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
教師課堂話語指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在組織教學和推進課堂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機構(gòu)性會話?,F(xiàn)有關(guān)于教師課堂話語的研究主要聚焦教育語言學視角、社會語言學視角、多模態(tài)視角和語用學視角四種視角?;诮逃Z言學視角,研究者廣泛探討了教師話語量與質(zhì)、提問策略、交互調(diào)整、反饋方式、IRF 話語鏈等教導性話語特點及其對學生二語習得和交際能力的影響(如周星、周韻2002;趙曉紅1998);基于社會語言學視角,程曉堂(2010)提出,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應盡可能具有真實性。此外,還有學者對中外教師、男性和女性教師、常規(guī)課堂與比賽課堂的教師話語進行對比分析(如胡青球 2007;呂璀璀 2012;王蓉2014);基于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視角,研究者系統(tǒng)分析了教師多模態(tài)話語的使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態(tài)度、綜合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交際能力的影響(如張德祿2009;曾慶敏2011);基于語用學視角,研究者論述了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建構(gòu)的語用身份類型、語用策略及語境順應性(如徐敏、陳新仁2015),以及教師運用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對保護學生面子、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影響(如徐英2003)。
教師課堂話語是傳遞知識、維護和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重要媒介,而目前大量文獻廣泛探討了教師話語的量與質(zhì)、提問和反饋策略、IRF 話語鏈等教導性話語特點及其對學生二語習得和交際能力的影響,鮮有學者從和諧人際關(guān)系管理視角對教師課堂話語進行微觀探究。也就是說,這些研究主要關(guān)注教師課堂話語的語言特征、語用功能及其對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影響,鮮有學者關(guān)注教學過程中的和諧師生關(guān)系管理。然而,教學知識的傳遞是否成功,其過程伴隨師生人際關(guān)系的管理。師生關(guān)系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guān)系,更是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學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通過相互影響構(gòu)建起來的一種特殊人際關(guān)系,并會對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教學信息的傳輸、課堂教學氣氛、課堂教學管理及學生個性社會化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李瑜瑾1996)。有鑒于此,本研究從斯潘塞—奧蒂(Spencer-Oatey)的人際關(guān)系管理理論的以言行事域、話語域、參與域、語體域和非言語行為域五個維度,探究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維護和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話語策略。本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教師有策略地使用課堂話語,以實現(xiàn)知識傳遞與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共現(xiàn)。
英國華威大學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教授斯潘塞—奧蒂從人際關(guān)系管理出發(fā),提出了有別于布朗和萊文森(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論、利奇(Leech)的禮貌原則的禮貌觀點(陳新仁2018),即人際關(guān)系管理理論(Rapport Management Theory,RMT)。該理論包含三個核心要素:面子、社會權(quán)利和義務(wù)及交往目標(Spencer-Oatey 2008)。面子是“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時竭力追求的積極社會價值”,與個體的身份感或自我概念息息相關(guān)。社會權(quán)利與義務(wù)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積極追求的基本社交權(quán)利和義務(wù),反映了個人對公平、體諒和行為合宜性的關(guān)切。交往目標涉及人們在與他人互動過程中持有的行事目標和人際目標。在人際交往中,一旦面子沒有得到認可、社交權(quán)利和義務(wù)未被承認、交往目標未能實現(xiàn),交際者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就會受到影響。因此,人們?yōu)榱司S持或提升和諧人際關(guān)系,往往會采取以話語為基礎(chǔ)的關(guān)系管理策略(王雪玉2015),主要包含以言行事域、話語域、參與域、語體域及非言語行為域等五個管理域。
在課堂語境下,教師與學生開展人際互動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知識的高效傳遞,而師生關(guān)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教育過程和結(jié)果,若師生關(guān)系緊張則會給學生帶來負面情感,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質(zhì)量。因此,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年P(guān)系管理策略,積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構(gòu)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給其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其對學科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基于本研究的語料1研究語料依據(jù)Jefferson 轉(zhuǎn)寫系統(tǒng)(Jefferson Transcription System)進行轉(zhuǎn)寫,文中涉及的轉(zhuǎn)寫符號含義如下:((laughs))=笑聲;(2)=停頓時間超過1 秒;[...]=話語重疊。發(fā)現(xiàn),為了維護和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話語策略主要包括:以言行事域的混合型反饋策略、參與域的開放式互動策略、話語域的生活化教學策略、語體域的語氣詞使用策略和非言語行為策略。
在本語料中,英語教師在對學生回答給予積極反饋時,運用了混合型反饋策略(林正軍、周沙2011),如積極反饋+重復。相較籠統(tǒng)、機械的積極評價,如Good、Excellent 等,教師運用混合型反饋策略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詳細反饋和充分肯定會讓其感覺教師重視自己的回答,能夠滿足其面子需求,使其增強自信心并對英語課堂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期待。
例1:
1.S4:I want to grow up because I want to set up a company.
