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微藻對鹵蟲生長性能和營養(yǎng)價值的比較分析

      2023-09-19 02:45:16姜曉東李紅艷王穎吳松波紀蕾劉天紅孫元芹李曉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3年18期
      關鍵詞:鹵蟲心形小球藻

      姜曉東,李紅艷,王穎*,吳松波,紀蕾,劉天紅,孫元芹,李曉

      (1.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104;2. 青島市水產(chǎn)品質(zhì)評價工程研究中心,山東 青島 266104;3.無棣縣海洋漁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鹵蟲(Artemia),也稱豐年蟲、豐年蝦、鹽水豐年蟲等,是一種較為低等的甲殼類動物,主要以水中的浮游藻類和細小碎屑為食。本世紀30 年代,美國科學家首先發(fā)現(xiàn)鹵蟲的無節(jié)幼體可以作為魚苗、蝦苗的餌料,為水產(chǎn)育苗業(yè)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1]。除了可以直接做水產(chǎn)養(yǎng)殖對象的餌料,鹵蟲也可作為食品原料。在美國、新西蘭等國出售一種“鹵蟲薄餅”的加工品,味道類似干蝦,廣受消費者歡迎;在泰國將鹵蟲制成蝦醬,在非洲、美洲將鹵蟲曬干食用[2],國內(nèi)也有利用鹵蟲卵開發(fā)氨基酸飲料的研究[3]。然而自然生長的鹵蟲由于未加營養(yǎng)改良和科學投喂,存在氨基酸不平衡和不飽和脂肪酸缺乏的營養(yǎng)缺陷問題以及施用有機肥(如雞糞)導致的弧菌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限制了鹵蟲作為食品原料的進一步開發(fā)和應用。

      微藻在海洋中分布廣泛,是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生產(chǎn)者,而且富含蛋白質(zhì)、脂類、藻多糖、β-胡蘿卜素和多種無機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4],采用微藻營養(yǎng)強化可有效補充鹵蟲無節(jié)幼體中的蛋白質(zhì)和長鏈不飽和脂肪酸[5]。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多集中于針對鹵蟲無節(jié)幼體的營養(yǎng)強化和針對鹵蟲無節(jié)幼體作為魚苗餌料的營養(yǎng)分析,而對人工養(yǎng)殖的鹵蟲成蟲作為食品原料,營養(yǎng)強化并分析其營養(yǎng)價值的相關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選取6 種微藻對鹵蟲進行投喂,并對成蟲體長、生物量、營養(yǎng)成分含量等進行分析,以期為利用鹵蟲開發(fā)休閑食品或保健食品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無棣鹵蟲卵:山東省友發(fā)水產(chǎn)有限公司。

      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co statum)、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亞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威氏海鏈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小球藻(Chlorella pyenoidosa):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保存種質(zhì),培養(yǎng)液采用F/2 培養(yǎng)液配方,在自然光照下,50 L 塑料桶內(nèi)進行充氣培養(yǎng)。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YSI556MPS 多參數(shù)水質(zhì)檢測儀:美國YSI 公司;LA8080 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日立高新技術公司;1100液相色譜儀、GC6890 氣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有限公司;Kjeltec 8400 全自動蛋白測定儀、Soxtec 8000 全自動脂肪測定儀:丹麥FOSS 公司;XSP-10C 顯微鏡:上海光學儀器一廠。

      1.3 方法

      1.3.1 鹵蟲孵化

      準確稱取50 g 鹵蟲卵,在pH 值為7.5±0.5、溫度18~22 ℃的潔凈海水中連續(xù)光照充氣孵化30 h,得無節(jié)幼體,分離并選出健康的無節(jié)幼體用于營養(yǎng)強化試驗。

      1.3.2 不同微藻營養(yǎng)強化試驗

      將鹵蟲無節(jié)幼體接種于養(yǎng)殖裝置[6]內(nèi)培育,接種密度為2 000~3 000 ind/L,分別投喂不同微藻進行營養(yǎng)強化試驗。設中肋骨條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亞心形扁藻、威氏海鏈藻和小球藻6 個試驗組,以酵母為對照,每組試驗設3 個平行。每日上午9:00、下午15:00 投喂餌料,不同餌料投喂量如表1 所示。試驗周期14 d,期間養(yǎng)殖水體溫度為(27±1)℃,鹽度為30±1,pH 值為7.5±0.5,溶解氧≥6.5 mg/L,每天監(jiān)測養(yǎng)殖條件,及時進行調(diào)節(jié)。

