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瑯 郭淑群
寫作是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的環(huán)節(jié),而審美體驗激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初中生的寫作現(xiàn)狀不容樂觀,由于學業(yè)比較緊張,接觸面比較狹窄,不少初中生在寫作時無話可說,即便勉強寫出來一點,也是干癟空洞的“豆腐干”,也有不少學生無法當堂完成作文,只好回家借鑒甚至抄襲。許多語文教師想盡辦法去改善這一現(xiàn)狀但收效甚微。想要擺脫作文教學的困境,審美體驗激趣教學就尤顯重要。
初中生大多數(shù)處于11-15 歲,接觸面比較狹窄,認知尚且稚嫩。根據(jù)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感知美、發(fā)現(xiàn)美。對于每天從學校到家兩點一線的學生來說,善于感知美非常重要。何謂美?這是一個范圍非常廣泛的概念。譬如,上學途中草葉上晶瑩閃爍的朝露,校門口校長溫暖慈祥的笑容,下課打鬧間同學遞過來的小紙條,夏日講臺上老師被汗水浸濕的白襯衫,冬天下雪時操場上喧鬧的人群,晚自習后母親在凜冽寒風中被路燈拉長的身影,假期跟父母攀登的霧海云山……它們都是美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學生面對升學壓力與日復一日的“波瀾不驚”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知美,以提升學生對美的敏感性。美麗的校園、溫馨的家庭以及豐富多彩的社會,都可以成為學生審美的對象,通過仔細觀察,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知美。
在某種程度上,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會讓學生感到厭倦。然而教師“點石成金”,則能讓學生恍然大悟,比如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清風、斜陽都是常見的事物,填詞者卻可以把這些最普通平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寫成優(yōu)美的歌詞。周杰倫的《等你下課》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歌詞描述的明明是再普通不過的校園景物、事件,卻讓無數(shù)人魂牽夢縈。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借鑒案例,以引導學生感知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文竭詞枯的學生來說,即使教師將一張美的風景圖片、一段美的環(huán)境視頻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他們還是無法理解其中的美。對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啟發(fā)學生理解美。而日常的課內外閱讀教學可以達到此目的。比如,在教師展示《記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時,由于是文言文,不少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此情景,而當教師解釋蘇東坡由于被貶,深夜閑來無聊之時邀請友人在庭院散步,眼前如此美景一下子讓他陶醉其中,樂而忘憂,學生便能夠恍然大悟,理解蘇東坡眼里皎潔的明月、婆娑的樹影,以及悵然而又曠達的心情了。同理,學生帶上一雙理解、審美的眼睛,就會明白柳宗元眼里的石潭美景為什么會凄神寒骨,就會明白李清照眼里的紅藕玉簟為什么會幽怨凄婉,就會明白杜甫眼里的花鳥為什么會觸目驚心。故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啟發(fā)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美,品悟其中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美術館里的畫,文字也需要鑒賞才有價值,而指導學生鑒賞美,則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無論是美好的自然,還是文學、音樂、歷史、地理等,都可以成為指導學生鑒賞美的素材。
教師從多維角度指導學生鑒賞美,讓學生置身于審美的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美的前提。比如在“把《愚公移山》改寫成現(xiàn)代文”這一節(jié)課中,不少學生會選擇將譯文抄一遍,或者將譯文稍微拓展。而在創(chuàng)新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京韻大鼓《愚公移山》,指導學生從配樂、歌詞的鑒賞中體會傳統(tǒng)文化之美,體會愚公的精神,感受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德。又比如在教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可以引入油畫《母親》,指導學生鑒賞其繪畫特點及感情,再由此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學會寫人物的手法。無論是景物、人物還是事件,學生如果只從平面上簡單理解,往往無話可說,也寫不出新意、寫不出深意,而只有走進深處,才能感受其中的美好,才有寫出來的沖動。教師只有有意識地帶著學生用鑒賞的眼光去描繪事物,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于初中生,教師應運用審美激趣教學,更應該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美,讓學生善于構思、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寫作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許一開始學生寫得并不好,但如果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去進行審美創(chuàng)作,通過寫作描繪生活中的美,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創(chuàng)作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教師一味地認為好的作文必然具備某一特點,如語言優(yōu)美、結構清晰等,那么無疑會鉗制學生的思維。正如《紅樓夢》中,香菱學詩時,黛玉多以鼓勵為主,讓香菱愛上創(chuàng)作、學會創(chuàng)作,教師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也應以鼓勵為主。在七年級學生寫《我的人生規(guī)劃》一文時,有的學生寫自己本學期計劃成績達到何種水平或者中考要考上什么高中,也有的學生用豪邁的詞句來論述人生規(guī)劃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暢想未來的成長,甚至有個別的學生會天馬行空地寫發(fā)現(xiàn)三體世界或者異太空……無論學生如何寫,教師都應當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樂于創(chuàng)作。
總而言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一定的審美體驗激趣策略,引導、啟發(fā)學生審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寫作能力。審美體驗激趣作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只要擁有審美激趣意識,長期堅持,定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審美能力強、身心健康、三觀端正的獨立個體,最終水到渠成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