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
筆者立足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現行體育類專業(yè)招考方案,結合自身實踐,從高三報考體育特長生的選材、訓練時間安排、訓練計劃制訂、考前訓練安排及考試應對、志愿填報等環(huán)節(jié)分析了高三體育特長生如何進行身體素質強化、技能訓練及志愿填報等問題。
一、高三體考方案與體育特長生現狀
目前,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體育類專業(yè)招生實行的是《江蘇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體育專業(yè)統(tǒng)考考試方案》(蘇教考〔2013〕15號),考試總分150分,其中100分為基本素質,包括100m跑、立定三級跳、投擲實心球(2kg)、800m跑共4項,每項25分;50分為專項技能,包含專項身體素質測試、技能技巧測試等內容,測試項目有田徑(包括跑、跳、投擲等細分項目)、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體操等。從每年的統(tǒng)計數據來看,總分110分基本是體育類本科專業(yè)達線分數,而且從近幾年專項考試人數來看,選擇球類尤其是乒乓球項目的學生每年都占較大比例,專項得分較高;選擇籃球項目的考生人數逐年減少,主要原因是籃球項目考試中投籃環(huán)節(jié)存在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得分率不高。
二、現行高考模式下的體育特長生選材與訓練
(一)選材的重要性
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的體育基礎水平固然重要,但專業(yè)過線后能否被順利錄取還是取決于學生的文化成績。綜合考慮歷屆錄取情況,體育特長生的體育和文化成績要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同時只有學生的體育和文化成績雙過線,才能順利被本科院校錄取。因此,教練員應在充分做好報考宣傳的基礎上,根據體育特長生的選考意愿,結合學校、年級組的統(tǒng)籌安排,做好體育特長生的選材工作。
(二)訓練時間的安排
每年江蘇省體育類專業(yè)考試大致安排在4月上旬。由于現行江蘇省高考模式和高中課程設置因素(包括高二學生需要參加省級文化課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每屆報考體育專業(yè)的高三學生初次基礎性訓練都會被安排在高二升高三的暑期進行,時間為1個月左右。訓練主要針對報考學生的實際情況,以體能基礎練習為主,包括簡單的技能、專項入門等練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基礎性訓練的過程,從而在進入高三后,能較快適應強度較大的系統(tǒng)性訓練。
三、訓練計劃的制訂及實施
(一)相關訓練計劃的制訂
1.制訂階段性訓練計劃
階段性訓練計劃包括高三前暑假的基礎性訓練計劃(包括訓練內容和總體目標、日訓練計劃)、高三上學期的周訓練計劃、高三寒假的體能儲備訓練計劃、高三下學期的周訓練計劃和考前的調整訓練計劃。訓練計劃中的訓練內容和負荷量會根據學生的學習安排、訓練狀態(tài)及階段性訓練的側重點隨時調整,適時調整對學生訓練質量的提升有較大幫助,特別是學生體考內容中專項的調整和及早確定,對學生最后能否順利通過體育考試至關重要。
2.制訂周訓練計劃
周訓練計劃是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每日訓練的重點計劃,教練員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包括上午大課間和下午專門訓練時段,力求合理安排4項素質(100m跑、立定三級跳、投擲實心球、800m跑)和專項技能的訓練時間,確?;舅刭|和專項技能每周各練習3次以上。此外,要確保在加強營養(yǎng)的同時做好學生每日訓練后的拉伸放松,避免受傷。
(二)訓練方法及內容
1.高三前暑假訓練方法
學生在明確加入報考體育專業(yè)的訓練隊伍后,暑假1個月的適應性、體驗性訓練較為重要,在力量訓練上要重視上下肢、肩背、腰腹等部位小力量的發(fā)展,力求克服反應期。同時,讓學生學會4項素質的基本動作、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方法,了解專項考試基本內容和掌握基本技術(表1)。訓練時間為每天7:20~8:20。
(1)力量訓練主要內容