      表1 不同餌料投喂量Table 1 Different feed quantity 個/mL

      1.3.3 體長測定

      從各試驗組隨機取10 只鹵蟲,鏡檢測量鹵蟲體長,每2 d 測定1 次,體長為頭部前端至尾叉底端的距離,計算平均值。

      1.3.4 日平均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測定

      日平均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a 為日平均生長速度,mm/d;b 為特定生長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Lt為t d 后各組的鹵蟲的平均體長,mm;L0為第1 次測量時各組鹵蟲的平均體長,mm;t 為所經(jīng)歷的時間,d。

      1.3.5 生物量測定

      第14 天,用篩絹收集全部鹵蟲,用蒸餾水除去鹵蟲體表鹽分,濾紙吸干水分,稱量其質(zhì)量,獲得鹵蟲生物量[7]。

      1.3.6 營養(yǎng)成分測定

      水分含量測定依據(jù)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粗蛋白測定依據(jù)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粗脂肪測定依據(jù)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灰分測定依據(jù)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氨基酸成分測定依據(jù)GB 5009.12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脂肪酸成分測定依據(jù)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

      1.3.7 營養(yǎng)價值評價

      1.3.7.1 氨基酸品質(zhì)評價

      將所測得必需氨基酸換算成1 g 蛋白質(zhì)中含氨基酸含量[8],與2007 年糧農(nóng)組織/世界衛(wèi)生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xiàn)AO/WHO)建議的氨基酸計分模式和以雞蛋蛋白質(zhì)作為理想蛋白質(zhì)進行比較[8],按下式計算鹵蟲的氨基酸分(A)和化學分(C)。

      式中:M1為待評蛋白質(zhì)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mg/g N;M0為FAO/WHO 模式中蛋白質(zhì)相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mg/g N;M2為雞蛋蛋白質(zhì)中相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mg/g N。

      1.3.7.2 脂肪酸品質(zhì)評價

      血栓形成指數(shù)(index of thrombogenicity,IT)是評估脂肪酸對人類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影響的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 為血栓形成指數(shù);S 為飽和脂肪酸的含量,%;M 為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P3為OMEGA-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P6為OMEGA-6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每組試驗重復3 次,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使用SPSS 16.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微藻對鹵蟲體長的影響

      鹵蟲是一種非選擇性濾食動物,成體所能攝取的最大餌料顆粒粒徑為40~50 μm,本試驗選取的微藻粒徑均符合要求。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體長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微藻營養(yǎng)強化下鹵蟲體長隨時間變化情況Table 2 Changes of Artemia length with time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cm

      由表2 可知,不同微藻對鹵蟲體長的影響效果不同。試驗14 d 后,鹵蟲的體長為1.15 ~3.10 cm。其中小球藻組體長最長,為3.10 cm,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其次為亞心形扁藻組和威氏海鏈藻組,分別為2.20 cm 和1.90 cm,均高于對照組。中肋骨條藻組和三角褐指藻組體長最短,分別為1.20 cm 和1.15 cm,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的影響見表3。

      表3 不同微藻營強化下鹵蟲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Table 3 Growth rate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由表3 可知,不同微藻對鹵蟲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影響效果不同。試驗14 d 后,小球藻組生長最快,日平均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分別為1.67 mm/d 和10.95%。其次為亞心形扁藻組、威氏海鏈藻組和球等鞭金藻組,日平均生長速率分別為1.03、0.81、0.57 mm/d,特定生長率分別為8.13%、6.85%和6.23%,均高于對照組。中肋骨條藻組生長最慢,日平均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分別為0.38 mm/d 和4.30%,低于對照組。

