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聲音,我知道加工狀況;看切屑顏色,我知道現(xiàn)在有五六百攝氏度。該換刀具啦。”在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第二研究所機加中心,邢林賀正在觀察機床加工情況。
邢林賀從事多工序數(shù)控機床操作調(diào)整工12 年,主要從事航天器風洞試驗模型加工和光學玻璃加工工作,先后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多個類別的航天飛行器及航空飛行器風洞模型的數(shù)控加工。他所在的機加中心,承擔著院里各種實驗模型、天平等加工任務,加工使用的材料種類繁多。隨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許多零件加工的精度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多,有多個部位過小、過薄,加工難度極大。但每次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困難,邢林賀都會主動請纓,不服輸?shù)男愿褡屗タ肆艘粋€又一個加工難題。彩虹系列無人機模型、國產(chǎn)大飛機模型、整體式陶瓷標模等國家重點型號任務,都留有他精益求精的身影。
雖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但邢林賀并沒有驕傲。他平和地說:“我們不能做‘死板’的加工者,加工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能,豐富的經(jīng)驗,更要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才能讓我們的作業(yè)變得更好、更快、更高效。作為新時代航天青年,我們要用更精湛的技術、更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工匠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