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娣,薛慶璽,路多,喬興菊,楊永剛
1.河南省榮康醫(yī)院精神科,河南 洛陽 471003;2.南陽市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河南 南陽 473006;3.河南省榮康醫(yī)院心理科,河南 洛陽 471003;4.河南省榮康醫(yī)院少兒科,河南 洛陽 471003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的慢性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知覺、行為和認知功能障礙,其中認知缺陷損傷程度與疾病轉歸、預后康復等密切相關[1]。精神分裂癥主要發(fā)生在青春期后期或成年期早期,是患者除陽性、陰性癥狀以外的第三個臨床癥狀維度[2]。隨著對精神分裂癥發(fā)病機理學的深入研究,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會隨機體內(nèi)血清相關因子水平變化而呈現(xiàn)差異。目前,精神醫(yī)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是分析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損傷的疾病轉歸[3]。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嘌呤代謝、炎癥介質(zhì)、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等方面異常,其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髓鞘堿性蛋白(myelinba basicpro tein,MBP)水平會發(fā)生明顯變化,進而加重患者病情,但關于血清UA、Hcy、MBP 水平變化影響認知缺陷、病情程度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血清UA、Hcy、MBP水平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認知功能障礙程度的關聯(lián)性,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前瞻性選取2021 年2 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榮康醫(yī)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組。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4](第三版)診斷標準;年齡14~25歲;未服用相關治療藥物;首次病程<1 年;此前治療期間未接受過電休克治療(電痙攣療法)。排除標準:有神經(jīng)官能癥、神經(jīng)衰弱、恐怖癥、疑病癥、強迫癥、焦慮癥等非精神分裂類疾??;懷孕哺乳孕婦;濫用精神藥物導致藥物依賴;戒斷綜合征;對精神類藥物有耐受性;顱腦外傷等導致精神疾?。缓喜⑵渌耦惣膊?、軀體嚴重損害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正在接受抗炎和免疫治療。選取同期104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體檢者均無精神疾病史。觀察組中男性64例,女性40 例;年齡14~22歲,平均(18.04±1.87)歲。對照組中男性70例,女性34 例;年齡15~21 歲,平均(17.89±1.14)歲。兩組受檢者的性別和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參與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者口服利培酮(齊魯制藥,批準文號H20070319)治療,治療初期1 mg/d,連續(xù)口服3 d,后可根據(jù)耐受情況增加至2~4 mg/d,治療2 個月。若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可口服鹽酸苯海索片對癥治療。
1.3 檢測方法 (1)觀察組患者入院時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5](PANSS)、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6](MMSE)評估癥狀程度、認知功能,其中MMSE量表包括地點定向力、注意力、計算力、時間定向力、延遲記憶、語言、視空間、即刻記憶7 個方面內(nèi)容,共30 項,每項回答正確記1 分,量表總分范圍0~30 分,可全面、準確、迅速地反映智力狀態(tài)、認知功能缺損程度,分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0~9 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1~26分)、中度認知功能障礙(10~20分);PANSS量表共30 項,包括陽性、陰性量表各7 項,16 項一般精神病理量,以及3 個補充項目評定攻擊危險性(不計入總分),分值范圍30~210 分,量表評分每項均有明確定義以及評定依據(jù),能準確、清楚、全面地反映病情程度,可分為輕度組(58~74 分)、中度組(75~94 分)和重度組(≥95 分)。(2)采集入院時研究組、體檢時對照組清晨8 mL 空腹靜脈血。離心機(貝克曼Avanti J-15,轉速3 500 r/min,時間5 min)離心分離血清,保存待檢。采用尿酸氧化酶法檢測UA 水平,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Hcy、MBP 水平,檢測血清Hcy 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試劑盒: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檢測血清MBP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試劑盒:武漢優(yōu)爾生商貿(mào))。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受檢者的血清UA、Hcy、MBP 水平;(2)根據(jù)入院時PANSS 評分將患者分為輕度(29例)、中度(35例)、重度(40例),比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UA、Hcy、MBP 水平及PANSS 評分;(3)依據(jù)患者入院時MMSE 評分分為重度認知功能障礙(34 例)、中度認知功能障礙(48 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2例),比較不同認知功能患者血清UA、Hcy、MBP水平及MMSE 評分;(4)分析血清UA、Hcy、MBP 水平與精神分裂癥、PANSS 評分的相關性(精神分裂癥賦值:否=1;是=2);(5)分析血清UA、Hcy、MBP 水平聯(lián)合檢測對精神分裂患者病情程度的鑒別診斷價值。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Spearman 相關分析評估各血清水平與PANSS 評分、MMSE 評分之間的相關性;采用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線(ROC)分析血清UA、Hcy、MBP聯(lián)合檢測對鑒別重度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價值,根據(jù)曲線下面積(AUC)評估預測效能。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UA、Hcy、MBP 水平比較 入院時,研究組患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and MB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受檢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and MBP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104 104 UA(μmol/L)372.46±33.18 255.31±24.08 29.141 0.001 Hcy(μmol/L)22.38±4.19 5.71±1.26 38.854 0.001 MBP(mg/L)0.88±0.21 0.27±0.06 28.483 0.001
2.2 入院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UA、Hcy、MBP 水平及PANSS 評分比較 隨著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血清UA、Hcy、MBP 水平及PANSS 評分呈逐漸升高趨勢,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及PANSS評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MBP levels,and PANSS scor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llness(±s)
