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父母等著孩子感恩,孩子等著父母道歉。
——這句話適用于中國許多家庭的親子關系
現實中你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讀完材料,你有何聯想與思考?請你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篇作文。如果選擇題目(2),請先在空白處填“感恩”或“道歉”補全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可講述經歷,可抒發(fā)真情,可展開議論。文中不得出現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實姓名、校名、人名等。字數不少于600字。
(1)命題作文:我等著您道歉
(2)半命題作文:我選擇
【下筆指南】
本次作文題目分為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兩種。如果你選擇的是“我等著您道歉”這一題目,那就要在寫作過程中明確:是誰需要道歉?為什么需要道歉?道歉后的結果是怎樣的?寫作時要注意文章的邏輯順序。如果你選擇的是“我選擇感恩(道歉)”這一題目,那感恩和道歉的主體就是你自己,要寫出感恩或道歉的原因等。無論選擇哪一題目,都要立意鮮明,中心突出,主題明確。
選擇向父母道歉,是因為自己有太多對不住父母的地方,不道歉親子關系就無法改善,就會愧對父母、愧對學校對自己的教育。
選擇讓父母給自己道歉,是因為父母傷害了自己的感情,侵犯了自己的權利,損傷了自己的尊嚴。
選擇感恩,是因為父母的無私、父母的奉獻、父母的辛勞,因為父母在慢慢老去。
“父母等著孩子感恩”是基于過去的付出,期待未來的回報。“孩子等著父母道歉”是執(zhí)著于眼下的對錯,期待著與過去告別。
無論寫的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要有清晰的邏輯結構,條理清晰才能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你的文章內容。在寫作之前,可以通過列提綱的方法布局謀篇,確定文章的開頭、主體段落、結尾具體應該如何展開,有好的布局,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記敘文寫作要交代清楚文章的六要素,因為一件事情的發(fā)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只有交代清楚這幾個方面,才能讓讀者對你所敘述的事有全面的了解。議論文寫作必須滿足三要素,分別是論點、論據、論證。論點是你對所議論問題的主張和見解,論據是支撐你的論點的材料,論證則是你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寫作中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本次作文題主要探討親子關系,對于此一主題,大家肯定都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而真情實感的流露更容易吸引讀者的目光?;蛘吣阋部梢酝ㄟ^講述真實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使文章更有說服力,更有感情色彩。
【習作一】
我等著您道歉
方 芳
父母的爭吵,拉遠了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爸爸媽媽,我等著你們道歉。
寂靜的夜,月影早已西沉,門外摔砸東西的聲音卻還在繼續(xù)。我悄悄打開緊閉的房門,看著他們爭吵得面紅耳赤的樣子,淚水猝不及防就滾落下來。
我已經記不清,這是他們這個月的第幾次爭吵。爸爸媽媽每次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讓家中雞犬不寧。我們這外表看起來幸福美滿、溫馨快樂的家庭,內里卻是一片狼藉。看著眼前的一幕幕,想著之前的一次次爭吵,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我憤怒、痛苦、無奈而又悲傷。
我實在忍不住了,推開門,大聲喊道:“家里還有什么東西是你們沒摔的嗎?為什么要吵架,一次又一次,吵個沒完沒了!我要中考了,本來壓力就大,你們還一天到晚吵個不停,這個家我沒法待了……”說罷,我的淚水流得更加洶涌了。他們無奈地看著我,總算停止了爭吵。我起身打算把房門關上,卻看見了他們飽含歉意的眼神,我的內心忍不住抽痛起來,可他們隨即又將吵架的矛頭指向了我,狠狠地在我的心頭割了一刀?!澳隳懿荒芄芄芎⒆??每天在外面東跑西跑的,也掙不了幾個錢?!薄罢f得好像你沒錯似的……”不絕于耳的爭吵聲又開始了,時大時小,時斷時續(xù)。我實在聽不下去了,只能用盡全身力氣把房門關上,然后躲在被窩里,用被子蒙著頭,偷偷地哭泣。
想起父母這段時間不斷的爭吵,我滿腹委屈。爸爸、媽媽,你們?yōu)楹尾荒芷叫撵o氣地好好溝通呢?為什么總是以爭吵為簡單粗暴的交流方式呢?為什么從來沒有考慮過,在你們爭吵時我的心理感受呢?你們是我的參天大樹,是我的避風港,是我的依靠,是我能夠傾訴心事的對象,可如果你們吵架,那我又該何去何從?我真心期待愛能重新回歸,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再也沒有吵架和爭執(zhí),再也沒有傷心和痛苦。
我在燈下寫下一封信,悄悄放在你們的床頭。我在等著你們的道歉,等著我們的家重新恢復歡聲笑語。
//小編點評//
本文選材聚焦于父母爭吵,真實反映了一些家庭的現實狀況。作者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及神態(tài)描寫,表達了“我”對幸福美好家庭的渴望,對父母不和的痛苦和絕望。文章行文流暢,畫面感強,通過大量的語言描寫具體地描寫了事件發(fā)生的經過,畫面平淡樸實,文字富有真情。首尾呼應,全文連貫。文章緊扣主題,內容引人深思,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應該鑄就幸福美滿的家庭。
交代故事背景,心理描寫點到即止,寫出了“我”內心的糾結與無措。
