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清
明代以前,中國人調(diào)味菜品時,是把茱萸當(dāng)作辣椒使用。直到明代以后,茱萸才退了位,調(diào)辣這一塊,由辣椒取代。那辣椒到底是何方神圣,追問百度,這才知道,辣椒背景深厚,竟與著名航海家哥倫布有關(guān)聯(lián),由他在環(huán)游世界時從墨西哥帶回歐洲。怎么傳入中國呢?就是兵分兩路,一個是陸上絲綢之路,在北邊由商人們帶回來的,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是否由鄭和下西洋經(jīng)印度還是日本帶回?zé)o從考證。明代南方沿海已多有種植,到了清代已是全國遍布。
最早對辣椒另眼相看的是明代學(xué)者高濂。他撰寫的《遵生八箋》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這描述雖有點大白話,可也很形象。辣椒因為辣,招人喜,也惹人煩。喜之者,一日無辣不食飯;煩之者,聞辣即退,偶不小心入口,必也鹽水猛灌,鼻涕眼淚橫流,連連喊辣。
女性喜辣的少,雖然稱呼漂亮女人,厲害女人為辣妹。辣椒沒有女人緣,是有原因的,因為初識辣椒,你需要忍,需要品,它要狠狠地辣你,刺激你,考驗?zāi)?,直到你能從這辣中品出香甜,品出自在,那么辣椒與你便結(jié)了食緣。
女性天生感性,喜歡雅致,喜歡浪漫,喜歡一見傾心,一品香甜,與辣椒的猛烈不相搭。還有一個原因,辣椒會刺激內(nèi)分泌,吃多了辣椒,會起痘痘,這也成為一種避忌。所以吃辣椒的不是猛男,就似乎是女漢子。但我是喜辣的,也并非不是端儀淑女,而是“誤入歧途”。
幼時居于鄉(xiāng)下,某年遇水,菜園低洼,水勢過后,其余菜蔬盡皆被泡,嗚呼哀哉,獨辣椒緩了幾日,竟然起死回生,而且似乎長勢比以前更強勁。唯一不如意的是,那年的餐桌上頓炒辣椒,下頓拌辣椒,對于我這不吃辣椒的人,簡直是折磨或者虐待??次也怀燥?,母親愁得在一旁嘆氣。父親憶苦思甜,稱他小時候連辣椒都沒有。我在一旁小聲對付,“可是你有豆角西紅柿啊?!备绺缈纯次?,笑嘻嘻地說:“看樣子你是干不了革命了?!?/p>
那時正被保爾·柯察金和卓雅迷得眼前沒方物,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評價。我立馬上桌,忍著鼻涕眼淚,硬往嘴里塞,不等嚼完,已是嘴巴冒火,趕緊扒飯,幾塊辣椒下肚,一碗飯已扒下去了,扔下碗筷,口中胸中猶自燃著一團火。第二天再見辣椒,已不是那么難過,反而有一種勇士闖關(guān)的豪氣和享受。
這種盲目挑戰(zhàn),卻使我漸漸愛上了辣椒,由一開始只為可以就著吃下飯,到后來享受辣椒的這種對舌尖的刺激,一開始是匆匆忙忙胡亂嚼幾下就趕緊咽下去,到后來慢慢嚼,反復(fù)在口中品味這種辣的刺激帶來的非常體驗,而且真的變成了一個“辣妹”,每餐必食辣,冬天沒新鮮辣椒,就吃母親腌制的咸辣椒,并且自己研制出各種吃辣椒的辦法,油煎,包餡,清蒸……真的變成了“辣粉”,辣椒的鐵桿粉絲,無辣不歡。
我喜歡辣椒,但也僅限于吃。而我父親已上升到思想境界。他就自創(chuàng)過一句大俗話:“蔥辣嘴,蒜辣心,頂數(shù)辣椒不是人,辣完前門辣后門?!彪m然他數(shù)落辣椒不是人,但都是調(diào)侃,他曾說,做人要像辣椒,咬定一個辣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只要堅定了辣,任什么調(diào)料攻擊,也保持辣的本色不改。因此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幅小畫《辣椒》,掛在破舊的書桌上方以自勉。
深深喜歡上辣椒之后,就像戀愛,想探知對方底細。于是知道了辣椒不但維生素C 在所有蔬菜中含量最高,還能抗癌。思謀一番后,我懂得了,怪不得辣椒這么任性呢,有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