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淵峰
摘 要:宋瓷在設計中追求一種極端簡潔的風格,這種造物哲學與當下流行的極簡主義美學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文將宋瓷的雅致簡約的造物哲學思想與當代意義上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美學思想兩者的產生背景與具體表現的共性開展比較研究,無論是對于宋瓷的造物哲學,還是當代極簡主義設計思想的研究與運用,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宋瓷;極簡主義;造物哲學;少即多
中圖分類號:B834.3? J50-0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2346(2023)03-0073-05
Research on the Commonalities between Song Porcelains
Creation Philosophy and Modern Minimalism Aesthetics
CHEN Yuanfeng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Song porcelain pursues an extremely simple style in its design,and this philosophy of creation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the minimalist aesthetics that are popular today.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background and commonness of the creation philosophy of Song porcelain,which is elegant and simple, and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Minim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sens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reation philosophy of Song porcelain and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minimalism design thought.
Key words:Song porcelain;minimalism;philosophy of creation;less is more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文化高峰,宋代審美由唐代濃脂艷抹的繁復審美風格轉向淡雅的極簡美學,以陶瓷藝術為代表的工藝美術(以下簡稱宋瓷),在宋代的整體社會風氣和文化追求的影響下,審美上趨于素雅,注重器物的實用性,整體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 傳達出一種簡約、典雅的審美感受。宋瓷在設計中追求一種極端簡潔的造物哲學,這與當下流行的極簡主義美學有許多相似之處。當代學者在對宋瓷的研究與描述中,也常常用到極簡主義這個詞。極簡主義設計美學追求作品整體感,舍去不必要細節(jié)的非關聯性設計原則與宋瓷簡練清新、尋求純天然且樸實無華的審美很相似。但宋瓷的雅致簡約的造物哲學思想與當代意義上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美學思想是否就是一回事,兩者的產生背景與具體表現都有哪些共性?開展兩者的比較研究,無論是對于宋瓷的造物哲學,還是當代極簡主義設計思想的研究與運用,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 宋瓷的造物哲學與現代極簡主義美學產生的基礎與時代背景
在中國傳統(tǒng)造物思想的發(fā)展史上,唐宋兩代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由此而形成熱烈、壯美的審美取向。宋代在政治形勢和思想文化上與唐代大不相同,立國之初便實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治國、宦學一體的政治模式,使得宋代的社會風氣普遍內斂含蓄?!叭∈坎粏柤沂馈钡钠矫窕L氣致使社會矛盾得到緩和,統(tǒng)治階級對道家思想的推崇,理學的盛行、深沉理智的自我思考成為社會主流,藝術審美也隨之內斂簡樸化,進而對造物哲學產生重大影響。而宋瓷的簡約風格,是對這種時代背景的集中表達。
