在碩大地球下的人渺小而孱弱,這個界面的意思是,在宇宙里,哪怕你使出洪荒之力,也無事無補(bǔ)。
朋友圈被各種工作信息霸屏,幾十個工作群齊齊閃動,收藏夾里全是不涉密的各種材料。二十分鐘不刷朋友圈,就感覺與社會脫節(jié),被工作拋棄,與朋友們闊別了。你說,這是一種焦慮,所以你不喜歡低調(diào),你得不時在微信上露個臉。你說你看過一篇小說《朋友圈·同學(xué)群》,講的是一個想賺錢的功利的人通過朋友圈建群利用同學(xué)的事情,讀后很佩服作者對生活觀察入微的功力。這些現(xiàn)代信息載體,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疏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粗阏J(rèn)真的表情,從來不看小說的我也想找來讀讀了。
你說你最討厭平時沒有互動的人,有時突然發(fā)一堆信息,全是推銷產(chǎn)品讓你買買買的。還有些人不時發(fā)一則消息過來,看你有沒有刪除他。我說,遇到這種情況,你就直接刪除啊,連起碼的信任尚無,還做什么微友嘛?但你十分寬容,對于屏蔽你的人,你不屏蔽,也不主動聯(lián)系。
那天,你講了三個朋友圈的小故事。當(dāng)然在我看來,用“片斷”來形容還合適些。
你說,朋友圈發(fā)工作的、秀恩愛的、秀生活的、秀自拍的,你統(tǒng)統(tǒng)無感,你感慨的是另一種情況。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朋友圈和手機(jī)通訊錄里,有了一些頭像寂滅,再也聯(lián)系不上的朋友,他們已經(jīng)永遠(yuǎn)消失在這個世界了。有的是群主,群還在,他卻再也不能發(fā)聲。你保留著他們的微信,最后一條朋友圈就定格在那一天,或許是他死亡的當(dāng)天,又或者是前日、前幾日。生命很漫長,有時又迅疾如曇花一現(xiàn),還來不及綻放,就徹底凋零了。
你的一位大哥最喜歡在深夜發(fā)朋友圈,或是截一張過去寫過的情書的照片,給老婆表白秀恩愛;或是年輕時的帥照,滿滿的九宮格,表明自己也曾年輕過;或是工作情況,他站在大哥的高度贊揚某個小年輕,相當(dāng)勵志。如果此刻去點個贊,他就會找你私聊,天南海北地擺龍門陣,道幾次晚安都不理,繼續(xù)神侃。因為比你年長,不時還要教訓(xùn)你幾句。他才華橫溢,有些自戀,文學(xué)、音樂、攝影、繪畫、書法都能往深處聊,你也會向他請教工作上的困惑。有一天,他去世了。最后一條朋友圈睡在病床上,面色蠟黃,眼簾垂下來,再也撐不上去。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發(fā)出的圖片都微調(diào)了光效與色彩,看上去不像是瀕死之人。這條朋友圈和他離開的日子,剛好相差兩天。后來你才知道,他一直病痛纏身,深夜發(fā)微聊天是因為重病侵體,實難入眠。再往前翻,有條朋友圈是“爬最高的山/ 騎最快的馬/喝最烈的酒/戀最美的人”。你細(xì)細(xì)體味他的病情,這幾句詩的背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走了,兒子將面對新的生活,妻子會繼續(xù)活著,往后余生,她有了雙重生命,有一半是替他繼續(xù)活著。
你的詩人朋友喜歡在朋友圈展示創(chuàng)作的長文與短詩,字里行間充滿了靈魂拷問,對愛與美的一尺絲絨,對生命的三分刀鋒。他像一位時間的舞者,用筆在紙上舞蹈。你羨慕和仰望這樣的創(chuàng)作爆發(fā)力,想請教,人家卻從不聊天,更不回復(fù)。他的意思是,聊天耽擱時間,看詩讀文即可。漸漸地,詩人從每日一更到幾日一條,到再也不發(fā)朋友圈。你忍不住打聽行蹤,結(jié)果是他自己走了,因為抑郁癥。一位熟知他的人對你說:“死比活容易,解脫了?!蹦阏f這句話既殘忍又通透,生死相隔遙遠(yuǎn),生死也在一念之間。
