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剛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特勤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在大型活動頻繁舉辦、志愿服務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迎來了實踐和研究的雙豐收。在大型活動安保工作中,治安志愿者、平安志愿者、高校學生志愿者等隨處可見,并常見報端。與此同時,研究大型活動志愿服務和志愿者的文章也多有發(fā)表。這些成果從大型活動志愿服務發(fā)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存在的問題、志愿服務保障與激勵、志愿服務成果轉化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新時代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更應從政府、社會、志愿組織和志愿者個人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持續(xù)發(fā)展。
近些年,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推進,志愿服務方面的立法工作也在穩(wěn)步發(fā)展,從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或者條例、規(guī)范等,這些為包括安保志愿服務在內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的快速健康發(fā)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與志愿服務的快速發(fā)展相比,志愿服務立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適應形勢的發(fā)展。特別是大型活動安保志愿者,工作崗位重要,接觸人員多且各年齡段、各種職業(yè)、各種需求的人都有,在安保志愿服務活動中可能會出現(xiàn)言語甚至肢體沖突,更需要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是一項針對性較強的活動,某些崗位甚至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政府大力推動相關志愿服務培訓工作,為志愿者更好地從事該項活動奠定基礎。
一是健全培訓工作機制。要落實崗前培訓制度。在崗前培訓中,要做好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安保志愿者所需技能、責任、知識等。要制定培訓計劃。不管是常態(tài)化培訓,還是針對某次大型活動的專項培訓,都應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使培訓活動有章可循、按計劃進行。北京冬奧會前,北京冬奧組委即設計了四個階段的培訓,由志愿者部指導高校和場館對志愿者進行了系統(tǒng)性強、特色鮮明的培訓[1]。
二是注重實踐能力培訓。大型活動安保工作和志愿服務活動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必須重視實踐能力培訓,以實踐提升理性認識。培訓過程中應堅持理論授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特別是要組織好實踐演練、情景模擬訓練等活動,使安保志愿者在練中學習、在練中提高。
三是豐富培訓內容。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培訓,使安保志愿者提升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到大型活動與大型活動安保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責任意識。其次,要加強法律法規(guī)培訓,全方位、多層次加強安保志愿者隊伍的法制觀念教育,增強安保志愿者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確保其不僅懂法守法,而且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再次,加強心理健康培訓,尤其是一些青年志愿者,這對于保持其健康人格、圓滿完成大型活動安保具有重要作用。課題組對參加大型活動安保高校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在“你在參加安保任務過程中,心理情緒有沒有出現(xiàn)過較大波動”的問題上,有30.5%的學生表示自己有過心理情緒的較大波動。這些情況告誡我們,加強大型活動安保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志愿服務重在志愿,志愿者多是出于奉獻目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所以,精神層面的激勵應是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激勵措施的重要方面,當然也不能忽視物質層面和其他制度層面的激勵。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盡管志愿服務是公益性行為,但是現(xiàn)實中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激勵,也可能讓志愿者缺乏參與動力,不能做到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大眾化。只有根據(jù)志愿者的特點和動機采取針對性強的、多元化的激勵措施,才能充分激發(fā)志愿者積極、持久地參與到大型活動安保中來。課題組對所在城市的兩所高校近600 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您參加志愿服務希望得到何種獎勵”問題上,數(shù)據(jù)顯示:有價值的紀念品(53.02%),單位的立功、嘉獎(30.4%),受助單位(人員)的感謝(36.43%),經(jīng)費補貼(31.41%)。這組調研數(shù)據(jù)也表明,對包括安保在內的志愿服務應重在精神激勵,但是也不能忽視物質激勵。近些年,我國各地各級政府組織在志愿服務激勵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諸如建立信用激勵制度、推選先進典型、探索時間銀行、實施志愿服務積分兌換激勵措施等,并頒布了專項條例、規(guī)范(如《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泰安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有效推動了當?shù)刂驹阜盏陌l(fā)展。
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對某一項大型活動來說是臨時性工作。但是,我國大型活動頻繁舉辦,還有一些如兩會等常態(tài)化的大型活動。因此,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又是一項常態(tài)化的志愿服務活動,它需要民眾廣泛的、經(jīng)常性的參與。為激發(fā)民眾廣泛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營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文化生態(tài)是不可或缺的。為此,要積極拓寬宣傳渠道,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宣傳,比如新聞報道、公益廣告、文化宣傳欄、城市宣傳墻、手機短信、微信等多種形式。以上海市社區(qū)志愿服務推進工作為例,上海市各區(qū)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志愿服務”功能,在APP 或者公眾號等平臺上開展志愿服務宣傳,創(chuàng)新“公益寶”“微心愿”等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平臺,開發(fā)既對接“上海志愿者網(wǎng)”又嵌入?yún)^(qū)域志愿服務資源庫的信息交互平臺,便于志愿者和廣大市民了解志愿服務文化,參與志愿服務,從生活化、數(shù)據(jù)化入手,使志愿服務供需對接更精準,志愿服務項目更加接地氣、聚人氣。這些措施,有利規(guī)范了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弘揚了志愿服務文化[2]。
