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 代懷玉
娘熱民間藝術團屬于藍面具藏戲的覺木隆流派,成立于1979年,是西藏著名的民間藏戲演出團體。40多年來,娘熱民間藝術團在參加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的藏戲匯演和比賽中獲獎無數。2008年,藝術團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鳥巢體育場表演了藏戲《吉祥奧運》;2009年,娘熱藝術團表演的拉薩囊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在西藏自治區(qū)第二屆全區(qū)藏戲大賽中,該團獲得大賽表演一等獎;戲師洛桑獲得個人表演一等獎;2015年娘熱民間藝術團表演的嘎爾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娘熱民間藝術團被評為“全區(qū)藏戲傳習基地”并獲得“全區(qū)民間藝術團示范點”榮譽。娘熱民間藝術團是西藏民間團體唯一一個能夠完整表演八大傳統(tǒng)藏戲劇目的劇團,受到自治區(qū)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其精彩的演出深受西藏各地觀眾的喜愛。除此之外,娘熱民間藝術團還是西藏拉薩囊瑪、嘎爾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基地。
筆者曾多次到娘熱民間藝術團進行田野調查。在參觀藏戲陳列室時發(fā)現展品制作精良、品種多樣,甚至還保存有400多年前的藏戲面具及藏戲服飾等珍品。旦增羅布副團長說,“我團的‘logo’是由藍面具和樂符組成,從這里可以看出藏戲元素”①被訪人:娘熱藝術團旦增羅布副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8月5日下午。?,F根據筆者對米瑪團長、旦增羅布副團長等人的采訪內容、錄音資料等對藝術團的發(fā)展、管理及現狀等進行分析。
娘熱民間藝術團現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最初成立時間是人民公社時期。1979年,由娘熱群眾自發(fā)性組織成立了娘熱藏戲隊。當時的藏戲隊只有18名演員。1979年,藏戲隊隊長病重,無人管理。當藏戲隊面臨解散時,格龍覺得很可惜。他主動提出自己愿意接管藏戲隊,每月拿出自己的工資給18名演員發(fā)放補助。后來格龍帶領演員們不辭勞苦,白天務農,晚上加班排練、演出。格龍先后從西藏大學和西藏自治區(qū)藏劇團聘請專業(yè)老師對演員進行形體、唱腔、表演動作和鼓缽伴奏等指導,演員的表演水平提高很快。1989年,藏戲隊改名為“娘熱民間業(yè)余藝術團”,格龍擔任藝術團團長。1998年,該團正式命名為“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民間藝術團”。2000年,格龍拿出家中所有存款4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藝術團。他在藝術團原址上修蓋了兩層樓,一樓開設了由10間門面房和12間出租房組成的老袁招待所,二樓為藝術團建立了寬敞明亮的排練廳、辦公室和廚房等。在格龍的管理下,2004年,藝術團人數發(fā)展到69人,在拉薩附近,已經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①被訪人:娘熱藝術團米瑪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6月16日上午。
2008年9月,格龍因病去世。格龍的兒子米瑪子承父業(yè),開始接管藝術團并擔任團長。他為團里購買了揚琴、六弦琴、小號、笛子等樂器,豐富了表演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藏戲演出只有鼓鈸伴奏的習俗。同年,米瑪在原藝術團基礎上成立了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民間藝術有限公司。2014年,公司出資1000萬在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新建了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綜合大樓。樓內有黨建辦公室、會議室、大小排練室、藏戲陳列室、藏戲服裝室、歌舞服裝室、樂器室、更衣室、娛樂室、食堂、澡堂及演員宿舍等。藏戲陳列室面積有40平方米,里面有藏戲服飾、面具等,展品中有400多年前的藏戲面具等珍貴文物。藏戲服裝室里專門存放藏戲的服飾、面具等。筆者發(fā)現娘熱藝術團的藏戲服飾色澤鮮艷、豐富多彩,面具質地優(yōu)良、做工精細。藝術團在米瑪團長的管理下,發(fā)展很快。劉延東、周和平等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藝術團參觀并對米瑪團長的工作進行了高度肯定。
