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當代藝術與消費文化的融合

      2023-10-10 07:49:50陳思思
      美與時代·下 2023年8期
      關鍵詞:波普藝術消費文化沃霍爾

      摘? 要:安迪·沃霍爾曾提出“我要成為一臺機器”(I want to be a machine),在波普藝術蓬勃發(fā)展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安迪·沃霍爾基于此宣言進行著他的當代藝術實踐。他放棄了藝術家的主體性,把創(chuàng)作變成機械的、純技術型的類似商品生產的過程。波普藝術家們在抽象表現主義之后開始關注生活世界,選取現代社會中隨處可見的消費符號,并通過機械復制的手段,打造自己的作品。波普藝術作為最具顛覆性的當代藝術運動,是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直接回應,藝術家們將商品從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打破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消費文化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并將其投射在藝術體系中,完成了從商品到藝術的轉變,也給藝術帶來了觀念的沖擊。

      關鍵詞:安迪·沃霍爾;波普藝術;消費文化

      隨著工業(yè)制造的發(fā)展,大規(guī)模生產、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興起,西方社會也開始進入了物質豐盈的社會。資本家從生產環(huán)節(jié)便開始對效率進行把控,他們壓榨勞動力的一切價值,以更快速地完成商品制造。不斷增長的物在這樣的流水線生產下進一步構成了豐富的消費現象,在堆積的物質商品世界,人們越來越被豐盛的堆積之物占據視線,促使消費的廣告也成為新的景觀。在抽象表達大行其道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波普藝術家們轉向了具象的藝術表現形式,開始挪用消費文化中的日常之物,一舉將精英藝術轉向大眾藝術。安迪·沃霍爾對商業(yè)文化的敏感使得他成為波普藝術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借用一切美國文化中的標志性元素,將人們最為熟知的物質從商場轉向畫廊。在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生涯中,他踐行著“生意就是最好的藝術”這一主張,打破了藝術與商業(yè)的界限,他吹捧、諷刺、再現、反思著美國當下消費生活,同時也重新打造了藝術的語言,并為此后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顛覆性的意義。

      一、安迪·沃霍爾的“工廠”(factory)工作室

      20世紀初,西方國家在設計界以彼得貝倫斯、格羅皮烏斯等人為代表的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成員開始爭論類型藝術的合理性,推崇標準化的現代化工業(yè)生產。與此同時,美國則以務實的實踐直接推行了機器化的生產模式,在美國制造體系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19世紀后期,弗里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推行了標準化的工作方法,在模具標準化生產中實現最優(yōu)化生產。在具體的工作生產中,強化勞動分工與生效效率,使得工人的勞動完全服從機器生產節(jié)奏,工人則在勞動過程中失去了對于整體性和自主性的把握,個體在勞動中被隱去,只剩下單調的重復工作?!疤├罩啤背蔀槊绹I(yè)發(fā)展重要的生產制度,也為后面福特制(Fordism)的出現打下了基礎,福特制進一步優(yōu)化了泰勒制生產中的流水線工程,并進一步實現了標準化預批量生產的要素。在工廠中,勞動力被嚴格管理、精確分工,一切勞動只為實現效率。隨著一戰(zhàn)后期對標準化、一致性的排斥,工業(yè)生產開始關注消費者需求,1925年,哈利·厄爾(Harley Earl)進入通用汽車公司,此后開始奉行“有計劃廢止制度”,通過進行細微的改變,如顏色、造型等人為地使產品過時,而并不對產品進行實質性改變,誘使消費者追求時尚的產品。