上肢小力量訓練:俯臥撐、引體向上、雙臂屈伸、斜身引體、小杠鈴推舉等;下肢小力量訓練:小杠鈴蹲跳、負重提踵、負沙袋臺階跳、負小力量跳深等;肩帶小力量訓練:俯推、拉橡皮筋、頸后推、體側左右負重練習等;腰腹背及各關節(jié)等部位小力量訓練:仰臥起坐、仰臥舉腿、懸垂舉腿、俯臥負重起、山羊負重背起和仰臥起坐、吊單杠舉腿等。
(2)4項素質及專項練習主要內容
教練員圍繞必考4項素質進行訓練時,應讓學生學會并掌握基本的熱身準備活動(包括關節(jié)、韌帶的活動和拉伸)、訓練后的放松和拉伸活動及跑、跳、投擲的專項準備活動和基本動作要領;在進行專項訓練時,應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專項測試內容和方法(包括專項身體素質測試),同時初步學會基本的技術。
2.周訓練方法
周訓練計劃是報考體育專業(yè)的學生進入高三后每天訓練的主要計劃,它是動態(tài)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以月為周期,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狀態(tài)及每月測試成績綜合考慮并及時調整訓練內容。同時,充分利用上午大課間30min時間進行小力量、小肌肉群的素質練習或專項練習??偟挠柧氃瓌t是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平衡發(fā)展各項,重點發(fā)展強項(表2)。
3.高三寒假訓練方法
經過高三上學期的訓練后,寒假訓練在整個訓練周期的地位較為重要,作用也較為明顯。因此,在寒假期間應重視力量和耐力訓練,充分做好體能儲備訓練工作,為即將到來的體育考試打下堅實的力量基礎??偟挠柧氃瓌t是采用多種訓練手段和方法,加大身體各部位力量訓練的負荷,但要避免肌肉疲勞和受傷,同時保證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充足攝入。
四、體育特長生考前訓練安排及考試應對
(一)考前訓練計劃的制訂及落實
考前是指正式體育高考前1個月的時間,此階段的訓練負荷調整要以考生能發(fā)揮最佳考試狀態(tài)為目標,要充分運用超量恢復理論,在周訓練計劃上根據訓練情況有所側重地調整。因此,這種調整既要符合訓練、比賽規(guī)律,也要充分考慮考生的心理調適,讓他們的身體感受到緊張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充滿信心認真?zhèn)淇?。特別是要針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細節(jié)問題逐個解決,尤其是對標專項的技能評分要求,力爭讓考生消除存在扣分點的技能評判環(huán)節(jié),做到細而又細、精而
又精。
此外,每年考試時間和方案公布后,教練員應立即組織所有體育專業(yè)考生集中模擬考試,既讓考生提前感受考試氛圍,增強信心,同時查漏補缺,在模擬考試后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調整訓練。
(二)考試階段的準備工作
考生出發(fā)考試后,教練員要從各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讓考生安心、按時、安全考試是最起碼的要求,而讓考生以最佳狀態(tài)踏上考場就需要每名教練員從生活起居、考試準備、作息安排、心里調適、賽前溝通交流、準備活動上精心著手,做到事無巨細。在考試過程中針對考生的發(fā)揮要及時鼓勵或安慰,讓他們消除顧慮,輕裝上陣,并為之后的考試做好準備,避免部分考生因前面的成績不理想而在最后1項專項考試中自我放棄。
五、體育特長生考后志愿填報
(一)平時學習與生活管理
在平時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要經常和班主任、任課教師溝通交流,了解體育特長生的在校行為習慣和文化學習情況,關注他們的思想波動,特別是每次月考、模擬考后要和考生一起查找不足,分析問題所在,鼓勵他們文化學習不掉隊。體育專業(yè)考試結束后,更要督促考生抓緊時間,努力彌補因訓練落下的文化課內容,針對文化學習中的薄弱學科和環(huán)節(jié)勤學多問,同時要幫助考生樹立信心,讓他們以高昂的斗志迎接高考。
(二)志愿填報
考試的結束并不代表教練員訓練工作到此為止,體育特長生的志愿填報尤為重要。高考成績出來后,教練員一定要幫助考生理性分析高考志愿的填報,吃透相關志愿填報精神,切勿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選擇名校填報志愿。要做好高中低檔志愿的搭配,建議考生盡量填報師范類或綜合類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yè),對他們以后的教師資格考試和畢業(yè)后教師招考都大有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