采訪時,娘熱民間藝術團有專業(yè)演員58人,加上原來的老演員及職工,大約有80人。以前的演員大多數來源于貧困的農牧民家庭,小學文化程度居多。藝術團吸收貧困家庭的子女,為其拓寬了就業(yè)道路,給他們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2017年后,為方便管理,藝術團減少了社會招錄人數,主要從學校招聘,現有兩名大學生,其余都是初中或高中畢業(yè)。截止采訪時有女演員32人,男演員26人,平均年齡28歲,呈年輕化趨勢。藝術團演出內容以傳播西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除演出藏戲、朗瑪、堆諧、卡爾之外,還表演西藏非遺類歌舞及現代歌舞、小品、相聲、魔術和川劇變臉等。
2010年,米瑪團長的兒子旦增羅布從西藏民族大學畢業(yè)。他在西藏日報社當記者兩年后,辭去工作,協(xié)助父親一同管理娘熱民間藝術團。他告訴筆者:“我參與管理藝術團工作已經快10年。藝術團能有今天的發(fā)展與黨中央和各級政府長期以來的扶持幫助以及我爺爺、父親40多年來的嘔心瀝血、全身心投入密不可分。”②被訪人:娘熱藝術團旦增羅布副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8月5日下午。
娘熱民間藝術團在格龍、米瑪和旦增羅布一家三代人的努力經營下,由原來18人的藏戲隊發(fā)展到現在擁有80多人的娘熱民間藝術有限公司,無論從發(fā)展規(guī)模還是從藝術團所處環(huán)境來看,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娘熱民間藝術團的發(fā)展與西藏各級政府部門的關心支持分不開,同時也與他們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
近年來,娘熱民間藝術團不斷壯大。為加強內部的管理和建設,他們制定、完善了多項規(guī)章制度,并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娘熱民間藝術團的管理模式實行團長負責制。團長1人,負責管理全團所有事務。副團長2人,一人負責對外聯系演出事宜。一人主要負責帶隊演出。除此之外,藝術團的組織機構如下:設立組織委員1名,主要在藝術團成員中發(fā)展黨員、團員并定期主持組織生活。娘熱民間藝術團在2009年成立了黨支部,2021年時,有黨員26名,團員4名。藝術團規(guī)定黨員每人每月拿出10元捐贈給娘熱鄉(xiāng)的貧困家庭。文藝委員1名,負責演員平時排練及演出前的準備工作。宣傳委員1名,主要接待來訪者及對外宣傳工作。生活委員1名,負責管理藝術團食堂的飲食及衛(wèi)生。衛(wèi)生委員1名,負責藝術團及團員的個人衛(wèi)生。藝術團還專門配備了3名服飾道具管理人員、2名司機、1名保安、2名保潔和2名廚師。①被訪人:娘熱藝術團米瑪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6月16日上午。
娘熱民間藝術團每天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當天如果有演出,以演出時間為準。有演出時,通常大約11點開始演出,到13:30結束;中午吃飯、休息40分鐘;下午14:10左右開始演出,18:00結束。每天演出將近7個小時。沒有演出時,日常上班時間是:9:30在排練廳打考勤;9:50—11:20在排練廳基訓;11:20—13:00進行排練任務;13:00—15:00午休;15:00—18:00排練。
娘熱民間藝術團對演員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平時在排練方面:每天上午9:30考勤點名,演員無特殊情況必須按時到崗,沒有例行請假手續(xù)無故遲到者將要接受經濟處罰,遲到1分鐘罰10元。年底開總結大會,對全勤的演員,會有6000元或7000元的全勤獎勵;請假天數與考勤補助掛勾。訓練時要求演員必須認真。每季度開展一次全團技能考核,檢查演員的技藝進步情況。以前在訓練方面沒有要求時,有的演員經常不參加訓練,有的演員訓練時敷衍了事?,F在將演員的業(yè)務技能與工資掛勾,提高了演員的積極性。
出外演出時,禁止演員飲酒。若出現忘帶演出服等演出事故或有違反團規(guī)的行為都要受到經濟處罰。有懲罰就有獎勵。年底過藏歷年前,為鼓勵演員的積極性,藝術團會根據他們一年的綜合表現,在總結大會上為部分表現優(yōu)秀的演員頒發(fā)證書,并發(fā)2000—3000元不等的獎金。
