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附丹霞石栽培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吸收與分配研究

      2023-12-11 15:09:16李明松李金玲趙致羅春麗羅夫來王華磊楊繼勇丁剛鄧浪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23年16期
      關鍵詞:礦質(zhì)元素吸收苔蘚

      李明松 李金玲 趙致 羅春麗 羅夫來 王華磊 楊繼勇 丁剛 鄧浪

      摘要:為明確附丹霞石栽培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吸收與分配特性。本研究以附丹霞石種植3年與4年的金釵石斛為研究對象,測定金釵石斛各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礦質(zhì)元素含量,丹霞石養(yǎng)分含量及伴生苔蘚礦質(zhì)元素含量,探究附丹霞石種植金釵石斛對礦質(zhì)營養(yǎng)的吸收特性。結(jié)果表明,丹霞石富含多種礦質(zhì)元素,主要以SiO2、Al2O3、Fe2O3為主,占丹霞石質(zhì)量的91.40%,有機質(zhì)、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總體處于中低等水平;金釵石斛各部位對N、K、Ca、P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各器官中N、K、Ca、P、Mg、Mn、B等7個元素均以葉片中含量最高,幼嫩部位對N、P、K等植物生長必需營養(yǎng)元素需求較大;金釵石斛各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與礦質(zhì)元素總量密切相關,根、2年生莖、3年生莖、2年生葉中各元素總量占植株的75.02%~94.62%;苔蘚伴生促進了金釵石斛對大部分元素的吸收,各元素含量較無苔蘚伴生提高了1.42%~199.41%。本研究初步探討了N、P、K等營養(yǎng)元素在金釵石斛不同部位中的吸收與分配特性,以期為附丹霞石種植金釵石斛質(zhì)量評價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金釵石斛;丹霞石;苔蘚;礦質(zhì)元素;吸收;分配;富集系數(shù)

      中圖分類號:S567.23+9.04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3)16-0119-08

      收稿日期:2022-12-02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編號:2021YFD1601001);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號:黔科合支撐[2019]2962號);貴州大學人才項目[編號:貴大人基合字(2018)35號]。

      作者簡介:李明松(1996—),男,貴州桐梓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藥用植物栽培研究。E-mail:1796614337@qq.com。

      通信作者:李金玲,博士,副教授,從事藥用植物營養(yǎng)生理研究。E-mail:jlli1@gzu.edu.cn。

      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為蘭科(Orchidaceae)石斛屬(Dendrobium)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潮濕,在我國貴州、云南、四川、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均有分布[1,以干燥莖入藥。金釵石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的我國傳統(tǒng)名貴中藥材,氣微、味苦、生物堿含量高于其他石斛品種,具有保護心血管、抗疲勞、抗衰老、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2-3。

      貴州省赤水市的金釵石斛人工栽培具有悠久的歷史,依靠得天獨厚的丹霞石地質(zhì)條件與高溫、高濕的氣候影響,逐漸成為市場原料藥材的主要來源,2006年經(jīng)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貴州省赤水市金釵石斛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品種。中藥材藥效品質(zhì)不僅與有機成分有關,且與無機元素的種類和含量也有著密切關系[4。近年來,隨著生物無機化學的發(fā)展,中藥材與礦質(zhì)元素的關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礦質(zhì)營養(yǎng)元素參與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與生理代謝活動,調(diào)節(jié)植物生理功能,是植物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形成的物質(zhì)基礎[5。目前,關于紅花6-7、山藥4,8、三七9-10、菊花11-12等中藥材礦質(zhì)元素的吸收規(guī)律已有較多研究,而關于金釵石斛對礦質(zhì)營養(yǎng)吸收規(guī)律的研究鮮有報道。因此,為提高附丹霞石栽培金釵石斛藥材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不僅需要了解金釵石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丹霞石的養(yǎng)分供應水平,還必須深入研究金釵石斛植株對礦質(zhì)營養(yǎng)的吸收與分配特性。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金釵石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測定丹霞石、伴生植物及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含量,分析丹霞石養(yǎng)分供應狀況、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吸收與分配規(guī)律,及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以期為附丹霞石種植金釵石斛質(zhì)量評價及栽培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旺隆鎮(zhèn)(105°90′E,28°52′N),隸屬于貴州省赤水市,地處赤水市中部,是赤水金釵石斛主產(chǎn)區(qū)之一,也是赤水金釵石斛核心區(qū)。旺隆鎮(zhèn)地處河谷半高山丘陵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拔228~1 256 m,根據(jù)赤水市氣象局查詢旺隆鎮(zhèn)2011—2021年年平均降水量為785.11~1 658.37 mm,年平均氣溫為17.37~18.79 ℃。本研究選取旺隆鎮(zhèn)鴨嶺村金釵石斛種植基地作為采樣點,鴨嶺村(105°91′E,28°51′N)金釵石斛種植基地是赤水市金釵石斛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133余萬km2),也是赤水市金釵石斛種植最悠久的基地。

