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劉吶鷗作為新感覺派作家中最早認識上?!岸际鞋F(xiàn)代性”的作家,不僅較早地將都市的現(xiàn)代化特征表現(xiàn)出來,還較早地將都市中人的生存體驗展現(xiàn)出來。本文通過對劉吶鷗的短篇小說集《都市風景線》進行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都市的發(fā)展在生存方式、生存狀態(tài)及情感等方面給予了人們很大的影響。分析劉吶鷗筆下都市人的生存特征以及都市帶給人的影響,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筆下現(xiàn)代都市人的處境。
[關鍵詞] 都市? 生存? 異化? 逃離
[中圖分類號] I0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3)07-0013-04
上海作為一個獨特的現(xiàn)代都市空間,在經(jīng)歷了前期外國資本的長期侵入發(fā)展與刺激,和后期中國民族資本工業(yè)的空前繁榮發(fā)展后,工商、貿易和金融的現(xiàn)代化都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頂峰。號稱“十里洋場”的上海在二三十年代已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都市現(xiàn)代化快速發(fā)展至“黃金時代”[1]。同時都市形態(tài)也經(jīng)歷著快速的發(fā)展,不僅現(xiàn)代城市風貌進行著快速的更新,百貨公司、舞場、跑馬場也迅速成為現(xiàn)代都市的表征符號。上海建筑業(yè)也在這一時期“戲劇性”地空前發(fā)展,建筑材料和形式迅速跟上西方現(xiàn)代建筑的潮流,現(xiàn)代城市風貌在這一時期成型。因此,這座都市中絢麗多彩的充滿誘惑的眾多場景為二三十年代的新感覺派作家們提供了全新且豐富的寫作資源。新感覺派作家將都市作為獨立的審美對象,將對于現(xiàn)代都市的“新感覺”書寫下來。
劉吶鷗被譽為最早認識上?!岸际鞋F(xiàn)代性”的作家,不僅最早將都市的現(xiàn)代化特征表現(xiàn)出來,還最早將都市人的生存體驗展現(xiàn)。他筆下的男男女女生活在日新月異的都市中,身心都在經(jīng)歷著全新的體驗,都市賦予了他們獨特的生存狀態(tài)與內在精神世界。都市是如何對劉吶鷗筆下的男女產(chǎn)生影響,以及他們在生存過程中產(chǎn)生的異化表現(xiàn),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們在都市中的浮沉與掙扎,明白都市對于他們的影響。
一、高效與便捷的生活方式
在劉吶鷗的筆下,“人們是坐在速度上面的”[2],這是《風景》中的一句話,在開篇就直接說出了都市的高速性特點。隨著上海都市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技術進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活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快節(jié)奏與高效率是都市人生活的重要關鍵詞?,F(xiàn)代化的都市快節(jié)奏更新了人們的時間觀念,使得人們對時間的敏感程度極大增強。人們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看重時間的價值,時間越來越多的和金錢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人們會在無形中將“時間價值簡化為工作時間的商業(yè)價值”[3]。因此現(xiàn)代都市人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加講求效率,將事情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以便能夠在相應的時間內取得應有的成果。在這樣的一種時間觀念下,都市人的生活仿佛永遠處在不停歇的高速運轉中,“忙”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代名詞。
