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衛(wèi) 吳忠豪
【教材解析】
《動物兒歌》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識字單元,教材編排的識字形式豐富多樣,特色鮮明。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采用“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生動地描繪了六種小動物的活動地點和活動方式。本課要認的12個生字,分布在節(jié)奏明快、富有韻律的句子中。其中“蜻、蜓、螞、蟻、蜘、蛛”是蟲字旁的形聲字,“迷、造”是走之旁的形聲字,“糧、食”有共同的部件“良”,“網(wǎng)、藏”則是常用字。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第一學段“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識字目標,借助多種識字方法,感受漢字的趣味和美妙。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練習朗讀,在讀中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美和音韻美。
【學情分析】
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識字能力,有了基本的學習經(jīng)驗。如本冊第一單元《小青蛙》一課,就是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識記“青字族”的漢字。學習《動物兒歌》時,學生可結(jié)合課文插圖和生活經(jīng)驗來認讀生字。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努力體現(xiàn)自主識字,將識字與誦讀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此外,本課中還有一些前后鼻音的生字,練習朗讀時,須提醒學生,確保其讀正確、流暢。
【教學目標】
1. 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字形比較、組詞等,自主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通過比較觀察,學寫走之旁,會寫“迷、造、運”等字,提升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
2. 通過師生合作讀、表演讀等方式,練習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能借助“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說寫一句兒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3. 通過閱讀和表達,感受小動物的可愛,產(chǎn)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一、進入情境,明確任務(wù)
師:小朋友們,下學期就會有新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來上學了。咱們來送他們一份自己做的小禮物吧!
師:他們都喜歡小動物,咱們就送動物名片給他們吧!這張動物名片里要有小動物的頭像、名字,還要有一句夸它們本領(lǐng)的話。
師:要完成這張動物名片,可以向一首兒歌學一學,這首兒歌是?(出示課題)生(齊讀):《動物兒歌》。
【評】教師依托課文《動物兒歌》巧妙地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學習任務(wù),即請學生制作動物名片送給即將入學的小朋友。以任務(wù)驅(qū)動學生去讀課文,將識字、寫字融入任務(wù)完成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多種形式,讀準兒歌
師:要向兒歌學習,就要先會讀兒歌。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生自由朗讀)
師:哪位同學認為自己能夠把兒歌讀正確、讀流暢了?請舉手。
(舉手的學生不多)師:不敢讀整篇,那就先讀兩行,誰來?(很多學生舉起了手)這么多人呀!自信的同學把手舉得直直的,請你來!
生(聲音較響,略有拖音):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
師:讀正確了,而且聲音響亮,掌聲送給他?。ㄈ喙恼疲┱l接著讀?
生(聲音更響亮):蚯蚓土里造宮殿,螞蟻地上運食糧。
師:讀得多好啊!掌聲送給他!同學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在課堂上抓住機會練習!
(全班同學都舉起了手,師請一生讀)
生:蝌蚪池中游得歡,蜘蛛房前結(jié)網(wǎng)忙。
【評】反復朗讀課文是低年級語文課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wù)。怎樣讓學生愿讀、敢讀,并且越讀越有興趣,這需要教師的引導。曹老師先是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學生自認為讀正確、讀流暢以后,再讀給大家聽。舉手的學生不多時,教師適時降低難度,“先讀兩行”,不少學生舉起手來,教師及時鼓勵。學生聲音響亮地朗讀后,教師讓全班學生掌聲鼓勵,并引導學生要抓住機會。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其自信心。
師:你們太厲害了!聲音響亮,讀得很準確!只是有一點點拖音。老師教你們一個辦法,保證不會拖音:我們可以拍著手,打著節(jié)奏讀。聽老師讀(教師按四拍節(jié)奏邊拍手邊讀第一句:蜻蜓/半空/展翅/飛),這樣讀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生一起拍手讀)
師:你們看,打著節(jié)奏讀就不會拖音了!跟同桌打著節(jié)奏讀一讀,如果同桌讀錯了,停下來幫幫他。
(學生拍手讀兒歌)
【評】拖腔拉調(diào)是小學生集體朗讀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老師會提醒學生不要拖音,但是收效甚微。曹老師教給學生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拍手打節(jié)奏,跟著節(jié)拍讀兒歌。這一招十分有效,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老師的智慧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很值得借鑒。
師:大家都讀好了。我想了解一下,認為自己同桌讀得很棒的,請舉手?。ù蟛糠謱W生舉手)請你把大拇指送給他,真誠地夸夸他。想想看,你會怎么夸?