      1.2 樣品采集及處理

      供試材料為種植3、4年的金釵石斛。于2022年5月采集金釵石斛樣品,經(jīng)貴州大學農(nóng)學院趙致教授鑒定為金釵石斛。種植4年的金釵石斛樣品采樣步驟為:以5 m×5 m劃定樣方,共設置15個樣方,樣方內(nèi)丹霞石上附生的金釵石斛供樣品采集,1個樣方選取長勢基本一致的金釵石斛10叢,每叢金釵石斛整株取樣,按部位分為根、1年生莖、1年生葉、2年生莖、2年生葉、3年生莖、4年生莖;丹霞石及苔蘚樣品:各樣方內(nèi)隨機選取3個點,自丹霞石表面用地質(zhì)錘鑿開表層約0.5 cm,得到塊狀和粉末狀的丹霞石樣品,去除根系和其他雜物,并采集丹霞石上的苔蘚,3個點的丹霞石和苔蘚樣品分別混合為1個樣品,共30份樣品。

      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吸收影響的供試材料為種植3年的金釵石斛。采樣步驟為:以 5 m×5 m劃定樣方,有、無苔蘚伴生分別設置10個樣方,1個樣方選取長勢基本一致的金釵石斛15叢,每叢金釵石斛用剪刀分別剪掉1枝1、2、3年生假鱗莖,按部位分為1年生莖、1年生葉、2年生莖、2年生葉、3年生莖,各部位分別混合為1個樣品。

      樣品處理:金釵石斛和苔蘚樣品先用自來水清洗植株表面雜質(zhì),然后用去離子水沖洗3遍,105 ℃殺青20 min,60 ℃烘至恒質(zhì)量,烘干樣品用中藥粉碎機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后裝袋,待測;丹霞石樣品置于室內(nèi)風干,用研缽研磨過20、100、200目篩后裝袋,待測。

      1.3 儀器與試劑

      NexION 300D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PerkinElmer公司,美國),ICP-OES Optima 8 000型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PerkinElmer公司,美國),Axios-mAX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帕納科公司,荷蘭),HGK-55全自動凱氏定氮儀(上海赫冠儀器有限公司)。鉀(K/GSB04-1733—2004)、鈣(Ca/GSB04-1720—2004)、磷(P/GSB04-1741—2004)、鎂(Mg/GSB04-1735—2004)、鈉(Na/GSB04-1738—2004)、鐵(Fe/GSB04-1726—2004)、銅(Cu/GSB04-1725—2004)、鋅(Zn/GSB04-1761—2004)、錳(Mn/GSB04-1736—2004)、硼(B/GSB04-1716—2004)等各元素對照品均由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提供,所用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4 試驗方法

