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美大學師范學院 洪奕桐
海洋是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空間,建設海洋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海洋教育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國情所需。
福建是海洋大省,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1],在海洋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尹力同志指出,“海洋是福建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要地,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fā)展”[2],這對海洋教育也提出了要求。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第一??圩印保诤Q蠼逃芯哂幸龑?、啟發(fā)性意義。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集美區(qū)16所幼兒園的全體教師及家長,共747人,包括教師154人,家長593人。共發(fā)放調查問卷747份,收回問卷747份,其中有效問卷736份,有效率達98%。采用SPSS PRO 平臺對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圍繞研究主題和對象編制了《幼兒園教育中的海洋文化融入現(xiàn)狀調查》(以下簡稱“教師版”)和《學前家庭教育中的海洋文化融入現(xiàn)狀調查》(以下簡稱“家長版”)兩份問卷,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0.82和0.88,表明本次問卷調查可信度較高。通過分層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對集美區(qū)6個鎮(zhèn)街6所公辦幼兒園和10所民辦幼兒園全體教師,以及班級的每一位家長進行調查,樣本具有代表性。
當前福建省幼兒園階段海洋教育現(xiàn)狀為以下五個方面。
福建省學前階段的海洋教育內容范圍跨越歷史與當代,囊括生活常識、自然科學、人文社會、文化藝術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福建省學前教育階段海洋教育的途徑比較多樣化。在學前家庭海洋教育中,教育形式多樣,其中言語講授是最重要的形式。福建省幼兒園的海洋教育途徑也比較多樣化,幾種主要的教學手段兼而有之,且使用頻次均衡。
幼兒園在開展海洋教育時,最關注的是“貼近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明福建省學前階段的海洋教育以幼兒為中心且大部分幼兒園比較民主,兼顧幼兒的需求和家長的意愿。
1.缺乏有力的政策推動
較之國內其他發(fā)達的沿海省份,福建省學前階段的海洋教育明顯力度不足。2013年,浙江省教育廳發(fā)布《積極推進浙江省海洋教育發(fā)展行動方案》;2019年,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而福建省至今未發(fā)布海洋教育相關政策文件。
福建省教育行政部門尚未針對海洋教育制定政策規(guī)定,缺乏強制性保障。圖1所示為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的動因。
2.缺乏明確的教育目標
超過一半的幼兒園存在“目標內容較寬泛”的問題,說明大部分幼兒園的海洋教育缺乏針對性、成效不顯著。通過對福建省幼兒園海洋教育目標設定的情況調查顯示(見圖2)
圖2 幼兒園海洋教育目標設定的情況
福建擁有豐富的海洋教育資源,但大部分調查對象仍認為福建省海洋教育的外部資源不足,說明福建省學前教育階段的海洋教育資源利用不佳,詳見圖3。
圖3 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面臨的困難
圖4 學前家庭對開展海洋教育的顧慮
1.幼兒園海洋教育的開展年限短,經(jīng)驗有限
由圖5可以看出,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的年限多為“1-3年”和“0-1年”,反映出大多數(shù)幼兒園的海洋教育起步較晚, 基礎薄弱。
圖5 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的年限
2.幼兒園海洋教育的開展頻次低,主動性不足
學前家庭海洋教育開展頻次和幼兒園海洋教育開展頻次如圖6圖7所示。從圖1、圖2中可以看出,學前家庭和幼兒園選擇“偶爾開展”海洋教育的比例均為最高,分別是74.05%和61.69%,說明海洋教育在福建省學前教育中所占比重低,缺乏計劃性。
圖6 學前家庭海洋教育開展頻次
圖7 幼兒園海洋教育開展頻次
3.教師在海洋教育方面的知識、能力匱乏
由圖3可知,幼兒園教師海洋教育相關的知識儲備、專業(yè)能力、實踐經(jīng)驗匱乏,無法準確把握幼兒的興趣點。
如圖8所示,在海洋教育的教案編寫上,教師普遍存在困難。
圖8 幼兒園教師編寫海洋教育相關教案時存在困難
當問及幼兒園的海洋教育實踐活動狀況時,將近一半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比較少”;其次是“一般”和“沒有過”,幾乎沒有“很多”的情況,詳見圖9。
圖9 幼兒園開展海洋教育實踐活動的情況
教育主管部門應出臺相應政策文件,將海洋教育納入學前教育體系中;并圍繞“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zhàn)略,盡快研究出臺《福建省學前階段海洋教育行動指南》。同時,應將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教育進行有機銜接,聚焦海洋教育這一主題,循序漸進地推進海洋教育;將政府、海洋局、宣傳部門、學校、家長等多方力量聯(lián)動并重視起來,從國家層面制定和出臺學期階段海洋意識教育的政策及全面規(guī)劃[3]。
幼兒園和家庭是學前兒童所處的最主要的兩大教育環(huán)境。幼兒園應與家庭積極聯(lián)動,創(chuàng)設海洋教育環(huán)境;除此之外,在家園合作中,也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舉辦海洋教育相關的經(jīng)驗分享、親子活動等以促進海洋教育資源共享;還可以通過教師家訪、個別交流等進行質量評估,在緊密的合作中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海洋意識。
高校是輸送海洋教育人才的源頭活水。各高??赏ㄟ^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立項等形式,開展深層次的海洋教育研究及實踐,為培養(yǎng)海洋人才奠定基礎。各涉海高校應設置海洋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學前專業(yè)海洋教育人才,并設置海洋教育師范專業(yè)、教師培訓中心,培養(yǎng)能夠從事海洋教育的幼兒園師資人才,定期做好全省幼兒園海洋教育師資培訓,提高學前海洋教育師資水平。海洋基礎教育的重點應包括海洋科學教育、海洋環(huán)保教育、海洋國防教育、海洋經(jīng)濟教育、海洋文化教育五大領域[4],高校也可與幼兒園建立對點合作機制,組建海洋教育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統(tǒng)一為幼兒園編寫海洋教育讀物,將本地海洋文化和我國海洋歷史相結合教育,有助于兒童放眼世界,回望古今,從全局角度矯正中國“重陸輕?!钡臍v史問題,確定“向海定陸”的海洋思維[5]。
海洋教育的實施重在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基于福建省海洋教育內容豐富、途徑多樣的特點,可倡導成立海洋教育類社會組織和基金會,對表現(xiàn)突出的個人和學校進行獎勵,提高各類主體的積極性;也可以積極發(fā)揮各類民間團體的作用,定期舉辦海洋文化月活動;還可以利用文化館、青少年宮、博物館、科技館等實體場館擔任社會教育載體,并積極運用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 +”平臺等信息技術手段,開發(fā)多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為海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提供巨大的孵化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