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星
受邀過幾回,這次終于如約來到她的茶室。
一室茶香。她高沖低斟,杯杯盞盞流水行云,末了,纖纖素手遞來一盅紅茶。
“這可是陳年普洱,怎么樣,給個評價?”
老實說,故鄉(xiāng)即茶鄉(xiāng)的我,自小拿茶當水,飲茶消渴,呷茶消食。一日幾遍茶,家中一口老壺,茶銹如苔。祖宅房前屋后,自家也有幾片茶林。順帶,也曾潦潦草草翻過幾頁茶卷。不能說毫不知茶,可是,一盞普洱紅湯當前,我還是不敢多說。
“香,甜,味厚,好喝!”
這樣光禿禿的評語,她直言我太過敷衍。
其實,并非敷衍,而是膽小。總不能把眼里耳畔看到聽來,那些不曾身歷親受的見解據(jù)為己有,與她侃侃而談吧?那才真是敷衍!茶也如人,幾面之緣,蓋棺定論必須謹慎。
飲食上,一直沒什么大欲大求,但能飽腹,絕不絞盡心思。朋友偶爾推薦幾家店,就足以包攬口舌所需。美食疆域很少開拓,菜單也很少變動。挑來選去,來來回回也就那么幾家店、幾道菜,一樣吃得心滿意足。
在吃事上,自己多半緘口不語,自覺又識趣。不說哪里的最好,也不說哪種東西最好。略略到過幾個地方,粗見幾處飲食,說最是不好意思的,底牌太少,只怕露怯。古話說,為官三世,方知穿衣吃飯??梢韵胍?,吃,也是一門學問,懂“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紙上談兵,沒那個必要。
人在差旅之中,各地風味也會慕名而去??稍诓妥乐希蝗喝颂咸喜唤^大發(fā)各地食評,自己卻不敢貿(mào)然開口。山河遼遠,匆匆客旅,沒吃過幾家當?shù)氐睦系辏瑳]交過幾位當?shù)氐挠讶?,沒聽過幾段當?shù)氐娘L土人情,對當?shù)氐氖澄?,只能是一知半解。要在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魯班門前弄大斧么?還是不夠膽壯。
這種膽怯,也在他處蔓延。
煙火人間,免不了交換這家那戶的長與短。在三五人群中閑話,不了解的人,不清楚的事,自己總也不敢接話多言。一來,擔心背后誤言傷人,二來,又害怕說出的話七拐八拐口耳相傳,到底對人冒犯。于是,如履薄冰地措辭,或者甘做沉默的聽眾。
被人寵愛,總是忐忑不安,問自己何德何能。承人美言,不免誠惶誠恐,只怕愧不敢當。
逸事新聞,撲朔迷離,也不輕易從旁置喙。言語似箭,還是要提防自己無心發(fā)出的箭矢。
寫作,也是一樣膽小,務必確保自己的所有文字皆有出處。道聽途說不寫,無憑無據(jù)不寫,不知不明不寫,避免以訛傳訛。久而久之,膽子越來越小,話也越來越少。
靜中獨坐,檢點自己,膽子總是那么小,沒幾樁英勇無畏拿得出手。
“恭喜你,你是個時時刻刻有恐懼感的人!”
朋友說,恐懼與膽怯都有意義。
膽小,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總有很多地方,我們還沒去過;有很多聲音,我們還沒聽過;有很多東西,我們還沒見過;有很多思想,我們還沒明白;很多體驗,我們無法感同身受;很多經(jīng)驗,我們無法照搬照抄。于是,謙卑地小心翼翼,再遲一點行事,再慢一點決定,再少一點結(jié)論,不去驚醒那頭叫作“盲目”的小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