      在消費社會,一切商品都是量產與流水線生產的結果,而商品的本質也就是復制,安迪·沃霍爾也貫徹了這一觀念的實踐。1963年,安迪·沃霍爾租下了紐約曼哈頓的一間廠房作為工作室,并將其稱為“工廠”(factory)。在“工廠”里,安迪·沃霍爾將大型車間連在一起,并由他本人作為主導者指揮助手們進行他的“絲網印刷”及后期短片制作,他的藝術作品也像從工廠流水線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商品”一樣流入藝術市場。他在具體的藝術工作中摒棄了藝術的創(chuàng)作技巧以及作者的原創(chuàng)性,轉向了一種純粹的流水線生產。安迪·沃霍爾打破了藝術的精英語境,選取大眾日常生活的文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復制。在機械復制的重復過程中,他所選取的素材也成為了新的消費符號。在抽象表現主義大行其道的藝術界,他用所有人都可識別的符號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語言。在他的《瑪麗蓮·夢露》《可口可樂系列》《坎貝爾湯罐頭》等一系列作品中,它們都像是流水生產線上下來的產物,所有的素材都十分相似,有的只是色彩的區(qū)別。正如“有計劃廢止制”一樣,在一切實質相同、單一的產品中加入色彩的表象區(qū)別,相同的主題被不斷重復、印刷,藝術也變得世俗化。安迪·沃霍爾運用絲網印刷技術,將一系列圖像經過復制后進行排列組合,機械地將其堆積在一起,形成簡單、強烈的視覺沖擊。安迪·沃霍爾的“我想成為一臺機器”觀念徹底終結了波洛克“想成為自然”的主導地位,他在一系列單調且重復的過程中折射出消費社會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

      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絲網印刷作品,在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不少知名人物都出沒于工廠。1965年,安迪·沃霍爾的工廠走出了伊迪·塞奇維克(Edie Sedgwick)(如圖1),伊迪出演了安迪·沃霍爾的電影《工廠女孩》,電影沒有任何情節(jié),只有伊迪面對鏡頭的對話,此外在沃霍爾出現的各種場合,不斷增加伊迪的曝光度,無所謂輿論評價,至此,伊迪成名。伊迪的成名在某種程度上是沃霍爾“15分鐘出名”的證明,同時也是“工廠”的另一個商品。伊迪失去了個人化的情感與真實的價值,成為安迪·沃霍爾另一形式所塑造的“重復藝術”。大量場合的出現、各種視覺形式的景觀,在物質世界里,一切直觀、重復、單調的面貌掩蓋了其真實的本質。

      批量復制的流行文化與消費品成為當代日常生活的景觀,所有人都成為個性與品味相似的群體。在大眾文化中,個性與獨特性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符號為代表的集體性趣味,而在這一過程中,是機器工業(yè)化生產的流水線生產體系。安迪·沃霍爾在藝術實踐中也抹掉了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在機械復制中完成一次又一次重復的內容。當代社會中大眾媒體的思想控制以及消費主義帶來的生活方式轉變都成為安迪·沃霍爾敏銳的藝術表達,他運用自己的藝術手法去表現著消費社會的流行準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隱去了“自我”,失去了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主體性,在一切同質化的視覺形象中周而復始地進行著流行文化圖像的制造與復制,他所做的與福特制如出一轍。而最終,安迪·沃霍爾在藝術中也依靠著這一套生產流程實現了自身的商業(yè)價值。

      二、安迪·沃霍爾與大眾文化

      晚期資本主義充斥著商品,而商品在這樣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往往充當著兩種功能,即“物質的”與“文化的”兩個方面。大眾文化中,人們從對商品的使用價值轉向對商品“意義”的關注,人們購買商品是為了購買某種符合自身需求的意識形態(tài),在大眾傳媒的宣傳下,商品成為定義個體的物質形態(tài)。人們在視覺刺激中追求現代性,在重復的圖像中購買欲望。大眾日常生活是商品堆積的呈現,安迪·沃霍爾開始尋找藝術與生活的融合,而在當時的大眾生活中聯(lián)系最緊密的就是消費。美國用無數符號彰顯集體神話,一種共同的符號精神,充斥著西方生活。