還有一位民間藝人,滿屏的各種演出場景,他像明星一樣活在燈光下、舞臺上,各種采訪截屏,光芒四射。你偶爾有事找他,也是幾天后才抱歉地回復(fù):“太忙了,沒看到?!庇谑?,你每天在朋友圈隔屏觀望耀眼的他。次年春暖花開時,他患癌癥去世,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孩。葬禮上,他的母親哭得撕心裂肺,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你咬著嘴唇,腦海里不時浮起一個詞:春逝。四季輪回,谷雨過了就是立夏,喧鬧的人世間少了一位熱愛民間藝術(shù)的優(yōu)秀傳承人,不算富裕的家庭少了一位父親和兒子。你翻開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條微信是兒子降生當(dāng)天的照片,充滿了做父親的喜悅,離去世的時間,不過短短三十幾天。想起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他悲傷流淚的妻子,你無比痛心。
你用一種悲戚的語調(diào)說,打開通訊錄稍微梳理一下,再也不閃動的頭像逐年增多。走上中年的階梯,就意味著要時時面臨送別,生活中送,微信上送。有的朋友清晨還在群里發(fā)早安,下午就腦溢血與你永離。你的歌唱家前輩,連續(xù)發(fā)了幾條在醫(yī)院看病的微信后,從此便消失了。兩年后你才得知,前輩早已去世。還有正值青春好年華的小男生,尚未結(jié)婚配,最后一條微信是祝姐姐旅行愉快,自己卻在幾天后英年早逝,一棵小樹才長出嫩葉就不幸夭折,令人唏噓。
什么都大不過生死,生與死都要有儀式感。你的微友們或火葬,或天葬,無論哪一種形式,都是與人間最后的告別。微信號沒有銷號,畢竟操作麻煩,他們的親人有時用這些寂滅的頭像在微信視頻上點個贊,好像他們又活了過來,乍一看,你悚然心驚。至于手機(jī)號碼,久未使用,被移動公司重新整合。某天,你接到一個電話,通訊錄里是去世的這位朋友,打電話的卻是另一個人。
你說慢慢地,會將這些逝去的人一一刪除。隔著屏幕,對曾是微友的他們,你并不太了解,他們也不了解你。信息時代,除非生活中走得很近,人與之間粗淺的了解,更多是看朋友圈的內(nèi)容。那些內(nèi)容也許是真實的,也許有濾鏡的美化加持。但無論如何,手機(jī)屏幕的背后都是鮮活的生命,已然寂滅的頭像們努力生活過,在永別的時刻,一定充滿了對生的渴望。
我對你說,你干脆另開一個生活微信吧,與工作無關(guān),不要加任何微友,那才是你可以做主的地盤。
生命的內(nèi)里,該有一些新的記憶了。你嘆息著。又說,有一段關(guān)于冬天的文字,是寫給這些寂滅的頭像的:
“惠泉湖的波紋上落下雨夾雪,相愛的時間不可思議地融化不見。他想起留在草地上的她,要在痛苦的邊緣彷徨多久,才能將記憶抹干凈?若相愛的記憶也是雨夾雪,是弄錯了季節(jié)的迷途雪人,那么即使不悔悟也好,只求能靜靜消失,在寂寥的草地上留下幻滅。過往的愛情終將被拋到忘卻的另一邊,但愿能穿過這片空虛的野原?!?/p>
我默默地聽你傾訴,心里在想:冬天終會過去。
最后,你說,不想再重復(fù)“活在當(dāng)下”這種陳詞濫調(diào)。你要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早晨自然醒,迎接初升的太陽。夜里枕著星光,安然入眠。閑暇時刷刷微信,讓關(guān)心你的人知道近況,便是最好。