      1.4.1 丹霞石礦質(zhì)元素檢測 (1)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ICP-MS)測定Li(鋰)、Be(鈹)、Sc(鈧)、V(釩)、Cr(鉻)、Ni(鎳)、Cu(銅)、Co(鈷)、Zn(鋅)、Ga(鎵)、Rb(銣)、Sr(鍶)、Y(釔)、Mo(鉬)、Cd(鎘)、In(銦)、Sb(銻)、Cs(銫)、Ba(鋇)、La(鑭)、Ce(鈰)、Pr(鐠)、Nd(釹)、Sm(釤)、Eu(銪)、Gd(釓)、Tb(鋱)、Dy(鏑)、Ho(鈥)、Er(鉺)、Tm(銩)、Yb(鐿)、Lu(镥)、W(鎢)、Tl(鉈)、Pb(鉛)、Bi(鉍)、Th(釷)、U(鈾)等39種元素含量。準確稱取50 mg丹霞石樣品置于消解罐中,加入1 mL氫氟酸和0.5 mL硝酸,將消解罐放入185 ℃烘箱中加熱24 h;冷卻后將消解罐置于電熱板上加熱至近干,再加入0.5 mL硝酸蒸發(fā)至干,重復操作此步驟1次;再次加入5 mL硝酸,密封,放入130 ℃烘箱加熱 3 h,冷卻后取出消解罐,將溶液轉(zhuǎn)移至塑料瓶中,用超純水定容至25 mL,備測。ICP-MS儀器參數(shù):功率為1 400 W,冷卻氣流速為13 L/min,霧化器流速為0.9 L/min,輔助氣流速為0.8 L/min,掃描方式為跳峰,測量時間60 s,掃描次數(shù)3次。(2)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定Si(硅)、K(鉀)、P(磷)、Ca(鈣)、Al(鋁)、Fe(鐵)、Mg(鎂)、Na(鈉)、Mn(錳)、Ti(鈦)等10種元素含量。稱取0.7 g丹霞石樣品,精確至0.1 mg,置于25 mL瓷坩堝中,加入5.2 g無水四硼酸鋰、0.4 g氟化鋰和0.3 g硝酸銨攪拌均勻,再加入1 mL溴化鋰溶液,置于電熱板上烘干;將坩堝置于自動火焰熔樣機上,以丙烷為燃氣,在1 150~1 250 ℃熔融10~15 min;將熔融物傾入至已加熱至800 ℃鑄模中澆鑄成型,取出樣片在X射線熒光光譜儀上進行測量。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量條件:X射線管電壓為50 kV,電流為50 mA,粗狹縫,視野光欄直徑為30 mm。(3)用凱氏定氮儀測定氮(N)元素含量。按照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通則0731)中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法中的凱氏定氮法測定N元素含量[13。

      1.4.2 金釵石斛與苔蘚礦質(zhì)元素檢測 N元素含量采用凱氏定氮儀測定;K、Ca、P、Mg、Na、Al、Fe、Cu、Zn、Mn、B、Sr等元素含量采用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OES)測定。

      1.4.3 丹霞石養(yǎng)分含量測定 土壤養(yǎng)分指標測定均采用常規(guī)土壤農(nóng)化分析法[14。土壤pH采用水浸提電位法;有機質(zhì)含量測定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堿解氮含量測定采用堿解擴散法;速效磷含量測定采用0.05 mol/L HCl-0.025 mol/L 1/2H2SO4法;速效鉀含量測定采用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

      1.5 數(shù)據(jù)分析

      使用SPSS 25.0和Excel 2019軟件分析獲得的數(shù)據(jù)。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丹霞石礦質(zhì)元素及有效養(yǎng)分含量特征分析

      2.1.1 丹霞石礦質(zhì)元素含量分析 由于土壤中的礦物質(zhì)來自于巖石的風化,因此土壤礦物質(zhì)的化學組成與巖石的化學組成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本研究測定了丹霞石中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等共50種元素含量。由表1可知,丹霞石中各元素含量表現(xiàn)為Si>Al>Fe>K>Na>Mg>Ti>Ca>N>Mn>P>Ba>Cr>Sr>Zn>Ce>V>Rb>La>Pb>Nd>Li>Ni>Cu>Y>Ga>Co>Th>Pr>Sc>Sm>Mo>Gd>Dy>Cs>U>W>Yb>Er>Be>Cd>Eu>Sb>Tb>Ho>Tl>Tm>Lu>Bi>In。其中,丹霞石的化學成分以SiO2、Al2O3、Fe2O3為主,Si、Al、Fe的含量分別為807.73、79.23、27.07 g/kg,分別占丹霞石質(zhì)量的80.77%、7.92%、2.71%,三者共占91.40%。