      消費控制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一系列重復的符號。安迪·沃霍爾從這些符號出發(fā),再次構成了自己當代藝術表現中的“豐富”,這種豐富是與商品消費社會中同步的眼花繚亂,是一種“重復”的手段。人們追求著共同的表面上的幸福,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對標志的信仰。商品拜物教的“富有”的符號積累,是消費社會的復雜景觀。安迪·沃霍爾所做的就是在這一系列消費過程中,打破這種符號積累。他將原有的符號能指所指關系拆解,在《坎貝爾湯罐頭》的系列作品中,他將湯罐頭這一司空見慣的商品扭轉為藝術的符號語言,在同樣的重復關系中建立起另一套語言體系。這一點在后來的《瑪麗蓮·夢露》(如圖2)作品中更加凸顯出來。夢露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國符號,他打破了夢露與其本人之間的能指與所指關系,重新構建了新的一套認知體系,通過絲網印刷和粗糙的上色使夢露徹底淪為單調的視覺圖像,而這都是通過他的波普藝術實踐完成的。他將這一系列消費社會中的文化符號拆解并投入到藝術的話語體系中,改變了觀眾與圖像之間的關系。他在排列的圖像中形成了視覺壓迫,并在重復的圖像再現中改變了元素或符號原有的意義。通過改變其所處的語境,在原有的象征體系中,有意抹去本質的真實感。在《十六個杰姬》系列(如圖3)中,安迪·沃霍爾選取了杰奎琳·肯尼迪在報紙中出現的不同形象,進行了多次的重復,悲傷、茫然、微笑的杰奎琳形象再一次成為安迪·沃霍爾“重復”的選題。在信息洪流中,真實的情感表達也淪為媒介的機器,杰奎琳本人的真實情感也從報紙中被截取,個體在媒介中被記錄下來,影像與符號成為個體的代表,真實的人則被隱去,成為新的“副本”。肖像中“人”的概念被純粹的形象所取代,最終成為符合“肯尼迪遺孀”這一標簽的呈現。在他的一系列作品的明星形象里,他在復制的過程中將個人的形象轉化為純粹的圖像,也包括在后期的電影制作中轉化的影像,都是失去了感情與個人精神的表達。所有的圖像與影像都只是空虛的純粹影像,塑造出虛假的人格形象,而明星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另一種“商品”,在對明星單純與標簽化的認知中抹殺個體的真實。這也是鮑德里亞所提出的“真實的模仿”,安迪·沃霍爾在報刊、劇照中截取人物形象,在空洞的視覺圖像中進行著“副本的再現”。喪失了個人意識,也喪失了真實的表達,而這正是消費社會所帶來的。大批工業(yè)制造的人工產品摧毀了一切原真性的光韻,本雅明的批判成為當下真實的景觀。安迪·沃霍爾摧毀了所有原真性的表達,在形象復制中使得一切本質的內容衰竭,淪為表面的狂歡。

      20世紀美國夢所宣揚的平權理念讓人們相信通過努力奮斗就能擁有美好的生活,而這也成為波普藝術將生活融于藝術的包容性嘗試。真正進行了大眾化的嘗試,大眾文化宣揚的“平等”“民主”,在戰(zhàn)后又逐步發(fā)展成人們對于幸福的普遍追求。在工業(yè)化與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在豐盈的物質世界,視覺廣告、推銷以及產品自身的景觀都成為一種新的“商業(yè)美學”,從功能、符號視覺的各種層面激發(fā)人們的消費欲望,而且一切的推動就是依靠“愉悅感”的建立。“幸福要成為平等的神話媒介,那它就得是可測之物,必須是物、符號、‘舒適能夠測得出來的福利?!盵1]34人們在追求幸福的同時,形成了新的愉悅,這種愉悅是欲望、購買、商品本身的需求。在這種需求中,人們追求的是一種“平等主義”的價值,正如安迪·沃霍爾所說:“你可以知道總統(tǒng)喝可口可樂,伊麗莎白·泰勒喝可口可樂,你也可以喝可口可樂。你喝的可口可樂和別人喝的一樣,沒有錢能使你買到比街頭流浪漢喝的更好的可口可樂?!盵2]安迪·沃霍爾用各種復制技術為自己的藝術打上了美國文化的烙印,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的消費行為也放棄了對其使用價值的消費,將其作為容納進某一特定群體的符號消費,物品消失了其自身的獨特地位,而在安迪·沃霍爾的藝術活動中,他甚至只提供創(chuàng)意而不直接參與到具體的藝術實踐中,并在作品完成以后將代表自身符號的“安迪·沃霍爾”簽在作品上,再一次完成了對大眾文化與消費社會的戲諷,將自己的藝術行為和自身的名字一起概念化。商品借用意識形態(tài)對消費者進行洗腦,并在社會中形成一種虛假意識。對于大眾而言,通過對符號、意義的購買,掩蓋了商品背后真正的剝削,而大眾同樣在這樣的消費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人們在無窮無盡的圖像視覺中被消費主義收編。安迪·沃霍爾在理念上推崇著平民化的大眾思想,用自己的手法定義了批量化、工業(yè)化生產的消費文化。此后,整個消費社會都成為他的藝術素材與資源。