這也是我的想法。
雨夾雪的天
四季各有其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但在空曠的川西高原,二、三月份萬物爭氧的時候是最難熬的,風(fēng)刮在臉上跟刀擦一樣,缺氧,寒涼,老人和小孩需要特別呵護(hù)。這種時候吃火鍋最好,四川人有句話:“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睙o論火鍋還是冒菜,屋里熱氣騰騰,屋外風(fēng)霜雨雪,兩種不同的氣流凝結(jié)在窗玻璃上,就是冰火一重天。
對于缺氧,高原人生來就有抵抗力。但是我最討厭雨夾雪,這種天氣一來,頭上的天是鐵灰色,遠(yuǎn)處的天是黑色,“黑云壓城城欲摧”,一半的山體被霧氣淹沒,風(fēng)里夾著雨,雨里夾著雪,雪里夾著塵沙,氣壓一低,含氧量就低,頭痛,胸口堵得慌。每當(dāng)雨夾雪的時候,我就希望有人能約我去吃火鍋或冒菜,或者我約別人。如果朋友們都沒空,那就自己下廚做連鍋菜,俗稱“連鍋子”?;疱伒琢嫌糜统匆幌?,加一點郫縣豆瓣,放入蔥姜蒜爆香,熬湯,放入肉片、小菜、粉絲,熱辣辣一鍋,吃出汗水來,心里就順暢了,頭也不那么痛了。這是一道治愈的菜。
不喜歡雨夾雪還有兩個緣由。
讀初中時,有個同學(xué)叫次仁,藏名,長壽的意思。一個身材瘦小,臉色蠟黃,眼瞼浮腫,臉頰和鼻翼兩側(cè)長滿了雀斑的女生。她成績不好,從上一屆留級到我們班。由于個頭瘦小,老師叫她小次。
小次兩歲多就沒了親媽。后媽特別霸道,是個扯橫筋的惡人,對自己生的兒子好,對小次極其嚴(yán)苛。她爸爸是個搬運工,老婆死后續(xù)娶這個女人,又生了個兒子,每天收工回來,只要有半斤酒、一盤花生米,就是天塌下來也不管,小次等于是自生自滅。我們復(fù)習(xí)功課的時候,小次要生火、做飯、扯豬草、喂牲口。星期天,我們玩翻了天,她得去放牛。寒冬臘月,就沒見她穿過棉襖。手上的凍瘡腫得跟饅頭一樣,面上還潰爛著,指節(jié)上盡是裂口,到了夏天還有裂口。那時物資匱乏,暑假里辣椒大量上市時,她要切幾十斤辣椒,曬干了,一家人好在冬天吃。裂著口的手有多痛,只有她自己知道。
我和小次同住在一條街上。一天下午,雨夾雪,天氣陰冷,街上少有行人來往。不知咋了,后媽把她從家里拖到大街上打,一面罵著,讓她去死。一條街的人都聽見了,有人出來勸,后媽覺得傷了面子,打得更兇,便沒人再敢勸。小次像一頭瘦瘦的豬滾在泥地里,臉上沾著喂牲口的湯料和泥,先是號哭,哭得驚天動地,直到最后終于沒了力氣,后媽還嫌不夠,又踢上一腳。我們一家人吃著熱氣騰騰的面片,爸媽不住感嘆:“造孽啊,這女娃兒當(dāng)真可憐!”又看一眼我,“自己對比一下,看看你有多幸福!”第二天上學(xué),小次睜著一雙熊貓眼看黑板,之后一個多月眼眶還是烏青的,就跟雨夾雪時天上的黑云一樣。
轉(zhuǎn)眼放寒假,快過春節(jié)了,小次眼眶上的烏青終于淡了。又是一個雨夾雪的下午,特別冷。本地傳統(tǒng),過年要吃長面,年前就要做好,放在通風(fēng)處陰干。那個年代,縣上只有一家面房,大家都在那兒做面。小次一大早就去排隊,一直排到下午,好不容易做完,師傅把面整齊地碼進(jìn)她的背篼,叮囑她小心背好。不料,剛剛走出面房,背篼的一根繩索斷了,小次背上一松,長著凍瘡的手沒有抓住繩子,一半的長面打翻在地上。小次頓時傻了眼,還沒等回過神來,后媽已經(jīng)從街頭下來,抬手就是清脆的“啪啪啪”幾耳光。小次的臉立馬腫脹起來。后媽惡狠狠地罵道:“今天晚上不準(zhǔn)吃飯!”看熱鬧的人瞬間圍了一圈。