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黎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葛存壯,素以飾演反派人物技藝精湛著稱,在《紅旗譜》《糧食》《小兵張嘎》《南征北戰(zhàn)》等一大批經(jīng)典電影中,塑造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反派人物,每個都入木三分,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一起被戲稱為中國影壇“五大壞蛋”。
葛存壯(1929-2016)出生在衡水市饒陽縣,家境一般,小學未畢業(yè)就因生活所迫輟學,隨家人來到齊齊哈爾?;蛟S是受生存環(huán)境所迫,葛存壯的父親非常尊重醫(yī)學,因此希望葛存壯能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務工作者,于是想辦法,把葛存壯送進一家私人醫(yī)院當了學徒。葛存壯是個干事認真的人,很快就學會了簡單的外傷處理和打針等技術,后來醫(yī)院院長看他聰明,就把他送進化驗室學起了化驗。
然而誰也沒想到,學徒期剛滿,葛存壯竟提出辭職。原來葛存壯自幼酷愛文藝,二胡、小提琴拉得都不錯,尤其喜歡表演,模仿起人物來常常惟妙惟肖,做一名演員登臺演戲,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夢想。他提出辭職,是因為當時齊齊哈爾鐵路醫(yī)院有一個非?;钴S的業(yè)余話劇團,他想先進入鐵路醫(yī)院,然后再想辦法“混進”話劇團,來一個“曲線救國”,逐漸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父親知道了葛存壯的想法后很震驚,要他仔細考慮:“開口飯不是那么好吃的,還是掌握一門技術好……”但不管父親怎么說,葛存壯就是鐵了心要走這條路,開明的父親見狀也就不再說什么!
很快,葛存壯憑借已經(jīng)掌握的一些技術順利進入了鐵路醫(yī)院,到化驗室當了一名化驗員。工作不久,醫(yī)院有關人員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表演才能,便推薦他進了業(yè)余話劇團,這令葛存壯興奮了好一陣子。進入劇團后,葛存壯虛心向老演員學習,不懂的問題經(jīng)常虛心向他們請教。有演出時,則忙完自己的活兒后,就在側幕條觀摩其他人的表演,時間不長,他就能像模像樣地飾演一些小角色了。
1949 年,齊齊哈爾成立了文工團,要招收一批演員,葛存壯得到消息后,異常高興,立即報名應考,結果一舉中第,圓了自己的演員夢。文工團是個綜合演出團體,什么節(jié)目都演,因此葛存壯既演奏樂器,也演小話劇,表演才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尤其是演話劇,每每對人物刻畫非常細膩,結果本來擅長樂器的他,表演漸漸成了主業(yè)。后來文工團劃歸東北電影制片廠,葛存壯憑借不錯的演技順理成章地當了演員。從此,開始了電影藝術生涯,并于1953 年調(diào)入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
葛存壯第一次在演員表中留下名字的電影是《趙一曼》,他在片中飾演一個偽警察,雖然戲份不多,但他把這個反面人物演繹得栩栩如生。沒想到,這部戲以后,在那個“臉譜化”傾向很重的時代,形象不“英俊、漂亮”,但表演很不錯的葛存壯,竟成了反面人物的“專業(yè)戶”,專演起了“壞蛋”,先后在《平原游擊隊》《深山里的菊花》《紅旗譜》等影片中飾演了狗腿子、日本人、老地主等壞人。其中他在1960 拍攝的《紅旗譜》中對惡霸地主馮蘭池的刻畫最為精彩,以剛30歲的年齡,把年齡跨度從30 歲到70 歲的馮蘭池壞勁兒、狠勁兒刻畫得入木三分,影片一上映立即得到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由此也奠定了他在影壇的反派演員地位,觀眾也由此記住了他的名字。當時地北影廠廠長汪洋則以一句“北影廠又‘出來’一個演員”,對他的表演給予了高度評價。
此后,葛存壯在《糧食》《小兵張嘎》《大河奔流》《南征百戰(zhàn)》等一系列影片中飾演了一大批反面人物。他是個工作非常認真的人,每次一接到角色,他都要仔細分析人物特點、深入挖掘人物的時代背景,將這些人物的喜怒哀樂、言行特點、心理活動研究到位、體會到家,然后再在拍攝過程中,注意從不同側面把握這些人物。經(jīng)過這樣一番努力,最終他塑造反面人物,既可恨、可惡,又真實、可信。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敬業(yè)精神,葛存壯在影片中飾演的雖然都是些配角,但每個都令人過目不忘,漸漸地他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并贏得了“北影反一號”的美譽,被業(yè)內(nèi)公認為是“甘當綠葉襯紅花”的典范。
