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西/文圖
面向黃浦江,正前方是上海天際線的陸家嘴,右邊是雕刻了百年時光的外灘萬國建筑群,這樣的“神仙機位”,你在上海能找到幾處?而且這里視線開闊,不像外灘那樣常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只要隨手一拍就能拍出明信片式的風景。
說到這里,不少經(jīng)常瀏覽某網(wǎng)絡“種草”平臺的朋友可能已經(jīng)有了答案,它就是位于虹口區(qū)南部濱水區(qū)域的北外灘。這里坐北朝南,陸域面積3.3 平方公里,擁有濱水岸線3.4 公里,是上?!包S金三角”中的重要一角。
說起北外灘就不能不聊它的文化底蘊。作為浦江兩岸重要的一段,這里曾是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啟航之地,也是近代中外文化的交融之處,中國第一盞電燈、第一部電話等都在此誕生,還有第一場放映半有聲電影的禮查飯店、“遠東第一大廳”上海郵政大樓、“亞洲第一公寓”河濱大樓等知名建筑也都坐落于此。據(jù)統(tǒng)計,這里共有2處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qū)、30 處風貌保護街坊和48 處歷史保護建筑,深度濃縮著上海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及海派城市風貌。
2020 年,北外灘地帶啟動新一輪開發(fā)建設,短短三年間,一幅“未來之城”的圖景在這里漸次展開、落地成實。隨著全長3.4 公里的濱江岸線全面貫通、13.7 萬平方米的綠地全部開放,北外灘逐漸實現(xiàn)了“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的愿景,更成為了上海百年風韻和改革開放成就的最佳觀景點。
傍晚時分,穿過白玉蘭廣場向著江邊走去,便來到北外灘濱江綠地區(qū)域。這里不僅有云帆園、云影園、蕓生園、滴水園、知覺(蕨)園與蝶戀園六大景觀園,還有竹門、踏步石、竹欄柵、苔蘚……園內(nèi)的植被覆蓋各有特色。穿過滿眼的綠色,國客段的濱江觀景平臺就在眼前。憑借能看到形如月亮的黃浦江彎道,和東方明珠、上海中心等地標建筑合影的最佳位置,以及銀色小“巨蛋”打卡點等諸多亮點,國客段的觀景平臺堪稱北外灘濱江區(qū)域的“C 位”,吸引很多市民游客駐足,遇上周末節(jié)假日,甚至有點“小外灘”的熱鬧味道。
為了擔負起保障北外灘區(qū)域安全、維護社會面穩(wěn)定等時代使命,虹口公安分局專門成立了北外灘濱江治安派出所。雖然它是整個虹口區(qū)“最年輕”的派出所,但只要和安全有關的事情,總少不了它的“出鏡”。盡管濱江所轄區(qū)面積僅1.4平方公里,但轄區(qū)人流量大、重點部位多,巡邏工作并不輕松。為了提高巡邏效率,公安部門采取“車巡+步巡”的街面巡邏防控勤務模式,最大限度將警力投放到街面的同時,還制定執(zhí)行了“24 小時視頻巡邏”制度,將其作為常規(guī)實兵巡邏警力的疊加補充,快速發(fā)現(xiàn)各類突發(fā)情況,全力維護轄區(qū)社會面整體穩(wěn)定。每當現(xiàn)場游客密集時,北外灘濱江治安派出所將迅速以各安保組為單位,利用警力及時疏導人流,并控制外圍游客行進速度,防止踩踏事故,確?,F(xiàn)場井然有序。
除了定點巡邏的警車和警察,也許你還會在觀景平臺上看到騎著警用平衡車、身著橙色水警服的另一種巡邏組。這便是邊防和港航公安分局考慮到濱江區(qū)域過道狹窄、人員密集等特點,在徒步巡邏和警車巡邏的基礎上,疊加采用的警用平衡車巡邏?!罢埪每团笥褌冏⒁饽_下安全,看管好隨身物品,并照看好隨行的老人與兒童?!睅纵v閃爍著警燈的警用平衡車在人群中穿梭,伴隨著聲聲提醒,在溫馨提醒市民游客的同時,也成為了北外灘濱江步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從國客段觀景平臺往西走,就來到位于“一江一河”交匯處的“最美河畔會客廳”、堪稱上?!叭{河畔”的世紀同框最佳取景點,這里既能看到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老上海景觀,也能看到東方明珠、上海中心等新上海景觀。從國客段觀景平臺往東走,會依次經(jīng)過置陽段親水平臺和國航段觀景平臺,其中置陽段親水平臺擁有400 米的長岸線,可以把??坑诖说挠瓮c對岸的上海天際線抓入取景框內(nèi)。國航段觀景平臺則是“魔都鏡像”的最佳攝影點,在這里不但可以觀賞到宏偉的城市天際線,而且只需將鏡頭貼近觀景平臺上的金屬材質(zhì)反光鏡,即可拍攝出“魔都鏡像”的風光大片。
