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順宇 李文妮
摘 要:本文論述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全面闡述日光溫室的結構和功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特點和優(yōu)勢,以及具體實施措施,包括溫室內部環(huán)境的調控、種植方式和育苗技術、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tǒng)應用、光照管理和遮陽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通過全面深入介紹陜西普羅旺斯番茄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要點,促進當地番茄的高質量發(fā)展。
關鍵詞:口感型番茄;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番茄是一種廣泛栽培的蔬菜作物,其營養(yǎng)豐富,口感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以口感型番茄為代表的高品質番茄品種更是日益受到青睞。本文將從日光溫室的結構和功能、陜西普羅旺斯番茄的栽培特點和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等方面,探討如何實現口感型番茄的高產、高品質、高效栽培。
1 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概述
1.1 日光溫室的結構和功能
日光溫室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溫室種植設施,主要由鋼架、覆蓋材料、通風設備、遮陽設備、加熱設備、灌溉設備等組成,能夠為番茄等作物提供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
以陜西地區(qū)為例,陜西地區(qū)的日光溫室結構通常采用鋼架結構,覆蓋材料主要是透明聚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溫性能。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作物需求,通常還會配備通風設備、遮陽設備和加熱設備,以保持溫室內的適宜溫度和濕度。此外,陜西地區(qū)的日光溫室還會配備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tǒng),以提供適量的水分和營養(yǎng)元素。
1.2 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特點和優(yōu)勢
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是指在保證作物品質和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和高效管理措施,實現番茄的高產、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種植目標。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采用節(jié)水、節(jié)肥、節(jié)能的方法,減少了水、肥料、能源等資源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和管理措施,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加種植經濟效益,并且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該技術還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提高作物的健康度和抗病能力。
2 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的具體實施
2.1 溫室內部環(huán)境調控
溫室內部環(huán)境的調控是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為作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
具體來說,溫室內部環(huán)境的調控需要通過控制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等參數來實現。番茄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5℃~28℃,因此溫室內的溫度控制25℃~28℃。
濕度是影響作物生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對于番茄而言適宜濕度宜控制為60%~80%。同時,陜西普羅旺斯需要10000~20000lx的光照強度,CO2濃度則應控制在800~1200毫克/千克。
2.2 種植方式和育苗技術
種植方式和育苗技術是日光溫室綠色高效栽培技術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品質。番茄常用的種植方式包括直播、移栽和穴盤育苗,常用的育苗技術包括溫度控制、濕度控制、光照控制、施肥等。
陜西普羅旺斯番茄以穴盤育苗為主。陜西普羅旺斯番茄育苗的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光照強度應該控制8000~10000Lx之間。施肥是指在育苗過程中給予適量的肥料,促進幼苗的生長發(fā)育。
2.3 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tǒng)的應用
在番茄的生長過程中,要根據基質的干濕度和植株的長勢適當地進行補水。在番茄開花坐果后,需要增加水量,以保持基質含水量在75%。然而,在冬季,番茄的根系吸收能力會減弱。因此,滴灌是一種非常適合這種情況的灌溉方式,可以維持番茄正常的生長。在雨雪天氣和陰天,不需要進行澆水,以免過度灌溉造成土壤積水和根系腐爛。此外,需要注意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溫室和基質,以及保持基質的適當通氣和排水性能。
2.4 光照管理和遮陽技術
光照是作物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透明度高的材料可以增加光照強度,而有反射功能的材料可以增加光照均勻度。同時,還可以通過控制溫室內部的燈光來增加光照強度,促進作物生長。
在夏季高溫時,過強的光照會對作物產生負面影響,如葉片燒傷、蒸騰過多等。因此,常用的遮陽材料包括遮陽網、遮陽膜等,可以根據不同作物的需求進行選擇,還可以通過調整溫室內部的反射率、透光率等來降低光照強度。
2.5 病蟲害防治
口感型番茄品種大多不抗病毒病,主要病毒病有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番茄花葉病毒、番茄斑點萎凋病毒等。預防病毒病關鍵是從種苗開始,選擇健康種子和健康苗,在生長過程中注意病毒病傳播途徑,避免使用污染的工具、避免接觸病原體等。此外,可通過定期噴灑殺菌劑、增強植株免疫力等方式預防病毒病發(fā)生。
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薊馬等。白粉虱會吸取植物汁液,導致葉片變黃、卷曲、萎縮等;薊馬則會在葉片上產卵,幼蟲會吃掉葉片的表皮,導致葉片變黃、卷曲、枯萎等。
生長前期可以采用黃板、藍板等物理防治方法,吸引和捕捉害蟲;生長后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釋放天敵、使用殺蟲菌等。生態(tài)控制措施包括合理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huán)境控制,以及合理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提高植株免疫力,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在春節(jié)過后需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止植株感染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會導致果實腐爛、變軟等。防治措施包括及時清除病害部位、保持通風、控制濕度等。同時,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拮抗菌、釋放天敵等,控制灰霉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