我們所說的當代意義上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美學,起源于一戰(zhàn)后歐洲大陸重建階段,彼時資源匱乏,設計師與藝術家開始審視設計與藝術的本質,在有限的資源下創(chuàng)造出為生活服務的設計之美,催生了極簡主義(Minimalism)美學。1929年,著名現代主義建筑大師路德維?!っ芩埂し驳铝_提出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詮釋出關于極簡主義的核心美學思想。至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遭遇“能源危機”與政治動蕩。藝術家們開始注重有效地利用資源,采用最低限度的加工工藝,努力消除作品對觀者的壓迫力,追求形式上的簡單極致、思想上的優(yōu)雅。之后極簡主義美學思想從以建筑為代表的環(huán)境設計領域蔓延到全設計領域,一直到本世紀初,隨著環(huán)境保護、低碳、生態(tài)文明的觀念日益普及,極簡主義美學思想與造物哲學概念再次受到追捧,成為設計領域的明星概念。以無印良品(muji)為代表的日本簡約設計、宜家為代表的北歐設計乃至史蒂夫喬布斯主導的蘋果系列產品,都是極簡主義美學思想與造物哲學影響下的產物。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宋瓷的造物哲學與現代極簡主義產生的時代有較大差距,但他們在美學的內核上又有一定的共性,即追求深沉理智的自我思考,“少即是多”的藝術思考,追求設計與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這也是我們在追溯我國的設計美學歷史時,一直認為宋代造物美學是非?,F代的設計美學的原因。
2? ? 宋瓷的造物哲學與現代極簡主義美學共性表現
2.1? ? 主張“少即是多”,對設計作品進行高度簡化,注重表達簡單的內在
宋瓷的造物哲學與現代極簡主義美學,在設計作品上都力求將表達的內容更直接高效地傳達給使用者,減少信息輸入對使用者帶來的壓力。
宋代以文人士大夫主導的審美觀注重器物的內在氣質,我們可以看到,宋瓷在器物造型上飽滿渾厚、端莊挺秀、作品比例和諧統(tǒng)一。宋瓷造型善于用簡潔的線條勾勒整個外部輪廓,線條剛柔相濟,講究極度的簡潔,減一分則短,增一分則長。器物設計線條的曲與直和諧地統(tǒng)一在整體之中,器物線形對比主次分明。直線顯得器形挺拔向上,如斗笠碗(圖1)。曲線為主的器形而顯得豐滿、圓潤,如梅瓶(圖2)。 看似簡樸的造型線條,其中卻充滿著絕對的理性,不張揚不跋扈,恰到好處。
宋瓷器物的色彩運用上基本追求簡潔的單色釉,如汝窯為清新淡雅的天青色、定窯追求素雅的白色、越窯龍泉窯一直以蒼翠的青色為美、景德鎮(zhèn)窯的青白瓷則追求如玉般的“饒玉”之美。單色釉的裝飾可以稱之為最抽象、最簡潔的裝飾,僅僅采用一種色彩,完全依靠觀者的想象力在瓷器的釉色中尋求更多的情感與共鳴。
在紋飾的運用上宋瓷也追求依附于造型與釉色,簡潔典雅,不喧賓奪主。裝飾運用主要根據釉料的色彩特點與器物本身造型來靈活地展開。如宋瓷中的名品汝窯弦紋奩(圖3),在造型釉色整體統(tǒng)一下,將弦線應用于器型較平滑的部位,弦紋呈橫向排列,由上而下泛起重復的圓周線,弦線以重復排列的方法呈現,增強了對觀賞者視覺上的沖擊,形式感十足,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印證了極簡美學的特征,這也是宋瓷有別于其他時期陶瓷藝術的一大特點。
現代極簡主義設計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與宋瓷造物哲學相同的傾向,Fischer Volker在《Design-Now industry or art》一書中提到,極簡主義的形式特征是具有美學性的“減化”主義,是對設計對象“量”和“形”的簡約化設計,是對設計對象不斷概括抽象的過程。 極簡主義追求對結構、材料、造型等特征的簡化,如提出“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路德維?!っ芩埂し驳铝_,他在1929 年設計的巴塞羅那椅是現代設計的經典之作(圖4),交叉弧線形設計非常優(yōu)美又具有功能性,沒有過多的裝飾,精簡到任何隨意的改動都不可行。日本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的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系列)也是現代極簡主義的典型代表作品(圖5),線條簡潔,色彩單一,實用,追求服裝本身與人體的內在關系。這種高度概括,簡化主義的造型與設計方法,幾乎成了極簡主義設計最明顯的特征。
2.2? ? 功能至上,設計為功能性與實用性服務
功能至上,在設計時專注于產品的功能性,是宋瓷的造物哲學與現代極簡主義設計美學另一個共有特征。
盡管宋瓷造型較多,但造物方式大多都是從實用性出發(fā),兼顧藝術審美的要求。宋瓷的造物方式不僅反映了宋代“物盡其用”的造物思想與“盡善盡美”的生活美學,更是體現了器物“器以利用”的實用之美,同時也顯現了器用設計方式的生活化、實用化功能之道,就像日本設計大師柳宗悅所說:“最為實用的器物,與美的距離最為接近?!?/p>
