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秋
汽車疾馳在前往香格里拉的曲折公路上,我打量著車上新結(jié)識的伙伴,三個家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丫丫,三歲還不到,居然只有她媽媽一個人照看——這一路都是缺氧的高原,還有陡峭的峽谷,能抱著孩子走完全程嗎?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不點,讓我見證了一個關(guān)于等待的奇跡。
第一個景點虎跳峽到了,下峽谷前導(dǎo)游告訴大家,峽谷山勢陡峭,體力不好的可以原地休息,建議要抱孩子的丫丫媽,最好提前聯(lián)系好轎夫,以便在規(guī)定的一個半小時內(nèi)趕回。但丫丫媽只是牽著孩子的小手往下走,并未找轎夫。
我們一同走了十來分鐘,丫丫就氣喘吁吁,額上冒汗,臉蛋紅得像秋天的蘋果。丫丫媽取下自己的太陽帽給孩子扇涼,微笑著問:“丫丫是不是要媽媽等一等,陪著你坐一坐?”小家伙小雞啄米似的使勁點頭。我提醒丫丫媽趕緊找轎夫,然后和女兒同她們告別,抓緊時間向峽谷趕。
我和女兒手扶巖壁,沿著緊貼峭壁的棧道,小心翼翼地順階而下。人流如織,深不見底的峽谷展現(xiàn)出自然的雄奇與人類的渺小。也不知下了多少個臺階,震耳欲聾的巨大聲響傳來,才知終于到了谷底。我們俯瞰氣勢磅礴的滔天巨浪,仰望兩岸如刀削斧砍的萬丈懸崖,領(lǐng)略這壯美的奇觀。
往回趕的旅程比來時更辛苦,棧道險峻,步步都需攀爬,消耗體力巨大。我和20歲的女兒雖然年富力強,依舊走得汗透衣背,捶捶酸脹如灌鉛的腿,不由十分羨慕那些約到轎夫的游客。
忽然,一對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發(fā)尖上淌著汗的丫丫,正和媽媽坐在前方臺階上,舉起小茶壺大口灌水呢!我驚訝地問:“你們怎么沒坐轎子?”“我一開始就沒打算約轎夫,這孩子從一歲半開始跟著我到處旅游,這點路程她可以走完的,只是要慢一點,時間久一點。”丫丫媽抹了一把汗,面帶自豪地回答。
讓兩歲半的孩子邁著小短腿,自己爬完2000多級臺階,這棧道可是和“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一樣陡峭呀!“不用抱她嗎?這么陡峭的臺階,她腿都沒臺階高呀!要不,我?guī)湍惚б怀蹋俊薄爸x謝啦,我家丫丫真的很勇敢,只要等一等,坐一坐,就能自己走,對嗎?”“嗯,我坐一坐,就能自己走啦,謝謝阿姨!”丫丫奶聲奶氣地回答,跟著媽媽一起向我揮手,沒一點要撒嬌耍賴的樣子,反而有些“任爾風(fēng)吹雨打,我自閑庭信步”的老驢友派頭。
我和女兒只好半信半疑地繼續(xù)向上爬,精疲力竭地趕在約定時間回到了旅游車。導(dǎo)游一聽說丫丫媽沒叫轎夫,立即眉頭緊皺,另外三個下到一半就折返回來的游客更是不耐煩地叫嚷起來:“不想花錢或者約不到轎夫就不要下去呀,這樣自私又狠心的媽媽真是少見!導(dǎo)游,你快打電話催一催,幫她找個轎夫接應(yīng)!”導(dǎo)游撥通電話后,一番好意仍被拒絕,丫丫媽回答最多半個小時一定能趕回來。
在那三個游客不停的埋怨下,等待顯得格外漫長,20分鐘居然像過了兩個世紀(jì)。導(dǎo)游終于掐滅煙蒂,親自下去接應(yīng)丫丫媽。但不到5分鐘,丫丫咯咯的笑聲就到了車前,一車人的怨氣頓時都化成了驚嘆。在此后的旅程里,丫丫走過普達措國家公園20多里的牧場與湖泊,走過噶丹·松贊林寺的眾多廟宇,一次次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稚嫩孩子那毫不輸給大人的堅韌與勇氣。
兩歲半的孩子邁著小短腿,完成了許多大人都望而生畏的旅程,這算不算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的誕生,卻只需要媽媽一次次的“等一等”。孩子其實沒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只要你愿意等一等,慢慢去喚醒、激勵和鼓舞,就能看到一個奇跡在你的等待里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