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初探

      2023-11-22 02:47:34吳詩玙姜維公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契丹錢幣吉林

      吳詩玙,姜維公

      (長春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關于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的研究,目前學界主要從遼代貨幣經(jīng)濟和錢幣種類兩個維度展開。日本學者奧平昌宏[1]、平尾聚泉[2]以及中國學者鄭家相[3]較早對遼錢進行研究。陳述[4]在《契丹社會經(jīng)濟史稿》中闡釋了遼代貨幣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作用;田廣林[5]等闡述遼代貨幣經(jīng)濟時提及吉林地區(qū)出土的錢幣;楊雨舒[6]認為榷場和錢帛司的設置促進了遼代吉林地區(qū)的貨幣流通,運用以圖表展示了吉林各地出土的部分遼代貨幣。彭信威[7]在《中國貨幣史》中提出“錢幣學”概念,包括遼代貨幣的內容;衛(wèi)月望[8]對遼代錢幣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此外,研究遼代錢幣的還有羅伯昭[9]、王蔭嘉[10]、秦培珩[11]等學者。關于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研究,筆者僅見《吉林省博藏“大康六年”紀年銅錢》[12]一文。由此可見,學界需要對遼代吉林地區(qū)的錢幣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隨著考古資料的豐富,這項工作成為可能。本文擬從錢幣的來源與管理、種類與分布等方面,對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進行全面的考察,并探究其社會作用。

      一、 錢幣的來源與管理

      錢幣指歷史上作為一般等價物使用的有加工痕跡及固定單位的金屬鑄幣。錢幣以方孔圓形錢為主,質地以銅鐵質為主[13]。現(xiàn)今的吉林地區(qū)①相當于上京道的長春州、泰州及東京道的龍州、淥州、通州、桓州、豐州、正州、慕州、信州、賓州、寧江州、河州、祥州等州及屬縣的統(tǒng)轄范圍[14]。本文以遼代吉林地區(qū)的錢幣為研究對象,它們的來源、管理、分布、種類與社會作用均在研究范圍之內。

      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的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戰(zhàn)爭掠奪。關于遼朝掠奪后晉、北漢以及宋錢幣之事,《遼史·本紀》多有記載。遼朝統(tǒng)治層掠奪錢幣主要集中在遼初[15]。天顯元年(926)春,遼太祖滅渤海國后,“以所獲器幣諸物賜將士”[16]24。天顯十一年(936)遼太宗滅后唐,石敬塘對契丹“歲輸金帛三十萬之外,吉兇慶吊,歲時贈遺,玩好珍異,相繼于道。乃至應天太后、元帥太子、偉王、南、北二王、韓延徽、趙延壽等諸大臣皆有賂遺”[17]9316。此后,他還向契丹“獻沿邊所積錢”[16]1033,用以充實軍備。遼朝掠奪而來的錢幣為貴族所有,被帶入他們的封地內,使錢幣流通成為可能。第二,移民攜帶。遼代吉林地區(qū)的移民人口中有漢、渤海、契丹、女真等族。遼朝遷徙中原漢人入境大致有八次[18],這些移民均攜有包括錢幣在內的財富[5]。據(jù)研究,遼代吉林地區(qū)流通的錢幣多為宋錢,這些錢幣應是燕云地區(qū)的漢人遷入時所帶。同時,信州、龍州黃龍府等地均有漢人居住。渤海移民多在“東丹南遷”時進入吉林地區(qū),當?shù)氐臐h唐錢幣應為他們帶來。寧江州、長春州、泰州等均有渤海人居住。第三,商品交換。東京道的建立對繁榮商品經(jīng)濟、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起到積極作用[4]。東京城“分南北市,中為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16]518。當?shù)厣虡I(yè)貿(mào)易發(fā)達,貨幣需求增加[19]。遼圣宗太平二年(1022)之后,春捺缽固定在長春州附近水草豐美之地[20]。遼朝在捺缽地設立專門的行宮市場。沈括記錄了捺缽地的市場情況:“小民之為市者,以車從之于山間”[21]。遼圣宗統(tǒng)和末期,專設“行宮市場巡檢使”[22],用以管理捺缽地的貿(mào)易秩序。隨著“澶淵之盟”的簽訂,遼、宋雙方的榷場貿(mào)易得到發(fā)展,宋錢從榷場互市中大量流入契丹境內,“洩中國之錢于北者,歲不知其幾何”[23]。契丹“邊關重車而出”,各地出現(xiàn)了“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24]的局面。在吉林地區(qū),遼也設置有榷場,主要有黃龍府、寧江州榷場,處理與女真的貿(mào)易[6]。