表2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及PANSS評分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MBP levels,and PANSS scor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llness(±s)
組別重度中度輕度例數(shù)40 35 29 PANSS評分(分)122.48±5.05 83.46±3.17 66.17±3.06 UA(μmol/L)412.69±34.08 373.08±30.44 316.22±29.51 Hcy(μmol/L)32.18±5.22 20.36±4.31 11.30±4.45 MBP(mg/L)1.12±0.25 0.87±0.21 0.56±0.18 F值P值1 857.065 0.001 78.096 0.001 169.430 0.001 55.014 0.001
2.3 入院時不同認知功能患者的血清UA、Hcy、MBP 水平及MMSE 評分比較 隨著患者認知障礙功能的惡化,血清UA、Hcy、MBP 水平呈逐漸升高趨勢,MMSE評分呈逐漸降低趨勢,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認知功能患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及MMSE評分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MBP levels,and MMSE scor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functions(±s)
表3 不同認知功能患者的血清UA、Hcy、MBP水平及MMSE評分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UA,Hcy,MBP levels,and MMSE scor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functions(±s)
組別重度認知功能障礙中度認知功能障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例數(shù)34 48 22 MMSE評分(分)5.14±1.23 16.39±1.16 23.52±0.98 UA(μmol/L)408.55±26.39 369.43±25.17 323.30±22.46 Hcy(μmol/L)29.84±3.61 21.75±3.77 12.23±4.12 MBP(mg/L)1.21±0.30 0.81±0.19 0.52±0.13 F值P值1 867.934 0.001 78.034 0.001 145.046 0.001 68.274 0.001
2.4 血清UA、Hcy、MBP 水平與精神分裂癥、PANSS 評 分、MMSE 評 分 的 相 關 性 經(jīng)Pearson、Spearman 分析結果顯示,入院時血清UA、Hcy、MBP水平與精神分裂癥、PANSS評分均呈正相關(P<0.05);入院時血清UA、Hcy、MBP 水平與MMSE評分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血清UA、Hcy、MBP水平與精神分裂癥、PANSS評分、MMSE評分的相關性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UA, Hcy, MBP levels and schizophrenia,PANSS score,MMSE score
2.5 UA、Hcy、MBP 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對精神分裂患者病情程度的鑒別診斷價值 以35 例中度精神分裂癥患者為陽性樣本,以29例輕度精神分裂癥患者為陰性樣本,繪制ROC 曲線,結果顯示入院時血清UA、Hcy、MBP聯(lián)合鑒別診斷中度精神分裂癥的AUC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P<0.05);以40 例重度精神分裂癥患者為陽性樣本,以35例中度精神分裂癥患者為陰性樣本,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入院時血清UA、Hcy、MBP聯(lián)合鑒別診斷重度精神分裂癥的AUC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P<0.05),見圖1和表5。
圖1 ROC分析Figure 1 ROC analysis
表5 ROC分析Table 5 ROC analysis
精神分裂癥一般伴有認知功能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認知功能等方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損傷[7-8]。在患者精神癥狀治療恢復后仍長時間處于潛伏狀態(tài),有較高復發(fā)率,影響身體感官、思維邏輯、情感體驗以及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與人體免疫蛋白水平出現(xiàn)異常波動密切相關,因此精神系統(tǒng)炎性反應與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具有相關性[9-10]。因此,尋找靈敏度、特異度均較高的生物學指標對評估病情嚴重程度、觀察預后恢復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血清UA、Hcy、MBP 水平均為臨床常見指標,與病情發(fā)展水平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入院時血清UA、Hcy、MBP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清UA、Hcy、MBP水平可作為臨床診斷指標。UA是嘌呤代謝的產(chǎn)物,其影響UA 水平變化原因為嘌呤代謝紊亂、能量代謝異常、腎臟排泄障礙。分析其原因,UA可通過血腦屏障間接反應腦補尿酸水平,進一步說明UA水平變化與精神分裂癥發(fā)展密切相關。相關研究表明,外周血尿酸升高與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有關[11]。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病情程度、認知功能患者血清UA水平均比對照組高(P<0.05),說明血清UA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Hcy 是一種氨基酸。相關研究表明,神經(jīng)遞質(zhì)合成、分泌受Hcy代謝增高抑制,從而影響人體大腦正常功能,導致精神分裂癥患者神經(jīng)遞質(zhì)平衡紊亂,繼而介導興奮性神經(jīng)毒素作用,加速神經(jīng)細胞凋亡、誘導神經(jīng)功能退化,進一步影響機體認知功能以及造成腦細胞損傷[12]。本研究表明,研究組血清Hcy 水平比對照組高,且與MMSE 評分呈負相關(P<0.05),說明Hcy水平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復,是影響病情恢復的不利因素。分析其原因為,高Hcy會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促進血小板活化、誘導氧化應激反應,繼而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正常工作運轉,導致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損傷[13]。
MBP是主要構成髓鞘的神經(jīng)組織堿性蛋白,可維持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髓鞘結構、功能穩(wěn)定,其水平變化可反映腦白質(zhì)少突膠質(zhì)細胞髓鞘損傷程度。研究顯示,MBP在成人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呈上升趨勢[14-15]。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血清MBP 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與PANSS評分呈正相關(P<0.05),說明MBP水平可反映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可作為臨床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ROC 分析結果顯示,血清UA、Hcy、MBP 聯(lián)合鑒別診斷精神分裂癥大于單獨鑒別診斷,說明血清聯(lián)合水平檢測與精神分裂癥患者預后情況緊密相關,可作為患者預后評估的診斷指標。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認知障礙功能患者血清血清UA、Hcy、MBP 水平隨著患者認知功能惡化,上述指標逐漸升高,并且與PANSS 評分均呈正相關,與MMSE 評分均呈負相關,對臨床診斷、治療療效判定以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