最典型的便是《方程式》中作為滬上少壯實業(yè)家的密斯脫Y了。密斯脫Y整日與他的二十幾個辦事員忙碌在五層樓的大房子里,所有人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都是“被緘了口一般地把頭埋沒在數(shù)字中”,只有當新關的大鐘響了人們才夢醒了般地抽離出來。隨后密斯脫Y便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坐電梯、回家、吃沙拉……他們在都市中過著機械且富有規(guī)律的生活,為著商業(yè)利益而改變著自我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所有的時間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在具體的時間所要做的內容都細致劃分。這種對于時間的精準控制以及做事的高效追求為我們營造了一種快節(jié)奏的都市景象。同時為著高效與便捷,密斯脫Y也不將過多的情感分給自己的妻子,對于續(xù)弦的人選也認為可以是任何人。《禮儀與衛(wèi)生》中的姚先生作為一個頗有名氣的律師,在送走了一天中的第八個女顧客后,意識到自己的神經(jīng)從早晨就胡亂跳動的原因不過是伴隨著春日來臨的性激動后,便徑直地走向了能夠解決需求的地方,兩個鐘頭以后便坐上了回家的汽車,絕不浪費自己分毫的時間,達成目的之后還覺得“她們對于一切的交接很不簡明便捷”“空費了許多無用的套話和感情”??梢娫谶@高速運轉的都市中,人們除了格外重視時間的安排外,也更加追求需求的直接滿足。還有《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展現(xiàn)出的對于時間的精確安排。男女約會就應該在各自的時間段內,到點結束就直接離開,如若超時就只好三人同行。女主人公還未曾跟一個先生一起度過三個鐘頭以上的時間。于是從上面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因為都市的快節(jié)奏而變得更加嚴格地把握時間,將時間精確劃分,追求時間的效率與看重目的的達成,高效與便捷成為他們重要的生活方式。不僅如此,我們也可從中看出兩性間不再要求獨一無二的個性和忠貞不變的感情,因高效和目的化而變得“暫時與方便”[2]。
密斯脫Y因為失去夫人而吃不到沙拉變得生活紊亂,便選擇了能在兩天內與他結婚的新夫人,完成這件事后只感覺像解決了方程式般的爽快,生活又能恢復原有的秩序;《流》里有著遠大抱負的曉瑛也為了性欲可以與她不十分喜歡的鏡秋發(fā)生關系;瓊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與解決丈夫的寂寞,便為他留下了自己的妹妹……由此可見,現(xiàn)代都市的高效運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思維與情感,人們對于所追求的事物具有高強度的直接性與目的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改變,男女兩性之間的情感仿佛成為無關緊要的東西,高效與便捷成為都市人生存的重要準則。長久生活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異化也難免產(chǎn)生。
二、異化的生存狀態(tài)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各種娛樂業(yè)的發(fā)展都到了鼎盛時期,舞場與電影院成為人們交際與奔忙的娛樂場所。當人們在各種消費場所間游離時,會被都市的氛圍所感染,摩天大樓、跑馬場、舞廳等現(xiàn)代物質產(chǎn)品構成的都市空間與環(huán)境,對人們的感官與欲望起著強烈的刺激作用,又回饋以巨大的滿足。
“都市的商業(yè)行為使社會結構自身處在一種矛盾狀態(tài)中,一方面驅使人成為生產(chǎn)的奴隸,導致物對人的異化;一方面使人放浪形骸、瘋狂地縱欲,導致物質主義、金錢主義對人與人、人與自我的異化。”[4]劉吶鷗在《都市風景線》中也將這異化的環(huán)境做了形象比喻,將都市社會看作動物世界。《兩個時間的不感癥者》中有寫到“在馬路的交叉處停留著好些甲殼蟲似的汽車”“市內三大怪物的百貨店便在眼前了”,將汽車比作甲殼蟲,將百貨店比作怪物,展現(xiàn)出作者對都市社會的態(tài)度。還有《游戲》中對人的描寫,“那中間許多夜光蟲似的汽車,都急忙著兩只觸燈,轉了過去。那面交錯的光線里所找出來的一簇螞蟻似的生物,大約是剛從戲園滾出來的人們吧!”此處不僅將汽車比為夜光蟲,還把人們比作了螞蟻般微小的生物,人與物間的區(qū)別仿佛也不再存在。還有在《流》中,“然而鏡秋卻忽然走入神仙故事的國里去了,玻璃櫥的里面,洋囡囡正與老虎,大象,獅子和這些猢猻,大耳狗,黑貓,耗子的小動物嬉嬉的游戲著?!边@里的每種動物都代表著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特征,人與物之間的邊界好像模糊了。在劉吶鷗的筆下,生存在都市的人仿佛與只曉得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動物無異,整個都市就是一個動物世界。作者用這樣的比喻,形象地為我們呈現(xiàn)異化了的空間和其中異化了的人。