      2.2 不同微藻對鹵蟲生物量的影響

      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生物量的影響見表4。

      表4 不同微藻營養(yǎng)強化下鹵蟲生物量Table 4 Biomass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由表4 可知,不同微藻對鹵蟲生物量的影響效果不同,生物量為0.19~0.98 g。其中小球藻組和威氏海鏈藻組生物量較高,分別為0.98 g 和0.93 g,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其次為亞心形扁藻、球等鞭金藻和中肋骨條藻,分別為0.84、0.49 g 和0.35 g,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三角褐指藻組生物量最低,僅為0.19 g,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微藻對鹵蟲體長和生物量影響差異顯著,其中小球藻對于鹵蟲生長的促進作用最好,可能與不同微藻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酸含量差異較大有關。鹵蟲生長與攝入的蛋白質(zhì)含量呈正相關,還與蛋白質(zhì)跟碳水化合物的比值、維生素等有關[9],而鹵蟲生殖中卵黃的積累需要提供大量脂肪酸[10]。小球藻蛋白質(zhì)含量在50%左右,超過牛肉、大豆等高蛋白食物,不飽和脂肪酸達50%以上,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分別為28.07%和16.49%[11],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鹵蟲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了營養(yǎng)來源。此外,鹵蟲的生長環(huán)境也適宜小球藻的生長,小球藻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 ℃,最適鹽度為20~30[12],而本試驗的水溫為27.5 ℃,鹽度為30,符合小球藻的最適生長溫度和鹽度。

      2.3 不同微藻對鹵蟲基本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

      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基本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見表5。

      表5 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基本營養(yǎng)成分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basic nutrients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

      由表5 可知,不同微藻對鹵蟲基本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效果不同,鹵蟲粗蛋白含量為41.82%~56.45%,粗脂肪含量為7.04%~10.26%,灰分含量為22.29%~33.50%。其中小球藻組粗蛋白含量最高,為56.45%,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其次為球等鞭金藻組和中肋骨條藻組,分別為52.51%和48.33%,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最低,僅為39.63%。小球藻組和中肋骨條藻組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別為10.26%和9.84%,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三角褐指藻組脂肪最低,為7.04%,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對照組灰分含量最高,為33.50%,顯著高于其它組(P<0.05),中肋骨條藻組灰分含量最低,為22.29%。綜合基本營養(yǎng)成分來看,營養(yǎng)強化效果最佳的微藻為小球藻。

      鹵蟲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目前多作為魚苗蝦苗的生物餌料使用。曾廣元等[13]測得黃旗海產(chǎn)鹵蟲成蟲粗蛋白含量為54.14%,潘茜等[14]測得古根豐年蟲成蟲粗蛋白含量在75.56%以上,徐秀蘭等[15]測得連云港鹽場鹵蟲粗蛋白含量約為40.86%。脂肪對鹵蟲的生長有關鍵作用,當其他條件合適時,脂肪含量越高對鹵蟲成活率越有利[16]。黃旭雄[17]發(fā)現(xiàn)鹵蟲成蟲粗脂肪含量介于2.40%~12.84%,Léger 等[18]發(fā)現(xiàn)不同產(chǎn)地的養(yǎng)殖鹵蟲脂肪含量在9.4%~19.5%。與本試驗研究結果的不同可能與鹵蟲的品種、發(fā)育階段、生長環(huán)境、攝取的餌料和檢測方法不同等有關。張躍群等[19]比較了小球藻、亞心形扁藻和湛江叉鞭金藻對鹵蟲蛋白質(zhì)的強化作用,結果顯示小球藻效果最好。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小球藻對鹵蟲蛋白質(zhì)強化作用最好,小球藻和中肋骨條藻對鹵蟲粗脂肪強化作用最好,這與張躍群等[19]的研究結果一致。經(jīng)小球藻強化培養(yǎng)后,鹵蟲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含量提高了1.42 倍,粗脂肪含量提高了1.43 倍,表明經(jīng)過小球藻培養(yǎng)的鹵蟲成蟲營養(yǎng)成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4 不同微藻對鹵蟲氨基酸組成與含量的影響

      鹵蟲體內(nèi)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但其氨基酸含量卻與鹵蟲的發(fā)育階段所攝取的餌料有關[20]。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氨基酸含量的影響見表6。

      表6 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氨基酸含量Table 6 Amino acid content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g/100 g 干基

      由表6 可知,不同微藻強化下的鹵蟲氨基酸含量豐富,含有8 種必需氨基酸。其中小球藻組氨基酸總量最高,為44.10 g/100 g 干基。其次為球等鞭金藻組和亞心形扁藻組,分別為34.77 g/100 g 干基和32.91 g/100 g干基,對照組氨基酸總量最低,僅為16.47 g/100 g 干基??梢姡⒃鍫I養(yǎng)強化能顯著提升鹵蟲中氨基酸含量。

