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收入人群避稅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3-09-25 19:35:49張馨予
      經(jīng)濟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共同富裕

      張馨予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GDP飛速上升,但是應當注意,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必須做到分好蛋糕。目前我國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較為隱蔽,未充分落實的相關制度難以對其進行監(jiān)管,違法成本極低。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結構上稅率設置不合理、財產(chǎn)轉讓所得和資本利得稅規(guī)定不完善等問題,使得個人所得稅法無法完全發(fā)揮其調節(jié)作用,不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對此,可以在稅率設置、稅收范圍等方面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完善,試以解決此現(xiàn)實問題。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高收入人群 共同富裕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109-03

      2022年3月5日,李克強同志作“十四五”政府工作報告,并在報告中有關財政稅收方面提出了減稅退稅的政策,結合2018年10月1日開始逐步實行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可以看出我國正逐步建立更加公平的分配與再分配制度。其中建立旨在調節(jié)居民收入分配、避免貧富差距過大的個人所得稅征稅制度,是完善我國再分配制度的關鍵。

      一、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稅的征管現(xiàn)狀

      (一)高收入人群收入隱蔽

      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往往更為隱蔽,很多灰色收入難以在源頭進行扣繳稅款。第一,最常見的是個人收入轉增為企業(yè)資本,隱瞞財產(chǎn)性收入。目前在國內外均有出現(xiàn)企業(yè)的高層管理人員收入為“1美金”“1元錢”的現(xiàn)象,他們將個人的收入轉增為公司的注冊資本,按照20%的稅率收取。這些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通過資本運作、金融理財、投資注資的方式,將個人勞務收入轉換成資本營收,以此將高稅率轉換成低稅率,以此獲得不正當利益,并且,這種財產(chǎn)性收入不像可從源頭直接進行統(tǒng)計扣除的職工工資一樣,其隱蔽性更強,監(jiān)管更具困難。第二,高收入人群往往會進行跨境投資或在海外開辦公司、實施商業(yè)行為等以此獲利,對此我國稅務機關難以覺察并征管。第三,我國目前未能實現(xiàn)稅務部門與銀行、車管所、房屋登記機關、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相關機構的聯(lián)通,稅務機關無法查明高收入人群的準確收入信息和財產(chǎn)情況。

      (二)相關制度未充分落實

      我國適用代扣代繳與自行申報相結合的納稅方法。但是在目前的相關實踐中,我國并沒有相應的政策督促和保障代繳代扣的順利實施。并且我國自行申報制度不夠健全,導致部分高收入人群沒有對其隱形收入進行申報,對我國稅收制度造成影響。

      例如股權轉讓的稅收方面。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了扣繳義務人制度,但是在股權轉讓和股息紅利所得方面,扣繳義務人往往未按規(guī)定扣繳相關稅款,納稅人又缺少納稅意識未進行自行申報。首先,許多大型公司的股東持有市值巨大的股票,股票價值的上漲同時意味著股東可以獲取大量利益,其財產(chǎn)也大大增加,而我國對于僅持有而不轉讓股權的持有者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對于股息產(chǎn)生的紅利收取的個人所得稅也微乎其微。其次,個人所得稅所需繳納的股權轉讓所得按次計征,稅額與轉讓次數(shù)息息相關,而在市場中頻繁購買與拋售股份的往往正是中低收入的小股民,這就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現(xiàn)象。由此看出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在股權轉讓方面征管不到位,沒有起到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功能。

      (三)高收入人群稅務違法成本低

      目前我國對于稅收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很小,大部分情況只要補交應納稅款與罰款就可以避免法律制裁。但是這種后果與高收入人群偷稅漏稅逃稅所獲得的受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且由于其收入與手段的隱蔽性,大量稅收違法行為未能被發(fā)現(xiàn)并處罰。這也是某些高收入人群選擇逃稅的原因。另外,我國缺乏良好納稅環(huán)境,對居民缺少納稅教育與宣傳,納稅人對稅收政策不夠了解,缺乏積極納稅的主觀能動性。

      二、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結構出現(xiàn)的問題

      “當前的個稅法仍然在稅收公平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這種缺失集中體現(xiàn)在針對勞動所得的稅負過高而針對資本所得的稅負過輕,甚至缺失?!盵1]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我國財政收入中90%來源于稅收,而稅收中的70%來源于間接稅與工資稅,而這兩項大部分是由中低收入人群貢獻的。

