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周春華
摘要:目的:文章在大量查閱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考古發(fā)掘為切入點,力圖與史論相結合,著重探討莫是龍的書學思想和書法藝術。莫是龍是一位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書家,他的書法與書論的創(chuàng)作是相通的,他主張學以致用,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其新、求其變、得其趣,文章主要研究莫是龍的書論對其書法實踐的種種影響。方法: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與實證研究法,主要從莫是龍的書學思想及其書法作品的藝術特色這兩個方面來論證其對云間書派的影響。莫是龍的出現,逐步確立了云間書派獨有的審美情趣、書法理論、書法技藝。其出現的這段時間是云間書派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結果:莫是龍對云間書派及董其昌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將云間書派比作一條華麗的弧線,那么莫是龍可謂這條弧線上的最高點,他對書法藝術的追求體現在明代書法的方方面面,并持續(xù)影響著當代書家。莫是龍對后世影響深刻,具有極高的書學價值。結論:通過分析莫是龍和云間書派的背景及莫是龍對云間書派的影響,對莫是龍的書法和云間書派及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基于莫是龍的書學思想及其書法作品的藝術特色,分析莫是龍對云間書派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莫是龍的出現使云間書派的發(fā)展更上一個臺階,使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擁有了更多可能,這是他在云間書派中享有盛名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莫是龍;書法;云間書派;影響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1-00-03
1 莫是龍與云間書派
莫是龍(1537—1587),字云卿,“云卿”二字得于米芾,號后明、秋水等,松江府華亭縣人[1]。莫是龍受其父親莫如忠的影響,其父書法成就極高,董其昌把莫如忠與王羲之相比,并將莫是龍與王獻之相提并論。莫是龍是一位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書家,他的書法與書論是相通的,他主張學以致用,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其新、求其變、得其趣,因而他的書法藝術精妙絕倫,獨樹一幟,對明代書法理論的發(fā)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莫是龍的書法理論以《明清書法論文選》為中心,還有《論書》《書評》等。其在書法理論與實踐上的成就對明中晚期的書壇具有重要影響。
莫是龍的書法成就主要是行草書。本文以其行草作品(見圖1)為例,分析其行書的藝術特色。莫是龍師承二王以及魏晉大家,有很深的造詣,是明代末期的行草大家。他的書法作品中,每一個“點”都厚重而樸實,用筆含蓄,并且每一筆都精妙絕倫。莫是龍擅長偏鋒用筆,筆觸剛勁有力,骨氣通達。
云間書派的核心人物莫是龍、董其昌、陳繼儒等的書法都以傳統(tǒng)書法為本,以魏晉二王為基礎,這也是晚明書界的主流。明嘉靖年間至明末清初,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此時,江南文壇上吳門和松江兩地交流競爭最是激烈,松江亦有“云間”之稱,云間書派誕生于此。此名字最早是由陸深(1477—1544)的一句“國初書法,吾松嘗甲天下”而引出。陸深處于吳門書派興盛的文、祝時代,這里用“嘗”,足見陸深所在的時代,書法不如明初時期那樣興盛。松江學子對云間書派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自信與認可。
2 莫是龍的書學思想對云間書派的影響
莫氏家族在整個明代影響巨大。關于莫是龍的父親莫如忠,董其昌極推重其書法,稱“當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明代末期,以莫是龍為代表的書法家繼承先輩的精神,逐步確立了云間書派獨有的審美情趣、書法理論、書法技藝。
據董氏的記載,董其昌早在18歲以前,就已經在莫家學堂求學。董其昌雖是以學習四書五經為主,但這也是他書法學習的開端。莫是龍繼承家族衣缽,尤其擅長書法,范濂說他“尤長于書畫,行草得米南宮真趣,間寫張旭”。在評價莫如忠的書法時,董其昌稱“其子云卿,亦工書”,將莫氏父子和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相提并論。莫是龍的書法理論對董氏一脈的影響毋庸置疑,董其昌在隆慶六年左右進入莫如忠的私塾,那時候,莫是龍已經35歲。兩人雖是同門師兄弟,但論年紀,莫是龍算得上董其昌的老師。莫是龍的書法思想對董其昌有很大的影響,兩人之間的師徒情誼由此建立起來。二人的情誼在莫是龍和董其昌的詩集中也有所體現,在莫是龍的《石秀齋集》中,就有《代柬董逸少》等與董其昌有關的詩歌。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中也有“題莫秋水畫”。