      2.1.2 丹霞石有效養(yǎng)分含量分析 由丹霞石速效養(yǎng)分含量統(tǒng)計結(jié)果(表2)可知,丹霞石pH值為6.86,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平均含量分別為67.14、31.12、34.57 mg/kg,而有機質(zhì)在丹霞石中未檢測出。根據(jù)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養(yǎng)分分級標準可知,丹霞石的有機質(zhì)、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為六級、四級、二級、五級[15??傮w來看,按照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丹霞石有效養(yǎng)分含量處于中低等水平。

      2.2 伴生苔蘚礦質(zhì)元素含量分析

      由金釵石斛伴生苔蘚12種礦質(zhì)元素含量統(tǒng)計結(jié)果(表3)可知,苔蘚各元素含量存在差異,表現(xiàn)為N>Ca>Al>Mg>K>Na>P>Fe>Sr>Mn>B>Cu,其中,N與Ca元素在苔蘚中含量較高,分別為22.67、14.89 g/kg,Cu元素含量最小,為4.60 mg/kg。

      2.3 金釵石斛不同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差異分析

      由金釵石斛不同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及分配率(表4)可知,金釵石斛各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存在差異,干物質(zhì)總量表現(xiàn)為2年生莖>3年生莖>根>2年生葉>4年生莖>1年生葉>1年生莖。2年生莖、3年生莖、根3個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較大,分別為4.73、2.62、2.51 g/叢,占植株干物質(zhì)總量的74.09%。1年莖與1年葉干物質(zhì)總量較小,分別為0.39、0.42 g/叢,占植株干物質(zhì)總量的6.00%。

      2.4 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含量差異分析

      2.4.1 不同年生金釵石斛莖礦質(zhì)元素含量差異分析 由表5可知,金釵石斛不同年生莖中礦質(zhì)元素含量存在差異,N、K、Ca、P、Mg、Na、Mn、B等8個元素在1年生莖中含量最高,顯著高于2、3、4年生莖(P<0.05);Fe和Cu元素在2年生莖中含量最高,均顯著高于1、3、4年生莖(P<0.05);Zn元素含量以3年生莖最高,均顯著高于1、2、4年生莖(P<0.05)。各元素含量的變異系數(shù)為10.44%~81.54%,其中,Mn元素含量變異系數(shù)最大,K元素含量次之,Zn元素含量最小。

      2.4.2 不同年生金釵石斛葉片礦質(zhì)元素含量差異分析 由表6可知,金釵石斛1年生葉片與2年生葉片礦質(zhì)元素含量存在差異。K元素在葉片中含量最高,1年生葉片與2年生葉片分別為22.88、17.07 g/kg,Cu元素含量最小,分別為6.30、6.17 mg/kg。N、K、P、Cu等4種元素含量均表現(xiàn)為1年生葉片>2年生葉片,1年生葉片N、K、P、Cu等4種元素含量較2年生葉片高出8.60%~34.43%;Ca、Mg、Na、Fe、Zn、Mn、B等7種元素含量表現(xiàn)為2年生葉>1年生葉,Mn元素含量在1年生葉與2年生葉中變化幅度最大,2年生葉Mn元素含量較1年生葉Mn元素含量高出238.75%,F(xiàn)e元素含量次之,變幅為144.98%,Zn元素含量變幅最小,為23.12%。