2.T:Oh!You want to set up a company and you will be the CEO.Good dream.
3.S4:I can make more money.
4.T:Oh!You can make more money.Very rich.
5.Ss:((laughs))
6.S4:I will be a boss like...
7.T:Like what?
8.S4:Bill Gates.
9.T:Oh!Bill Gates.Ok.Now suppose someday you will become a famous person like Bill Gates and you will donate money to our school.
10.Ss:((laughs))
這堂課的主題是Growing Up,教師詢問學生是否愿意長大,學生回答愿意長大并闡明了原因。教師首先重復了學生回答中的核心內(nèi)容set up a company,然后通過積極評價Good dream 表示對其夢想的贊賞。學生在得到教師贊揚后繼續(xù)發(fā)言。在話輪4 中,教師再次重復學生話語make more money,聚焦他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接著,教師調(diào)侃性地評價very rich 和donate money to our school,滿足了學生期待未來有所作為的個體面子需求。從全班學生兩次大笑可以看出,這種混合型反饋策略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師生溝通順暢,課堂氣氛融洽,有利于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
參與域指交際者在會話中的參與情況,涉及話輪轉(zhuǎn)換、在場交際者的納入或排除及是否采納受話人反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建構(gòu)在參與域主要表現(xiàn)為開放式互動。
例2:
1.S:I don’t want to grow up because when I’m an adult,I have too many things to worry about.
2.T/Ss:((laughs))
3.T:You have to worry about many many things such as...
4.S:Money.
5.T:Such as money.That means you don’t worry about your money now.Uh - huh.But when you grow up,you need to worry about your money.What else do you have to worry about?
6.S:My work.
7.T:Your work.Ok.We know it is not so easy to find a job.So he doesn’t want to grow up.Ok.Sit down please.
在例2 中,教師仍讓學生圍繞“Do you want to grow up?”這個話題開展分組討論。在討論結(jié)束后,一名學生表示“不愿意長大,因為長大后需要擔心很多事情”。教師和同學聽到該回答后都會心一笑,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在話輪3 中,教師重復了學生的前一話輪worry about many things,表示對他們的回答的關(guān)注和肯定,并繼續(xù)用such as 延續(xù)話輪。結(jié)合當時語境,在話輪4 學生回答Money 后,教師原本可以結(jié)束該話輪,邀請另一名學生回答問題或自己重新掌控話輪。但是,教師繼續(xù)通過開放式問題“What else do you have to worry about?”擴展學生的話輪。這種開放式互動策略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目標語輸出機會,有利于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尊重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權(quán)利,有助于打造“學生中心”課堂,構(gòu)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話語域關(guān)注人際互動中的話語內(nèi)容和話語結(jié)構(gòu),包括話題選擇和管理,以及信息的結(jié)構(gòu)與序列。在課堂教學這一特殊的社會互動中,教師將抽象、陌生的教學主題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jié)合,不僅能提高課堂趣味性,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如下面一段課堂語料。
例3:
1.T:Today is Friday,the weekend is coming and you can have a relaxation.How do you often relax yourself at the weekends? Do you watch TV programs?
2.Ss:(2)
3.T:For example,do you like to watch TV programs like this?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TV program?(通過PPT 呈現(xiàn)《貓和老鼠》動漫圖片)
4.Ss:((laughs))貓和老鼠。
5.T:Its name is Tom and Jerry.
6.Ss:[Tom and Jerry].
7.T:We call it cartoon,right?
