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平,譚志洪,譚秀英,劉沛宇
(貴陽市菜籃子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25)
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大白菜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粗纖維以及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等。常吃大白菜可防止維生素C 缺乏癥。大白菜為半耐寒蔬菜,生長適宜溫度為5~25 ℃,其發(fā)芽期適宜溫度為20~25 ℃,幼苗期白天為22~25 ℃,夜間不低于15 ℃,蓮座期為17~22 ℃,結(jié)球期適宜溫度為12~18 ℃,大白菜光補償點為1 500 lx,光飽和點為40 000 lx。
目前,貴州區(qū)域種植大白菜主要以春夏季露地栽培及越冬露地栽培為主,由于海拔高、緯度低,越冬大白菜栽培易受倒春寒等天氣影響而抽薹,而早春低溫干旱和夏季高溫,大白菜種植產(chǎn)量低,為此,探索覆蓋棚膜種植對提高大白菜種植地溫和環(huán)境溫度,以提早上市、提高大白菜產(chǎn)值具有一定意義。當(dāng)前,不同棚膜對大白菜的影響鮮見相關(guān)報道,為此,試驗選用4 種常用農(nóng)膜及紫色透光膜共5 種農(nóng)膜為覆蓋材料,并以露地栽培為對照,研究不同棚膜覆蓋對棚的光照、溫度以及大白菜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為貴州中海拔地區(qū)秋冬季大白菜栽培提供參考。
大白菜品種:韓雪三號,昆明市華興種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農(nóng)膜:0.12 mm 淺藍色聚乙烯PE 長壽無滴膜(A 棚膜,現(xiàn)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0.08 mm 淺藍色聚乙烯PE 長壽無滴膜(B 棚膜,沐陽泰康塑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1 mm 淺藍色聚乙烯PE長壽無滴膜(C棚膜,沐陽泰康塑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08 mm 淺藍色PO 膜(D 棚膜,沐陽泰康塑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08 mm 紫色透光無滴膜(E 棚膜,現(xiàn)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1 試驗設(shè)計 試驗共設(shè)置6 個處理,以露地栽培為對照,每1 個棚膜為1 個處理,共5個棚,每個棚面積24 m2,共120 m2。
大白菜種植方式:采用對稱種植的方式,壟高40 cm,廂面寬70 cm,溝寬50 cm,覆膜后定植,株行距采用40 cm×40 cm。
1.2.2 考察指標(biāo)的測定
1)光照強度。在大白菜的每個生長期的同一天的8 個時間段(8∶00 至16∶30)使用i500-EZG 強度計每隔1 h 測定光照強度,然后取所有時間段光強的平均值[1]。
2)土壤溫濕度。在大白菜蓮座期,將溫濕度計插入地下,分別測定壟面以下5 cm、10 cm、15 cm、20 cm、25 cm 深處的溫度,測定時間為8:00、11:00、14:00、17:00,即從8:00 開始到17:00 每隔3 h 測定1 次,對比不同時間點各處理的土壤溫濕度與未覆膜種植的土壤溫濕度差異情況。
3)棚內(nèi)空氣溫濕度。在每個棚內(nèi)各懸掛1 個溫濕度計,在大白菜蓮座期測定8:00、11:00、14:00、17:00 4 個時間點棚內(nèi)空氣溫濕度,對比棚外,對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分析。
4)植株生長指標(biāo)。每個處理取5 株能代表整體長勢的植株進行測量。開展度:用直尺量取植株外葉展開最寬處縱橫兩個方向,取平均值;外葉數(shù)(片):未包成球的散葉數(shù);球高:用直尺量取葉球縱向最高處;球徑:用直尺量取葉球橫向最寬處;球形指數(shù):球高除以球徑所得的商;緊實度[2]:短縮莖高與葉球高的比(短縮莖高指葉球內(nèi)中心柱長度);葉片面積:在大白菜蓮座期、采收期通過測量葉片長和寬,計算葉片面積(面積測量方法:拍照導(dǎo)入CAD 進行測量)。單株鮮重及產(chǎn)量:在大白菜采收期從各個處理小區(qū)隨機選取5 株能代表小區(qū)整體長勢的植株,用體重秤測量大白菜的單株重量,并計算產(chǎn)量。
試驗數(shù)據(jù)通過Microsoft Excel 整理,用SPSS 20.0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可知,大白菜全生育期內(nèi)不同棚膜覆蓋棚內(nèi)1.0 m 高處光照強度不同,透光率差異較大,C 棚膜覆蓋下的光照強度最強,達28 467.87 lx,透光率達96.19%,其次是E棚膜,光照強度為28 215.03 lx,透光率為95.34%,光照強度最低的是B 棚膜,為25 989.07 lx,透光率為87.17%,其次是D棚膜,光照強度為26 594.10 lx,透光率為89.86%,顯著低于A棚膜、C棚膜、E棚膜。
