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支那。這是日本對中國的稱呼,在日本人嘴里,中國就是支那。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支那人。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這是自隋朝起,從天竺語“摩訶至那”中派生的一個對中國的稱呼,詞義并無褒貶??删驮谖迥昵?,五年前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日本學校給我準備的學籍表上,填寫的就是支那人孔昭綬。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時候,他們都會說:“看,支那人來了?!彼麄儺敃r說話的表情,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是一種看到了怪物,看到了異類,看到了某種不潔凈的東西,看到了一頭豬混到人群里,才會表現(xiàn)出的輕蔑和鄙夷。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1901 年荷蘭人出的《荷蘭大百科通用辭典》。我查到了:“支那,中國的貶義稱呼,常用于日本語,亦指愚蠢的、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
恥辱??!恥辱!
我泱泱大國,巍巍中華,竟成了諸般列強眼中的蠻荒未開化之地。
恥辱?。∥宜娜f萬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魚肉。
人,不可不知恥。恥,有個人之恥,國家之恥。德守不堅,學識愚昧,身體衰弱,遭人白眼,乃個人之恥。綱紀掃地,主權外移,疆土日蹙,奴顏婢膝,乃國家之恥。我四萬萬同胞,如果人人為人所恥,則國家必為人所恥;一個國家被人恥笑,那么個人也將成為被別人恥笑的把柄。支那之恥,無有個人與國家之分,此乃我中華全體之奇恥大辱!
今日之日本,處心積慮,虎視眈眈,視我中華為其囊中之物,大有滅我而朝食之想,已遠非一日。今次,二十一條的強加于我,是欲將我中華亡國滅種的野心赤裸裸地表現(xiàn)。
夷狄虎視,國之將亡,多少國人痛心疾首,多少國人惶惶不安!是啊,大難來臨了,國家要亡了,這樣的災難什么時候才是盡頭?老天爺為什么不開開眼,劈死這些貪婪的強盜?這些抱怨,這些呼號,我們聽過無數(shù)回,也說過無數(shù)回,可抱怨有什么用呢?我們恨這些強盜,恨得牙癢癢的??墒呛?,救不了中國!
大家都知道,南滿鐵路,東蒙鐵路,都歸于日本人之手,山東權益也歸于日本人之手。要旅順,要大連,整個長江流域所有的礦產(chǎn)要歸日本來開采。一國之政治軍事財經(jīng)各項都要請日本人擔任顧問,所有的武器要跟日本去買,就連我中國的警察都要跟日本合作。這還能算是一個主權國家嗎?這究竟是為什么?為什么局勢會這樣?國家為什么會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我們坐在這里,痛斥列強,痛斥一切讓中國落后挨打受欺負的人和事的時候,你的心中有沒有想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應該為國家的落后承擔些什么樣的責任?應該為這個民族的強大和興盛擔負起什么樣的義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匹夫不是指除你之外的別人,而是首先應該包括你自己。我們都希望國家強大,但是我要在這里告誡大家一句:不能光有恨!我們要學會將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憤化為動力,我們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振興中華,做得比任何人更好,更出色,這才是每一個中國人應盡的職責。國家之廣設學校,所為何事?我們青年置身于學校,又所為何來?正因為一國之希望,在于青年;一國之未來,要由青年來擔當。當此國難之際,我青年學子,責有攸歸,更肩負著為國家儲備實力的重任。
(這個時候,軍隊來抓人了。)
不要亂,同學們,同學們。大家不要亂,不要亂,大家不要亂!聽我把話說完。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要抓我孔昭綬嗎?我今日走上這個講臺,外面的情況就早已在意料之中,死算什么?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以不移,雖刀鋸鼎鑊,又有何辭!人固有一死,死得其所,則不亦快哉!
同學們,一師的老師們,一師的未來,就拜托諸君了。昭綬此去,如沐春風矣!告辭了!
(選自《播音與主持新論》,熊萍著,湖南大學出版社2017 年版,原出處為電視劇《恰同學少年》,本刊有刪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鑒賞空間
1917 年5 月7 日,時任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校長的孔昭綬在大禮堂發(fā)表演講。這件事被國民黨反動派湯薌銘知道后,他派兵包圍了第一師范,準備逮捕孔昭綬??仔iL和《最后一次演講》中的聞一多先生一樣,直面死亡,毫不畏懼,“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這兩篇即興演說,言出于心,順理成章,都是演講者用滿腔愛國熱忱和鮮血寫就的文字,是兩篇口語表達的杰作,值得我們每一名中學生認真學習。
讀有所思
為了增強演講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演講者往往會運用一些語言技巧。仔細品味這兩篇演講詞,你能發(fā)現(xiàn)二者有哪些共同的語言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