      三、消費文化對當代藝術的顛覆性影響

      在西方藝術發(fā)展過程中,藝術經歷了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而藝術作品的受眾群體也始終處于變化之中。一直到波普藝術前,藝術已被精英文化所占據,畫廊文化的發(fā)展也使得藝術徹底成為中產階級的趣味,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造成了大眾與藝術的割裂。波普藝術家們完全背離了精英語境,并瘋狂鼓吹日常生活的可見之物,從漢密爾頓到利希滕斯坦,再到安迪·沃霍爾,這批波普藝術家們用自己的商業(yè)嗅覺重新定義了藝術,并改變了藝術曲高和寡的境地。大眾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也可進入到畫廊,成為人們欣賞的文化。

      安迪·沃霍爾早期曾在紐約進行商業(yè)設計,他曾負責過米勒皮鞋的廣告繪畫(如圖4),這也最早為他在商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地位。在時尚界、設計界以及廣告界的成功使得他最早就以商業(yè)藝術家的身份為人所熟知。也正因為對大眾潮流的敏感以及對商業(yè)文化精準的把握,使得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中能夠迅速捕捉到消費文化中的美國文化符號,在一切美國式的主題中挪用現成品,用最直接的復制技術表達著他對于消費社會的理解。他打破了藝術與商業(yè)的對立,引發(fā)了新的關于藝術的思考,早期的商業(yè)藝術工作也使得他形成了新的藝術觀念。作為為商品所服務的商業(yè)藝術家,他深諳消費運轉的邏輯,并將這種生產方式同步挪用到自己的“工廠”運轉中。他在去主體性的實踐中排斥了個人風格,卻在重復的形式中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藝術家符號。在消費社會里,安迪·沃霍爾用自己的藝術實踐記錄了時代的印記。他打破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占據美國藝術界抽象表現主義的主導地位,并且突破性地選取了日常生活文化的素材,重新用具象化的方式加入作品中。在此之前,以波洛克為代表的這批藝術家強調自我感受,而安迪·沃霍爾則在自己的波普藝術行為中將自己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動機都排除在外,用完全機械化的流程與工業(yè)化的生產模式取代了藝術家的自主性。在他的作品中,他將自己的藝術家身份隱去,強調了視覺的沖擊力,在重復的機械印刷中抹殺了在現實世界中原有的表征系統(tǒng)。他建立起藝術與大眾消費社會的聯(lián)系,并在反復的曝光中揭示當代社會的真實面目,再現當代生活。而這則表明了藝術家在當代社會中的新身份:廣義資本主義社會體系中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工人[3]。絲網印刷作為安迪·沃霍爾在波普藝術中最重要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成為他的一種藝術符號。最終,他將這一系列重復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造成“安迪·沃霍爾”的品牌符號,用通俗的表達打破了嚴肅的畫廊藝術。在強調藝術家個人創(chuàng)作的時候,安迪·沃霍爾已經將商業(yè)的邏輯帶到藝術中,在創(chuàng)意中主動迎合,在“去個人化”的同時也與商業(yè)設計中以消費為重心不謀而合。安迪·沃霍爾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時代背景的助力,商業(yè)發(fā)達的城市為波普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生長的沃土,美國經濟繁榮發(fā)展的同時,消費社會的形成以及大眾傳媒文化蓬勃的發(fā)展都為藝術注入了活力。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總是反映著時代發(fā)展,在社會體系中,作為藝術生產者向藝術欣賞者、觀眾提供作品。進入消費社會以后,作品則成為商品,正如安迪·沃霍爾的工廠制作體系一樣,藝術創(chuàng)作成為生產商品的過程,最終人們對于藝術的欣賞也成為消費行為。