      2.4.3 金釵石斛不同器官礦質(zhì)元素含量差異分析 由表7可知,金釵石斛各器官對礦質(zhì)元素的吸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除Zn元素在莖和葉片間含量差異不顯著外,其余元素含量在根、莖、葉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金釵石斛葉片中N、K、Ca、P、Mg、Mn、B等7種元素含量最高,是其他部位的1.23~9.90倍;Na、Fe、Zn、Cu等4種元素在根中含量最大,根中Fe元素含量分別是莖與葉片中的5.21、2.47倍,Na、Zn、Cu等3種元素含量是莖與葉片中的1.10~2.00倍;N、Mg、Na、Fe、Zn、Mn、B等7種元素在莖中含量最小,分別為6.67、0.21、0.51 g/kg和54.05、17.82、15.38、10.48 mg/kg。

      2.5 礦質(zhì)元素在金釵石斛不同部位間的分配

      由表8可知,各元素在根、2年生莖、3年生莖、2年生葉中總量較大,分配率為75.02%~94.62%;在1年生莖、4年生莖、1年生葉中總量較小,分配率為5.38%~24.98%,這與各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變化差異一致。N、K、Ca、P、Cu、Zn、B等7種元素在2年生莖中總量最大,分配率為24.44%~42.72%,Mg、Na、Fe等3種元素在根中總量最大,分配率為28.40%~50.55%,Mn元素在2年生葉中總量最大,分配率為50.87%。

      2.6 金釵石斛與苔蘚對礦質(zhì)元素的富集能力

      富集系數(shù)表示植物對某種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特點,反映了特定植物中某營養(yǎng)元素含量與其基質(zhì)中同一元素含量對比相對富集和貧化的程度[16。富集系數(shù)<0.1時表示強烈貧化,0.1≤富集系數(shù)<0.5時表示相對貧化,0.5≤富集系數(shù)<1.5時表示二者屬同一水平,1.5≤富集系數(shù)≤3.0時表示相對富集,富集系數(shù)>3.0時表示強烈富集[17。由表9可知,金釵石斛對N、K、Ca、P元素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對其他元素的富集能力較低,但不同部位對各元素的富集能力有明顯差異。其中,各部位對N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現(xiàn)為1年生葉>2年生葉>1年生莖>根>3年生莖>2年生莖>4年生莖;對K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現(xiàn)為1年生莖>1年生葉>2年生葉,其余部位對K元素的富集能力較差;對Ca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現(xiàn)為2年生葉>1年生莖>3年生莖>1年生葉>2年生莖>4年生莖>根;對P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現(xiàn)為1年生莖>1年生葉>2年生葉,其余部位對P元素的富集能力較差??傮w來看,金釵石斛幼嫩部位對元素的富集能力大于成熟部位。苔蘚對N、Ca、P元素的富集能力較強,富集系數(shù)分別為18.32、5.21、1.98,而對K、Mg、Na、Fe、Cu、Mn的富集能力較差。

      2.7 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由圖1可知,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大部分礦質(zhì)元素的吸收具有促進作用,52.73%的元素含量為苔蘚伴生明顯高于無苔蘚伴生,32.73%的元素含量為苔蘚伴生明顯低于無苔蘚伴生,二者含量差異不大的元素占14.55%,但不同部位存在差異。其中,苔蘚伴生促進了1年生莖(Mg、Zn、Mn、B)、2年生莖(Mg、Cu、Zn、B)、3年生莖(N、Mg、Fe、Cu、Zn、B)、1年生葉(K、P、Mg、Cu、Zn、Mn、B)、2年生葉(K、P、Mg、Fe、Cu、Zn、Mn、B)中共29個元素的吸收,各元素含量較無苔蘚伴生提高了1.42%~199.41%。1年生莖的N、K、Ca、Na、Fe、Cu,2年生莖的N、K、Ca、Fe,3年生莖的K、Ca、Mn,1年生葉中的N、Ca、Na、Fe與2年生葉中的Ca共18個元素含量較無苔蘚伴生下降了1.23%~72.28%;而苔蘚伴生對1年生莖中的P,2年生莖中的P、Na、Mn,3年生莖中的P、Na與2年生葉中的N、Na共8個元素含量影響不大。