這堂課的教學主題是TV programs。學生需要掌握不同電視節(jié)目類型的英語表達,如cartoon、comedy、chat show 等。首先,教師沒有直入主題,而是和學生聊起了周末休閑生活,將抽象、陌生的教學主題變得具體化、熟悉化。其次,教師提問學生是否會在周末看TV programs。因為TV programs 是本堂課的新詞,而學生不了解其含義,自然無法理解教師的提問,所以第一話輪以學生沉默結(jié)束。最后,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教師選擇了他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動畫片《貓和老鼠》作為互動話題,打破了課堂沉默。同時,教師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詞cartoon。這種生活化教學策略將學生課堂學習的間接經(jīng)驗與生活中的直接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構(gòu)建了他們感興趣的課堂,同時有助于維持和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
語體域指人際交往或話語表達過程采用的語言表達風格,如音調(diào)、語調(diào)的選擇(嚴肅、僵硬或活潑、和緩)、與體裁相適切的措辭或句式及與體裁相匹配的稱呼或敬稱(金穎哲、陳新仁2022)。在現(xiàn)有語料中,為了確保教學任務(wù)的順利完成,教師在實施一些對學生面子造成傷害的言語行為時,會采用語氣詞,如“呀”“吧”,緩和對他們的面子威脅,以維護和諧師生關(guān)系。
例4:
(語境信息:下課鈴聲已響,教師仍在進一步強調(diào)家庭作業(yè)要求)
T:我要看到前面兩篇作文必須是在你的原句錯的地方訂正好了。我給你改了,你還是原樣,這樣的作文交上來是沒有意義的,Ok 吧。那就下課啊。
在例4 中,教師利用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特殊地位和絕對控制力,占用學生休息時間布置作業(yè)。這不僅損害了學生的休息權(quán)利,還會讓其感到自己的權(quán)利沒有得到尊重。教師在強調(diào)作業(yè)要求時使用了典型的祈使句,“必須”一詞加強了教師機構(gòu)話語營造的高權(quán)勢氛圍,“你還是原樣”“沒有意義”這樣的教師話語顯性建構(gòu)了某種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形象,與其希望展現(xiàn)的積極向上的個人形象產(chǎn)生對立,顯然會對其個體面子和群體面子構(gòu)成威脅,損害和諧師生關(guān)系。然而,教師在話語最后,通過語氣詞“吧”“啊”投入了一定的情感成分,緩和了語勢和面子威脅行為(汪敏鋒2022),以及維持了和諧師生關(guān)系。如果省略句末的“吧”“啊”,那么“Ok”“那就下課”就成了命令行為,語氣直接且強硬,不利于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例5:
1.T:Don’t wake me up until you finish building it.Can I cancel don’t?Why not? 我可以把don’t 刪掉嗎?不也是這個意思嗎?你建完了你把我叫醒了呀。Why not?×××,please.
2.S:這里是固定搭配not until。
3.T:為什么一定是not until,也有until 的呀?Wake me up 是……
4.S:是短暫性動詞。
5.T:瞬間動詞的話,我們的主句就得用……
6.S:not.
7.T:Yes.Ok.Sit down,please.關(guān)于until 的用法,當主句為瞬間動詞,we should use not until instead of until。
在例5 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仍沒有掌握not...until...和until 的區(qū)別,于是再次舉例提問。雖然學生在話輪2 中的回答并不是教師期待的答案,但是教師并沒有直接指出錯誤,而是提醒他們“也有until 的呀”。語氣詞“呀”既營造了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又緩和了學生答錯問題對自身個體面子造成的威脅。在后續(xù)互動中,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參與新知識的構(gòu)建,實現(xiàn)了知識傳遞與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共現(xiàn)。
非言語域指非言語行為方面,如面部表情、手勢、動作姿態(tài)、人際距離等。在教學活動中,恰當?shù)姆茄哉Z行為能夠作為有效的輔助手段吸引學生,增強言語行為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常思亮1994),以及營造融洽、和諧的課堂氣氛。
例6:
1.T:Through the internet we can get information very quickly.For example,I want to search ×××{授課教師的名字}.As soon as I click the mouse {授課教師手里拿著鼠標},there is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授課教師的名字}.
2.Ss:((laughs))
在例6 中,在與學生討論“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時,為了讓其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地理解“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快速獲得信息”,教師以自己作為例子進行具體闡述。首先,教師走到學生中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身體距離,讓其獲得親切感。其次,教師手里拿著鼠標假裝在電腦上點擊搜索自己的名字,并表情夸張地表示一點擊鼠標就獲得了大量個人信息。從學生的笑聲可以看出,這種非言語行為讓平淡的有聲言語變得豐富、生動,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情緒,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
本研究以真實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為語料來源,分析了教師開展和諧師生關(guān)系管理的話語策略,主要有以下發(fā)現(xiàn):教師為維護和提升和諧師生關(guān)系,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實施了五種人際關(guān)系管理策略,包括以言行事域的混合型反饋策略、話語域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參與域的開放式互動策略、語體域的語氣詞使用策略和非言語行為策略。
本研究關(guān)注有關(guān)維護和提升師生關(guān)系的教師話語策略,擴展了教師課堂話語研究視域。從實踐層面來看,本研究有助于初中英語教師深入了解教師課堂話語的人際語用功能,綜合運用相關(guān)話語策略,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社交距離和心理距離,為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及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服務(wù)。師生人際關(guān)系管理的話語策略包含但不僅僅表現(xiàn)為本研究總結(jié)歸納的五種策略,由于篇幅和語料的原因,可能未覆蓋完整,未來相關(guān)教師課堂話語研究可以對此展開全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