      小球藻組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較高,依次為5.88、3.84 g/100g 干基和3.51g/100g 干基,組氨酸和胱氨酸含量較少,蛋氨酸含量最低,僅為0.57 g/100 g干基。谷氨酸不僅是公認的鮮味氨基酸,還參與腦內(nèi)蛋白質(zhì)和糖的代謝以及促進氧化過程[21];天冬氨酸參與鳥氨酸循環(huán),降低血液中氮和二氧化碳的量,有增強肝臟功能、消除疲勞的作用;亮氨酸能夠修復肌肉,控制血糖,并給身體組織提供能量,小球藻組這3 種氨基酸含量豐富,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此外,小球藻組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總量的40.27%,符合FAO/WHO推薦的理想蛋白質(zhì)模式,EAA/TAA 在40%左右,可作為優(yōu)質(zhì)蛋白。小球藻組呈味氨基酸比例高,占總氨基酸含量的34.59%,其中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占22.04%,甜味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占9.25%,因此其味道鮮美,可作為開發(fā)鮮味調(diào)料的原料。

      氨基酸分(amino acid score,AAS)和化學分(chemical score,CS)可以反映蛋白質(zhì)構成和利用率關系。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氨基酸分和化學分見表7、表8。

      表7 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氨基酸分Table 7 Essential amino acids scores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表8 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化學分Table 8 Chemical score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由表7、表8 可知,小球藻組氨基酸得分最高,各必需氨基酸得分均非常接近或高于FAO/WHO 模式值,氨基酸平均分為99.77,其次為亞心形扁藻組和中肋骨條藻組,氨基酸平均分分別為91.75 和81.75。最低為對照組,氨基酸評分僅為47.06。綜上,對照組鹵蟲蛋白質(zhì)中氨基酸含量比例不平衡,屬于不完全蛋白質(zhì)。

      以AAS 為標準,小球藻組鹵蟲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半胱氨酸+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為纈氨酸。以CS 為標準,小球藻組鹵蟲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半胱氨酸+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為異亮氨酸。為了保持飲食平衡,在開發(fā)以小球藻強化鹵蟲為原料的相關食品時,可搭配富含半胱氨酸、蛋氨酸的食物進行相應的補充,如鵝肉、雞肉、大豆、雞蛋等。

      2.5 不同微藻對鹵蟲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脂肪酸的含量和組成是評價動物營養(yǎng)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提高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是人們膳食結構的發(fā)展趨勢[22]。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脂肪酸組成與含量見表9。

      表9 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脂肪酸組成與含量Table 9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ontent of Artemia under different microalgae nutrition %

      由表9 可知,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脂肪酸組成的影響顯著。亞心形扁藻組和威氏海鏈藻組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最高,分別為38.77%和37.58%,其次為小球藻組26.75%,中肋骨條藻組PUFA 含量最低,為14.41%。小球藻組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 含量最高,為41.24%,其次為球等鞭金藻組和中肋骨條藻組,分別為37.30%和34.57%,亞心形扁藻組MUFA 含量最低,為31.32%。威氏海鏈藻組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最高,為17.65%,其次為小球藻組和三角褐指藻組,EPA 含量分別為15.28%和14.12%,對照組EPA 含量最低,為7.42%。

      PUFA 可以增加食物加熱過程中的香味,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多種生理活性[23],MUFA 具有降血糖、調(diào)節(jié)血脂、降膽固醇等作用[24],威氏海鏈藻組和亞心形扁藻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70%以上,營養(yǎng)價值較高。EPA 具有清理血管中垃圾的功能,俗稱“血管清道夫”[25],是人和動物生長發(fā)育的必需脂肪酸[26]。然而鹵蟲幼體不能合成EPA[27],需要從餌料中獲得,其含量高低直接影響鹵蟲的營養(yǎng)價值。研究表明,經(jīng)微藻強化后的鹵蟲EPA 含量提高了1.04~2.38 倍,其中威氏海鏈藻組效果最好,表明經(jīng)威氏海鏈藻強化的鹵蟲可顯著提高EPA 含量。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脂肪酸的血栓形成指數(shù)為0.26~0.56,其中亞心形扁藻組最低,IT 為0.26,大大低于羊肉、牛肉和豬肉(IT 分別為1.58、1.06、1.37)[28],表明鹵蟲脂肪酸不飽和度高,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功能。