      3 討論

      礦質(zhì)元素吸收和分配規(guī)律與植株干物質(zhì)積累密切相關,植株養(yǎng)分吸收積累是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形成的基礎,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據(jù)[18。研究結(jié)果表明,金釵石斛植株中礦質(zhì)元素含量分布較為復雜,在各部位具有不同吸收特性,這與金釵石斛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fā)育和對不同礦質(zhì)元素的生理需求有關。莖與葉片中礦質(zhì)元素含量均值大小比較,除Cu元素以外,其余10個元素(N、K、Ca、P、Mg、Na、Fe、Zn、Mn、B)均為葉片含量高于莖。葉片是作物制造同化物的主要器官,作物的產(chǎn)量取決于光合生產(chǎn)能力和光合產(chǎn)物的運轉(zhuǎn)和分配,N、P、K為作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對作物生長發(fā)育極其重要,而Mg、Fe和Mn元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19。因此,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階段,這些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與金釵石斛產(chǎn)量、品質(zhì)有密切的關系。金釵石斛礦質(zhì)元素分配方向主要向新生器官運轉(zhuǎn),每年3月上旬到4月上旬,2年生假鱗莖基部開始抽發(fā)新芽,常以1母帶1筍/2筍的生長發(fā)育方式來形成株叢。研究結(jié)果表明,N、K、Ca、P、Mg、Na、Mn、B等8個元素在1年生莖中含量最高,均顯著高于2、3、4年生莖(P<0.05),而2、3、4年生莖礦質(zhì)元素含量差異不大,礦質(zhì)元素含量積累趨于穩(wěn)定;1年生葉中N、K、P、Cu等4個元素含量較2年生葉片高出8.60%~34.43%??梢?,金釵石斛幼嫩部位對N、P、K等植物生長必需營養(yǎng)元素需求較大,礦質(zhì)元素逐漸向新生器官轉(zhuǎn)移。不同器官中礦質(zhì)元素積累量能反映該元素在植株體內(nèi)的分布及其在各器官間遷移的規(guī)律[20。在金釵石斛生長過程中,不同部位各礦質(zhì)元素的總量存在差異,其中,在根、2年生莖、3年生莖、2年生葉中總量較大,占植株總量的75.02%~94.62%,這與各部位干物質(zhì)總量相關。金釵石斛2年生莖、3年生莖與根的干物質(zhì)總量分別為4.73、2.62、2.51 g/叢,占植株干物質(zhì)總量的73.90%。因此,礦質(zhì)元素的積累對金釵石斛干物質(zhì)的增加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釵石斛養(yǎng)分的吸收利用與所處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有研究者從生物地球化學元素的角度研究道地藥材,指出引起道地藥材形態(tài)和品質(zhì)變異的重要因素是地質(zhì)環(huán)境、土壤背景和土壤中各種元素的組成、含量及其存在形態(tài),土壤中元素的缺少或不足都影響著道地藥材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進而影響道地藥材的藥性[21-22。丹霞石作為金釵石斛的附生基質(zhì),到目前為止還未有研究報道丹霞石與金釵石斛之間養(yǎng)分的供給關系,本研究通過測定丹霞石中多種元素含量和部分元素的有效含量,結(jié)果表明,丹霞石富含多種礦質(zhì)元素,主要以SiO2、Al2O3、Fe2O3為主,占丹霞石質(zhì)量的91.40%;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養(yǎng)分含量分別為67.14、31.12、34.57 mg/kg,屬于中低等土壤肥力水平,證實了丹霞石可為金釵石斛提供部分的礦質(zhì)營養(yǎng)。通過丹霞石與金釵石斛元素含量比值表明,金釵石斛對N、K、Ca、P元素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但不同部位對各元素的富集能力有明顯的差異,其中,金釵石斛幼嫩部位對元素的富集能力大于成熟部位,這可能與同化物優(yōu)先供應新生器官及礦質(zhì)元素從成熟部位向幼嫩部位轉(zhuǎn)移有一定的關系。此外,苔蘚的伴生顯著提高了金釵石斛對養(yǎng)分的吸收利用。苔蘚植物在巖面生長,其從毛細管系統(tǒng)吸水,可改善巖面持水性及周圍環(huán)境的水濕條件,還能將塵土、枯落物等蓄積在群落之內(nèi),以及截留降雨帶來的養(yǎng)分,有效提高巖石表面的肥力。此外,苔蘚代謝分泌的酸性物質(zhì)可降低巖面硬度加快溶蝕速率,形成生物微環(huán)境,為其他高等植物的殖居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23-26。本研究通過比較有、無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礦質(zhì)營養(yǎng)吸收利用的情況,結(jié)果表明,苔蘚伴生促進了金釵石斛對52.73%元素的吸收,各元素含量較無苔蘚伴生提高了1.42%~199.41%。而1年生莖中的N、K、Ca、Na、Fe、Cu,2年生莖中的N、K、Ca、Fe,3年生莖中的K、Ca、Mn,1年生葉中的N、Ca、Na、Fe與2年生葉中的Ca共18個元素含量較無苔蘚伴生下降了1.23%~72.28%,通過比較金釵石斛與苔蘚對各元素的富集能力,發(fā)現(xiàn)苔蘚對N、Ca、Fe元素的富集能力要明顯大于金釵石斛。因此,推測在苔蘚與金釵石斛的伴生過程中,苔蘚會制約金釵石斛對這類元素的吸收。