其次,都市的消費性和商業(yè)性使得人們更加看重物質的追求以及感官的滿足,從而使得人性產(chǎn)生了某種程度上的異化。關于人性的定義,弗洛姆認為:“人像其他有機物一樣,具有‘自我保存本能,它包括吃、喝、性欲等各種生活需求,這種自我保存本性是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需求,任何一個個人,任何一個社會首先要關心的就是人的這一內在特性,滿足人的這一方面的本性?!薄罢驗檫@些需求是人的本性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人們才會不顧一切地追求它們的滿足。人們?yōu)闈M足這些需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程度,遠遠走出了‘自我保存沖動?!盵5]因此,人性異化的本質就是人的生存欲望與需求的異化。在劉吶鷗的筆下,體現(xiàn)為都市男女對于滿足人的本性的變態(tài)式的追逐。
在劉吶鷗的小說中,男女關系異化成了更加物質的關聯(lián)?!队螒颉分心俏弧蚌狋~式”的女子從具有“卓別林式的胡子,廣闊的肩膀”的步青身上獲取“肉”的滿足,但同時為了獲取“六汽缸的、意國制的一九二八年式的野游車”等物質上的滿足,又決定嫁給一位有錢的工廠主。從中可以窺見女主人公對于使自己的欲望與需求得到滿足的狂熱。還有《熱情之骨》的女主,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交換金錢的籌碼,在兩人意亂情迷時說道:“給我五百元好么?”并且還自白道:“你說我太金錢的嗎?但是在這一切抽象的東西,如正義,道德的價值都可以用金錢買的經(jīng)濟時代,你叫我不要拿貞操向自己所心許的人換點緊急要用的錢來用嗎?”這樣不惜出賣肉體以獲得金錢的行為也令人感到震驚,物質被人們放到了過高的地位。還有《殘留》中的“我”為了排遣寂寞,甘心成為咸水妹,將自己送入一個個不知名的男性中,滿足自己的性欲。劉吶鷗展現(xiàn)了在繁華的都市下,人們對于“肉的沉醉”[6]的過度追求。
同時因為這種欲望與需求的異化,戀愛婚姻也成為簡單的“方程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再擁有重要的地位。密斯脫Y只有在中午吃到妻子做的青菜,“才機械地掃清腦里的數(shù)目觀念”,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只要妻子整日做著美味的salade給密斯脫Y吃,密斯脫Y便會一直像鐘情于salade那般愛著她。當妻子去世后,密斯脫Y這部由“意志力?規(guī)則性?正確?簡潔?速度?或者是它們的總綜合也說不定”而建立起來的機器,“大起了混亂”,妻子在他的方程式中不過是可以由任何人擔當?shù)摹癤”,所以他最后的續(xù)弦可以是任何人。當兩性之間不再要求獨一無二的個性和忠貞不變的感情時,相互的需要也不是那么必要了?!队螒颉分械呐髋腔苍趦蓚€男性中,也并不視情感為神圣的東西,覺得兩人之間“愉快地相愛,愉快地分別就好”?!讹L景》里的男女,經(jīng)過了性欲望的放縱之后,到了傍晚也還是各自走進列車里去。《禮儀與衛(wèi)生》中的夫妻情感被姚先生拋之腦后,性的欲望成了公開談論的東西,甚至男主對于嫖妓的程序還頗有不滿,“他覺得她們是非從頭改造不可的。沒有時下的輕快簡明性”,這使他“要達到目的不知道空費了許多無用的套話和感情”,竟然還認為“早知道這樣倒不如不去的好”。而妻子卻在提醒他,“可是當心,容易的往往是非衛(wèi)生的”。由此可見,一段正常的男女關系中雙方的可替代性變得非常大,人們奔波于物質或感官的滿足與享受,讓人深感都市情感關系的淡漠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異化。
三、迷戀與逃離:都市人的苦悶
劉吶鷗筆下的現(xiàn)代都市人生存在這喧囂繁華的都會,在物質的狂歡與感官的享受中,漸漸加深著對于“物”的迷戀,無力抗拒物質文明的異化,甚至完全沉醉在其中。但有的時候,他們又會表現(xiàn)出對于都市的厭惡以及想要逃離的情感,由此呈現(xiàn)出一種情緒上的兩難狀態(tài)。弗洛姆對此有所解釋,他認為(生存欲望與需求的異化)這只是人性異化的外在表現(xiàn),而內在的表現(xiàn)則是人的心理異化,即人的自我與人自身的生存處境的分裂,造成了人雖然生活在各種情境中卻迷失了自我,喪失了本性,成了“空心人”,被動地接受外在力量的驅使[5]。劉吶鷗筆下的男男女女生活在日新月異的都市,自身的經(jīng)驗有時難以解釋所遇到的事,因此無法與環(huán)境相融,從而常常會懷疑自我、懷疑環(huán)境,體會著無法消解的苦悶。
