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光燦,劉莉
(江西服裝學院,江西 南昌 330201)
目前智能化、自動化是服裝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服裝智能化生產(chǎn)過程中,服裝模板技術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模板技術的不斷成熟,許多服裝企業(yè)如波司登、東蒙、伊芙麗等利用模板來完成一些復雜工序。陽川等[1]運用模版技術對襯衫翻領進行實踐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縫制相比,模板縫制的效率和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丁蘇寧等[2]設計了一種波浪領縫制模板,簡化縫制步驟、縮短縫制時間,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郭淑華[3]針對褲子左右片單開線袋工藝難度大的相關問題,設計縫制模板,降低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減少對熟練工的依賴。綜上所述,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板技術的相關原理,設計相應的模板方案,解決縫制工藝的相關問題。但在服裝縫制的過程,如領子、口袋、門襟等需要熨燙輔助完成,為進一步優(yōu)化模板在縫制工藝中的應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針對襯衫門襟的縫制工藝要求,設計免燙門襟模板,為企業(yè)生產(chǎn)提供參考。
門襟是指衣服前身的交合處[4],一般配有紐扣、拉鏈、魔術貼等輔助開合的輔料。釘扣眼的那面稱之為門襟,釘扣的那面稱之為里襟。按照長度劃分,門襟可分為全門襟和半門襟;按照紐扣的位置,可分為明門襟、暗門襟;按照門襟的位置可分為正門襟、偏門襟。左右兩片門襟重合的部分稱為搭門,大多數(shù)服裝有搭門,在結構設計中稱為搭襟結構,少數(shù)服裝有門襟但無搭門稱為對襟結構。
(1)明門襟:紐扣在服裝外面,止口處有明顯的搭痕。
(2)暗門襟:紐扣隱藏在門襟內(nèi)側,以暗扣形式呈現(xiàn)。
(3)正門襟:兩側對稱,營造出一種嚴謹?shù)姆諊?/p>
(4)偏門襟:不對稱形式門襟。
(5)半門襟:類似套衫式門襟。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襯衫大多使用明門襟,以明門襟為例,說明門襟的縫制工藝要求。如圖1 所示,門襟明線寬窄一致,線跡均勻;門襟與里襟長短一致,處于中心,無偏斜;釘扣與扣眼位置相對應,整齊牢固。
服裝模板以部位名稱、服裝品類、模板結構、縫合形式、縫制設備、縫制工藝、規(guī)格化等為依據(jù)進行分類的。見表1 所示。
表1 為服裝模板的分類
服裝模板主要由基礎構件、其他構件和輔助構件構成。見表2 所示。
表2 為服裝模板的構件及作用
襯衫門襟的制作方法有多種選擇,由于要到達免燙的效果,故選擇貼門襟的制作方法。首先運用CAD 繪圖軟件進行襯衫前門襟和門襟貼的設計,該模板采用厚度為0.3 cm 的PVC 塑料板作為主夾件,由于模板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前門襟設置的門襟寬度為2.8 cm,門襟貼的寬度則為2.5 cm 以達到止口不外露的效果。襯衫免燙門襟模板設計為面板、底板、中間板三層,面板和底板層都要留出門襟兩條明線的通槽用來車縫,中間板直接留出門襟貼大小通槽。此外在模板中加入可翻折蓋板,將門襟貼和右前門襟直接扣折車縫,縫合門襟和輯明線一次性完成,如圖2 所示。
圖2 為襯衫免燙門襟模板的設計方案
運用模板切割機切割出模板各組成部件一次性切割,如圖3所示。
最后對模板的各部件進行組裝,多運用膠帶等常規(guī)工具粘合模板,注意模板層次的準確性,確保模板的精確度。
在模板制作時,由于一開始對門襟翻折處設計的是推移固定,但在模板試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容易帶動裁片,造成移位現(xiàn)象,為解決此問題,而又不影響免燙門襟模板的功能,故選擇運用磁鐵的吸附性原理對模板進行改善,來達到門襟翻折的效果。具體改善思路如下。
(1)底板設計
在門襟外延1 cm 縫份1/2、1/4、3/4 處,以及翻折邊的各對稱點都做好標記點,在此處安上磁鐵,以達到翻折免燙的目的。由于模板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底板前門襟處槽道比面板門襟槽道寬0.3 cm,此處根據(jù)槽道寬度設計拉片。如圖4 所示。
在資格認定結束后,申請人仍可提交隨時間推移而額外獲得的研究數(shù)據(jù),從而對COU進行擴展[9]。例如,藥效學生物標志物一般用于藥物研發(fā)早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shù)據(jù)的搜集,藥效學生物標志物將有機會演變成為替代終點。
圖4 為底板設計
(2)面板設計
在門襟貼兩側外延1 cm 縫份1/2、1/4 處做好標記點,在此處安上磁鐵,以達到翻折免燙的目的;兩邊各留0.3 cm 的槽道,門襟貼出槽道為2.5 cm,此處根據(jù)槽道寬度設計拉片。如圖5 所示。
圖5 為面板設計
(3)中間板設計
中間板在與面板門襟貼處留出比門襟大0.5 cm 左右槽道,留出的多余量在車縫時不會造成阻礙。如圖6 所示。
圖6 為中間板設計
將改善后的底板、面板、中間板組裝在一起,如圖7 所示。
圖7 為組裝成品圖
選擇工藝水平差不多的兩位技術人員進行實驗,為排除模板使用不熟練或工藝不熟練等干擾項,用秒表記錄最后五次的制作時間,如表3 所示。
表3 為模板制作與傳統(tǒng)制作時間對比(單位:s)
免燙門襟模板制作門襟平均用時122 s,手工制作門襟平均用時199 s。從時間上看,運用免燙門襟模板制作門襟比傳統(tǒng)手工制作門襟節(jié)省了77 s。
選取5 名服裝專業(yè)老師、20 名具有服裝專業(yè)背景的學生以及10 名非服裝專業(yè)的人員進行主觀評價,從縫制效果上看,模板制作出來的門襟線跡更加平順,門襟寬窄一致性較好,整體美觀度較好。
模板縫制時,僅需一名工人即可操作完成,而傳統(tǒng)的制作時,根據(jù)其工藝流程圖及車間安排至少需要兩名工人。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最直觀地看到運用免燙門襟模板節(jié)省了時間,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手工制作門襟前期需要對門襟進行扣燙處理,要耗費較多時間,免燙門襟模板無需扣燙,縫合門襟和輯明線一次性完成。
門襟位于服裝的視覺中心,是服裝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門襟的工藝美觀度直接會影響整件衣服的質(zhì)量。傳統(tǒng)的門襟縫制需要熨燙和縫紉配合進行,且不同水平的工人在縫制時會差異較大。而免燙門襟模版簡化的門襟縫制時的工藝流程,且保證了質(zhì)量的穩(wěn)定性,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進而提升了企業(yè)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