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未央?yún)^(qū)幼兒園 張莉
圖1.菊花主題網(wǎng)絡圖
在一次散步活動中,幼兒走到花壇旁時,幾朵菊花引起了幼兒的注意,他們對于花是誰種的、叫什么名字、能開多久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彤彤:“我覺得這應該是太陽花,五顏六色的,好漂亮!”
棕棕:“不是不是,我覺得這像菊花?!?/p>
宸宸:“我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還有這個花呢?”
悅悅:“你們快看,這里還有其他花呢!”
……
追隨著幼兒的興趣,我們的課程活動應運而生。
圖2.正在觀賞菊花的幼兒
圖3、4.正在嗅菊花的幼兒
通過多次觀賞活動,幼兒對菊花的名稱、味道、功能以及能否抵御嚴寒等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與幼兒的討論之后,我們簡單梳理了一個主題網(wǎng)絡圖(見圖1),并計劃根據(jù)初步擬定的網(wǎng)絡圖,追隨幼兒的興趣點去支持和引導幼兒開展一系列生成活動。
活動一:是什么?
今天散步時,幼兒走到花壇旁突然發(fā)現(xiàn)了幾株顏色鮮艷卻未全開的花,不禁感嘆道:“好漂亮的小花?。 薄袄蠋?,這是什么花?”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又把問題拋給他們:“你們覺得這是什么花?”幼兒紛紛表示:“我們也不知道。”于是,幼兒關于“這是什么花”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為了能讓幼兒全面了解花的種類,我將幼兒提出的問題和我拍攝的圖片發(fā)至班級群內(nèi),以期通過家長和幼兒的自主調(diào)查尋找問題的答案(見圖2)。
活動二:調(diào)查詢問
幼兒和家長通過討論和查閱資料紛紛找到了答案,他們來園后互相討論著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谟變旱囊蓡栁覀儧Q定一起去調(diào)查詢問——我們詢問了園長媽媽、老師以及花匠張師傅,帶著收集到的資料幼兒回到教室進行了整合,他們最終得知那些漂亮的花是菊花。
活動三:什么味?
在知道這些花是菊花之后,幼兒產(chǎn)生了新的疑問:“它是什么味的呀?”“我好想聞一聞。”那怎樣才能聞到花的味道呢?針對幼兒的疑問,我們一起討論方案。正在我們愁眉不展的時候,大一班的小朋友前來向我們班小朋友道歉,原來他們出于好奇和喜歡摘下了幾朵菊花,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契機,幼兒原諒了他們并留下了被摘下的菊花,利用空閑時間每個幼兒都湊上前去聞了聞菊花的味道(見圖3、4),有的說是苦味,有的說是香水味,還有的說有種藥味……
活動四:做標記
早晨剛吃過飯,幼兒紛紛表示想去看看菊花有什么新變化。于是,我們帶著問題出發(fā)了,但在觀察過程中很多幼兒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最后分享時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把問題拋給了幼兒:“如何保證我們每天都能固定地看到整朵花的完整變化呢?”幼兒們回答了很多,其中宸宸小朋友的辦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就是為自己喜歡的花做上屬于自己的標記,然后固定觀察自己做標記的花,于是,幼兒們開始做標記。做好標記后我和幼兒一起將標記牌固定在自己的菊花上(見圖5)。
活動一:天冷了,怎么辦?
今天降溫,早晨一到幼兒園幼兒紛紛表示“天氣好冷”,幾名幼兒爭先恐后地跑到我跟前說:“老師,我們的花怎么辦?”“這么冷的天它們怎么保暖?”吃完早飯后幼兒就展開了討論,只聽幼兒說要給花穿上衣服、給花蓋上被子、給花打傘、給花做帳篷……聽到幼兒們熱火朝天地討論開來了,我將他們的答案記錄下來,協(xié)助幼兒在全園開展了調(diào)查活動。他們帶著調(diào)查表去詢問了園長媽媽、老師以及保健醫(yī)生,隨后再次投票,最終答案是給菊花搭建帳篷(見圖6)。
活動二:小帳篷,搭起來
周一早晨入園時,幾名幼兒紛紛拿著自己周末為菊花制作的小帳篷,一進幼兒園就要去保護自己的菊花。吃完早飯后,幼兒們催促我趕緊去搭帳篷,帶著幼兒的期許,我們一起給菊花搭建帳篷,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花,小心翼翼地把帳篷搭在花上,生怕小菊花受到一丁點傷害,搭完之后還要觀賞好久,看看帳篷有沒有壓到菊花。
活動三:拯救花寶寶
路過花壇時,我們看到經(jīng)過風雨“洗禮”的帳篷都塌了,有的帳篷甚至不見了,幼兒們著急壞了:“這可怎么辦呀?”“它們不會死吧?”帶著疑問他們?nèi)フ埱笥變簣@花匠張師傅的幫助。張師傅看了之后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方法:可以把花用繩子綁在一起,再用硬樹枝支棱起來,套上保鮮袋,給袋子扎幾個小孔方便透氣。聽了張師傅的建議,幼兒紛紛跑去找樹枝、找繩子(見圖7、8)……
在給菊花搭建帳篷的過程中,幼兒找到了很多材料,我們一起驗證這些材料是否可行,但由于幼兒找到的塑料袋太小,套在花上并不能完全保護小花,所以我們就將這一問題暫時擱淺。