      鮑德里亞曾提出消費社會的特點,即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號的基礎上,否定真相[1]12。在消費社會中,重復的符號充當了世界的景觀,人們的視覺完全被消費品所占據。而在這一過程中,商品并不是“使用功能”的集合,而是符號價值的堆積。這些符號價值可以表現為階級象征、財富象征,甚至是趣味象征。在消費社會,充斥著用文化裝點一個純商業(yè)品牌的形象,通過占領文化的制高點碾壓競爭者,人們所消費的并不是商品自身價值,而是在大眾媒介與廣告宣傳中所體現的“文化價值”。人們越來越在意消費中虛假的層面,技術與文化共同發(fā)揮作用,促進了豐盈社會的發(fā)展。而人們也越來越在這種豐盈中消費,在大眾文化蓬勃發(fā)展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安迪·沃霍爾抓住了這種符號的神話,并一舉轉變?yōu)樽陨硭囆g的素材。他借助著大眾文化快速提升自身知名度,并借用人們的熟悉感,將符號重新轉化為個人的藝術語言,實現了利益的重新定義。在安迪·沃霍爾的眾多作品中,他都將司空見慣的內容變成具有壓迫性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來,并借此折射出當下的社會現象。安迪·沃霍爾用他的藝術實踐找到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并不斷重復自己,盡管在后期安迪·沃霍爾進行了許多新媒介的嘗試與表達,但始終踐行著他“重復”的理念。在波普藝術的當代文化中,安迪·沃霍爾建構了一套新的藝術評價體系,人們開始關注思想、觀念。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機制在這批波普藝術家的帶領下模糊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界限,他在信息混亂的時代,尋找到了無序審美狀態(tài)中的絕對自由。

      波普藝術作為西方當代藝術最具顛覆性的風格,誕生于消費社會。商品批量生產、符號和影像成為大眾傳媒宣傳的主要形式。在符號濫用的社會里,人們對商品的購買放棄了實用價值,轉向了對表層意義的追捧,商品也在不斷流動的視覺中占據大眾日常生活。當代藝術以商品文化的姿態(tài)出現在藝術領域,以波普藝術家為代表的藝術家們放棄了藝術嚴肅的路徑,在大眾文化中開始追求具象、艷俗的視覺直觀,將藝術與商業(yè)進行融合。波普藝術告別了藝術的精英化,在傳統(tǒng)與現代中尋找到獨特的路徑,用標準化、重復的流水線生產藝術的方式贊頌機械文明,吹捧大眾消費文化。安迪·沃霍爾作為其中最重要的藝術家,在單一重復的圖像中也將自己塑造成波普藝術最成功的一件“商品”。

      參考文獻:

      [1]波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劉彥瑢.繪畫作品中的物趣[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141.

      [3]莫利.這是藝術嗎?:現代藝術的七個關鍵[M].趙暉,譯.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20:164.

      作者簡介:陳思思,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學(設計人類學)。

      編輯:劉貴增

      猜你喜歡
      波普藝術消費文化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波普藝術
      幼兒100(2024年14期)2024-04-24 08:39:56
      成為安迪·沃霍爾
      現代裝飾(2021年4期)2021-11-02 07:07:38
      淺析波普藝術與大眾文化的相互影響及融合
      大觀(2017年1期)2017-03-16 11:33:44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動下歷史街區(qū)商業(yè)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中國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8:20:47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表現手法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44:12
      城市大眾消費文化的狂歡
      從波普藝術到后現代主義
      藝術研究(2016年3期)2016-10-27 20:42:19
      絲網印刷在平面設計應用中的優(yōu)勢
      論藝術衍生品的特征與價值
      安迪·沃霍爾的“中國”攝影展
      中國攝影(2013年9期)2013-04-29 00:44:03
      乐陵市| 喀喇沁旗| 江门市| 刚察县| 沾化县| 城步| 山西省| 华池县| 桓台县| 贵阳市| 井研县| 邹平县| 泰州市| 德兴市| 镇原县| 南召县| 根河市| 洪洞县| 门源| 志丹县| 麻江县| 昌都县| 香河县| 固安县| 永康市| 张掖市| 若羌县| 遂昌县| 麻栗坡县| 呈贡县| 建湖县| 勐海县| 颍上县| 额敏县| 菏泽市| 龙江县| 中山市| 繁峙县| 永靖县| 扎兰屯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