小次顫抖著去撿地上的長面,濕漉漉的面沾上了泥土,怎么也抖不干凈。旁邊的人好心勸道:“不要緊、不要緊,可以喂牲口,不算浪費?!焙髬屨f:“喂啥子牲口,你自己把它吃了,一根也不準(zhǔn)剩!”小次羞愧地哭著,突然看到了人叢中的我,她立即止住了哭泣,像是橫下心來似的,默默地把斷了的繩索打了個死結(jié),背篼歪斜在單薄的小脊梁骨上,一瘸一拐地往家走去了。從那以后,即使在一個班上,小次再也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看到我總是低著頭默默走過,直到畢業(yè)。而我始終難以忘懷那個雨夾雪的下午,陰沉沉的天遍布烏云,強(qiáng)硬的北風(fēng)吹在臉上,雨中夾帶著雪珠子與沙子。比天氣更冷的是那個后媽兇惡的臉,小次憂郁悲傷的眼神,還有掛在臉上的淚珠。每當(dāng)黑云壓城雨夾雪時,小次凍瘡上的血,她的哭聲和淚水,便在眼前浮動。
嬌貴的孩子病痛多,粗放的娃兒像頭牛。小次像一根雜草,在雨夾雪中長大了。中考雖然落了榜,上天也算眷顧了她一回,縣上招工,她成了一名行政工勤人員。幾年后,后媽死了,她嫁了個本地人,生了兩個孩子,還是一兒一女,很圓滿。她叫“次仁”,名字長壽,人短命,沒等到兩個孩子長大,就突發(fā)腦溢血去世了。走的那天,天氣很好。我得到消息時,是在一個雨夾雪的晚上,窗子受到風(fēng)的震動,嗚嗚直響,寒氣逼人。小次走了不到三個月,丈夫又結(jié)了一個媳婦?;钪娜耸冀K要活著,只是不知道這個新一代的后媽對她的一雙兒女究竟如何。
還有一個原因。我媽在的時候,每逢雨夾雪,喜歡做包子。她包包子的手藝很好,圓的那種,十八個褶子,既規(guī)整,又漂亮。餡兒的種類也多,豬肉餡兒、芽菜餡兒、粉條餡兒、白菜餡兒……花樣繁多。最好吃的是牛肉餡兒的,一口下去,皮薄、汁多、肉嫩,像吃蟹黃包一樣,得用碗接住,噴香可口。頂著風(fēng)雪下班回家,一腳跨進(jìn)屋里,肉香四溢,就知道媽媽又做包子了。打一碟蘸水,切一盤泡菜,燒一壺清茶,熱氣騰騰地吃著包子,聽她不厭其煩地嘮叨:“慢點吃,不要燙到喉嚨了?!毙睦镆鐫M了溫暖和幸福。媽媽走后,我們還是要做包子,樣子可以包得像,只是再怎么調(diào)餡兒,也無法復(fù)制那種獨特的味道。
從此,在雨夾雪的鬼天里,媽媽的笑容、叮嚀,她做的包子,小次哀苦的人生,全部化成清晰的憂傷,在心間涌動。除了頭痛胸悶,還有甩不掉的孤獨感,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黑洞,風(fēng)從縫隙里灌進(jìn)來,一股寒氣夾在骨子里,不吃點辣的東西,壓不住。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宅家追過一部韓劇《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一個發(fā)生在冬天的故事,人物內(nèi)心的隱痛,在漫長的冬季被緩緩剝開,春暖花開時,所有人都得到了治愈。
季節(jié)是自然現(xiàn)象,是人賦予了它情感,于是季節(jié)也變得有感情起來。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有支離破碎的記憶殘片,都有不可對人言的傷痛。總有一個季節(jié),一種天氣會觸動人心。隨著季節(jié)的更替變化,我們遺忘,憶起,又遺忘,自己去熨燙歲月的折痕,四季輪換的過程,就是自我愈合的過程。
在季節(jié)的深處,對我們在意的人說一句“天氣好的話,我會去找你”,已是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