這種考慮實用性又兼顧藝術審美性的特征,使得宋瓷許多造型成為后世的范本。在創(chuàng)造出新器皿,如宋瓷中經典的玉壺春瓶,斗笠盞等器物的同時,更增加了對傳統(tǒng)器物更為科學化的、人性化的改造,其中大多為生活器物中碗、壺、盤、枕、爐等,器物的設計好用,耐用,成為宋瓷造物哲學的一個重要原則。
例如宋代著名的建盞對細節(jié)上的設計,不僅體現出它的實用性功能,也體現出了對人心理上愉悅感滿足的設計。建盞(圖6)在設計上型口薄底厚,利于使用者的端拿和茶湯水溫的保持,口部內部采取凸圈的設計,方便了對水量的標注,外部是向里凹的圈,與人的唇形剛好相似,飲用就十分方便。整體造型為口大足小,大大的敞口設計使茶湯泡沫具有一定的懸浮空間,斜直腹能夠使茶末快速上浮, 下腹直到小圈能夠使一些殘渣下沉,從而做到了極其符合當時飲茶習慣的功能設計,提升了使用者在使用時的心理滿足感。此類功能至上,重視使用者心理感受的設計,在宋瓷的造物上比比皆是。
同樣,設計為功能服務也是現代極簡主義的重要原則。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強調以功能取代形式,成為設計的中心和目的”的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n Jobs)曾說過:設計不只是它看起來和感覺起來的樣子,還有它的功效。
在建筑設計方面,安藤忠雄設計的“阿瑪尼劇院”(圖7)“表參道之丘”等都是極簡主義的代表作品,阿瑪尼劇院是對阿瑪尼總部基地遺留的舊巧克力工廠的改造作品,安藤忠雄保持了建筑原貌,在內部套盒狀地置入劇場設施,形成新舊的雙重結構,功能性十足。在產品設計方面,美國的蘋果公司、德國的博朗公司和日本的無印良品等都是極簡主義的奉行者;在平面設計方面,原研哉、田中一光以及弗格斯·奧康奈等引領了一股極簡主義的潮流。這些極簡主義大師和他們的作品,無不體現著功能至上的原則。
2.3? ? 制作工藝上追求實用主義與環(huán)保
宋瓷在制作工藝上并不追求復雜的技法,而是選擇了更能提高產量和節(jié)約燃料的方式燒制瓷器,這與極簡主義設計在制造工藝上追求實用性和環(huán)保的理念非常相似。
宋代的制瓷窯爐普遍使用龍窯,龍窯結構簡單,窯爐依山勢傾斜而建,整體結構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窯頭設有單獨的火膛,其余燃燒室均在窯床的通道內,投柴口設在兩側窯墻上的拱腳處,對稱排列。一般就地取材,以樹枝等木材為主要燃料。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熱,優(yōu)點是造價低、裝燒量大。宋代龍窯較之前時代的窯爐更長,長度可達百米,充分降低了工藝成本。
此外宋瓷在裝燒工藝上已經普遍使用支圈疊燒工藝,這種工藝極大地增加單位面積內的產量,北宋的定窯更是首創(chuàng)覆燒這一瓷器的裝燒方法。覆燒是在一個匣缽內利用多層墊圈以多放器物,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有效節(jié)約燃料和減少變形。制造環(huán)節(jié)集中體現實用主義與環(huán)保主義的精神。
極簡主義同樣在工藝上追求實用性和環(huán)保,如現代極簡主義的代表品牌無印良品就非常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綠色環(huán)保的設計理念,并將此種設計理念貫徹于產品的設計開發(fā)和生產制作中。無印良品在材料使用和成分的選擇上,注重挖掘天然材料自身的特質,在“展現本質”的同時也彰顯了推崇自然的精神。無印良品堅持樸實耐用的設計原則,大量使用純天然的材質,例如,藤條、棉、麻、木質等天然原料,減少人為的不必要加工,從而保留材質自身的特征和韻味。
另一個極簡主義設計美學的代表品牌宜家,更是將這種環(huán)保、低消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設計理念貫穿品牌始終。宜家的設計師們將家居產品設計得更加實用和耐用,同時采用環(huán)保材料和生產工藝,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宜家還提倡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和廢物的再利用,以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它力求在不犧牲產品質量的情況下,以更少的資源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無論何時何地,都竭盡所能發(fā)現和消除不必要的成本。
2.4? ? 設計回歸生活,器物與生活方式相輔相成