生:你都讀對了,真了不起!
生:你讀出了節(jié)奏,聲音很好聽!
師:快來夸夸你的同桌吧!
(生互夸,互豎大拇指)
【評】“你真棒”“啪—啪—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這種老師指揮學生相互夸獎、鼓勵的方式。當然,不可輕易否定這種方式的有效性,但久而久之,這種表揚方式會讓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其激勵作用逐漸下降。曹老師夸獎學生的方式別具特色,讓學生想想“真誠地夸夸他,你會怎么夸”。
學生有不同的夸獎角度,相比千篇一律的“你真棒”,更能讓學生認真傾聽,動腦表達。無論是對夸的學生還是對被夸的學生而言,都更有激勵作用。
師:剛才讀錯了得到同桌幫助的小朋友請舉手!是哪一句讀錯了?
生:蚯蚓土里造宮殿。
師:現(xiàn)在讀對了,進步了!我們一起不打節(jié)奏讀一讀這首兒歌,看看能否做到不拖音。
(師生共讀,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
【評】第二個板塊用多種方式讀準課文。教師采用自由讀、集體讀、拍手讀、同桌對讀、個別抽讀等方式,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朗讀兒歌,前后花了10分鐘。加上題目,這首兒歌共46個字,讀一遍只需不到1分鐘。10分鐘的時間,每個學生的朗讀不會少于10遍。教師指導得法,朗讀效果非常明顯,學生不僅讀得興趣盎然,而且讀音都正確了,拖腔拉調(diào)的情況也得到了改善。
三、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識記生字
師:兒歌里寫到了哪些小動物?請大家再讀一讀,圈出動物的名字。
(生圈畫動物名字,匯報)
生:我圈出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
師:跟她一樣的舉手!把大拇指送給自己!現(xiàn)在,看仔細,小動物的名字從句子里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嗎?如果叫對了小動物的名字,它們就會出來見你們。
(教師出示帶拼音的動物名字,一個名字請一位學生讀,讀對了,全班跟讀,出示動物圖片;讀錯了,教師糾正讀,讀對后再出示動物圖片)師:如果沒有拼音,你們還能叫對它們的名字嗎?
(去掉拼音,全班齊讀六種動物的名字)師:這六種小動物的名字,其中三個是我們今天要會認的。來,讀一讀!
(教師分別舉起“蜻蜓、螞蟻、蜘蛛”三個詞卡,學生認讀,讀準后貼在黑板上)師:剛才是把兩個字連成一個詞語讀。如果把兩個字分開,你還會讀嗎?
(用課件動畫單獨呈現(xiàn)“蜻”“蜓”“螞”“蟻”“蜘”“蛛”六個字)
【評】這個識字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真是細致入微。從現(xiàn)場學生的識讀情況看,確實有個別學生不能順利讀出某些單獨出現(xiàn)生字的讀音。這樣扎實的識字指導對那些識字能力不強的學生,非常有必要。
師:讀著讀著,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漢字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蟲字旁。
師:說明這些小動物都與什么有關(guān)?
生:昆蟲。
師:對,蟲字旁告訴我們這些漢字的意思。再看“蜻”,把“蜻”右邊的“青”字單獨請出來,讀讀這兩個字!
生:蜻,青。
師: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
師:那下面這些字的讀音有什么規(guī)律呢?我讀帶蟲字旁的字,你們讀沒有蟲字旁的字。
(師生合作讀:蜓—廷,螞—馬,蟻—義,蜘—知,蛛—朱)
師:這些字右邊的部分在提示我們這個字的?
生:讀音。
師:太棒了!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
(出示詞卡“形聲字”,生齊讀)
師:這樣的字就可以借助形聲字的規(guī)律來認。
(師板書“形聲字規(guī)律”)
【評】學生正確認讀“蜻、蜓、螞、蟻、蜘、蛛”六個生字以后,老師順勢指導學生認識“形聲字”。首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六個漢字有“蟲字旁”,歸納出“蟲字旁”
的漢字一般與昆蟲有關(guān),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與意義有關(guān);再出示“蜻—青”這一組讀音相同的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青”加上“蟲字旁”讀音不變,認識形聲字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接著出示“蜓—廷、螞—馬、蟻—義、蜘—知、蛛—朱”五組生字,師生互讀對照,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形聲字”,并且很自然地歸納出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整個環(huán)節(jié)的指導細膩且扎實有效,符合低年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師:大家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認識了這么多生字,你有信心很快認地出單個漢字嗎?我們來玩一個叫“漢字大轉(zhuǎn)盤”的游戲,如果你忘記了這個字的讀音,可以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根據(jù)右邊字的讀音來認讀哦!