      在個人所得稅中,“工薪所得”占比一直很大,而作為消極所得的“財產(chǎn)轉讓所得”的占比卻低很多。根據(jù)稅收公平和量能課稅的原則,對于依靠勞動所得的稅負應當?shù)陀谝揽抠Y本所得的稅負。主要依靠勞動獲得收入的工薪階層是社會最主要的群體,而其中中低收入者占比很高,這類人群收入形式單一,納稅能力較弱,很容易在經(jīng)濟上陷入困難。而依靠消極財產(chǎn)所得的人群,往往以高收入人群為主,這類人的收入形式多樣,隱藏收入較多,納稅能力更強,有更強的抵抗風險的能力。因此應呈現(xiàn)財產(chǎn)性收入賦稅重于勞動性收入的格局,但現(xiàn)在我國呈相反狀態(tài)。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目前存在“重勞動收入、輕財產(chǎn)性收入”的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象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稅率設置不合理

      2018年我國進行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完善了個人所得稅制度,通過提升稅率層級和擴大適用低稅率的稅基,減輕稅負并使得稅收政策趨于公平。但是“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fā)展,個人所得稅稅率和層次設計的思路與條件已經(jīng)不適應當前我國現(xiàn)實。”[2]具體來說,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對于“工薪所得”在內的綜合所得的課稅率較高,并且為超額累進稅率,而對于“財產(chǎn)轉讓所得”等消極所得課稅為固定稅率,且稅率遠低于綜合所得稅率。這種課稅方式顯然不利于稅收公平。

      45%的綜合所得最高稅率在勞動收入方面可以對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進行調整,有利于社會收入分配公平,但是過高的最高邊際稅率會帶來反向調節(jié)作用。因為該45%的稅率仍為綜合所得稅率,負擔該稅率的人群往往是依靠勞動或知識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高科技人才或技術人員,而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往往是依靠消極的財產(chǎn)所得,并且該類人群有更高的避稅意愿與避稅手段。這是不利于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公平的。

      (二)財產(chǎn)轉讓所得占比太低

      個稅起征點自改革提高至5000元后,我國納稅人群的數(shù)量減少,但是中低收入者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占比卻沒有下降,{1}這意味這我國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的納稅負擔加大了。并且從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結果來看,“工薪所得”一項的占比是個稅總體中占比最大的,而“財產(chǎn)轉讓所得”的占比僅占一小部分。這說明我國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核心群體并非掌握大量財富的高收入人群,而是以工資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中低收入群體。目前我國各大超一線城市的房價可以與發(fā)達國家的各大城市相比,但這種情況與居民收入的情況是不相匹配的,說明目前我國造成居民收入差異過大的主要原因是財產(chǎn)類的消極所得的差距而非工薪所得的差距。由此看出我國的個稅構成有很大問題,不僅不能實際有效地調節(jié)收入的不均,反而有拉大差距的可能,而這無疑是不利于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

      目前個人所得稅法對“財產(chǎn)轉讓所得”僅征收20%的比例稅率,稅率過低且缺乏一定的累進性。與最高邊際稅率為45%的綜合所得相比不可謂不低,這種稅率差也會讓一部分高收入人群尋求各種途徑,如將片酬轉換為企業(yè)增資款的方式,將勞動所得轉換為財產(chǎn)轉讓所得,以此逃避大部分稅款。

      目前我國居民的貧富差距大部分體現(xiàn)在不動產(chǎn)上,一部分人通過對房產(chǎn)的投資積累了大量財富,但是按照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對產(chǎn)權五年以上再出售的不征收個人所得稅,未滿五年的按照房屋出售價格減去房屋購買價格差值的20%計稅的有關不動產(chǎn)買賣的征收辦法,不能對目前我國的“炒房”等由于不動產(chǎn)買賣帶來大量利益的行為進行有效調整,更有可能會有某些人通過陰陽合同等手段將勞動所得轉換成房地產(chǎn)買賣,以此方式逃稅。

      (三)資本利得稅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

      “當前我國經(jīng)濟不平等的問題較為突出,在收入層面,自2000年以來,我國收入基尼系數(shù)處于持續(xù)波動中?!盵3]基尼系數(shù)越高代表居民收入之間的差距越大。目前我國處于金字塔型的社會結構,也即少部分人掌握了社會的大部分資源,這類人往往并非以勞動獲得收入,而是依靠不動產(chǎn)、投資、股份等消極財產(chǎn)獲得收入。而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并沒有對這種資本利得課以高稅負,反而在某些規(guī)定中對其進行政策優(yōu)惠,這種政策只受益于擁有大量消極財產(chǎn)的高收入人群,而對于以勞動為主要收入的工薪階級并無助力,這也導致了稅收的極大不公平。

