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建平
王建平
蕭山日報《財經周刊》主編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fā)展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投資理財市場空間巨大。然而,由于市場參與者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足夠的市場風險意識與風險承受能力,金融投資理財、金融消費領域糾紛不斷,成為影響系統(tǒng)性金融安全運行的不利因素。2023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要“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形成區(qū)域性、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因此,加強對投資者的傳播引導,理所當然成為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新聞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蕭山日報作為全國縣市區(qū)域報的領頭雁,深耕財經報道多年,一直重視加強對投資者的引導、宣傳工作,并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有效的做法。
隨著經濟蓬勃發(fā)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增長,相對于大城市的人們來說,地處縣市區(qū)域的居民,投資理財意識不強、風險判斷能力較弱、金融政策法規(guī)了解較少。因此,媒體加強對投資者宣傳與引導,顯得十分迫切。
第一,居民理財需求日益強烈。以蕭山為例,融入大杭州以后,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受成功舉辦G20 峰會、即將舉辦杭州亞運會等因素影響,經濟發(fā)展和居民收入增長明顯。據(jù)中國人民銀行蕭山支行統(tǒng)計,2022年蕭山區(qū)存款規(guī)模超過6000億元,相當于人均30萬元。大量居民進入理財市場,投資額動輒上百萬元甚至千萬元。他們有強烈的理財需求,卻普遍缺乏正確的理財觀,只關心高收益而忽視安全性。
第二,打破剛性兌付帶來理財風險。資管新政過渡期結束后,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全面實行凈值化管理,過去“拆東墻補西墻”的剛性兌付被完全打破,大量理財產品出現(xiàn)凈值波動,而信托、基金的投資風險更大,許多經驗不足的投資理財者蒙受損失。
第三,縣市區(qū)域金融競爭激烈。拿蕭山來說,是長三角的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也是全國聞名的金融強區(qū)。目前,蕭山區(qū)域內擁有銀行業(yè)金融機構37 家,保險機構40多家,證券機構10多家,成為全國縣市區(qū)中銀行機構最為齊全、存貸規(guī)模最大的區(qū)域之一。銀行、保險、證券機構爭相爭奪投資理財客戶,忽悠客戶的行為時常發(fā)生,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投資者。
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必須面對特定的合格投資者銷售。而許多金融機構不顧條件,任意推銷高風險產品,未盡到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投資者的義務??h域媒體通過投資者宣傳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與化解金融糾紛,減少金融風險發(fā)生。為更好地開展合格投資者教育、引導與宣傳工作,增強新聞輿論導向的針對性、專業(yè)性、權威性,蕭山日報財經周刊報道非常注重媒體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培訓。通過出臺相關激勵機制,周刊的采編人員全部通過了中國證監(jiān)會的基金從業(yè)資格證考試,并取得了從業(yè)資格證。同時,編輯部每周組織集體業(yè)務學習,相互交流當周全國和本地發(fā)生的財經重大熱點事件以及國家出臺的最新政策、法律、法規(guī),以便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選題,做好原創(chuàng)新聞、重點新聞的策劃與報道工作。
加強與新聞媒體包括新媒體的合作,引導和配合各類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征文、公益廣告、網絡宣傳等形式引導投資者,使大家充分認識到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只賺不賠的投資產品,要警示投資者理解并始終牢記“買者自負”的原則,理性管理個人財富。蕭山日報財經周刊積極與銀行、保險、信托、證券、財富管理等機構合作,通過產品宣傳推介、具體案例警示、金融投資維權等方面,切實加大對投資者的宣傳力度,努力培育具有正確理財意識、穩(wěn)健理性思維、一定風險識別與承受能力的金融投資群體。
第一,建立投資理財投訴熱線,強化對投資理財領域糾紛案例的曝光力度。投資者宣傳引導不是空洞的說教,要同時聽取投資者的投訴,把受理投資者投訴作為投資者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蕭山日報財經周刊專門公布投訴電話,對涉及金融投資、理財、消費等領域的負面事件,進行追蹤報道。有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向客戶出售飛單,有位客戶投資100 多萬的信托,結果僅收回10%,我們都一一進行了公開曝光,讓大家在案件中吸取教訓與經驗,增強風險意識與辨別風險的能力。
第二,組建媒體投資理財俱樂部。從2013年開始,蕭山日報財經周刊組建了投資理財俱樂部。通過在報紙、網絡上公告,以自愿為前提吸收投資理財愛好者報名。一個多月內,吸引了“百萬級”會員2000余名報名參加。我們按照其可投資金額、預期投資回報率、投資理財經歷等,進行分類登記。每季度一次,媒體舉辦投資理財講座。同時,邀請來自當?shù)劂y行、信托、保險、證券機構的12位金融理財師擔任顧問,對他們不定期進行輔導或提供咨詢,讓投資者掌握更多金融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懂得價值投資與投機發(fā)財?shù)膮^(qū)別。與北京銀行蕭山支行合作,在寧圍街道新華村對200多位拆遷農戶進行了善投資、防詐騙講座,干部群眾反響良好。
第三,開辟新媒體宣傳渠道。報社除了傳統(tǒng)的報紙之外,開設了蕭山日報官微、蕭報投資理財俱樂部官微、蕭山網、蕭山發(fā)布等移動發(fā)布端,實現(xiàn)從“單兵 突進”向“集團作戰(zhàn)”的跨越。利用各種新媒體,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每周三次以上依法合規(guī)地介紹蕭山20多家金融機構與財富機構的產品信息,供投資理財者選擇。同時,警示“投資有風險,理財須謹慎”,許多投資者拿著周刊發(fā)布的產品信息,到銀行購買理財。2018 年,蕭山有三位客戶去蘭州某國有銀行存款,違規(guī)辦異地貼息存款業(yè)務,結果導致本金不能按時收回。事發(fā)后,蕭山日報記者千里追蹤,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做了詳細調查,并請律師進行點評。新浪、騰訊、搜狐、新華網、財通社等均轉發(fā),點擊量超過一億多人次,央視東方時空也予以公開報道。這對投資理財者來說,真正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當前新聞媒體開展投資者宣傳引導工作,呈現(xiàn)出新的趨勢。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是媒體與專業(yè)機構合作。許多投資理財專欄都是由金融理財師、注冊分析師等主持與主講,內容具有專業(yè)性、合規(guī)性、針對性。其二是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協(xié)同作戰(zhàn)。各個媒體的投資理財宣傳,都是通過傳統(tǒng)的報紙、電視、廣播之外,加入了移動媒體這個強大的新成員,使傳播方式現(xiàn)代化、受眾層次多樣化、內容發(fā)布普及化。其三是線上與線下結合。通過俱樂部會員等形式,針對性吸收受眾參與公益講座、產品推介會等,把公益活動與金融機構的合法合規(guī)理財產品的商業(yè)推廣相結合,使銀行賣了產品,聽眾長了知識,客戶獲得了安全可靠的收益,各方皆大歡喜。
筆者認為,受后疫情的影響,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各地投資理財領域的違約現(xiàn)象會有所增加。新聞媒體加強對投資者正確的宣傳、引導,既能防止老年人把養(yǎng)老錢“打水漂”,也能引導中青年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價值觀,減少社會震蕩與風險。同時,由于各類電信詐騙、金融詐騙事件居高不下,在做好投資者正面引導之外,加強對反詐防騙的宣傳,也是當前新聞媒體需要關注和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