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強
那一天,沈阿根沒掘到筍,仿佛山里的竹筍在跟他藏貓貓。
夜晚,他做了個夢,看見有一朵杜鵑花開了,只有一朵,他摘下,立刻又開出一朵。一朵一朵,又一朵一朵。同一株上,他摘掉一朵,又會冒出一朵,開得摘也摘不完。
他受不了不斷重復的東西,驚醒,想起母親。母親拉著他的手,上山摘花,好像夢里的花就是小時候摘的花?,F(xiàn)在,父母的墳墓就在山上。
一大早他就上山,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都開滿了杜鵑花。他知道,其實是他光顧著找竹筍,沒注意花開了。
山崖下邊,他看見一簇盛開的杜鵑花,很眼熟,跟昨晚夢里摘過的一樣,仿佛山野的花都從這株傳出,創(chuàng)造了繁榮。
他攀上巖石,剛要摘下那朵開得特別旺的花,卻發(fā)現(xiàn)花的下邊有一株筍,尖尖的頭,剛拱出來。他就是來掘竹筍的呀,花引他找到了筍。
沒料到,拱出土的是小小的尖,土里邊卻是大大的身,又嫩又壯,簡直像個白胖小子。母親說過,他小時候就是個白胖小子。
第二天,同一個地方,同樣拱出一個筍尖。第三天,也一樣。沈阿根好奇,用山鋤往下挖,挖著挖著,鋤頭濺出火星,土里一個有鑿紋的石塊,是個石槽。他看出,那是放豬食的石槽。
他背著石槽回家,想著,將來養(yǎng)頭豬,有石槽了,放在窗前的屋檐下。
入秋,他采來野果,紅蒲果,一串串,打算明天去鎮(zhèn)里賣,小孩喜歡。他順手放在屋檐下的石槽里。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他驚呆了,石槽里高高地堆起了新鮮的紅蒲果,仿佛要溢出來,可昨晚石槽僅裝了一半。他想起同一個地方長出同樣的竹筍,就抓了一把黃豆撒入石槽,黃豆如水一樣漲上來了。放了一把米也漲成一槽米。他知道,碰上了傳說中的寶物,小時候,母親哄他睡覺,講過這樣的故事。
隨后的日子,他總是拿糧食接濟村里的鄉(xiāng)親,把野果分給鎮(zhèn)上的小孩,別人給錢他也不收,仿佛他就是那個石槽,取之不盡。他開始注意過去忽視的東西了,比如夢里的花朵、天上的白云、夜晚的繁星……
有一天,沈阿根回家,家里一片狼藉。村里人告訴他,縣太爺帶著一幫人來過,幾乎把他家翻了個底朝天,最后空手離開。
石槽還在屋檐下,只是底朝上了,倒扣著。他翻過來,沒有損壞。
三天后,來了個乞丐,衣衫襤褸,頭發(fā)花白,還拄著拐棍,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伸著破碗,要米。
沈阿根抓了一把米撒入石槽,眼看著白白的米漲上來,堆成了尖,要溢出的當兒,突然停止。他往乞丐的碗里舀米。
乞丐突然轉身,又呼喊又招手。立刻,幾個穿著衙服的人沖出來,簇擁著知縣。
知縣說:“師爺,到底是你有謀略?!?/p>
乞丐拿掉假發(fā),戴上眼鏡,恢復了師爺?shù)哪印?/p>
知縣命令差役抬上石槽,打道回府。
沈阿根的雙腳站進石槽,坐下。
兩個差役上前拽,一人拽一條胳膊。
可是,拽出來一個,槽里又出現(xiàn)一個,里里外外,有十多個沈阿根。沈阿根們相互看著,忍不住笑了。
知縣急了,說:“看我!”他跨進石槽,擠出沈阿根,喝令差役來抬,似他坐在轎子里那樣。
師爺忙說:“老爺,你還是出來吧,一個縣只能有一個縣老爺。”
差役連忙上前攙扶知縣,可是,扶出一個,石槽里又立著一個。石槽里的知縣樂了,而槽外的知縣慌了,一個要出來,另一個要阻止。差役加快動作,不一會兒,就站出了十多個知縣,表情、動作都一模一樣。
沈阿根說:“你們忙吧,我上山采山貨去了?!?/p>
那一天,村民都來看熱鬧。一群縣老爺,長得穿得都一樣,連腔調都一樣,好像演戲文,石槽里還立著一個。知縣們相互爭吵,都聲稱自己是真正的知縣。
師爺也分辨不出究竟哪一個是縣老爺?shù)恼嫔恚荒茏柚共钜?,暫且不往外拽了,維持現(xiàn)狀,不可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