志愿服務堅持的前提必須是志愿,人們必須是發(fā)自內心的自愿去從事該項活動。弘揚志愿精神,提高人們參與志愿服務的意識,也成為做好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的必由之路,這要依靠學校、家庭、團體、媒體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一是高校特別是公安院校要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廣大青年學子積極參與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主要群體之一是青年人,以大學生特別是公安院校學生為主。學校在宣傳教育中,應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參與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意識的培育,包括國家意識、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法治意識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參與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并反作用于周圍的人群。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大學生在鍛煉自己、提高實踐能力、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同時,也會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活動中感染他人,促使更多的人從事志愿服務活動。
二是針對其他群體,加大全社會培養(yǎng)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機關、社區(qū)、企業(yè)、社會團體等進行廣泛社會動員,開展多種多樣、方式靈活、易于接受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弘揚志愿精神,激發(fā)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其參與意識。同時,也要為廣大群眾參與志愿服務創(chuàng)造條件,做好保障工作。
三是充分發(fā)揮媒體的重要作用。當今時代,人們的思想和活動極易受到媒體的影響。媒體要充分發(fā)揮好自身的宣傳育人功能,廣泛宣傳與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志愿服務的意識,大力弘揚志愿者精神,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參與方式,積極營造人人積極參與、各界踴躍支持大型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的社會氛圍,使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2022 年北京冬奧會前后中央電視臺推出了《焦點訪談·精彩冬奧:用微笑傳遞愛》《志愿服務顯擔當志愿精神放光芒》《新聞特寫·北京冬奧會志愿者:傳遞熱情與愛》等專題節(jié)目,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了紀錄片《與志愿同行》等節(jié)目。專題節(jié)目、新聞報道等形式廣泛宣傳了志愿服務活動,產(chǎn)生了良好的輻射效應,也是對廣大冬奧會志愿者的肯定和精神激勵。
在志愿服務蓬勃發(fā)展的形勢下,創(chuàng)新模式,通過品牌、特色項目建設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服務質量,擴大志愿服務社會影響力,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是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上海市、北京市等多地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績。以上海市“進口博覽會城市文明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為例,全市圍繞“黨員先鋒行動、美麗家園行動、平安守護行動、暖心微笑行動、文明風尚行動”等五大主題,開展“迎進口博覽盛會,展申城志愿風采”城市文明志愿服務實踐行動,區(qū)和街鎮(zhèn)兩級志愿服務中心加強城市文明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訓、激勵、保障工作機制,放大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2]。北京市近年來打造了朝陽群眾、西城大媽、海淀網(wǎng)友、豐臺勸導隊、大興老街坊、東城守望崗、首都網(wǎng)警志愿者、首都老兵等多種治安志愿者品牌。這些品牌的打造,極大激發(fā)了志愿者的工作熱情,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
志愿服務組織中,盡管有一些政府部門、事業(yè)單位(如高校、醫(yī)院、研究所等)以行政命令形式開展活動,但從本質上說,其不同于政府機構,執(zhí)行力、影響力不是靠行政力量推動的,必須強化自身組織管理,提升自身的社會公信力。作為志愿服務組織,必須健全組織內部運行管理制度,如組織內部議事決策、日常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志愿者和志愿服務項目管理等制度,建立志愿者權益保護和反饋機制,建立健全監(jiān)督制度、信息公開制度等,實現(xiàn)組織治理的合法化、科學化,贏得人們的認可、尊重和積極響應。課題組的問卷調研中,在“您覺得您所在的志愿組織運轉如何”問題上,分別有42.46%和39.95%的受訪者表示,志愿者和組織機構溝通良好(較好);6.03%的受訪者表示,志愿者和組織機構溝通不暢,出現(xiàn)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這一數(shù)據(jù)表明,至少在受訪者群體中,志愿組織運行管理工作是讓多數(shù)人滿意的。
志愿者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志愿者的招募、注冊、培訓、保障等工作。志愿服務組織要根據(jù)志愿服務需求和志愿服務崗位設置情況組織開展志愿者招募。通過現(xiàn)場、網(wǎng)絡等方式,及時公布志愿服務時間、地點、內容、報名方式、服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及可提供的保障等信息,根據(jù)報名情況確定招募的志愿者[3]。大型活動安保志愿者的招募,必須對安保技能、政治條件、工作精神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與其他志愿服務有著明顯區(qū)別,它要求志愿者特別是大型活動現(xiàn)場及其周邊區(qū)域的安保志愿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安保技能,要政治合格、不怕吃苦等。安保志愿者主要職責是負責協(xié)助警方做好安全保衛(wèi)工作,不容有絲毫差錯。如果自身技能不過關、不能隨機應變、無法忍受辛苦的工作等,就不能勝任安保崗位需求。如果政治不合格,就更容易導致安保漏洞,嚴重威脅大型活動安全。所以,在志愿者招募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選拔程序,詳細說明招募條件,并嚴格執(zhí)行。