那些年,葛存壯因為演反面人物出了名,因此一些導演一拍電影,只要片中有反面人物,就會首先想到他。于是很多人以為,葛存壯只適合演反面人物,其實不然,葛存壯實際上是一位很有造詣的實力派演員,用他自己的話說:“表演是藝術、是技巧,一個稱職的演員,必須反面正面人物都能演。”事實也的確如此,葛存壯不僅飾演反面人物拿手,飾演正面人物也同樣出彩,他在影片《周恩來——偉大的朋友》中飾演的齊白石,一舉手、一投足,形神兼?zhèn)?,將齊白石的儒雅之氣演繹得淋漓盡致,至今令人難忘,他也因此榮獲了第18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晚年葛存壯依然延續(xù)著藝術生命,活躍在影視圈里,2009 年他先后參加了向新中國成立60 周年獻禮影片《建國大業(yè)》和《錦繡花園》的拍攝,夏秋之際又加盟24 集電視劇《徐悲鴻》劇組,再次扮齊白石。很多朋友笑稱葛存壯晚年“改邪歸正了”,他聽到后并不否認,每每都會認真地告訴對方:“做演員就要對角色負責,我演了大半輩子反面角色,深知演反面角色由于演員沒有生活體驗,要塑造好人物必須做大量案頭工作,非常辛苦,現(xiàn)在年紀大了,演起來已經(jīng)是心有余力不足了,所以要‘改邪歸正’?!?/p>
葛存壯在《南征北戰(zhàn)》中飾演敵參謀長
電影《小兵張嘎》,是葛存壯參演的第一部兒童電影,他飾演侵華日軍頭目龜田。影片1963 年在河北白洋淀開拍,當時葛存壯還在劇組里擔任演員組長,主要負責演員的一些日常工作。這是一部以少年兒童“嘎子”夢想?yún)⒓影寺?,夢想擁有一支屬于自己的真槍為主線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影片。片中從主角到配角有好幾個兒童演員,這些孩子從沒演過戲,因此葛存壯等老演員,經(jīng)常與孩子們聊戲。片中葛存壯與飾演“嘎子”的小演員安吉斯有不少對手戲,開拍前對戲時,葛存壯總是耐心地配合安吉斯,小家伙兒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了,他細心指點,有時還親自示范,哪句臺詞說錯了,他也不急不躁,陪著孩子再來一遍,從不厭煩。整個拍攝過程中,葛存壯與安吉斯等小演員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64 年電影公映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尤其很多孩子特別喜歡,這使葛存壯從中看到了一部好的兒童影片對于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后來《小兵張嘎》榮獲了“第二屆全國少兒文藝評獎電影類一等獎”,并入選“百部愛國主義影片”,葛存壯更加堅定了一部好的兒童電影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的看法,暗下決心,今后有機會一定多參加兒童電影的拍攝,爭取為祖國下一代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離休后,葛存壯依然關心著兒童電影事業(yè)的發(fā)展,他覺得:“雖然自己年歲大了,好在電影演員這個職業(yè),只要身體好,思維清晰,不太受年齡限制,還可以繼續(xù)拍片!”因此,一直尋找著參加兒童電影拍攝的機會。2008 年底,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第一任廠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于藍找到葛存壯,對他說:“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fā)展中心等單位要籌拍一部兒童電影《錦繡花園》,主要介紹21 世紀全國各民族少年兒童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現(xiàn)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少年兒童的幸福生活和教育戰(zhàn)線豐碩成果,想請幾位老演員在片中出演角色,你參不參加?”一聽是兒童電影,葛存壯二話沒說立即答應下來。事后一些親戚和圈內(nèi)好友得到消息來勸他,有的說:“干演員這一行的人都知道,和沒有任何表演經(jīng)驗的孩子們一起演戲最累,你已經(jīng)是眼看80 的人啦,這把年紀拍個故事片,當個配角還可以,拍兒童電影費力勞神的能吃得消嗎,干脆推了算了!”有的說:“如今兒童電影都是小投資,片酬少得可憐,您也不缺那幾個錢,保重身體要緊,就別去忙活了!”葛存壯心里清楚,大家并無惡意,都是出于對自己的關心,于是語重心長地回答:“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他們的成長,目前兒童電影本來就少,現(xiàn)在遇到了本子,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愿為他們做點事情,即便一分錢片酬沒有,也心甘情愿!”說到這葛存壯停頓片刻,然后加重語氣說:“在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問題上,眼睛不能只盯著錢,有錢就做,沒錢就不做,那是會誤事的。如果孩子們因為得不到很好的教育而思想滑坡,難以成才,甚至走了彎路,可是有再多的錢也難以挽回的?。 备鸫鎵训脑掚m不多,但句句擲地有聲,說得親朋好友們無言以對,只好作罷。
2009 年春《錦繡花園》正式開機,已是8 旬的葛存壯全身心投入,和于藍、謝芳等老藝術家們早上6點多就起床做準備工作,拍攝間隙還經(jīng)常和小演員們談演技,搞活動,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一次休息時,為了幫助小演員們放松心情,葛存壯和孩子們一塊唱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大家邊唱邊拍手打著節(jié)拍,他那滿頭銀發(fā)與孩子們稚嫩的笑臉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好而和諧的畫面。
