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剛
社會的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人們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而戲曲演出能夠豐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幫助人們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提升鑒賞能力。隨著戲曲的發(fā)展,高科技技術廣泛應用在舞臺藝術上,領夾式無線話筒成為戲曲表演專業(yè)中不可或缺的表演器材,技術的改革使無線話筒也在不斷升級換代,提升了舞臺演出效果。為了給人們帶來戲劇演出盛宴,就要求演出設備達到較高水平,展現(xiàn)戲曲本身的藝術特點,話筒的選擇尤為重要。從本質上講,話筒實際上就是聲波轉換器,將聲音轉化為電聲系統(tǒng)的音頻信號。所以,戲曲演出對話筒本身的音頻效果要求較高,避免在拾音過程中出現(xiàn)聲音失真的現(xiàn)象,降低舞臺劇演出效果,在話筒的選擇上應慎重。
目前,無線話筒總共分為以下三類:模擬話筒就是一個模擬線路,可以承載聲波,并擴大聲音。數(shù)字混合系統(tǒng)結合了數(shù)字信號等多種技術,能夠提升系統(tǒng)性能,降低了噪聲,提升了音質。另一種方法,是使用DSP 增強系統(tǒng)的兼容性,接收時使用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提升音頻性能,但不會提升能量損耗,對使用時間長短沒有明顯影響。隨著社會多樣化發(fā)展,數(shù)字無線話筒不斷推向市場,UHF 調頻系統(tǒng)應用最為廣泛,數(shù)字信號在單位時間內傳輸?shù)腷it 固定,分為單通道和雙通道。這一系統(tǒng)能減低噪音,減少聲音失真,提升傳輸?shù)目煽啃裕瑐鬏斝Ч^好。當代社會運用較多的是模擬和純數(shù)字,當前數(shù)字無線話筒使用了比較復雜的正交相互移鍵控,帶寬可以采取固定的數(shù)值,并保持較小誤差的比特流。這項技術可以應用于數(shù)字無線話筒,也能應用于藍牙和無線通信技術。
無線話筒根據(jù)使用方式分為手持、領夾、頭戴式三種,有各自的最佳拾音位置、拾音角度。采用恰當?shù)氖耙舴椒?,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聲音。手持無線話筒就是我們最常見的握在手里使用的話筒,主要用于歌唱演員和主持人。領夾式無線話筒可以拾取人聲或樂器聲音,但廠家生產的夾式話筒領夾和樂器的都可以使用,沒有明確區(qū)分。夾式話筒種類較多,且有多種名稱,例如紐扣式、頸掛式等。無線話筒佩戴在胸前的位置在視覺上看比較理想,大部分戲劇節(jié)目,所有道具、燈光、服飾等都參與營造相應的場景,在表演時,觀眾會被演員的表情和動作所吸引,因此,要將話筒隱蔽,提升整體視覺效果,這一點上夾式話筒比較有優(yōu)勢。頭戴式話筒品種多,多用于主持節(jié)目。由于技術提升了頭戴式話筒的實用性,靠近嘴邊就可以提升音量,本身的特點能夠避免產生過多雜音,降低聲音失真的現(xiàn)象,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在外觀上,不影響視覺效果,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所以在歌舞、主持方面比較常用,現(xiàn)在很多培訓機構、導游、展覽講解中也在推廣使用頭戴式話筒。隨著技術革新頭戴式話筒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更加注重隱蔽性,將其放置在額頭發(fā)際位置,不僅可以更好地拾取聲音,也降低了摩擦音的影響,同樣也能增強舞臺效果。
領夾式話筒發(fā)射機佩戴在腰部,通過電纜連接話筒和發(fā)射器,裝置內部具有減震裝置,可以過濾摩擦噪聲。夾式無線話筒頭通常佩戴在衣襟上,標準拾音距離20cm。演員佩戴時應注意低頭下巴不能碰到話筒,使用話筒時應避免話筒頭與衣服產生摩擦,用話筒夾固定,防止摩擦產生噪音,避免過度拉伸。還有一種佩戴方法就是把夾子拿掉,在化妝戴頭面前把話筒頭貼在演員的額頭上,這樣就克服了在表演時因頭部左右改變方向帶來的影響,同時也縮短了拾音距離,提高了聲壓級,缺點是佩戴話筒時間長,出現(xiàn)問題不容易換話筒。領夾式無線話筒促進了戲曲的發(fā)展,提升了戲曲舞臺劇的視聽效果,吸引了更多觀眾,促進戲曲走向新的發(fā)展時期。利用無線話筒,演員雙手得到了解放,得以充分運用肢體語言,展現(xiàn)舞臺劇。