      不同微藻對鹵蟲脂肪酸組成的影響顯著,這可能與鹵蟲所處的生長周期、適口性、消化率及食物轉化等相關[29]。魯云霞等[30]通過微綠球藻、三角褐指藻、微藻-酵母混合餌料培養(yǎng)后,發(fā)現(xiàn)鹵蟲體內(nèi)的ω-3 脂肪酸含量提高了2~3 倍,這與本試驗結果相近。在提高鹵蟲EPA 含量方面,陳瑞楠[31]發(fā)現(xiàn)扁藻組>小球藻組>金藻組>混合藻組,趙素芬等[32]發(fā)現(xiàn)角毛藻能明顯改善鹵蟲體內(nèi)EPA 含量,黃旭雄等[33]發(fā)現(xiàn)小球藻可以顯著提高鹵蟲幼體EPA 含量。本研究結果EPA 含量威氏海鏈藻組>小球藻組>三角褐指藻組>亞心形扁藻組>中肋骨條藻>球等鞭金藻>對照組,表明威氏海鏈藻、小球藻均能明顯提高鹵蟲成體內(nèi)EPA 含量。經(jīng)威氏海鏈藻、亞心形扁藻或小球藻強化后,鹵蟲體內(nèi)的不飽和脂肪酸和EPA 含量有顯著提升,表明對鹵蟲脂肪酸組成優(yōu)化有一定的效果。

      3 結論

      投喂不同微藻對鹵蟲長性能的影響顯著,其中小球藻強化效果最優(yōu),第14 天鹵蟲體長為3.10 cm,日平均生長速率和特定生長率分別為1.67 mm/d 和10.95%,投喂不同餌料對鹵蟲生物量的影響顯著,其中小球藻強化效果最優(yōu),第14 天生物量0.98 g,可見小球藻對鹵蟲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營養(yǎng)成分方面,不同微藻強化下鹵蟲的粗蛋白含量為39.63%~56.45%,粗脂肪含量為7.04%~10.26%,其中小球藻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不同微藻強化下的鹵蟲氨基酸含量豐富,含有8 種必需氨基酸,其中小球藻組氨基酸含量最為豐富,為44.10 g/100 g 干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依次為5.88、3.84 g/100 g干基和3.51 g/100 g 干基,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總量的40.27%。不同微藻強化對鹵蟲脂肪酸組成的影響顯著,其中威氏海鏈藻組EPA 含量最高,為17.65%,亞心形扁藻組PUFA 含量最高,為38.77%,小球藻組MUFA含量最高,為41.24%。

      綜上所述,經(jīng)小球藻營養(yǎng)強化的鹵蟲生長性能和營養(yǎng)價值有顯著提升,蛋白質(zhì)和脂肪酸含量豐富,氨基酸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總量的4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在65%以上,營養(yǎng)價值較高,在食品領域有較大開發(fā)潛力。同時,采用小球藻替代傳統(tǒng)雞糞培養(yǎng)鹵蟲,可降低因雞糞引起的水質(zhì)和底質(zhì)惡化、病原微生物增加的風險,提高了鹵蟲的生物安全性,符合潔凈生產(chǎn)的要求。

      猜你喜歡
      鹵蟲心形小球藻
      鹵蟲的研究與應用
      鹵蟲營養(yǎng)強化研究
      Heart心形浪漫
      心形賀卡
      納米TiO2和ZnO對小球藻生物毒性效應研究
      陶瓷學報(2019年5期)2019-01-12 09:17:44
      制作心形賀卡
      鐵皮石斛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鹵蟲毒性
      中成藥(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1
      正負極互換式小球藻光合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
      電源技術(2016年2期)2016-02-27 09:04:55
      心形袋子
      雙溶劑體系提取小球藻油脂的研究
      林州市| 蕲春县| 溧阳市| 安徽省| 惠东县| 龙海市| 丹巴县| 曲阳县| 石家庄市| 九龙坡区| 沁水县| 米泉市| 闽侯县| 石台县| 龙井市| 牟定县| 英吉沙县| 吉水县| 茂名市| 麻城市| 民权县| 同江市| 曲阜市| 兰溪市| 肃宁县| 鹿邑县| 衢州市| 高邮市| 五常市| 闵行区| 河源市| 郎溪县| 开原市| 麻阳| 监利县| 石首市| 瑞金市| 宁海县| 于都县| 阳城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