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九月秋風起,十里桂花香。進入秋季,整個花園里最惹眼的當屬桂花。嬌小的黃色花瓣掛在樹梢上輕輕搖曳,散發(fā)出迷人悠長的香氣。等到了月亮高懸的夜晚,桂香縈繞,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植物百科
桂花
桂花又被稱為“仙樹”“花中月老”,也叫“巖桂”,為木樨科木樨屬常綠喬木或灌木。桂花的花梗細弱,且花絲極短,但卻極其芳香,是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觀賞、實用兼?zhèn)涞膱@林良種。桂花自古深受人們的喜愛,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據(jù)文字記載,中國桂花的栽培歷史長達2500 年以上。
桂花不似牡丹那般艷麗,也不像桃花那樣嬌艷,它氣質高雅,清新脫俗。桂花綻放時,遠遠就能聞到香氣,因此有“十里飄香”的美譽。它不需要鮮艷的色彩,就能讓人記住,記了幾千年。一樹桂花,香氣氤氳千年,它早已鐫刻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
自古以來,桂花就有“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貞之士”和“芳直不屈”的寓意。桂花可觀、可嗅、可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此花乃從月中來
談到桂花,人們常將其和月亮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桂樹本就是月中之物,扎根天上,是天風將種子吹落才移栽人間的。
基于這個美好的想象,人們還編織出了不少令人向往的神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吳剛伐桂”。相傳吳剛被天帝罰到月宮砍伐桂樹,樹隨砍隨合,永無休止。吳剛的妻子掛念丈夫,便讓她的三個兒子分別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所以,古人常以“蟾宮”“桂華”“蟾桂”等代指月亮。
到了中秋節(jié),滿月、桂花和美酒可是古代人過中秋的“標配”呢!
桂在金榜題名時
我們在一些古詩詞中,經常會看到“折桂”一詞,這可不是簡單地折取桂花的意思。因為在古代,桂花還是仕途得志、榮華富貴的代名詞。
在封建社會,廣大知識分子主要通過科舉考試的方式進入仕途。桂樹花發(fā)于秋,古人多以此贊譽秋試及第者,于是“折桂”便被賦予了“登科及第”的含義。又因月宮被稱為蟾宮,所以“蟾宮折桂”也就成為古代知識分子的人生理想。
自是花中第一流
萬紫千紅百花開,百花都可入詩來。桂花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嬌的高貴品格一直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宋代李清照的“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道其美;北宋梅堯臣的“空山桂花多,艷色粲然發(fā)”,是夸其色;唐代李德裕的“翠干生巖下,金英在世間”,是頌其韻。
如果人們將“國色”送給雍容華貴的牡丹,那么“天香”一定屬于這香滿人間的桂花。
成語錦囊
蟾宮折桂
在月宮里攀折桂枝,比喻科舉時代考中進士。出自《晉書·郤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p>
桂折蘭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出自元曹之謙《吊王內翰從之》詩:“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蘭摧恨未休。”
桂馥蘭馨
像桂花和蘭花一樣芳香,形容氣味芬芳。出自郭沫若《〈孔雀膽〉的故事》:“還作了兩首詩留別。其一云:……鳥飛兔走頻來往,桂馥蘭馨豈暫移?”
名家名段
桂花以多為勝?!都t樓夢》薛蟠的老婆夏金桂家“單有幾十頃地種桂花”,人稱“桂花夏家”?!皫资暤胤N桂花”,真是一個大觀!
……
北京桂花不多,且無大樹。頤和園有幾棵,沒有什么人注意。我曾在藻鑒堂小住,樓道里有兩棵桂花,是種在盆里的,不到一人高!
我建議北京多種一點桂花。桂花美蔭,葉堅厚,入冬不凋。開花極香濃,干制可以做元宵餡、年糕。
既有觀賞價值,也有經濟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汪曾祺《桂花》
詩中桂香濃
自古至今描寫桂花的詩詞有很多,讓我們一起領略古詩中的桂香吧!
中秋月
晏 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詠桂
楊萬里
不是人間種,
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
吹得滿山開。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詠巖桂
朱 熹
亭亭巖下桂,
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
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
云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
空吟招隱章。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當秋風吹起、白露結霜之時,共著這清可絕塵、濃能遠溢的桂花香,浪漫多情的詩人們終究在人生的各種悲喜交集處,覓得了一份返璞歸真的安寧和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