娘熱民間藝術團的管理制度有時也借鑒西藏自治區(qū)專業(yè)團體的相關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及時調整。旦增羅布告訴筆者:“我愛人在西藏自治區(qū)歌舞團工作。我經常詢問她們歌舞團的管理制度有什么?如果可以,我們就借鑒。有些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行不通,我們會根據自身情況及時調整?!雹诒辉L人:娘熱藝術團旦增羅布副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8月5日下午。
隨著現代娛樂方式的沖擊及過去三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娘熱民間藝術團目前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以下3方面亟需解決的困難。
娘熱民間藝術團從20世紀70年代末成立之初起就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群眾團體。目前雖然每年有自治區(qū)各級政府文化部門的專項扶持資金,但支出經費較大,需要通過商業(yè)演出及米瑪團長家房屋的租金來維持收支平衡。又因3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演出被取消,資金嚴重匱乏,勉強維持生存。
娘熱民間藝術團的經費來源主要有3處:(1)大部分來源于各種演出收入。以往藝術團每年演出場次大大小小加起來大約有1萬多場。為了增加收入,藝術團是拉薩第一個接受婚慶、歡送孩子上學、生日慶賀及內地演出的團體。每年的望果節(jié)演出,邀請的村莊根據本村經濟情況支付演出費,并無定價,還經常為經濟情況較差的村子免費演出。(2)每年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和城關區(qū)三級政府給予一定數目的扶持資金。規(guī)定每年必須完成60場的公益演出。(3)米瑪團長家出租房每年的租金收入。
藝術團雖然每年有政府的扶持,但支出經費比較大。主要有四方面:(1)支付演員及服務人員等每月工資支出。藝術團每個月工資支出約22萬元,其中包括7名年齡較大不能上場演出的老演員的生活費。(2)舞臺裝道和音響設備等支出,每年約100多萬元。(3)音樂制作費、編創(chuàng)新作品、聘請專業(yè)老師的費用。(4)日常開銷,如院內綠化、車輛保養(yǎng)、排練大樓修繕,還有部分貧困演員的生活補助等。藝術團每年支出至少在400萬元以上。
藝術團除每年政府部門扶持的160萬元之外,主要依靠各種商業(yè)演出和團長家房屋的租金來維持收支平衡。3年疫情期間,商業(yè)演出幾乎全部取消。團長也響應國家的政策,為出租房的租戶減免了45萬元的租金。因此,藝術團近幾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況。
目前西藏自治區(qū)及青海省、四川省和甘肅省等涉藏省區(qū)沒有一所專門培養(yǎng)藏戲演員的藝術院校,缺乏專業(yè)的教育培訓機構。娘熱民間藝術團現在的演員,大多數畢業(yè)于不同等級的歌舞院校。他們在進入藏戲演出團體后,在藏戲老師指導下才開始學習藏戲表演技藝,主要依靠口傳身授的形式。藏戲是綜合性的舞臺表演藝術,演員不但要具備過硬的獨特的藏戲舞蹈功底,而且還需要出色的唱功。唱腔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才能掌握,一個藏戲演員需要7—8年的培養(yǎng)時間才能登臺演出。藝術團為了適應不同觀眾的要求,演員都是身兼數職,既演藏戲又跳舞,既唱歌又彈樂器,幾乎都是“多功能型”。大多數演員來自歌舞類院校,在演出藏戲時,有時不自覺地會把現代舞蹈加進去,出現傳統(tǒng)藝術與現代歌舞混雜的現象。
藝術團培養(yǎng)一個藏戲演員周期較長,但藏戲演員流動性大。留不住人才,是西藏自治區(qū)所有民間藏戲團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娘熱民間藝術團有藏戲傳承人,雖然國家每年有一點傳承人經費補助,但數目不多。藝術團想給演員提高工資待遇,但每年的收入情況又不太樂觀。隨著西藏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現代娛樂方式的興起,演員們不滿足現有的工資標準,紛紛跳槽。藝術團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名藏戲演員離開。①被訪人:娘熱藝術團米瑪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6月16日上午。