      遼朝為加強對吉林地區(qū)錢幣的制造和使用,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善的系統(tǒng)。在中央,遼太宗時期始設冶鐵和鑄錢的管理機構,“置五冶太師,以總四方錢鐵”[16]1033,這是遼朝最早管理錢幣事務的職官。景宗時“置鑄錢院”,是專門負責鑄錢的機構。據(jù)《遼史·百官志》記載,主管財政的是契丹南樞密院,“掌文銓、部族、丁賦之政”[16]776。東京道設置南面財賦官——“東京戶部使司”,“以諸坑冶多在國東,故東京置戶部司”[16]897,為管理貨幣事務的專門機構。在地方,遼朝設置與貨幣和賦稅有關的官職,如計司、度支、錢帛司、轉運使司等。在職官設置的基礎上,遼朝出臺了相關的錢幣管理政策:第一,把穩(wěn)定幣值作為基本國策;第二,將貨幣鑄造與發(fā)行權集中于中央;第三,舊儲新鑄,新舊互用,向統(tǒng)一的銅鑄幣過渡[25]。在吉林地區(qū),遼朝專門設置“長春路錢帛司”[16]916,主管當?shù)氐腻X幣。

      可見,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的來源主要有戰(zhàn)爭掠奪、移民攜帶和商品交換。為管理吉林地區(qū)的錢幣,遼朝設置了相應的管理機構,主要為契丹南樞密院和南面財賦官等,并頒布專門的錢幣管理政策。

      二、錢幣的種類與分布

      隨著遼代吉林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大量錢幣進入吉林地區(qū)。根據(jù)考古學成果,遼代的錢幣種類多樣,廣泛分布在吉林境內,如表1所示②。

      表1 遼代吉林錢幣出土情況

      吉林地區(qū)出土的錢幣中宋錢最多,漢唐、五代錢次之,遼錢最少。出土錢幣共有8894斤③,其中漢、唐錢約有11種,主要出土于吉林中部區(qū)域;五代錢有21種,主要出土于吉林中部區(qū)域;宋錢約有74種,主要出土于吉林中部區(qū)域;遼錢約有31種,主要出土于吉林西部、東南部區(qū)域;遼代鑄造的錢幣集中在吉林東南部區(qū)域,有天顯通寶、重熙通寶、咸雍通寶、大康元寶等31種,且多為遼朝中后期鑄造。吉林西部、南部、中部、東南部四個區(qū)域中,中部區(qū)域出土的錢幣數(shù)量和種類最多,且主要為宋錢。

      遼朝的錢幣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其一,以使用唐錢為主、以使用自鑄幣為輔的階段(916—1004);其二,以使用宋錢為主、以使用自鑄幣為輔的階段(1005—1084);其三,貨幣制度衰敗的階段(1085—1125)[15]。遼朝境內的唐錢多數(shù)從五代而來,“相承用唐舊錢,其別鑄者殊鮮”[24]4375。錢幣出土區(qū)域主要集中于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出土的多為宋錢。這兩個區(qū)域為遼朝龍州黃龍府、寧江州、賓州、信州、通州等州城所在地,它們均設置于遼朝中后期。黃龍府和寧江州是遼朝在吉林地區(qū)設置的兩個榷場所在地,契丹為滿足貿(mào)易需要而投入大量錢幣。1004年,遼、宋訂立“澶淵之盟”,遼朝由此得到了宋朝的巨額歲幣。歲幣不只包括銀和絹,還包括銅錢。遼朝所得歲幣數(shù)額巨大,總共約三千一百五十余萬兩[4]148。在每年的歲幣中,宋常以銅錢折充銀絹入獻[26],這成為遼朝取得錢幣的重要來源。歲幣的輸入極大地促進了遼對宋的貿(mào)易,加之宋神宗于熙寧七年(1074)下旨“削除錢禁”[23]4384,使宋錢大量流入遼朝境內,這種情況維持一年之久。遼朝從河北的雄州、霸州、安肅軍及廣信軍等榷場獲得大量的宋錢,“由是國家之錢,演迤域中”。由于宋錢的流入,“時錢不勝多,故(遼)東京所鑄,至清寧中方用”[16]1033。

      遼錢主要有年號錢、非年號錢、紀年錢、國號連年號錢、厭勝錢、瘞錢、賞賜錢等多種[27],吉林地區(qū)出土的遼朝鑄幣主要為年號錢,有重熙通寶、清寧通寶、咸雍通寶、大康元寶、大康通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乾統(tǒng)元寶、天元寶等。為了管理這些錢幣,遼朝在“東京置戶部司,長春州置錢帛司”,“自此以訖天祚,國家皆賴其利”[16]1032。這體現(xiàn)出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的繁盛。

      三、錢幣的社會作用

      遼代吉林地區(qū)的錢幣在商品經(jīng)濟流通中成為主要交換媒介,加速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