這在劉吶鷗的小說中主要體現(xiàn)為身在都市的男女難以確認自身的存在價值。他們在街頭和舞廳游蕩,靈魂像在沙漠中前行,尋歡作樂滿足著自我的欲望,然而在他們渴求的“愛情關系”里,他們卻并沒有得到他們渴求的“詩的內容”,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使他們能感受到的只是無盡的自我迷失。在《熱情之骨》中,在兩人相好時女主人公說到“你給我五百元好嗎”,使得男主人公懷疑起自己的判斷選擇,使得他“不能相信自己了。幻滅,落膽,只好在玫瑰路中彷徨了”。但是在這背后,男主人公心中的理想愛情與殘酷的現(xiàn)實發(fā)生了沖突,只能對自我、對世界產(chǎn)生深切的懷疑?!队螒颉分械牟角嘣谂c女子發(fā)生關系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一個可以被替代的情愛工具而已,因此感到深深的悲哀,他不僅替她將來的男人悲哀,同時也為他自己悲哀。真情實意在這個時代不再成為重要的東西,步青一直處在被玩弄的地位上,盡管是如此的心甘情愿,但仍然對于自我身份的定位產(chǎn)生深切的懷疑,他無法建立對于自我的認同,因此只能陷入深深的悲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都市的高速運轉中,人們雖然因為物質文明的異化去為了各自的利益競相追逐,但當人們心中所渴求的“詩的內容”[2]被踐踏時,仍然會難以接受這殘酷的現(xiàn)實,只能身心俱疲,在都市中獨自飄零,倍感孤獨。“異化是一種體驗方式,在這種體驗中,個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說,個人在這種體驗中變得使自己疏遠起來。他感覺不到他自己就是他個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動的創(chuàng)造者?!盵7]因此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的自我與人的外在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分裂,他們的心靈產(chǎn)生異化,他們身在都市卻難以確認自我的存在價值與地位,于是在街頭和舞廳游蕩,在苦悶中想要逃離。
盡管他們有想要逃離的欲望,在短暫的抽離中流露出對于都市物質文明的厭惡與憂傷,但這逃離之感絕不能讓他們真正拋棄與忘卻當下的都市生活,因為他們是那樣地沉醉于這物質化都市的快感里。步青上午從朋友家里出來的時候,“覺得這個都市的一切都死掉了”,而他置身于探戈宮里時,“他已經(jīng)把剛才的憂郁拋到云外去了”。比也爾雖然因為沒有追逐到他所想的“詩的內容”而彷徨,但是他這幾年本就在法國南部過著“掠奪女同學的處子之夸”的生活。他們是那樣沉迷于物質的享受和感官的滿足中,雖然都市的誘惑滋生出他們想要逃離的欲望,但這只是短暫的抽身,他們已經(jīng)深陷于都市的快感里,只能讓思維反復搖擺于天平的兩端,承受著這心甘的苦悶。
四、結語
“新感覺派小說之‘新,在于第一次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用一種新異的現(xiàn)代的形式來表達這個大都會的城市與人的神韻?!盵8]劉吶鷗作為新感覺派中較早書寫上海都市現(xiàn)代性的作家,也較早地將現(xiàn)代都市人的精神與肉體上的全新體驗書寫出來。現(xiàn)代都市的發(fā)展給予了人們物質上極大的便利與享受,但人們潛移默化中也在被都市的物質文明改變著,它改變著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精神狀態(tài)以及人與人間的聯(lián)系等。
參考文獻
[1]?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xiàn)代都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2]? ? 劉吶鷗.劉吶鷗作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 ?阿加辛斯基.時間的擺渡者——現(xiàn)代與懷舊[M].吳云鳳,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 ?李俊國.中國現(xiàn)代都市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5]? ?俞吾金,陳學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6]? ? 孔另境.現(xiàn)代作家書簡[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
[7]? ?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歐陽謙,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8.
[8]? ? ?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等.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 夏? 波)
作者簡介:張新,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