觀看藏戲演出時,筆者發(fā)現大部分觀眾都是老年人,青年觀眾較少。藏戲的唱詞隨著節(jié)奏和調子的變化,不仔細聽較難聽懂。除了部分老年人,許多藏族年輕人也聽得一知半解。旦增羅布告訴筆者:“娘熱民間藝術團每年參加雪頓節(jié)比賽和展演時,發(fā)現老戲迷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少,熟悉的面孔也越來越少?!雹诒辉L人:娘熱藝術團旦增羅布副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8月5日下午。而且受現代娛樂方式沖擊,許多青年人更喜歡看電視劇、觀電影、玩游戲、刷小視頻等。節(jié)奏緩慢、布景簡單的民間藏戲與現代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相比較,處于劣勢?,F代生活方式節(jié)奏快,每個人的壓力很大?,F代娛樂方式作為一種快節(jié)奏的解壓方式,適應年輕人的需求,能夠較快地減輕他們的壓力,受到歡迎。因此,藏戲觀眾中年輕人較少。
面對困境,藝術團沒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積極探索,為藏戲的傳承與發(fā)展提供新思路。
2003年之前,娘熱民間藝術團只能演出4部藏戲傳統(tǒng)劇目,為此,他們將“完整表演八大傳統(tǒng)藏戲”定為首要目標。2003年,特聘國家級覺木隆藏戲傳承人大次旦多吉和藏戲表演家群培當指導教師,開始整理、排練其他劇目。大次旦多吉老師曾多次強調“藏戲傳統(tǒng)藝術一定要繼承下去。”因此,藝術團在整理和挖掘八大傳統(tǒng)藏戲劇目時,秉承在藏戲傳統(tǒng)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宗旨。2012年,藏戲團已可以完整演出《諾桑王子》《卓娃桑姆》《白瑪文巴》《智美更登》《頓月頓珠》《朗薩雯波》《蘇吉尼瑪》和《甲薩白薩》八大傳統(tǒng)藏戲劇目,成為全區(qū)100多個民間藏戲團中唯一一個能夠表演八大傳統(tǒng)藏戲的團體。2012年的5月1日至8日,在羅布林卡連續(xù)8天演出八大傳統(tǒng)藏戲,受到觀眾的一直好評。當時還邀請了拉薩電視臺全程錄像,后期制作成八大傳統(tǒng)藏戲廣場演出DVD光盤。藝術團終于實現了能完整表演八大傳統(tǒng)藏戲的目標,對藏戲的傳承和保護起到了一定作用。
面對現代娛樂方式的沖擊和藏戲改革的浪潮,娘熱藏戲團也在思考如何在保持藏戲藝術傳承的基礎上進行革新。2015年,由娘熱民間藝術團出資、峨眉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八大傳統(tǒng)藏戲的舞臺版DVD光盤,使喜愛藏戲的觀眾實現了足不出戶就可在家里觀看藏戲的愿望。舞臺版光盤的下方配有中文、藏文和英語3語種字幕,更適合聽不太懂藏戲的年輕人觀看。娘熱民間藝術團聘請專家對八大傳統(tǒng)藏戲的劇情進行了精簡。藏戲本身是廣場戲,每部劇目演出時間較長,“每出約自上午10時開始,于9小時后演畢,其時天猶未晚。此尚系縮短者,如全演之,每出須時數日?!雹伲ㄓⅲ┎槔怼ぐ貭?西藏志.董之學,傅勤家 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207.從英國人查理·柏爾的記述中可以看到藏戲劇目演出長則好幾天,短到八九個小時。娘熱藝術團邀請專家對藏戲劇本的情節(jié)進行刪減,將每出傳統(tǒng)劇目的舞臺劇演出時間縮短為2小時,改變了廣場演出劇情進展緩慢的特點。改編后的劇情矛盾沖突激烈,同時把唱詞翻譯成漢語和英文,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藏戲有許多上天、入地的情節(jié),在廣場上演出時,演員只能在臺上轉一圈體現“飛天”的場景,觀眾通過想象來感受。舞臺版使藏戲劇目的許多劇情在舞臺上可以直觀呈現。在成都拍攝舞臺版時,運用吊威亞等方式,使云卓拉姆、朗薩雯波等人“飛天”的情景在觀眾眼前生動表演。藝術團通過創(chuàng)新來培養(yǎng)新觀眾,讓年輕人接觸藏戲、接受藏戲。八大傳統(tǒng)藏戲的廣場劇和舞臺版這兩套光盤分別適合老年人和年輕人等這2個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群體觀看。
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娘熱民間藝術團面向社會,積極開拓市場。藝術團一年演出場次加起來大約有1萬多場。每年的1—2月,藝術團的主要任務是參加藏歷年晚會的排練及演出;3月的演出任務比較少。7—10月在西藏區(qū)內演出;4—6月及11—12月主要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進行商業(yè)演出。