(師生一起玩“漢字大轉(zhuǎn)盤”游戲)
師: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大家很快地記住了這六個生字。課文里還有三個小動物的名字,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師:這兩個字讀?(課件展示帶拼音的“科”“斗”)這兩個字呢?(課件展示“蝌、蚪”)
(生讀得準確無誤)
師:下一個可難了。先讀一讀這兩個字。(課件展示“胡、枼”,“枼”標注拼音)再來讀這兩個字。(課件展示“蝴、蝶”)
(生讀得準確無誤)
師:“枼”和“蝶”讀音有點不同?!皷ァ弊x“ye”,“蝶”的韻母是“ie”,它們倆讀音接近,也可以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來識記。我們再讀一讀這三個詞。
(生讀)
【評】教師設(shè)計了一個“漢字大轉(zhuǎn)盤”的游戲,學生通過游戲明白了“如果忘記了這個字的讀音,可以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根據(jù)右邊字的讀音來認讀”。緊接著又布置了一個挑戰(zhàn)性任務(wù),讓學生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記住課文里蝌蚪、蚯蚓、蝴蝶三種小動物的名字。通過這樣環(huán)環(huán)遞進的設(shè)計,學生對如何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記住生字的音和義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還學會了利用形聲字規(guī)律識字的方法。
師: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的名字里有蟲字旁,且符合形聲字規(guī)律的?
生:蛙、蟬。
師:對!還有嗎?(生一時想不起來)老師給出幾個,你們來猜讀!
(課件出示詞語“蜈蚣”,生認讀)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蜈”的右邊是個“吳”字,“蚣”的右邊是個“公”字。
師:猜得對不對呢?
(課件出示“蜈蚣”的拼音和圖片。以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認讀“蝦”“蟈蟈”“螳螂”)師:我們已經(jīng)能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認識這么多字了,把掌聲送給自己!
【評】學生知道了利用形聲字規(guī)律識字的方法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還見過哪些符合形聲字規(guī)律且是蟲字旁的字,學生找出了“蛙、蟬”等字。這樣運用規(guī)律自主識字的實踐機會,有助于學生真正掌握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識字的方法。
四、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師:認識了小動物,知道了它們的名字,動物名片的前面兩部分就可以做出來了。最后我們還要夸夸小動物的本領(lǐng)。
師:《動物兒歌》里的小動物都有什么本領(lǐng)?請你用橫線畫出來。蜻蜓最大的本領(lǐng)是什么?
生:展翅飛!
師:對!把“展翅飛”畫出來。下面請你們一邊輕聲讀,一邊畫出小動物的本領(lǐng)。
(生自主學習,邊讀邊畫,畫完后請一生匯報)師:你們太厲害了!現(xiàn)在,我讀前面四個字,你們把小動物的本領(lǐng)讀出來。蜻蜓半空——生(齊讀):展翅飛。
(師生合作讀)
師:這些小動物可真了不起!有四種動物的本領(lǐng)中藏著我們今天要認的字,來讀一讀這四種本領(lǐng)。
(課件出示四個短語,將“迷、藏、造、運、食、糧、網(wǎng)”標成紅色)生(齊讀):捉迷藏、造宮殿、運食糧、結(jié)網(wǎng)忙。
【評】前一環(huán)節(jié)是結(jié)合小動物名稱認識第一批生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寫小動物本領(lǐng)的詞語集中認識第二批生字。結(jié)合朗讀分批出示生字,有利于分散識字難點。曹老師設(shè)計分批識字還有一層深意:第一批生字側(cè)重于認識形聲字的規(guī)律,第二批生字則側(cè)重于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
師:紅顏色的字是我們今天要認的字,老師把它們請出來,誰有好辦法給它們歸歸類,讓我們記起來更方便一點?
生:迷、造、運。
師:你為什么把這三個字放在一起?
生:因為它們的偏旁相同。
師:真好!你有自己的分類依據(jù)。我們一起讀!
(學生認讀“迷、造、運”)師:這三個字的偏旁相同。這個偏旁叫“走之旁”,跟老師一起讀——走之旁。
(生讀)師:老師把它們?nèi)齻€請到黑板上。剛才這位同學把相同部件的漢字歸成一類來記。(師板書“同部件歸類”)這三個字偏旁相同,長得很像,怎么區(qū)分它們呢?
生:“迷”有個“米”,“米”和“迷”讀音很接近,可以借助形聲字規(guī)律識記。
師:同一個漢字,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記。
只要便于自己識記,都是好方法。這里還有四個字,還有哪個字可以用“同部件歸類”的方法來記?