      目前,赤水金釵石斛附丹霞石種植以仿野生栽培為主,經(jīng)過多年種植,形成了金釵石斛、丹霞石、苔蘚三者和諧生長的模式。本研究初步探討了丹霞石的養(yǎng)分供給,苔蘚與金釵石斛礦質(zhì)營養(yǎng)狀況,以及苔蘚伴生對金釵石斛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但還未能系統(tǒng)地闡明三者之間養(yǎng)分吸收與利用的關系。因此,在后續(xù)研究中應加強對丹霞石、苔蘚、金釵石斛三者間養(yǎng)分供需關系的研究,深入探討三者微環(huán)境形成的機制,以期為金釵石斛的礦質(zhì)養(yǎng)分吸收利用及下一步栽培管理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黃芯琦,鐘 可,韓 楷,等. 不同產(chǎn)地金釵石斛的性狀及顯微特征統(tǒng)計研究[J]. 中草藥,2020,51(8):2226-2231.

      [2]張成宸,吳 芹,石京山,等. 金釵石斛生物堿成分分析及其對Aβ1-42所致PC12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2021,56(13):1059-1067.

      [3]饒 丹,鄭世剛,趙庭梅,等. 金釵石斛農(nóng)藝性狀與品質(zhì)指標的相關性分析及育種應用[J]. 中國中藥雜志,2021,46(13):3330-3336.

      [4]明 鶴,楊太新. 不同品種山藥各器官礦質(zhì)元素含量及積累量的分析[J]. 中藥材,2015,38(10):2048-2052.

      [5]張 靜,丁 博,肖國生,等. 三峽庫區(qū)栽培重樓藥材和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4):32-38.

      [6]簡在友,孟 麗,許桂芳,等. 紅花對土壤礦質(zhì)元素的吸收和積累[J]. 廣西植物,2014,34(4):557-560.

      [7]胡喜巧,黃 玲,陳紅芝,等. 紅花吸收礦質(zhì)元素及其在器官中分配研究[J]. 土壤通報,2020,51(2):398-403.

      [8]楊雪貞,許華森,張月萌,等. 河北省主栽山藥品種礦質(zhì)養(yǎng)分累積及礦質(zhì)營養(yǎng)品質(zhì)差異[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22,28(9):1734-1744.

      [9]林 潔,趙 致,羅春麗,等. 三七礦質(zhì)營養(yǎng)元素的分布特征[J]. 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報,2020,39(2):69-74.