娘熱民間藝術團除演出藏戲外,是拉薩市第一個承接婚慶歡送等市場演出的團體。演出最多的時候,藝術團一天要演八九場。他們這類演出占原來拉薩市80%以上的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團隊觸及這里,利潤在逐年下降。望果節(jié)演出時,藝術團對經濟條件比較差的村子經常進行免費演出。演出的節(jié)目內容一般根據邀請方要求來決定。如邀請方希望一天內全演藏戲,藝術團則用七八個小時演出一部傳統(tǒng)劇目;若邀請方要求藏戲和歌舞內容兼?zhèn)?,那么上午用三四個小時表演一部藏戲劇目,下午再表演兩三個小時的歌舞。如果有兩天的演出需求,邀請方有條件安排演員住宿,演員晚上就在賓館休息;如果沒有,演員則自帶被子,晚上在村委會辦公室、會議室等地休息。
娘熱民間藝術團也是第一批涉及內地市場、發(fā)展內地觀眾的藏戲團體之一。近年來,他們以內地市場為主,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等地進行演出。2002年,藝術團第一次去北京開始小型商演。2014年,藝術團與北京一家傳媒公司進行了長期合作,把演出重心放在內地。內地觀眾聽到是西藏藝術團來演出,表現出很大的熱情。演出形式大多是一臺綜合性晚會,演出內容主要傳播西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西藏自治區(qū)各地市的非遺類歌舞,中間穿插藏戲經典片斷。原生態(tài)的藏族傳統(tǒng)歌舞類節(jié)目拉薩囊瑪、卡爾等很受歡迎。每次演出時間大約持續(xù)2個小時左右。在內地演出收入較區(qū)內較高。談及近年來的演出情況,米瑪團長告訴筆者“因疫情影響,去年已定的40多場內地商業(yè)演出全部取消。”②被訪人:娘熱藝術團米瑪團長;地點:拉薩市城關區(qū)娘熱街道吉蘇村娘熱藝術團駐地;時間:2021年6月16日上午。
娘熱民間藝術團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藏戲進校園活動,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娘熱民間藝術團從2017年開始,在每年6月10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分別到拉薩市的江蘇中學、第八中學等學校進行藏戲進校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藏戲的興趣。除此之外,藏戲團與娘熱小學組成共建單位,幫助娘熱小學建立了20人的藏戲隊,經常派人到該小學教授藏戲基礎唱段、扎西雪巴開場戲等。
藝術團曾計劃把八大傳統(tǒng)藏戲拍成動畫片,從小培養(yǎng)小朋友對藏戲的興趣。但要拍成動畫的形式,則每一個內容必須重新設計,投資比較大,而藝術團目前經費比較緊張,暫時不能實現這個愿望。
娘熱民間藝術團還編創(chuàng)了一些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藏戲小品。這幾年政府要求宣傳惠民政策、醫(yī)療政策的演出比較多。藝術團根據國家各類政策要求,以藏戲小品的形式向老百姓宣傳政策內容,使觀眾在笑聲中更好地把政策吃透。
藝術團編創(chuàng)的《幸福小康生活》表現了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帶動周圍朋友一起勤勞致富的內容。在2020年的藏歷年晚會,藝術團根據中央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創(chuàng)作了一個藏戲、京劇和川劇變臉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戲劇節(jié)目《變融》。這個節(jié)目受到西藏各級領導及百姓的普遍好評。
綜上所述,娘熱民間藝術團是西藏100多個民間藏戲隊的杰出代表。藝術團發(fā)展到現在既與西藏各級政府部門的扶持幫助密不可分,同時也體現出格龍、米瑪和旦增羅布一家三代人對藏戲藝術的熱愛。隨著現代娛樂方式沖擊及過去新冠疫情的影響,他們克服資金缺乏、人才難留、觀眾減少等困難,積極開拓內地演出市場,增加藝術團收入。在保留藏戲傳統(tǒng)技藝的基礎上,探索改革新思路。米瑪團長一家三代人以傳承藏戲為己任,數十年薪火相傳,在這種強烈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yōu)榇龠M藏戲藝術的保護與發(fā)展作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