楚默先生說:“從無明到明,進入海德格爾所說的澄明之境?!保?]莫是龍能達到此境界,對其自身來說是幸運的。明朝是帖學由盛轉衰的時期,莫是龍?zhí)岢珡凸?,注重法度。在當時,師法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很多人都是因“工”字失去了筆墨的韻味,而莫是龍的書法理論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主要注重三點:其一,天真自然,不問工拙;其二,任吾心匠,適彼互合;其三,師匠不古,終乏梯航。得益于自身的家族等,莫是龍結識了不少名士,他師古的思想也影響了這些文人志士,由此他在云間書派享有盛名。學習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正是莫氏父子所提倡的書法創(chuàng)作觀,董其昌的書學理念與其有諸多相似之處。
“學古”是明中晚期書法藝術的整體特點,而莫是龍的“師古”思想對云間書派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尤其對董其昌的影響極深。從董其昌的書法作品《岳陽樓記》(見圖2)可以看到,其師法魏晉,上追晉、下至唐代大家。董其昌跟隨莫如忠學習書法,從尚唐改為“取法乎上”的宗晉。董其昌早在青年時期就在尋求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后受莫是龍的影響,尤其喜愛以二王為首的晉唐大家,從二王到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趙孟頫。受莫是龍的影響,凡是符合其“淡”的美學標準的古人書意,如天真自然、直率灑脫,他都會認真學習,汲取經驗。正是在莫是龍思想的指導下,董其昌主張作書既要“以勁利取勢”[3],又要“以虛和取韻”,靈動飄逸而又不乏筋骨。陳繼儒也深受莫是龍師古思想的影響,對集王碑刻的選擇有獨到的見解。“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入晉人格”“韻勝”云云,陳繼儒深諳此道。
3 莫是龍書法特色對云間書派的影響
莫是龍的書法頗具宋代意趣,尤以米芾為甚。李日華在觀摩莫是龍的《筆塵》時曾感嘆,這就是莫是龍學習宋人筆法的緣故。“廷韓作散語,有蘇黃之致,書法米顛,亦咄咄逼人。此數則乃得之不經意草草者,而天真朗然,中載天上,立世宗敕,尤為奇話,晴窗一展,為之拍拍?!倍洳彩窃谥心曛?,才開始研究唐宋書法,他的主要學習對象便是米芾。米芾的書法作品,個性鮮明,是宋代書法作品之典范?!睹魇贰穼Χ洳臅ㄓ羞@樣一段記述:“始以米芾為宗,后自成一家?!倍洳救艘彩沁@樣認為的,稱自己“運筆得米元章髓”。
莫是龍的書法作品藝術價值很高。在書法實踐方面,通觀全卷,莫是龍的書法風骨爽朗,有顧盼之態(tài),灑脫自然,線條流暢多變,極盡奇宕縱逸之致。陳繼儒的書法亦有莫是龍師古思想之風,其書法作品深刻展現出魏晉書法理論對其的影響,代表作品有《陳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白石樵真稿》[4]等。例如《詩贈董其昌》(見圖3),頗有晉人風范。從陳繼儒的書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平淡爽朗的氣氛,同時能感受到清麗脫俗之氣。他的筆觸干凈利落,行云流水,又透著一種輕靈,在墨色變幻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立體的空間布局[5]。
4 莫是龍書法對后世的意義
莫是龍對書法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影響著當代書家。莫是龍學書消日、學書為樂、學書不計工拙之思想流傳至今,其書學思想豐富了中國書法理論,使中國書法更上一層樓。
5 結語
本文通過論述莫是龍的書學思想及其書法作品的藝術特色,研究莫是龍對云間書派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莫是龍的出現使云間書派的發(fā)展更上一個臺階,使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擁有了更多的可能,使云間書派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深刻影響今人的書法學習。
參考文獻:
[1] 鄭大仕.云間書派興衰考論[D].長春:吉林大學,2013.
[2] 楚默.豪逸俊爽動真趣:莫是龍的書法藝術[J].書畫藝術,2004(1):35.
[3]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G]//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545-547.
[4]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321.
[5] 廖丹.明代松江書派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