運用語言描寫,寫出“我”面對父母爭吵的絕望及“我”對家庭幸福的渴望。
運用語言描寫,寫出“我”面對父母爭吵的絕望及“我”對家庭幸福的渴望。
【習作二】
我選擇感恩
白景琦
俗話說:“身在福中不知福?!被蛟S,有時我們會忘了自己有多幸福。曾經,我覺得父母極其煩人,因為他們總是莫名其妙地吵架,一點也不關心我。
那次月考,我成績下降了三十多分。盡管難以置信,但試卷上的分數赫然在目。母親拿著我的成績單,兇狠地質問我:“這是怎么回事?”盡管只是一次發(fā)揮失常,我卻不知如何解釋,只能默默流下兩行滾燙的熱淚。
父親認為母親對我太過驕縱,母親反怪父親太過忙碌不管我。他們都認為我成績下滑是對方的錯,不斷地推卸著責任。聽著他們的爭吵,我生氣地說了一句“你們還有完沒完”后,驟然關上房門,躺在床上胡思亂想,后來不管不顧地入睡了。
之后幾天,我也一直把自己關在臥室里,不主動找他們說話。
一天,我正在屋里學習,“咯吱”——房間門打開了,撲鼻而來的是牛奶的香氣。我抬頭望去,只見媽媽端來一杯牛奶放到桌上,然后在我旁邊輕輕坐了下來。她撫摸著我的頭說: “一次考試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努力,你會成功的?!蔽业椭^輕聲說:“可是你們對我的期望……我不敢辜負?!比欢齾s說:“你盡力就好,不必煩惱。太晚了,你要早點休息?!?/u>很奇怪,聽了媽媽的話,這晚我睡得竟格外安心。
第二天一早,我推開房門,只見桌子上放了一張紙條,上面醒目地寫著:“這是今天的早飯,不要為成績煩心,是爸爸太急于求成了?!迸赃呥€畫了暖心的笑臉。這一瞬間,我的眼眶濕潤了。媽媽的理解安慰,爸爸的溫柔關心,使我發(fā)現,父母始終是愛我的,只是他們也會有情緒難以控制的時候,也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感恩父母,感恩最暖心的父母的愛!在咿呀學語時,有父母的耐心教導;在蹣跚學步時,有父母的微笑鼓勵;在遭遇挫折時,有父母的耐心開導;在犯下錯誤時,有父母的正直規(guī)勸;在取得成績時,有父母的贊賞鼓舞;在挑燈苦讀時,有父母的傾心陪伴;在熬夜備考時,有父母的美食“助攻”……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其實,我們是最幸福的人。
//小編點評//
作者的情感表達真實而不落俗套,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出了“我”的心理變化。文章選材看似普通,卻展示了父母對“我”真心實意的愛。選材以小見大,反映了當今青少年和父母相處的普遍情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其實,父母的愛一直都在,他們有時會因為望子成龍心切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但只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一切都會釋然。全文語言精練,善用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夾敘夾議,十分恰當。
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寫出母親的慈愛。
點題。寫出我們成長中父母的溫暖關愛。首尾呼應。
【習作三】
我選擇道歉
李曉江
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摩擦和爭吵時有發(fā)生。而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往往更加情緒化,也更加叛逆,因此,我們更應該懂得在做錯事時及時道歉。
夜是那般的死寂,只有幾盞路燈正發(fā)散著微弱的光芒。我失魂落魄地游走在大街上,大腦不斷回放著剛剛發(fā)生的一切……
今天晚上我一打開家門,就聽見媽媽的怒吼聲:“你看看這都幾點了!這么晚了才回來!”“和同學逛逛散散心,怎么了?”我不甘示弱地回懟。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和媽媽一見面就“大動干戈”,對此我感到十分疲憊,卻又無能為力。
“都快期中考試了,你不在家好好復習,反而和別人在街上到處閑逛,我都替你丟人!”“你這是什么意思?我連自由都沒有了嗎?我既沒有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也沒干些不干不凈的勾當,難道我還不能出去放松一下?”我大聲爭辯道。母親尖酸嚴厲的語氣如同一塊石頭壓在我的心頭,滿腔的怒火不知如何發(fā)泄,我的語氣也就更重了一些。
我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似乎傷透了母親的心,她不由得愣了一下。然而她和我都是一等一的倔脾氣,她立即說了一句讓我無法接受的話:“你翅膀硬了,和我頂嘴,你真是出息了,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聽到這話我氣急了,砰地把門一摔,離開了家。
此刻我寂寞地在大街上獨自徘徊,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我沒感覺自己做錯了什么,但是頂撞母親的這一舉動,仍然讓我覺得十分難受。我望著天空中閃爍的星星,不由得想起年幼時母親牽著我的手數星星的日子。母親好像沒有做錯什么,我亦沒有做錯什么?;蛟S只是因為我回家太晚,讓她擔心了。我想起每天早晨母親那忙碌的身影,想起她為了我的成長付出許多,想起她一直在為這個家日夜操勞……我突然感到無比慚愧。
我們總是期望被人理解,但我們也應該知道,哪怕是母親,也只是一個有情緒的普通人。轉身回家,這一次,我選擇了道歉……
//小編點評//
文章緊緊圍繞題目展開,開篇點題,首尾呼應。作者敘述的內容是每個孩子都會與父母經歷的事情,事情雖小,卻反映出了中國社會親子關系客觀存在的問題?!拔摇彪m然與母親發(fā)生爭吵,但最終還是懂得了母親并不是不愛自己,只是恨鐵不成鋼罷了。結尾處,“我”終于理解了母親,向著回家的方向走去。一切盡在不言中。
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通過語言描寫,交代沖突背景。
運用心理描寫,由回憶到現實,寫出“我”的心理轉變。
首尾呼應,點明主旨。
欄目責編:韋春艷