活動四:搭建花棚
圖5.正在做標記的幼兒
圖6.正在投票的幼兒
圖7、8.正在給菊花搭建帳篷的幼兒
新的一周開始了,來園后的幼兒繼續(xù)探討關于菊花保暖的話題。彤彤說:“上次塑料袋還沒套好呢,要不咱們今天去套袋子吧!”暖暖說:“咱們都沒有袋子了呀!”陽陽說:“咱們?nèi)枂柪蠋煱桑 庇谑?,孩子們跑來向我求助——他們想要搭保溫棚的想法早已溢于言表。只見孩子們吃完早飯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還不停地對我說:“老師,咱們什么時候去給菊花搭保溫棚?”“我們把袋子和繩子都準備好了!”說著便從一旁的美工區(qū)拿出了各種繩子。
聽到孩子們的心聲,我提出了我的疑問:“在搭建保溫棚之前是否需要先畫好設計圖?這樣搭建保溫棚的時候是不是更有方向和目標?!焙⒆觽兘邮芰宋业囊庖?,接著開始設計屬于自己的保溫棚搭建圖。等幼兒設計完成后我們開始實際操作,所用材料有繩子、塑料袋、剪刀。大家最后選擇了一個比較大的透明塑料袋,并且還在袋子上扎了幾個洞,說要給菊花透透氣(見圖9)。
圖9.正在搭建保溫棚的幼兒
活動一:出現(xiàn)了小水珠
我們的菊花穿上厚厚的“衣服”會怎么樣呢?“哇,塑料袋上有一層水珠!”楷楷興奮地喊道:“我也發(fā)現(xiàn)了,還挺多的。”穎穎也附和道。其余幼兒也紛紛指著說:“好多水珠??!”(見圖10)
在聽到幼兒的發(fā)現(xiàn)后,我提出了疑問:“為什么會有水珠呢?”幼兒爭先恐后地說:“應該是太熱了吧!”為了得到正確答案,我們一起邀請家長參與活動,共同找尋答案。
活動二:我的菊花寶寶怎么樣了?
“張老師,今天我要去看看我的菊花怎么樣了?!辩麋饕粊砭蛯ξ艺f。陽陽也附和道:“我也是,我也是,我要去看看我的花?!泵鎸τ變旱脑V求,午飯后我和幼兒一起散步時走到花壇旁,幼兒們透過保溫棚看到了他們心愛的花開得很鮮艷,激動地大聲說:“看來我們做的這個保溫棚是有作用的,花兒們長得真好啊!”——看來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通過嘗試、操作、反復查看結果去驗證自己猜想的方法。
1.活動中幼兒呈現(xiàn)出的品質(zhì)
幼兒們能夠積極參與活動,主動觀察花壇里的變化,并通過討論和調(diào)查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還能在合作探討中交流經(jīng)驗,說明幼兒具有好問好學的良好學習品質(zhì)。幼兒還在處理問題時通過嘗試、操作、反復查看去肯定自己的做法。此外,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主動參與、動手操作,在互動中獲得新知——活動中幼兒帶著疑問主動尋求答案,在親身體驗中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自我嘗試,最終驗證答案。
2.幼兒的能力在各領域中的體現(xiàn)
科學領域:幼兒在本次課程活動中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的菊花,并作相應調(diào)查和研究。
語言領域:教師創(chuàng)造了充分自由的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想說、敢說并主動表達訴求以及疑問,從而推進活動進程。
社會領域:活動中,幼兒相互協(xié)作、交流探索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同時幼兒還表現(xiàn)出了對幼兒園環(huán)境強烈的歸屬感,即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與幼兒園相關的事物。
藝術領域:活動中,幼兒能在涂涂畫畫中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大膽進行設計圖創(chuàng)意制作,在充分感受美的基礎上積極表達菊花美的創(chuàng)意。
健康領域:幼兒通過此次活動了解了菊花的藥用功效,萌發(fā)了自我保健意識,讓他們更加關注身體健康。
別“菊”一格系列活動初始于偶然間發(fā)現(xiàn)幼兒園一隅的菊花,通過追隨幼兒的興趣和腳步,幼兒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學習品質(zhì)得到了培養(yǎng)。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也收獲頗豐——以往在活動開展之前教師會預設好方案,而如今在生成式探究型的主題課程中,我們會根據(jù)幼兒的想法去嘗試、去實踐,并追隨著幼兒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助推活動的開展。
同時,我的教育理念也漸漸地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我學會了把主動權交給幼兒,去默默地支持幼兒,讓幼兒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成長,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