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躍
近期,全國各地持續(xù)高溫,青少年溺水事件進入易發(fā)、高發(fā)期。2023年5月底,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發(fā)布預防學生溺水工作預警,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預防學生溺水工作,切實保障學生生命安全。
預防學生溺水,既是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也是呵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不論是開展防溺水救生應急演練,還是學校與家長簽訂《防溺水學生家長安全責任書》,抑或是落實重點及危險水域日常巡查……近年來,為切實有效預防學生溺水事故發(fā)生,各地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為學生撐起“保護傘”。然而,年復一年屢有發(fā)生的學生溺亡悲劇,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警鐘,也時刻考驗著防溺水的“嚴密系數”,提醒著我們提高“安全級別”,以更有力舉措筑牢學生防溺水安全防線。
家長是孩子防護的第一責任人。作為孩子的第一安全責任人,家長既要有風險防范意識和警惕性,又要有科學專業(yè)的救助知識,盡力把溺水意外發(fā)生率和產生的傷害降至最低。一方面,要通過提升防溺水科學認知,把意外扼制在未發(fā)生之時。從參加學校舉行的防溺水宣傳教育,到認真學習學校和相關部門推送的防溺水知識,主動參與防溺水教育活動……家長要通過各種渠道切實提高對防溺水的認識,切實當好預防學生溺水的第一責任人。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管和防溺水教育。家長要引導孩子居家期間主動學習防護知識,對孩子居家期間的行蹤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全程掌握,嚴禁孩子到河流、溝渠、池塘等涉水區(qū)域玩耍,嚴防孩子結伴或私自下水游泳。
每當夏日來臨,很多學校都未雨綢繆,及早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活動。從建立每日提醒制度,堅持每日將防溺水教育工作提醒發(fā)至每名學生及其家長手中,到聚焦上下學、周末、節(jié)假日等關鍵節(jié)點,精準化、常態(tài)化、立體化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再到定期開展家訪活動,提高重點人群家訪頻次,檢查防溺水告知書、承諾書、倡議書傳達落實情況,切實督促家長落實監(jiān)護責任。多措并舉、因勢利導,將防溺水的重要性植根在學生、家長心中。
必須進一步筑牢預防學生溺水的思想“圍欄”。一方面,學校要抓住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少一些空洞說教,多一些情境體驗,既強化家長與孩子的情感溝通、安全引導,也要通過多媒體手段、主題情景劇讓青少年在溺水事件中吸取教訓,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在“潤物細無聲”中長記性。另一方面,要營造濃厚氛圍,各地教育、公安、民政、水利、農業(yè)農村等行政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盯緊重點區(qū)域、重點場所、重點人群,既要在學校大力宣傳,也要走進集鎮(zhèn)、村(社區(qū))廣泛宣傳;既要利用電子顯示屏、村民微信群、發(fā)放宣傳單等方式開展宣傳,也要走村入戶進行一對一宣傳;既要組織轄區(qū)青少年尤其留守兒童觀看防溺水宣傳教育片、開展防溺水知識講座等,也要通過重點水域設置警示標識、車載廣播走村串戶等途徑大力宣傳,真正做到防溺水宣傳教育全覆蓋、無死角,讓防溺水教育在學生和家長中入耳、入腦、入心。
也應看到,孩子從小對水有親近感,這是人的天性,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不能因為防溺水,就簡單粗暴地將孩子的天性扼殺。游泳,既是一個體育項目,又是一項生存技能,危急時刻也能發(fā)揮關鍵作用。2022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fā)《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強化疏堵結合,面向中小學生廣泛開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訓,在有條件的區(qū)域建設適宜的游泳、戲水場所及相應設施,在周末、節(jié)假日為農村學生提供綜合素質培養(yǎng)、愛心陪伴、心理撫慰等服務,滿足學習、休閑、娛樂的需要。為把這一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學??赏ㄟ^借用、租用的方式解決場地問題,通過培訓教師、外聘教練等方式解決師資問題,在氣溫合適時開展游泳教學、普及游泳技能,提高駕馭水的能力;家長可帶孩子到合規(guī)、合格、安全的游玩場地,強化水上求生自救和應變處置能力,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掌握正確避險方法。此外,社會要為孩子們多提供安全、干凈、急救措施齊全的公共游泳場館,有條件的村(社區(qū))應建設適宜的游泳、戲水場所及相應設施,加強安全人員配備,讓孩子們有一個安全戲水、放心游泳的環(huán)境,避免私自去野外水域游玩,降低溺水事故發(fā)生率。
確保防溺水教育落實到每名學生,需要多部門協(xié)力行動、全面發(fā)力,壓實責任、落實舉措,形成聯防聯控、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皩幏朗慰?,不放一次松?!鄙鐓^(qū)、鎮(zhèn)村黨員干部、廣大志愿者,要形成防溺水工作的合力,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齊下”,高度關注留守兒童、精神障礙患者、外出務工子女、困難兒童等重點群體,做好包保工作,做足早中晚水域巡查、劃定水域警戒線、安裝涉水監(jiān)控等基礎性防范措施,對江河、湖泊、水庫、魚塘、水溝等重點水域特別是溺亡事故頻發(fā)水域,進行常態(tài)化巡查,開展拉網式整治,盯牢溺水鏈條各個環(huán)節(jié),以細之又細、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的行動,齊心協(xié)力布下防溺水的“天羅地網”,讓防溺水成效實打實、可持續(xù)、得人心。同時,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建立一支巡查隊伍,開展地毯式、清單式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嚴格把好防溺水安全關口。
避免學生溺亡悲劇發(fā)生,既需要“堵”的猛藥,也要用“疏”的巧勁。各地要統(tǒng)籌用好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積極利用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農家書屋、體育設施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暑期關愛實踐活動。用豐富活動取代青少年野外玩水,從而有效防止學生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鄉(xiāng)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