      [10]歐小宏,金 航,郭蘭萍,等. 三七營養(yǎng)生理與施肥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國中藥雜志,2011,36(19):2620-2624.

      [11]劉 引,戴 蒙,鮑五洲,等. 麻城不同產(chǎn)地菊花中礦質(zhì)元素含量特征及其與土壤養(yǎng)分和有效成分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21,46(2):281-289.

      [12]徐 揚,劉 引,彭 政,等. 不同種植時期對麻城菊花生長、產(chǎn)量及其品質(zhì)的影響[J]. 中國中藥雜志,2020,45(9):2057-2062.

      [13]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四部[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106.

      [14]鮑士旦 .土壤農(nóng)化分析[M]. 3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30-109.

      [15]全國土壤普查辦公室.中國土壤[M]. 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98:860-934.

      [16]俞年軍,于 嬌,張 偉,等. ICP-MS法測定亳菊不同部位及其土壤中微量元素[J]. 中藥材,2014,37(12):2136-2139.

      [17]嚴 輝,段金廒,錢大瑋,等. 不同產(chǎn)地當歸藥材及其土壤無機元素的關聯(lián)分析與探討[J]. 中藥材,2011,34(4):512-516.

      [18]楊苞梅,姚麗賢,李國良,等. 粉蕉礦質(zhì)元素吸收積累與分配特征[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3,19(6):1471-1476.

      [19]王 忠. 植物生理學[M]. 2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9.

      [20]蔣高明,韓榮莊,孫建中. 閃電河流域6種農(nóng)作物磷元素含量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J]. 植物生態(tài)學報,1995,19(4):329-336.

      [21]朱梅年,曹素元,柴 立,等. 名貴地道藥材的生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微量元素研究[J]. 微量元素,1990,7(3):35-41.

      [22]鐘霞軍,談遠鋒. 土壤因素對道地藥材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進展[J]. 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2,43(11):1708-1711.

      [23]徐 杰,白學良,楊 持,等. 固定沙丘結(jié)皮層蘚類植物多樣性及固沙作用研究[J]. 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3,27(4):545-551.

      [24]Belnap J,Harper K T,Warren S D.Surface disturbance of cryptobiotic soil crusts:nitrogenase activity,chlorophyll content,and chlorophyll degradation[J]. Arid Soil Research and Rehabilitation,1994,8(1):1-8.

      [25]曹建華,袁道先. 石生藻類、地衣、苔蘚與碳酸鹽巖持水性及生態(tài)意義[J]. 地球化學,1999,28(3):248-256.

      [26]張朝暉,王智慧,祝 安. 黃果樹喀斯特洞穴群苔蘚植物巖溶的初步研究[J]. 中國巖溶,1996,15(3):224-232.

      猜你喜歡
      礦質(zhì)元素吸收苔蘚
      The mysterious “glacier mice”
      “小矮人”苔蘚的大用途
      軍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36
      苔蘚能“對付”空氣污染嗎?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現(xiàn)代視野
      考試周刊(2017年1期)2017-01-20 20:25:10
      海南紅毛丹栽培品系果實礦質(zhì)元素和品質(zhì)指標的測定與相關性分析
      《人體的吸收功能》說課設計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25:34
      鎘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對其它營養(yǎng)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32:48
      黏液水腫性苔蘚1例
      探究雨滴對船用雷達電波的作用
      北方常見九種野生蔬菜中六種礦質(zhì)元素的測定
      会宁县| 芦山县| 神池县| 哈密市| 保定市| 罗江县| 万盛区| 荣成市| 革吉县| 阳曲县| 呼伦贝尔市| 瑞金市| 高台县| 宜宾县| 蚌埠市| 德令哈市| 通山县| 方正县| 江达县| 连城县| 疏勒县| 安陆市| 尼勒克县| 饶平县| 时尚| 阿城市| 东方市| 海原县| 惠来县| 海伦市| 禹州市| 双桥区| 玉山县| 库伦旗| 寿宁县| 博乐市| 扬州市| 泉州市| 崇阳县| 若羌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