志愿者培訓工作關系到志愿者服務能力的高低,也關系到志愿者對志愿服務組織的滿意度。眾多研究表明,志愿者希望得到相關培訓。余雙好在《志愿服務概論》一書中指出:調研發(fā)現(xiàn),78.3%的被調查者選擇“希望機構提供教育訓練”,49.6%的志愿者希望得到崗前培訓[4]。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的崗位多樣,在活動開始前,志愿服務組織應根據(jù)不同的崗位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同時,當?shù)叵嚓P單位如公安機關、保衛(wèi)機構等也應在志愿者到來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培訓。這樣,志愿者才能勝任崗位需求,圓滿完成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服務保障工作是確保志愿者積極從事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條件,也是擴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服務活動影響的重要條件。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良好的保障工作,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其今后是否再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與其他志愿服務活動相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艱苦性,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可能會碰到不法分子,在安全檢查中可能會碰到一些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險物品,在社區(qū)治安巡邏中可能會與居民產(chǎn)生沖突;同時,志愿服務活動中還存在常態(tài)化的加班加點工作、夜間執(zhí)勤等問題。這些更要求做好相關的保障工作。比如,2022年北京冬奧會安保活動中,某高校學生持續(xù)參與安保志愿服務活動兩三個月,分別從事了外圍查控、街頭巡邏、摸排走訪、轄區(qū)接處警、地鐵口或進出場安檢、重要部位執(zhí)勤等多項業(yè)務,需要經(jīng)常面對夜間執(zhí)勤(在課題組的調查問卷中有40.43%學生反映遇到過執(zhí)行任務時間與就餐、睡眠時間沖突的問題)、突發(fā)事件、群眾不配合工作(在課題組的調查問卷中有19.15%學生反映遇到過此類現(xiàn)象)等問題。為有效解決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活動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使志愿者更加積極參與活動,志愿服務組織及相關單位必須做好志愿者的保障工作。比如,G20 杭州峰會期間,組織方對志愿者的交通、餐飲、“志愿者之家”以及住宿等實施了完善的待遇保障,使志愿者能夠安心、舒心從事服務活動,使此次志愿服務活動圓滿順利完成[5]。
一是要充分認識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的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深入推進,我國舉辦的重要會議、重大活動不斷增多。這些大型活動,具有深厚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方面背景,是經(jīng)略國際關系、推動國家發(fā)展、提升國際地位的重要契機,必須確保絕對安全。安全上出現(xiàn)了紕漏或問題,不但會影響到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而且會影響到舉辦地、舉辦國的形象,甚至會影響到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大型活動安保志愿者只有充分認識到大型活動安保的重要意義,才能增強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常懷風險警惕之心,做好相關工作。
二是要充分認識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對于個人的意義和價值。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在服務他人、奉獻友愛的同時,自己也得以成長,因為志愿服務也為志愿者的教育、培養(yǎng)、提高搭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實踐載體,使志愿者自身得到不斷提高和發(fā)展。在志愿服務活動開始前,組織方會對志愿者進行相關培訓,有利于完善志愿者的知識結構,提高其動手操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等。比如,2022 年北京冬奧會安保任務開始前,參與安保執(zhí)勤的某高校學生在校接受了安全檢查培訓;到達北京執(zhí)勤地后,又在當?shù)亟邮芰爽F(xiàn)地培訓;在實際安保執(zhí)勤中,他們學習和鍛煉了街面巡邏、與民溝通、人員摸排等多項警務技能,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協(xié)調溝通能力等,全面強化了自身的能力素質。同時,通過志愿服務,志愿者一定程度上能夠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精神滿足,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更加精彩。在北京冬奧會安?;顒又?,平安志愿者為平安冬奧貢獻了巨大力量。在北京市海淀區(qū)田村路街道阜石路第一社區(qū)有一支“紅色志愿隊”,他們臂戴紅袖標、身穿紅馬甲,冒著寒風,站在保障點位上,用實際行動擔起了呵護家園的“巡查員”職責[6]。他們因為能夠為北京冬奧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驕傲,感到自己的個人價值得以實現(xiàn)。
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對個人來說,需要強化志愿服務技能,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志愿服務,如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更需要接受專項培訓。在2021 年第四屆進博會前,上海市江蘇路街道平安志愿者代表,圍繞進博會治安巡防、反詐騙宣傳等主題,就進一步加強轄區(qū)平安值守、日常巡邏、平安知識宣傳等內容接受了主題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理論素質、業(yè)務水平和工作能力[7]。課題組對所在城市的兩所高校近600 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對志愿者培訓的看法”問題上,數(shù)據(jù)顯示:上崗前進行針對性培訓占57.54%,應該經(jīng)常性培訓占43.97%,需要的時候再培訓占24.37%。這些數(shù)據(jù)也從側面表明,志愿者希望接受相關培訓,希望提升自身志愿服務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廣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獻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边@既是對包括安保志愿者在內的廣大志愿者的認可,更是對大型活動志愿服務的激勵。志愿服務在發(fā)展、大型活動在發(fā)展、安保工作在發(fā)展,大型活動安保志愿服務也要隨著志愿服務、大型活動和安保工作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