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諭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防城區(qū)第二小學
雙減政策的提出,不僅要求減少學生學習負擔,還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部分家長并不知曉科學的教育方式,為此教師應輔助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高質量地開展家庭教育課程。
雙減的內涵是減負提質,在小學文化學科教育中,家長應以“五育并舉”為核心,實現德智融合發(fā)展,在空余時間注重對學生文化學科的合理輔導,不要為學生布置過多的練習作業(yè),而是要幫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探尋更加新穎有趣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其知識儲備。例如,在語文方面,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其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如低年級家長和學生可以閱讀《父與子》,中高年級可以閱讀《西游記》等。又如在英語方面,家長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境,并和學生一起進行日常的英語對話,鍛煉學生口語能力,豐富其詞匯量。在數學方面,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去逛超市,讓學生加減各種商品的價格,從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等等。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長時間以來,不少學生在高壓的學習環(huán)境下出現了含胸駝背、近視等情況。同時,還有些學生從小體弱多病,體質較差,在學校中缺乏充足的鍛煉機會。基于雙減理念,家長應轉變觀念,提高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視程度,同時以身作則,和學生一起鍛煉身體,多具備幾種體育技能,在空閑時間和學生一起運動。例如,每天晚上家長可以帶著學生去散步、慢跑,增強學生的耐力。周末時,家長可以陪學生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僅有效減少了學生在家玩電子產品的時間,還能活動筋骨、強身健體,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和家長都十分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忽視了對其美育的培養(yǎng)。學生每天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缺少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為此,家長應重視美育的價值,并從多個層面著手,不斷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例如,家長可以在周末的時候和學生一起畫畫、聽音樂,還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領略風光,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中的美,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有效舒緩學生的心理。又如,在周末,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或者是去參加書法、美術的藝術展覽等,激活學生對藝術方面的興趣,并讓其從小感受不一樣的藝術氛圍,開闊學生眼界,有效地陶冶學生情操,為其日后的學習成長夯實基礎。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的落實,進一步凸顯了勞動教育的地位。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切入點,家長應把握勞動教育的宗旨和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勞動中養(yǎng)成愛干凈的好習慣,并培養(yǎng)意志力,傳承勞動精神。例如,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在家里進行大掃除,合理分工,讓學生學會洗碗、掃地,不斷提高其自理能力。又如,學生在學校勞動課上學習了某道菜的制作方式,家長也可以邀請學生回到家里再次制作。家長和學生一起比拼,不僅激活了學生參與勞動的興趣,還增加了其成就感。此外,對于一些技能的掌握,家長也可以合理地傳授,如衣服破損之后的簡單縫補,以及一些花花草草的種植等,給予學生多樣化的勞動內容及形式,通過勞動磨煉意志,讓學生想做、愿意做,懂得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培育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結語: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和家長都應重視家庭教育。圍繞學生在學校學習的課程,家長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優(yōu)化,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維持學生對不同學習內容的興趣,并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最終真正實現“五育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