生:“食”和“糧”,都有一個“良”字。
師:“糧”和“食”連在一起,也可以組成一個詞,叫?
生:糧食。
師:我們課文里說的是?
生:食糧。
師:對,“糧食”“食糧”意思相近。(師指“藏”字)這個字可難了,讀?
生:cáng。
師:如果請你用動作來演示“藏”的意思,你會怎么做?
(學生紛紛演示)師:好,請大家回到座位上。剛才大家的動作,讓你們想到了哪個帶“藏”的詞語?
生:躲藏、東躲西藏、隱藏、埋藏。
師:我們把自己的身子藏起來,也可以說是?
生:藏身。
師:通過做動作、組詞,同學們很快記住了“藏”
字。(師板書“組詞識字”)師:最后一個字,老師想請你們仔細看(師手持“網(wǎng)”的圖片及相應(yīng)的象形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網(wǎng)里面有很多線,“網(wǎng)”字里的叉叉表示里面有很多線。
師:“網(wǎng)”的字形和“網(wǎng)”的樣子很像,這樣的字我們一年級就學過,叫?
生:象形字。
(師板書“象形識字”)師:把學過的識字方法用起來,能幫助我們快速記住生字。我們再一起讀一讀今天學的生字吧!
(生結(jié)合板書,認讀生字)【評】低年段以識字教學為重點,自主識字對學生而言難度很大,也是低年段識字教學的難點。曹老師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可圈可點,她結(jié)合課文中的生字,從如何快速記住這些生字入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規(guī)律,同時在黑板上板書“同部件歸類”“組詞識字”“象形識字”等識字方法,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快速記住這些字,并指出同一個生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記憶。
五、借助句式,創(chuàng)編兒歌
師:學到現(xiàn)在是不是有點累了?輕輕起立,我們一起加上動作讀一讀這首兒歌。
(生起立,結(jié)合視頻,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兒歌)師:大家能不能根據(jù)我的提問讀出兒歌中相應(yīng)的句子——誰在半空展翅飛?
生:蜻蜓半空展翅飛。
(后面內(nèi)容師問生答)師:又讀了一遍兒歌?,F(xiàn)在同學們知道兒歌在寫動物本領(lǐng)的時候是按照什么句式來寫的嗎?
生:先寫“誰”,再寫“在哪里”,最后寫“干什么”。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兩次朗讀。第一次是讓學生起立朗讀,結(jié)合視頻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兒歌,巧妙地將朗讀與休息結(jié)合在一起。第二次是教師引讀,以讀代講,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兒歌的句式,為后面模仿課文句式自己寫小動物兒歌做準備。
師:我們用上句式,來夸一夸小動物的本領(lǐng)。
(師出示蟈蟈、小蝦的圖片)生:小蝦水里游得歡。
師:掌聲!第一位小詩人誕生了!誰還會?
生:蟈蟈草叢唧唧叫。
師:不錯。還有沒有?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也行。
生:小狗草地跑得歡。
師:小狗是動物,也可以?,F(xiàn)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如果小伙伴沒說好,你就幫幫他。
(生練說句子)師:很多同學都已經(jīng)會說了。通過互相幫助,我們有進步了。誰想跟大家分享?
(小組匯報:小鳥天空飛得高,小狗地上跑得快,小魚水里游得快,小貓花叢捉蝴蝶)師:把我們編的句子寫到“動物名片”上,動物名片就制作好了。課堂上我們沒有時間一起來畫、來寫,把這個小任務(wù)帶回家完成。
【評】創(chuàng)編兒歌是學生完成動物名片任務(wù)的難點。盡管讀熟了兒歌,知道了兒歌的句式,但不等于每個學生都會仿寫兒歌。因此,老師請三位學生交流自己寫的兒歌后,讓四人為一個小組練習編寫,這樣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兒歌編寫中,再安排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盡管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但是每個學生都有創(chuàng)編兒歌的機會,這樣就將這堂課的學習任務(wù)落到了實處。這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非常值得提倡。
六、歸類習字,學寫走之旁
師:要把動物名片寫好,肯定會用到一些新學的字。今天我們要寫的三個字是?(出示田字格里的“迷、運、造”)
生:迷、運、造。
師:它們都有相同的偏旁,叫?
生:走之旁。
師:“走之旁”里面有一個新筆畫,叫“橫折折撇”。(師手持筆畫卡片)請跟我讀——生:橫折折撇。
師:來跟老師念兒歌:“橫要往上斜,頓筆往左折,折折撇,像小s,筆畫彎彎寫得快。”看老師寫一遍,舉起手跟著老師一起寫,準備!
