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釔涵
“我從16歲起跟爸爸學(xué)彈棉花,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50年了?!?/p>
那年,我在清湖古鎮(zhèn)采訪了棉花匠夏師傅,感受到了老一輩人的堅守與初心。
“嗒,嗒,嗒……”銅絲與木頭的碰撞聲格外清脆、悠揚。一個老翁戴著口罩,腰間綁著一條細(xì)而彎的扁擔(dān),上面吊著一根麻繩,下面掛著一個弓狀的東西。
“夏師傅,棉絮為什么要彈呢?”我從小在城里生活,頭一次見到這種新奇的手藝。
“棉絮本身是緊實的,彈得蓬松柔軟后被褥才會暖和又厚實,睡起來才舒服?!毕膸煾的托牡叵蛭覀冎v解彈棉花的原理和工序,環(huán)顧四周,寬敞的屋子里堆著一床床彈好的棉被。
“這家店以前有很多棉花匠,但現(xiàn)在很多人怕苦怕累,都不愿意干這活兒?!?/p>
“對啊,只有老夏一直堅持著,過年過節(jié)都不休息?!?/p>
“嗒,嗒,嗒……”夏師傅好像聽不到旁人的竊竊私語,專心致志地彈著棉花。
見夏師傅彈得如此輕松,我心里直癢癢,征得同意后也試了試。
彈棉花的工具不算太重,我右手握著棒槌,對準(zhǔn)銅絲用力打了下去。
“滴,滴,滴……”不管我使出多大力氣,都沒法發(fā)出夏師傅彈棉花時清脆而富有節(jié)奏感的聲音,只有甕聲甕氣的悶響。
我不服氣,模仿著夏師傅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打了起來,屋子里終于響起了清脆有力的撞擊聲。但我沒打幾下,左手就不聽使喚了,虎口震得直發(fā)麻,右手累得舉不起來,雙腿止不住地發(fā)抖,腰酸背痛,真是吃不消!
夏師傅微笑著接過工具,讓我坐在一旁休息??粗稚系睦侠O,我突然明白了些什么。16歲,比我大不了幾歲,夏師傅在那么小的年紀(jì)拿起工具,一頭扎進(jìn)棉花堆,一彈就是50年。
夏師傅的臉上爬滿皺紋,像極了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黑發(fā)里夾雜著棉花般雪白的頭發(fā)。盡管已年近古稀,他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眼神里似乎刻著歲月的風(fēng)霜雨雪,也映著未來的明媚陽光,仿佛燃燒著不滅的火焰。
透過夏師傅堅定的目光,我似乎明白了老一輩人面對艱苦生活咬牙堅持的毅力與勇氣。
“嗒,嗒,嗒……”樂曲般的彈棉花聲再次在屋子里回蕩,它奏出了生活的艱辛與奮斗,唱響了匠人們對技藝的鐘情與初心。夏師傅用自己的經(jīng)歷譜寫了民間手藝人的奮斗之歌、堅守之歌!
這首淳樸的曲子教會我一個道理:堅持與傳承不受時間的束縛,我們要把祖先的優(yōu)秀技藝傳承下來,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學(xué)習(xí),這就是對那些堅守了一輩子的老手藝人的致敬。
(責(zé)任編輯/李希萌)
指導(dǎo)老師 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