      (四)在稅收征管上有不當之處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家庭收入來源越來越多,人們的收入結構也越來越復雜,我國的貧富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工資薪金的高低造成的,而是由于收入渠道的多元化造成的?!盵4]在自身利益的驅使下,部分納稅人不能如實對自身的稅務情況進行申報。在當前的代扣代繳制度下,工薪階層收入來源單一,收入信息相對透明,難有貓膩,因此偷逃稅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但是許多高收入人群收入更加隱蔽,且收入方式和避稅手段更多,更容易偷稅漏稅。

      (五)反避稅規(guī)則規(guī)定不明確

      我國2018年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2]規(guī)定了反避稅條款,其中第一款與第二款為特殊反避稅條款。{2}而第三款為兜底條款。但是高收入人群往往可以雇傭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團隊制定避稅方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其避稅手段和方式也漸漸增加并更具有隱蔽性,僅依靠第八條所列的兩種特殊反避稅條款完全無法規(guī)范現(xiàn)實中的高收入人群的各種避稅行為。例如,“從一般反避稅規(guī)則來看,一直以來,我國在反避稅實踐中高度依賴‘合理商業(yè)目的’。”[5]但是對于合理商業(yè)目的的概念與范圍并沒有明確說明,在司法實踐中難以適用。

      三、高收入人群稅收征管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完善

      為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實現(xiàn)社會公平,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應當從以下幾點對我國個人所得稅法進行完善。

      (一)增加對超高財產(chǎn)性收入調節(jié)的個稅制度

      在股權轉讓方面,可以將該類稅率改為累進稅制,提高高收入人群財產(chǎn)性收入上的稅率?!拔覈壳皩ι鲜泄镜墓上⒓t利所得,持有股票1年以上的免征所得稅,對持有股票滿1個月但不滿1年的,減半征收?!盵6]這一項主要針對持有大量股份的高凈值人群,很多高收入者為了減少稅款,往往不會選擇置辦不動產(chǎn),以免繳納過多的房地產(chǎn)稅,他們更樂于進行國際投資或投入股份。在持有與轉讓股份兩方面對高收入人群進行適用更高稅率的征稅方式,符合稅收公平和量能課稅原則,完善了個人所得稅法的收入調節(jié)功能。

      (二)提高“綜合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的收入下限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法中“綜合所得”的最高邊際稅率為45%,不可否認這在調節(jié)居民勞動收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范圍上符合量能課稅原則,但是從更大范圍上看,綜合所得的稅率與財產(chǎn)性收入所對應的稅率相比仍是較高,且96萬的下限過低,包含范圍過大,并沒有真正篩選出高收入人群,失去了調節(jié)收入的意義。我國居民財富差異實際上并不體現(xiàn)在勞動收入的差異上,而主要體現(xiàn)在財產(chǎn)性收入的差異上,而個人所得稅法的規(guī)定目前無法對此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因此,建議提高適用45%稅率的收入下限。更加精確地篩選出高收入人群,降低高技術人才的稅負,有利于避免人才流失,有助于社會發(fā)展。

      (三)將經(jīng)營所得納入“綜合所得”范圍,縮小核定征收范圍

      “以勞動所得為主的綜合所得最高邊際稅率45%,不僅高于經(jīng)營所得最高35%的稅率,更遠高于資本所得和其他所得20%的比例稅率?!盵7]同時,部分地區(qū)的稅務機關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個人經(jīng)營所得稅,核定范圍大、核定征收率低,導致經(jīng)營所得實際稅負很低。這不僅不利于稅收公平。也誘使部分超高收入群體將勞務報酬轉換為經(jīng)營所得,導致稅收流失??梢栽凇熬C合所得”中加入經(jīng)營所得并將其最高邊際稅率提至45%,大部分中小型的個體工商戶,其年收入遠達不到經(jīng)營所得最高邊際稅率所對應的應納稅額,因此并未變相提高其稅率層級,反而明晰了稅率等級,使得不同收入的人群適用不同等級的稅率,減少了某些納稅人將高稅率的勞動所得轉化為低稅率的經(jīng)營所得的可能性。