(師生一起邊念兒歌邊寫筆畫)師:“橫折折撇”和“點”“捺”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偏旁“走之旁”。怎么寫呢?第一筆“點”,第二筆“橫折折撇”,第三筆“捺”。這個“捺”有點難寫,像我們滑滑梯,先是平著起筆,再往下滑,最后“捺”出腳。
(師生一起書空)師:所有“走之旁”的字,都是先寫里面,再寫外面。
(師一筆一筆寫“迷”,生在課本上先描紅再寫,師點評修正)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再見!
【評】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安排寫字,老師重點指導了“走之旁”的寫法。寫字指導非常細膩,也很到位。只是受教學時間限制,學生的寫字練習顯得比較倉促。
【總評】
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低年段識字教學課。教師的語文教學觀正確,對低年段教學重點把握到位,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很有智慧。認真研讀課堂實錄,能給語文教師多方面的啟示。
以任務(wù)驅(qū)動設(shè)計識字課教學過程,是當下比較流行的設(shè)計方式,這堂課也是以任務(wù)驅(qū)動方式設(shè)計的。值得肯定的是,曹老師設(shè)計的學習任務(wù)——制作動物名片,與課文的識字教學無痕地結(jié)合在一起,既指導了學生識字寫字,又完成了學習任務(wù)。當下,一些按任務(wù)驅(qū)動方式設(shè)計的識字教學課,學習任務(wù)與識字教學很難做到有機結(jié)合,因此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手忙腳亂,既要考慮識字寫字,又要確保學習任務(wù)的完成,往往導致識字教學如蜻蜓點水般很不扎實,學習任務(wù)完成得也不理想。
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課程標準都提出低年級語文課應(yīng)該以識字教學為重點,這是低學段教學必須堅持的基本觀點。這首兒歌要求認識的生字有12個,要求書寫的有7個,曹老師這堂課在識字指導上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第一,結(jié)合課文朗讀,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第二,將12個生字分兩批出示,有效地分散了學生識字的難點;第三,生字指導、設(shè)計細致扎實。學生能夠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讀生字,并不意味著真正地認識了;離開語言環(huán)境還能讀準生字的讀音,才是真正地掌握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首先要完成的任務(wù)是認識生字。無論哪一種學習任務(wù),都必須把識字寫字作為最基本的學習任務(wù)落到實處。如果要說這堂課還有什么不足之處,那么學生的寫字時間不充足,應(yīng)該算是一個問題。
曹老師還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的方法,這也是低年段識字教學的難點。在認識第一批漢字的同時,曹老師指導學生利用形聲字規(guī)律認識生字,這個指導過程非常精彩,我已經(jīng)作了詳細點評,這里不再贅述。在認識第二批生字時,曹老師又幫助學生梳理出“同部件歸類”“組詞識字”“象形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這樣細膩又靈活的識字方法指導,既幫助學生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又很自然地滲透了對自主識字方法的指導,扎實有效。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重要的訓練內(nèi)容,其基本作用是幫助學生讀懂課文。而讀懂課文只是最低層次的朗讀要求,“讀熟”才應(yīng)該是評價語文課是否達標的基本指標。學生只有讀熟課文,才有可能將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形成語感。曹老師非常舍得花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這首兒歌僅僅42個字,幾十秒就能讀一遍,曹老師一開始用了10分鐘時間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后面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包括指導學生寫動物兒歌,也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可以說朗讀貫穿始終。曹老師追求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讀熟課文,循循善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改正了拖腔拉調(diào)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注意傾聽伙伴朗讀,并作出適當評價。
這堂課還有提升的空間。大場合的公開課上,教師很希望將精心打造的教學設(shè)計完整展示出來,導致教學容量過于飽滿,有些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落實不到位。比如,制作動物名片,難點在于寫介紹動物的一句兒歌,而課堂上只有口頭交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寫一句兒歌比說一句兒歌難度大得多。學生寫出的兒歌一定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還需要與伙伴合作學習或師生點評交流,最后還要進行修改,這樣才能提高學習任務(wù)完成的質(zhì)量。還有識字寫字教學,課文中有12 個要學習的生字,這堂課結(jié)束時是否應(yīng)該復習一下?這篇課文要求書寫7 個漢字,課堂上只寫了1 個,其余6 個漢字怎么處理?等等。如果將這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延長至兩個課時,那么教學會更加從容,學生也能學得更加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