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鳴
微信上看到,7月9號上午,攝影家孫曉光、鄂金書、孫海明、楊思維、吳國杰、孫悅萌六人《玉樹紀行攝影作品》在鎮(zhèn)江市文化館文心廳展出。
六人中,有很熟的四個名字。
我在文聯(lián)退休,對攝影界的知名人士有所知曉。
沒想到鄂金書也是攝影人。鄂金書是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位上退休的,領導同志退下來后一般都會再領導一個協(xié)會,他有沒有我不知道,他高調地這樣站位于這個展覽上,而且被稱為“既是玉樹紀行攝影人又是格桑花行動的志愿者”,我倒要真誠地向這位老朋友,也是老朋友的姐夫點贊!
搜尋百度: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钡囊馑?,“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ㄒ步行腋;?,長期以來一直寄托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手頭的老資料顯示,“格?;ā辨?zhèn)江網(wǎng)絡助學群體創(chuàng)建于2009年3月,目前核心成員100余人。
很早就關注到老同事孫海明是“格?;ā辨?zhèn)江愛心團體的主創(chuàng)與積極踐行者。她先后十多次到西部,當場為孩子們發(fā)放助學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她率領的團隊已為青海、甘肅、西藏、四川等地的80多所中小學校的2000多名貧困學生提供了一對一捐資助學,募集學習用品近6000件、書籍20000多冊,并為助學地區(qū)受雪災侵害的孩子募集了衣物20多噸、燃料50噸、食品5噸,資助總額達100多萬元。這次展覽記錄了“格桑花”鎮(zhèn)江工作站十多年結對幫助近2000名高原上的孩子完成學業(yè)的點點滴滴。
許多年來,聽說過一件件“格?;ā敝驹刚叩母腥斯适?,這些志愿者的職業(yè)涉及方方面面,還記得有一位是拾荒者。
孫海明的功績可圈可點。
鄂金書加入了這個團隊,意味著他現(xiàn)在是孫站長的部下,好,真好。
人生匆匆。一定意義上說,人生也是一個不斷轉變角色的過程。
平凡與非凡是允許轉化的,之間沒有鴻溝。
老朋友、老領導攝影水平怎樣,應由悅萌、曉光評說,我只為他以這樣的方式在這個展覽上的出場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