      第一,推動遼代吉林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遼初,吉林地區(qū)處于實物交換、自給自足的發(fā)展階段。錢幣進入吉林地區(qū)后,逐漸成為商品交易的主要媒介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物物貿(mào)易的狀況,使吉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改觀[25]。黃龍府與寧江州地區(qū),“女直以金、帛、布、蜜、蠟諸藥材及鐵離、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魚之皮、牛羊、駝馬、毳罽等物,來易于遼者,道路繦屬”[16]1031,鐵驪“惟以細鷹鶻、鹿、白布、青鼠皮、貂鼠皮、大馬、膠魚皮等與契丹交易”[28]213。兩地出土“榆莢半兩”“四侏半兩”“東漢五銖”等漢至唐的錢幣[29],反映出契丹、女真、漢等各族人民集中于此進行貿(mào)易。故遼代黃龍府又被稱為“銀府”,地位近于“陪都”。吉林省的大安、德惠、九臺、通榆、集安等19個市、縣都出土過遼代錢幣,表明在圣宗之后吉林地區(qū)已經(jīng)普遍使用錢幣進行交易[6]。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遼朝開始在長春州、泰州等地允許平民自愿借貸、收取“二分”利息[16]1027。大公鼎在擔任“長春州錢帛都提點”[16]916一職時,曾拒絕當?shù)厝说摹凹儋J”行為[17]1608,可見商品經(jīng)濟之活躍。

      第二,維護遼代吉林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錢幣的廣泛流通對遼代吉林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起到一定的維護作用,這體現(xiàn)在義倉的借貸功能上。義倉起源于隋朝,是按田畝、戶口等向農(nóng)民征收稅糧,以備當?shù)亍皞錃q不足”[30]1254時調用的機構。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貨幣增加,義倉的借貸功能開始發(fā)揮作用。道宗初年,“東京如咸、信、蘇、復、辰、海、同、銀、烏、遂、春、泰等五十余城內,沿邊諸州,各有和糴倉,依祖宗法,出陳易新。許民自愿假貸,收息二分。”[16]1028可見,和糴倉保管由政府出錢、按市價向農(nóng)民收購的糧食。遼朝利用和糴倉和義倉救災,既能調整豐年和災年的糧食使用,又能平衡物價、緩解災荒帶來的糧食短缺[31]。遼朝在長春州、泰州等地區(qū)的州城設置和糴倉和義倉,允許貸款買糧,這是經(jīng)濟發(fā)展、貨幣充裕的表現(xiàn)。

      四、結語

      遼代吉林地區(qū)錢幣的來源包含戰(zhàn)爭掠奪、移民攜帶和商品交換。遼朝在中央和地方分設錢幣管理機構,五京計司歸契丹南樞密院管理,各州錢帛司等南面財賦官歸五京計司統(tǒng)轄。根據(jù)考古學成果,遼代吉林地區(qū)的錢幣主要有漢唐錢、五代錢、宋錢和遼朝自鑄錢,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區(qū)域、南部區(qū)域、東南部區(qū)域和西部區(qū)域。隨著多類錢幣的混合使用,遼代吉林地區(qū)的經(jīng)濟交往更為密切。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促進下,契丹、渤海、女真等民族不斷交融,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大家庭之中。

      [注 釋]

      ①吉林省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北接黑龍江省,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qū),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與朝鮮隔江相望。李相國、李云鶴等編《吉林省歷史圖志》,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20年,第1、4頁。

      ②表1中的內容根據(jù)《德惠縣文物志》《九臺縣文物志》《扶余縣文物志》等三十余部吉林省各縣文物志及《契丹貨幣經(jīng)濟史》《吉林省博藏“大康六年”紀年銅錢》《遼代吉林經(jīng)濟發(fā)展概述》十余部學界論著綜合考訂而成。

      猜你喜歡
      契丹錢幣吉林
      13.吉林卷
      錢幣翻倍
      吉林卷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吉林卷
      學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4
      組合錢幣
      “一國兩制”由契丹人首創(chuàng)?
      紅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1
      突騎施錢幣和突騎施
      中國錢幣(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讀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鳳翥契丹
      湘乡市| 准格尔旗| 新建县| 武功县| 深州市| 黄大仙区| 商都县| 西宁市| 景东| 金川县| 甘孜县| 彰武县| 社旗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太湖县| 苍山县| 新沂市| 浏阳市| 敦煌市| 新余市| 南溪县| 视频| 衡阳市| 长海县| 万宁市| 谢通门县| 河间市| 瓦房店市| 喀喇| 仪陇县| 三台县| 新化县| 巴东县| 天峻县| 兴义市| 临邑县| 和龙市| 新密市| 阜康市| 莲花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