除了絕美的江邊風景,在北外灘濱江地區(qū),還有著白玉蘭廣場、北外灘來福士等商圈,以及很多商務樓宇。十里洋場、商業(yè)繁榮,這些綜合體在給市民帶來方便快捷生活體驗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鑲嵌在北外灘版圖上的一個個“安全驛站”。在人潮洶涌的商場和黃浦江畔絢爛的霓虹燈中,有一束24 小時閃爍的紅藍燈光,這便是“平安屋”的所在地。里面不僅配備了滅火器、裝備箱等消防設備,防暴盾牌、橡膠短棍、防暴鋼叉等防暴裝備和醫(yī)藥箱、消毒液等急救用品也是一應俱全,還有佩戴“平安志愿者”袖章的人員進行24 小時值守。為了應對頻繁的商業(yè)活動和復雜多變的人員情況,北外灘濱江區(qū)域的商圈企業(yè)還聯(lián)合形成了“平安商戶聯(lián)盟”,這些“平安商戶聯(lián)盟”志愿者、保安員等充分發(fā)揮自身對商圈情況熟悉的優(yōu)勢,組建了多支“義務巡邏隊”,提高了北外灘的群防群治力量,進一步保障了區(qū)域安全。
當然,對魅力北外灘的保護不光體現(xiàn)在硬件上,還有對其文化底蘊的傳承中。作為上?!包h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fā)地”的重要區(qū)域之一,北外灘所在的虹口區(qū)被譽為“海派文化發(fā)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簡稱“文化三地”。為了用好用足“文化三地”資源,北外灘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積極“跨界”,成立北外灘“守護者”消防特色宣講團,在虹口“文化三地”志愿宣講隊伍中加入了“一抹藍”的身影。怎樣才能將紅色文化和消防知識一并普及呢?對此,北外灘消防站的隊員們經(jīng)過反復嘗試,設計出了一條具有消防特色的人文行走志愿宣講路線:從虹口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出發(fā),途經(jīng)赴法勤工儉學出發(fā)地、來福士廣場城市集市主題街區(qū)、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舟山路建筑群,最后到達北外灘消防站。走到舟山路老式里弄小區(qū),隊員們就結(jié)合建筑特色為大家普及防火知識和火災初期撲救方法;來到北外灘來福士,隊員們會為大家一一講解固定消防設施的使用方法以及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逃生思路……短短1.6 公里的路線,每到一個站點,消防員們都會將實地特色融入消防知識的講解,讓大家既能領略北外灘的海派文化魅力和紅色文化底蘊,又能加深對各類消防安全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隨著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轉(zhuǎn)上一圈再回到北外灘的濱江地帶,望著對岸的璀璨燈光不禁感嘆,如今的北外灘,不再只是人們眺望陸家嘴的摩天大樓、遠遠感受外灘萬國建筑群海派風光的“備選地”。今日的它,正以安全穩(wěn)健的腳步,一邊傳承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一邊描繪著這片土地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