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蘅
夜已深,燈未滅。
書桌旁,棗香彌漫,一杯紅棗水伴我在題海中遨游。杯中的幾顆紅棗碩大飽滿,經(jīng)水的浸泡,在燈光下泛出幽紅的光澤。一口紅棗水下肚,滿腹留香,我腦海中不由得浮現(xiàn)出兒時奶奶家門前的那棵滄桑的紅棗樹……
那棵棗樹,承載著我童年里與愛有關(guān)的回憶。
我出生時,棗樹就在那兒了。它又高又壯,滄桑的樹干被歲月雕刻出一道道疤痕,茂密的樹枝向四面八方伸展著。每當(dāng)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下來時,地面上便會出現(xiàn)點點金色的光斑。而那一道道光束,便像一道道金色的瀑布。
盛夏來臨,聽蟬聲如雷,聞荷花飄香。傍晚,被烈日困在家中一天的孩子們紛紛跑出家門,圍著棗樹跑來跑去,暢快地玩耍著。老人們則喜歡在樹下搭個小桌,下下棋,聊聊天,喝喝茶,很是愜意。
那棗樹含著笑,滿足地看著這一切。
我最喜歡在明月相伴的夜晚,搬個躺椅躺在棗樹下,依偎在奶奶身旁,聽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的小蒲扇扇啊扇,我的躺椅搖啊搖。還沒等奶奶把故事講完,我就進(jìn)入了甜美的夢鄉(xiāng)……
而那棵棗樹呢,也在知了的催眠曲中安靜地入睡了。
金秋時節(jié),棗子熟了。一顆顆飽滿肥大的紅棗墜在樹枝上,好似一顆顆耀眼奪目的紅瑪瑙,吸引著嘴饞的孩子們。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偷偷拿來竹竿打棗子,我們幾個年紀(jì)小的在樹下仰著頭,緊盯著他們的竹竿,手忙腳亂地接著。終于,我如愿以償?shù)厥斋@了兩口袋又大又甜的棗子。
正當(dāng)我“狼吞虎咽”時,奶奶悄無聲息地靠近了,然后輕輕地彈一下我的腦門,笑著嘟囔道:“還沒洗干凈就吃,真是個小饞貓!”我反身抱住奶奶,仰著臉幸福地笑了……
一陣風(fēng)來,那棗樹發(fā)出“嘩嘩”的聲音,仿佛在為我們的歡笑聲配上背景音樂。
在兒時的歲月里,幾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與棗樹相關(guān)的:春天,我在棗樹下喝棗花蜜;夏天,我伴著繁星在棗樹下乘涼;秋天,我吃足了奶奶做的棗糕;冬天,我們在棗樹下堆起了大大的雪人……
長大后,我因求學(xué)來到了城里,許多美好的記憶便只能留在心底了……
夜更深,燈依舊。
喝完了這杯香甜的紅棗水,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筆,寫下了這份滿滿的回憶與思念。
【河南商丘興華學(xué)?!?/p>
點評
一棵棗樹,承載的是童年滿滿的幸福。小作者用如詩如畫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她和家鄉(xiāng)的棗樹的故事。選材真實,情感真摯,語言流暢,富有畫面感,滿含生活氣息。首尾呼應(yīng)使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情感更加強烈,主題更加突出,讀后令人回味。
(指導(dǎo)老師: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