宋瓷的簡約風格與現代極簡主義思想都倡導設計回歸生活本身,宋瓷的使用群體,基本上都追求“大道至簡”修身養(yǎng)性的生活方式,他們一邊使用著簡約質樸的宋瓷,一邊身體力行著簡單、內斂、低物欲化的生活。使宋瓷形成了有節(jié)制的美,讓器物本身與生活方式相輔相成。蘇軾在《定風波》所寫:“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種器物與生活方式和諧關系,形成宋瓷造物哲學,與其他年代的陶瓷藝術有非常大的區(qū)別。
當代極簡主義設計本質,本身就是基于少欲生活的基礎上對生活中的某物進行的簡單設計,即使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生活更加舒適。不管是以宜家為代表的北歐式簡約,還是以無印良品為代表的東方式簡約,都在追求用極簡的產品配合簡約且節(jié)制的低碳生活,用產品創(chuàng)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選擇什么樣的產品就是選擇什么樣生活方式的設計消費理念。
近幾年宋韻文化的推廣,宋代器物,宋人生活方式的再度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這個社會在物質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人們對過度追求物質生活的反思。我們可以看到選擇使用宋瓷的群體與選擇極簡主義設計的群體常常是同一類人,這絕對不是巧合。中國人的審美觀有極強的平淡天真的特性,所以在西方的極簡主義思潮涌入之時,這種藝術風格就很容易被中國人所接受,同時將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本身就一直所存在的極簡美學引發(fā)了出來,現代極簡主義美學在國內的流行似乎也預示著某種民族性的回歸。
3? ? 結語
現代極簡主義設計美學所帶來的審美價值改變了現代社會的審美觀念,深度影響著現代人的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而以宋瓷為代表的宋代造物哲學審美所帶來的淡雅和諧之美,在現代社會環(huán)境下,這種審美觀念有助于人們學會寧靜致遠、淡然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這種東方式的哲學思想,它的與眾不同和超然灑脫,將啟示當代設計師在設計中重新思考未來的發(fā)展脈絡,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西極簡美學相比之下,中國的極簡美學更偏向于意象性,而西方的極簡是主要表現在形式資源上,兩者取其長,才能形成更富民族性的極簡主義美學設計思想。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當今“極簡主義設計”市場非?;馃?,宋韻文化也為當下社會所追捧,這是件好事。但要警惕,如果這種火熱將極簡主義設計與宋瓷造物的原點燒毀了,兩者也將變味甚至不復存在。宋瓷的造物哲學與極簡主義設計的原點不僅是物盡其用、天然,還應該是對于一種“以人為本”生活方式的表述,對于兩者的態(tài)度我們更應該回歸到自身的生活方式本身。宋韻與極簡主義不是一個用來炫耀和凸顯自我的標簽,而是應對現代復雜社會的實用生活哲學。他們都不是通過購買來實現的,它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律的體現。
設計是不應該被模式化的。作為設計師對于宋瓷的簡約美學還是極簡主義設計的認知都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要更多地去追尋深層的功能性和象征性問題。它不是僅僅外觀的極簡,而是要將消費者引導上一種簡單的生活和認知方式上。最終做到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融合,設計與生活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鄭寧.宋瓷的工藝精神[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2:18-19.
[2]沈華友.從宋瓷中解讀宋代美學和人生哲理[J].說瓷賞陶說,2016(04):5-7.
[3]吳功正.宋代美學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0:443.
[4]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1.
[5]許之衡.飲流齋說瓷[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11.
[6]陳潔.極簡主義在現代陶瓷設計中的意義[J].西部皮革,2020,42(24):14-15.
[7]詹姆斯·邁耶,李云.極簡主義運動的興起[J].裝飾,2014(10):12-19.
[8]張彰.論極簡主義在設計中的應用與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7(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