      (四)在征收方面嚴格把控,消除漏洞

      我國目前經(jīng)歷了從以票控稅到以數(shù)控稅,從人工查稅到大數(shù)據(jù)查稅,我們不僅要在法律方面填補漏洞,更要在稽查方面嚴格把控,否則就會對積極繳納稅款的人越查越嚴格,而放任偷稅漏稅、怠于申報的人群。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吸引高端人才時,以先征后返、財政補貼的形式,對企業(yè)高管、高端人才的個人所得稅進行全部或部分返還。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異地引稅,也對演藝明星工作室等個體或合伙制企業(yè)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降低其實際稅負。核定征收是為了保護中小型經(jīng)營者的利益,鼓勵中小微經(jīng)營者發(fā)展,國家給予其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節(jié)約經(jīng)營者成本,提升了稅收效率。但是,某些高收入人群利用政策漏洞,運用核定征收變相減少應納稅款,這些行為不僅導致財政資金的實質性流失,也使得個稅法收入分配調節(jié)的作用效果下降。建議中央出臺專項辦法,禁止地方政府自行出臺變相的個稅優(yōu)惠政策,嚴格制定經(jīng)營所得核定征收的門檻,將查賬征收放在主要位置,核定征收的范圍要予以縮小。

      (五)建立相應的數(shù)字化稅收系統(tǒng)

      “我國央行自2014年起就開始研發(fā)本土化的法定數(shù)字貨幣,并簡稱其為“DCEP”(數(shù)字人民幣)?!盵8]數(shù)字人民幣具有的強監(jiān)管效應可以使得稅務信息透明化,稅務機關可以輕而易舉地全面精確掌握納稅人的基本信息、收入來源、支出情況、消費行為等相關稅務信息。這些信息是基于大量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分析所得,納稅人的應納稅款可以如實記錄并征收,解決了自行申報的失真問題。另外,利用數(shù)字化稅收系統(tǒng)可以大大提升稅收管理效率,降低稅收成本,建立涉稅數(shù)據(jù)共享平臺,有利于打破海內外稅收壁壘,避免某些高收入人群通過資產(chǎn)轉移至海外的行為進行逃稅避稅。

      注釋:

      ①參見2021國家統(tǒng)計年鑒

      ②《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一)個人與其關聯(lián)方之間的業(yè)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lián)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yè)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qū))的企業(yè),無合理經(jīng)營需要,對應當歸屬于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

      (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yè)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

      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guī)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參考文獻:

      [1] 張挺松.我國個稅法公平性問題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22.

      [2] 陳龍,劉杰.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設計理念、實踐及改進空間[J].地方財政研究,2020(10):49-58.

      [3] 蔡倩.減稅降費有助于縮小中國家庭經(jīng)濟不平等嗎——來自2011年個稅改革的證據(jù)[J].南方經(jīng)濟,2022(07):40-53.

      [4] 徐玉潔.我國稅制結構優(yōu)化研究[D].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2021.

      [5] 張翠洋.我國高凈值人群個人所得稅反避稅研究[D].蘭州財經(jīng)大學,2022.

      [6] 王紅云,趙永寧,劉長奎主編.納稅會計,2013年版

      [7] 韓學麗.共同富裕視角下個人所得稅的作用機理及優(yōu)化路徑[J].地方財政研究,2022(01):7-14.

      [8] 胡元聰,曲君宇.數(shù)字人民幣對稅收正義的影響研判及因應對策——以涉稅信息利用為切入點[J].稅務研究,2021(05):54-62.

      猜你喜歡
      個人所得稅共同富裕
      材料作文“共同富?!睂?/a>
      共同富裕
      經(jīng)濟(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fā)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我國個人所得稅問題研究
      網(wǎng)絡紅包之個人所得稅問題探討
      整體變更涉及個人所得稅問題淺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40:27
      淺析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呼和浩特市| 扬州市| 红河县| 九台市| 渑池县| 浑源县| 桐梓县| 泸水县| 迭部县| 北宁市| 宜黄县| 高阳县| 松溪县| 涟源市| 木里| 墨脱县| 乌拉特中旗| 涪陵区| 玉溪市| 高台县| 巫山县| 思茅市| 呼图壁县| 临邑县| 桑植县| 双峰县| 贺兰县| 佛冈县| 桃源县| 平邑县| 苏州市| 谢通门县| 古浪县| 获嘉县| 睢宁县| 封丘县| 榕江县| 上栗县| 隆子县| 竹山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