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電影票房的黑馬,堪稱真正的黑馬。17億票房溫暖了當時寒冷的電影市場,小人物的故事治愈了觀眾的心。孤兒小文沒有混天綾和風火輪,僅手握一柄火尖槍就闖入了殯葬師莫三妹的生活,憑借孩童的純真和執(zhí)著,和毫無血緣關系的莫三妹攜手完成了父女重生。是的,殯葬師是直面死亡的職業(yè),圍繞殯葬師莫三妹的經(jīng)歷展開的影片《人生大事》,講述的是重生。
作為一部現(xiàn)實主義影片,該片巧妙運用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將“重生”這一超現(xiàn)實主題刻畫的魔幻而又合理,莫三妹在逃避“殯葬師”身份的過程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一職業(yè)的重要意義,正是混世魔童小文的出現(xiàn)讓他的心中逐漸有了在乎和牽絆,只有在乎“生”的人才會真正在乎“死”,學會尊重生命才能善待死亡,父輩傳承的職業(yè)使命感在對孤女小文的關愛中逐漸覺醒。
傳統(tǒng)文化的巧妙融入讓該片構思堪稱精巧,5歲的小文以哪吒的形象出現(xiàn),在觀感上,讓孩子的可愛、淘氣、難纏,甚至混不吝帶給觀眾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有趣;在立意上,哪吒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神話形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對父輩權威的反叛,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了卻血肉之軀,在蓮花之中獲得了自由意志,哪吒的“向死而生”,暗合了莫三妹對“殯葬師”這一職業(yè)從摒棄、敷衍到兢兢業(yè)業(yè),直面死亡的職業(yè),最終成為莫三妹生存、立足,被社會需要,受人尊重的事業(yè)。從混世茍活到腳踏實地,莫三妹從內(nèi)心完成了自己的鳳凰涅槃。
導演劉江江說,之所以會拍攝這樣一部影片,是因為親身經(jīng)歷,二爺是村里葬禮的組織者,大伯是做得一手好棺材的木匠,他從小就明白,“原來葬禮上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治愈活著的人”。電影又何嘗不是為了治愈觀眾而存在,雞湯滿天飛的今天,觀眾的“治愈”閾值越來越高,小人物正能量的敘事火候一旦把握不好就會適得其反,要么落于俗套無人問津,要么過分賣慘引人反感。在敘事中合理地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或許可以成為一條守正創(chuàng)新的出路。傳統(tǒng)文化早已經(jīng)成為國人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敘事和人物的每一次喚醒,勢必會引發(fā)觀眾共鳴,讓影片的價值傳達更為豐富、立體、厚重。
在《人生大事》的最后,重獲父愛母愛的小文褪去了哪吒的外表,扔掉火尖槍,回歸一個普通小女孩的形象,穿著干凈漂亮的校服,在陽光下肆意的嬉笑,她已經(jīng)無需一身堅硬的鎧甲自我保護,獲得了一個5歲孩子任性而柔軟的權利,這何嘗不是小文的重生。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出現(xiàn)和消失既符合兒童心理學,又能在電影敘事和價值傳達中起到推動作用,是成就電影《人生大事》成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