表1 不同棚膜覆蓋下的光照強度及透光率
由表2 可知,在大白菜蓮座期,不同棚膜覆蓋下大白菜韓雪三號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差異顯著。其中C 棚膜覆蓋下的葉片各項性狀指標(biāo)均較其他棚膜高,其最大葉片長度、最大葉片寬度和最大葉片面積顯著高于對照。A 棚膜覆蓋下大白菜的最大葉片面積其次,為255.70 cm2;E棚膜覆蓋下大白菜的最大葉片面積第三,為223.28 cm2;D 棚膜覆蓋下大白菜的最大葉片面積最小,顯著低于其他處理。
表2 不同棚膜覆蓋大白菜蓮座期的農(nóng)藝性狀
由表3 可知,在大白菜結(jié)球期,A 棚膜、B棚膜、C 棚膜、E 棚膜覆蓋種植的大白菜開展度與對照差異不顯著,B 棚膜、D 棚膜覆蓋種植的大白菜開展度顯著低于對照,但與其他處理無顯著差異;B 棚膜、D 棚膜、E 棚膜覆蓋種植的大白菜外葉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與其他處理無顯著差異;E棚膜覆蓋種植的大白菜球高顯著高于對照和其他處理;不同棚膜處理的球徑均較對照小,除E棚膜覆蓋種植與對照無顯著差異外,其余棚膜處理均顯著低于對照;不同棚膜處理的球形指數(shù)均顯著小于對照,且各棚膜處理間無顯著差異;不同棚膜處理緊實度均顯著高于對照,C 棚膜與D 棚膜、E棚膜之間差異顯著,與其余棚膜間無顯著差異;單株重和產(chǎn)量,棚膜E處理均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余棚膜處理,與對照間無顯著差異,D棚膜覆蓋種植大白菜的單株重和產(chǎn)量均顯著低于對照,但與A 棚膜、B 棚膜、C 棚膜處理間無顯著差異。
表3 不同棚膜覆蓋大白菜結(jié)球期的農(nóng)藝性狀
2.3.1 棚內(nèi)外溫度差 由表4 可知,5 種棚膜在不同時間具有不同的增溫保溫效果。在8:00,B棚膜、C 棚膜和D棚膜有較好的增溫效果,其中C 棚膜增溫效果最佳,與A 棚膜、E 棚膜處理間差異顯著,B棚膜、C 棚膜和D棚膜平均增溫3.77 ℃、4.26 ℃和2.87 ℃,A棚膜和E棚膜增溫相對較低,平均增溫2.40 ℃、2.67 ℃。在12:00,5 種棚膜增溫效果差異不顯著,平均增溫6.37~8.57 ℃。18:00,5 種棚膜增溫效果差異不顯著,平均增溫1.96~4.19 ℃。
表4 不同棚膜覆蓋不同時間點棚內(nèi)溫度與棚外溫度差 ℃
2.3.2 不同土層溫度變化 由表5 可知,不同棚膜覆蓋下土層溫度均明顯高于未覆蓋棚膜的土壤土層溫度。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地溫逐漸增加,但未覆蓋棚膜的壟下土壤溫度變化幅度相比棚內(nèi)土壤溫度變化幅度大(D棚膜覆蓋的除外)。
表5 不同棚膜覆蓋下5~25 cm土層溫度 ℃
2.3.3 空氣濕度變化 從表6 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A棚膜處理和對照的空氣濕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傍晚再降低的趨勢,對照的變化較為劇烈,而A 棚膜覆蓋下的棚內(nèi)濕度隨溫度的變化較為平緩;B 棚膜、C 棚膜、E 棚膜覆蓋下的濕度均隨著溫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D棚膜覆蓋下的濕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A 棚膜、B 棚膜、C 棚膜覆蓋下的空氣濕度變化較小,D 棚膜、E 棚膜覆蓋下的空氣濕度變化較大,更利于大白菜生長。
表6 不同棚膜覆蓋下不同時間的空氣濕度 %
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及光照是影響作物生長的主要因素,設(shè)施栽培可通過覆蓋棚膜改變作物生長環(huán)境。試驗研究表明,采用棚膜覆蓋栽培可明顯提高地溫,顯著增加大白菜球高、球莖、緊實度,提高大白菜單株重和產(chǎn)量,其中0.08 mm 紫色透光無滴膜覆蓋種植的大白菜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最好,透光膜透光率為95.34%,大白菜球高達36.60 cm,球徑為18.40 cm,單株重為1.67 cm,折合產(chǎn)量最高,為4 347.20 kg/667m2。該試驗結(jié)果可為大白菜設(shè)施生產(chǎn)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但由于是小面積種植,生產(chǎn)效益存在一定偏差,試驗數(shù)據(jù)僅代表小拱棚栽培條件下的數(shù)據(jù),大面積生產(chǎn)及其相關(guān)關(guān)系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