正因為有葛存壯等老藝術家們的加盟,《錦繡花園》的拍攝非常成功,2010 年3 月影片代表中國第一次參加在美國好萊塢舉辦的“第十五屆國際家庭電影展”,便受到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了“特殊精神獎”。
除了參加兒童電影的拍攝外,葛存壯對下一代的關心還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
葛存壯參加關心青少年活動
離休不久,葛存壯聽說北京市有個“關心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專門組織一些在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士,特別是離退休人員,用自己的特殊經(jīng)歷,以作報告、辦講座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在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覺得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社會組織,于是馬上報名參加,成為這個協(xié)會入會比較早的成員之一。從此北京的一些中小學校、“勞教所”“少管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葛存壯的身影,他與“關心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的同仁們一起,給孩子們講我黨的光榮傳統(tǒng),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講新中國的發(fā)展建設史,與青少年們溝通思想、交流感情,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疑惑問題。葛存壯每次參加活動,都會碰到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孩子們知道他演過電影《小兵張嘎》后,總要讓他講一段“嘎子”的故事。遇到這種情況,只要時間允許,葛存壯從不推辭,一定會繪聲繪色地講上一段,最后再說上一點兒電影拍攝過程中的幕后花絮或趣聞軼事增加情趣,孩子們每每聽得聚精會神,聽完連呼“過癮”。
2010 年4 月14 日,青海玉樹發(fā)生7.1 級地震。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人民立即向災區(qū)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災情發(fā)生的第二天上午,葛存壯就來到北京“中國紅十字會”捐款辦公室捐款,為災區(qū)學校重建奉獻上一份愛心,希望災區(qū)的孩子們早日回到校園。
2011 年3 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fā)展中心”與團中央“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開展的“讓夢起航——亞洲青少年藝術展示活動”在北京啟動,組委會邀請葛存壯擔任相關活動的評委,他欣然接受,在歷時5 個月的活動中,兢兢業(yè)業(yè)為孩子們評判打分。
如有一些關心下一代的活動邀請葛存壯參加,他接受邀請后屆時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時,則會以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意,從不懈怠。2011 年5 月9 日,汶川6 名地震孤兒用影像記錄汶川重建重生的作品在北京舉行展覽發(fā)布會時,葛存壯受邀后臨時有事難以參加,便特地題詞請人帶到會場,以示祝賀……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對于參加這些為下一代奉獻愛心和帶有公益性質(zhì)的活動,葛存壯有著自己的認識。一次接受采訪時他說:“參與關心下一代的各項活動,應該說是成年人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本分,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積極參加,力所能及地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盡一份力,為青少年的精神家園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話語中盡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關心祖國未來的真摯情懷。
2016 年3 月4 日,葛存壯因病在北京逝世,田華、于洋等著名電影人對他的評價是:“演了一輩子壞蛋的好人?!币淮囆g大家離我們而去,葛存壯留下的除了一個個精彩的銀幕形象,還有那傳奇而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