頭戴式話筒的拾音頭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全指向性話筒:放置在嘴左右,距離保持一個手指的寬度即可,與嘴角保持垂直,可以避免氣爆雜音。拾音位置放在嘴邊,可以防止噴話筒,把話筒放置在耳部下顎或者臉頰方向。在佩戴時為了避免汗水影響音質,應與臉部皮膚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話筒損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二種,單向性話筒:低音效果和動態(tài)范圍更加豐富,但是,需要佩戴者選擇恰當?shù)姆绞竭M行佩戴,才能展現(xiàn)良好音質,如果故意靠近嘴巴,就會產生形變,在近距離講話時,氣雜音相對較多,影響音質。通過長期使用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當嘴與拾音頭保持一指距離,并與水平方向成45°夾角時,能夠達到最理性佩戴,減少雜音還能提升靈敏度。
無線話筒需要電池提供電力,保持發(fā)射信號的穩(wěn)定,而無線話筒在沒有電源支持時,就會中斷信號傳輸,如何避免這種現(xiàn)象,是演出過程中應注意的重點內容。在演出前應為無線話筒配置堿性電池,盡量不使用充電電池,因為充電電池如果電量不足發(fā)射機會突然關機。為檢測電池是否充滿電,可以使用萬能表測試。電池本身會受到環(huán)境影響,如濕度、溫度等都會影響電池電量的儲存。在使用U段超高頻話筒時應選擇堿性電池,避免電量無法滿足正常演出需求,造成中途電池更換的麻煩。另外,電池因使用不當造成電解液泄露,發(fā)生發(fā)射機腐蝕的現(xiàn)象,導致工作性能減弱,也會影響演出。在演出結束后,應取出電池,同時也應檢查發(fā)射機是否正常工作,為下次演出做好準備。在戲劇演出過程中,往往需要配備多臺無線話筒,如果使用話筒屬于同一系列,為避免干擾,應使用無線分配器;如果沒有無線分配器,就需要接收機天線不要相互碰觸,將天線調至最佳位置,讓每一臺無線接收機保持良好狀態(tài)。在大型戲曲表演中,應增加信號放大器。對品牌不需要刻意要求,只要輸出直流電源與相應的無線接收機相匹配即可,能夠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演出效果。在正式演出前,應進行舞臺“試走”——把無線話筒發(fā)射機放在舞臺各區(qū)域來回走動,找到場強最弱的地方,將發(fā)射機放在此處,移動天線位置,改善接收信號的強度,直到找到最佳的天線位置。同時天線應遠離數(shù)字器材、通訊器材、電腦、燈光、大屏控制設備等可發(fā)出干擾信號的設備。演員在佩戴無線發(fā)射機的時候要注意發(fā)射機天線“小尾巴”不要使其過分彎曲。
以前在戲曲表演過程中,演員幾乎不佩戴無線話筒,而是共用固定的吊裝話筒或臺口強指向話筒。隨著科技進步,領夾式無線話筒取代了原有話筒裝置,極大地縮短了拾音距離,提高了傳聲增益,極大地提升了戲曲演出效果,讓演員體會到科技帶來的福利。在整場戲曲演出過程中,需要使用多個領夾式無線話筒,就需要先對調音臺分錄輸入特定的編號,并一一對號入座,調制好每臺無線話筒的接收器及發(fā)射器。在演出過程中應定人、定機做好備注。如果多名演員使用同一臺發(fā)射器,就需要將相應的使用者和機器編號、出演的場次、進行匹配后,逐一使用,避免錯用話筒,帶來演員上臺無聲音的事故。
戲曲演出往往需要大量演員,主角戲份較多往往需要配置專門的無線話筒,其他配角和群眾演員大多使用同一臺無線話筒,根據(jù)演出次序交替使用。當一個演員演出場次結束后換服裝可能會碰到開關關閉發(fā)射機電源,下一個演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有開啟電源,就會使話筒處于無聲狀態(tài)。有啞音開關的發(fā)射機要用膠布貼好,為了避免操作失誤,在演出前應對無線話筒進行鎖定,確保演出過程中無線話筒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在比較大的場合演出時,演員的移動范圍比較大,發(fā)射器受距離影響,無法正常傳輸音頻信號。與此同時,在搭建舞臺時,需要大型燈架,也會影響演出話筒的使用。一般情況下,無線話筒標準發(fā)射功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傳輸距離有限,如果機器靈敏度低,就更加影響音頻效果。特別是在有電磁干擾的情況下傳輸距離會小于50m,對大型演出來說是一種考驗。為增強效果,還需要配備天線分配器分配信號,以及天線放大器增加信號接收效果,使用的電纜放置到舞臺邊緣,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舞臺燈架放置放大器,既可以增強信號接收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信號被遮擋。話筒可以通過選訊功能,自由切換與之靠近的放大器,降低距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